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时间:2022-10-17 10:23:52 文婷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通用21篇)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

  (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

  (3)范例若干;

  (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己熟悉歌曲《捉鱼》;

  (2)幼儿己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

  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而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一、我给爸爸做领带。

  鼓励幼儿先挑选好图案或色彩,摆放在要装饰的`领带上,然后再用浆糊粘贴。

  2把设计好的领带挂在墙壁上进行展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离园时,把领带带回家,给爸爸亲手戴好。

  数学:点卡排序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识点卡,并能按顺序给3以内数量的点卡排序及匹配实物。

  2、继续学习正确整理操作材料教学准备:教学具若干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给爸爸领带排队

  1、学习将点卡按数量从小到多的排列分别出示三张点卡,这张点卡上有几个圆点,请个别幼儿点数。出示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领带点卡排队,想想哪张点卡在最前而,哪张点卡跟在后而,边排边说:几点的点卡请你排在最前面,几点的点卡请你跟在几的点卡的后面。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2、对应匹配实物卡片:爸爸的图书出示三张卡片,看看是什么?每种有几只,请个别幼儿点数验证。爸爸的书要和点卡做朋友,一木书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动物的朋友找的对不对。

  二、小组活动:

  1、给爸爸领带点卡。

  2、给爸爸送饼干。

  3、摆书木三。

  活动评价

  1、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集体检查卡片排列的顺序和按量匹配的是否正确。

  2、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的摆放的现状,表扬整理的好的幼儿。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要准备的活动

  ◎小动物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寻找妈妈操作单(见儿童操作包)

  活动和指导

  说话

  1.展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看一看。照片上有谁?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妈妈。

  老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它很匆忙。你能帮助它吗?

  还有一些着急的小动物。让我们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的母亲。

  识别

  1.儿童观察和区分童年和成年的区别。

  老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区别?

  小袋鼠和母袋鼠长得一样吗?

  和鸡妈妈母鸡长得一样吗?母鸡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并区分青蛙和蝌蚪的区别。

  老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藏在我们教室里。让我们找到它。

  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认识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老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他们看起来和他们的母亲一样吗?

  ☆操作让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列表中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这个活动是基于孩子对动物的认知体验。通过识别一些小动物和它们的母亲,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小动物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活动前,老师可以通过收集图片和故事来丰富孩子的经历,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如头部大小、尾巴长度、皮毛颜色等,来区分成年动物和幼年动物的区别。,并给孩子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青蛙与蝌蚪》中,可以借助故事线引导孩子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照片。让小动物被饲养,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另外,这个活动的操作也可以按区域活动时间来完成。还可以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的操作单,指导孩子绘画、装饰,完成作品。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我发现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有趣的游戏思维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形式帮助幼儿感知“1”和“许多”。

  2、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学习儿歌《母鸡生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许多许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3、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每个幼儿找回1只鸡蛋,找到的`鸡蛋放进箩筐。

  2、师:你们找回了多少鸡蛋?(许多)。

  3、问个别小鸡:你找回了几只鸡蛋?(1只)

  4、鸡妈妈有许多孩子,1只小鸡找回1只鸡蛋,1只1只合起来是多少?(许多)

  5、继续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师:这只蛋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是不是(鸡)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6、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7、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每人拿一只蛋,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回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附:儿歌《母鸡生蛋》

  老母鸡,真能干。

  会捉虫,会生蛋。

  数一数,几个蛋?

  一二三,三个蛋。

  老母鸡,把歌唱。

  咯咯咯,咯咯咯。

  咯哒咯哒咯咯哒。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袋鼠妈妈和宝宝,感受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情

  初步感知理解数的概念

  材料准备

  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的图片

  图片的大小形态不一

  各种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画面上都有谁?妈妈和宝宝在干什么,是妈妈多还是宝宝多?(请幼儿讨论回答)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袋鼠妈妈共有几个宝宝?他们家一共有几个袋鼠(幼儿自由讨论)

  3、配对游戏

  给每个小朋友一套动物卡片,请他们帮宝宝找妈妈,找到后将宝宝送到妈妈身边

  4、模仿游戏

  小朋友戴不同动物宝宝的头饰,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并学着鸡妈妈的`样子说:“小鸡小鸡叽叽叽,和妈妈一起来吃米。”头戴小鸡头饰的小朋友就学着妈妈的样子说:“小鸡小鸡叽叽叽,和妈妈一起来吃米。”然后跑到妈妈身边。老师换另一动物头饰再进行这样的游戏。

  活动延伸

  妈妈和孩子在家一起做游戏,让孩子体验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⒈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⒉通过倾听和参与表演,感知、理解和记忆儿歌的内容。

  ⒊能相互合作,积极、有序地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毛豆荚、毛豆粒、熏豆、黄豆、红豆、蚕豆等实物

  2、不透明的小塑料袋

  3、 网上拉取的各种豆豆的图片

  活动组织:

  一、导入活动。

  ⒈师:小朋友,你见过哪些豆豆?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⒉教师出示各种豆豆,主要引导认识蚕豆、青豆和黄豆,还有黑豆和红豆。

  二、引导幼儿观察“豆妈妈”,感知儿歌中的角色。

  ⒈教师手拿装有各种豆子的不透明塑料袋,装扮成秋妈妈,坐在幼儿的面前。

  ⒉请幼儿猜一猜袋子里装着的是什么东西?

  ⒊教师边做形体动作边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在表演时要突出儿歌的.朗诵)

  三、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并练习发准字音。

  ⒈发准“生”

  ⒉发准“装”

  ⒊教师:请你们和秋妈妈一起来念儿歌。

  四、教师指导幼儿边玩游戏边朗诵儿歌。

  ⒈教师以点兵点将的方式帮助幼儿分配好“豆娃娃”和“盘子”的角色。

  ⒉扮演“豆娃娃”的幼儿分别戴上头饰藏在教师的大披风里,扮演“盘子”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表示盘子。

  ⒊游戏几次,边游戏边朗诵儿歌。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6

  活动一:带蛋宝宝上幼儿园

  教育目的:

  1锻炼幼儿的耐心、责任心,体验做蛋爸爸妈妈的辛苦。

  2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教育过程:

  让幼儿带着蛋宝宝上幼儿园,并带着蛋宝宝参加半日活动,要求不能将蛋宝宝打碎。

  活动二:想站立的蛋宝宝

  教学目的:

  ⒈引导幼儿探索使蛋宝宝站立起来的多种办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⒉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操作过程的能力。

  教学准备:

  熟蛋是幼儿人数的两倍,并装饰成蛋宝宝。

  各种供幼儿操作的材料:橡皮泥、大小不一的瓶盖和瓶子、米、沙、积木、沙包、手帕、毛巾、碎布、木珠等。

  教学过程:

  ㈠.设疑提问,激发好奇。

  ⒈玩一玩:和蛋宝宝说说悄悄话。

  ⒉试一试:让蛋宝宝站起来。

  师:许多小朋友都认为只有将蛋宝宝磕个小洞,才能站起来。如果不将蛋宝宝弄破,有没有办法让它站起来?

  ⒊想一想:蛋宝宝为什么站不起来?

  ㈡.感知,体验。

  1、认识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师:今天,孟老师请来了材料王国的朋友们,都有些什么?

  ⒉它们能帮蛋宝宝站起来吗?请你们试试看。(鼓励幼儿大胆借助各种辅助材料,自由探索使蛋宝宝站立的方法。)

  ㈢.语言表达。

  请幼儿介绍并演示自己是用那些方法使蛋宝宝站立起来的。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㈣.活动延伸。

  ⒈孟老师也有一个蛋宝宝,它会跳舞。(看蛋宝宝跳舞)⒉你们的蛋宝宝会吗?我们去试试。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比较动物宝宝和动物爸爸妈妈的外形特征,认识它们不同的成长过程。

  活动准备:

  1、 PPT:妈妈和宝宝

  2、幼儿收集过有关动物的资料。

  3、操作材料包“娃娃找妈妈”。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语:瞧!草地上来了两只什么小动物呢?(播放PPT图一)

  关键提问:

  1、关键提问:你们猜它们在说什么呢?

  小结:它们说的与你们猜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分别单击按钮)

  小鸡对小牛说:“你长得真像爸爸妈妈,可是我一点也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

  小牛说:“别着急,等你长大了就会越来越像了。你看,我也不是很像爸爸妈妈呢!”

  关键提问:

  2、小牛什么地方还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小结:小牛的头上还没有长出犄角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播放PPT图片二)

  关键提问:

  3、小鸡能长成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吗?它一般多长时间长成大公鸡或者大母鸡呢?(播放PPT图片三)

  小结:能,小鸡通过人的.喂养一般3个月就能长成大公鸡或者大母鸡。

  二、观察谈论(播放PPT图片四)

  关键提问:

  1、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爸爸妈妈和宝宝?(幼儿观察后表述)

  关键提问:

  2、图片上哪些动物宝宝生下来就很像动物妈妈和爸爸?哪些一点也不像?

  小结:梅花鹿、孔雀动物宝宝生下来就很像它们的妈妈和爸爸;小鸡、狮子、小蝌蚪动物宝宝生下来一点也不像它们的妈妈和爸爸。

  三、生活迁移

  关键提问:

  1、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和爸爸妈妈长得像或不像?

  小结:相像有乌龟、羊、猪等;不相像的有:猫头鹰、鱼。

  2、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

  四、延伸活动:

  出示材料包,帮助小动物们找自己的爸爸妈妈。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9

  一、目标:

  1、能用手指点画图案,初步感知点和面的关系。

  2、能分辨大鱼、小鱼,并能听口令进行游戏。

  二、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纸工》第11页,一次性筷子两根。

  2、将颜料调好放入浅盘,透明胶、抹布若干。

  三、过程:

  1、用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教师出示鱼妈妈和鱼宝宝。鱼妈妈要带鱼宝宝去旅行,他们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出去。

  (2)教师用手指蘸一蘸颜料,一点一点地给鱼妈妈和鱼宝宝画上漂亮衣服。

  (3)利用幼儿活动材料《纸工》第11页,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鱼妈妈和鱼宝宝身上点画“鳞片”。

  (4)可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

  (5)提供已剪成段得透明胶,请幼儿把竹筷粘在鱼背后作为操作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如何粘接鱼和竹筷。

  2、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幼儿手举“鱼妈妈”和“鱼宝宝”,按教师的语言提示进行操作。教师说:“鱼妈妈去旅行喽!”幼儿便高举“鱼妈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跑动。教师说:“鱼宝宝开始游。”幼儿便举起“鱼宝宝”做游动状。教师说:“鱼宝宝去追鱼妈妈。”幼儿便同时举起“鱼妈妈”和“鱼宝宝”,一前一后跑动。此外,教师还可即兴发出各种提示,如“鱼妈妈和鱼宝宝亲一亲”等。

  (2)给予幼儿自由游戏的时间,启发他们按自己的方式想像、游戏。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背景

  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和“许多”

  难点:会说“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

  师:鸡宝宝们,今天天气这么好,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好吗?边走边唱歌曲《母鸡下蛋》

  师问:鸡宝宝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中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蛋还给鸡妈妈。看看鸡窝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在地上玩)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里。刚才你们每个人都给鸡妈妈一个蛋,现在又篮里有几个蛋?(许多个)

  3、引导幼儿说出“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四、画蛋:

  1、师:咯咯哒咯咯哒,谁在生蛋呢?

  师:出示母鸡下蛋图,原来是鸡妈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蛋画下来吧。(提示幼儿画1个和许多个)

  2、教师和幼儿一起吧画贴到墙壁上。请小朋友下次再来给鸡妈妈画蛋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讲述、操作等活动,丰富和巩固有关动物胎生、卵生的基本常识,形成概念,并能将其进行准确分类。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收集许多胎生、卵生动物的资料、书籍。

  2、物质准备:录像两段(青蛙产卵和胎儿出生)、音乐磁带、动物卡片大一套,小若干套,分类板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进入活动场地。

  2、猜谜:青蛙,引出活动主题。

  二、看录像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提问:刚才录像里讲得是青蛙妈妈产下了什么?卵是什么样子的?卵经过不断变化、长大,最后变成了小青蛙,这时的小青蛙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2、小结:象青蛙先产下卵,卵再不断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个模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3、扩散性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片)

  三、了解胎生动物的常识。

  1、幼儿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

  2、出示动物图片:袋鼠妈妈生下的是谁?它长得怎么样?猪妈妈一生下来的就是谁?小猪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猪、小袋鼠一生下来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

  3、小结胎生动物的常识:这些小宝宝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得一样,就叫胎生动物。

  4、发散性思考:那大象妈妈是胎生还是卵生?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

  四、分类操作,巩固知识。

  1、请幼儿将提供的动物卡片按胎生和卵生进行分类。

  2、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分类作品,请幼儿作评价、

  3、分对的幼儿各自取下分类板后的小红花贴上,表扬自己。

  五、看录像,了解人也是胎生。

  1、提问:动物有卵生和胎生,那我们人呢?小朋友你知道你从哪里耿的吗?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2、看录像,教师作讲解。

  3、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六、爱妈妈的情感教育。

  1、提问:妈妈生下小宝宝后要做些什么事呢?

  2、请幼儿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七、结束活动。

  幼儿听《摇篮曲》学妈妈平时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并轻轻出活动室。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2

  一、活动目的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片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教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来看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2)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了X个圆点。

  3、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片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教师:小朋友们帮鸡妈妈找到了小鸡宝宝,鸡妈妈真高兴,现在她还想请大家帮忙,捉些小虫送给饿了的`小鸡宝宝吃。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四、活动延伸: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涂色,添画"鸡的一家"。

  五、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本文扩展阅读: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

  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2)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3)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2)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不怕凉的意志,感受在秋风中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幼儿听口令跑的能力,让幼儿懂得遵守体育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风

  2、树叶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扮演风妈妈,幼儿扮演叶宝宝,一起欣赏儿歌《秋风吹》。

  风妈妈请叶宝宝在指定的范围内(圆圈里)学小蝴蝶的样子飞一飞。

  二、展开

  1、教师引出新游戏《风妈妈和叶宝宝》。

  今天风妈妈带着叶宝宝们一起来做游戏,名字就叫《风妈妈和叶宝宝》。

  (1)教师教授儿歌:“叶宝宝,快站好,叫到谁,谁就跑。”

  (2)讲述游戏规则:

  风妈妈和叶宝宝一起念儿歌,念完后,风妈妈随意点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到谁,谁就听口令按指定的地方跑。如:叫到童童和妞妞,风妈妈说:“童童、妞妞,摸摸大树快回来。”两个小朋友听到后,跑向大树摸一摸,再跑回原来的位置。

  2、游戏:《风妈妈和叶宝宝》

  (1)提出要求,要遵守游戏规则:叫到谁,谁才按照风妈妈说的'地方跑;没叫到的,要站在原地不能动,否则就是违反游戏的规则。

  (2)教师发令:摸摸大树、摸摸小房子、摸摸滑梯、摸摸栅栏等。

  3、加大游戏难度,要求幼儿站在圆圈上按同一个方向听口令跑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小朋友站在圆圈上,风妈妈叫到叶宝宝时,叶宝宝就围着圆圈按同一个方向跑。如果他们跑的方向不一样,就会相撞。这两个叶宝宝要按照同一个方向,围着我们站的圆圈跑一圈,然后跑回自己原来的位置,找到你原来的小伙伴。

  (2)实际游戏示范:请幼儿站到圆圈上,一臂距离散开,以顺时针的方向,找两名幼儿做示范,熟悉游戏的新规则。

  4、反复进行游戏5~6遍,在幼儿熟练的基础上,可增加幼儿跑的数量。

  三、结束

  秋天可真美,叶宝宝想不想跟着风妈妈去秋游?教师带领幼儿学小蝴蝶的样子轻轻的飞,慢慢的跑回教室。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鸡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

  1.出示一只鸡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鸡妈妈要带小鸡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鸡妈妈,几只小鸡?引出一只鸡妈妈,许多只小鸡。

  2.教师带小鸡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鸡妈妈,许多小鸡,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鸡妈妈,许多小鸡,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3.师:小熊家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家吧。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摆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一个红色杯,许多个绿色杯?

  二、创设情境“小鸡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鸡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师:鸡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鸡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鸡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鸡们,你们看。(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鸡。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鸡,每只小鸡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师小结:小熊把许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给了小鸡,每只小鸡们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动结束:

  时候不早了鸡妈妈要带小鸡回家去了。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黄、绿两种颜色,并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认识、区别大小。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纸版树叶胸饰一份。

  2、纸箱一个(内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叶)、玩具推车一辆、布一块

  3、大小、颜色(黄、绿)不同树叶若干

  4、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树叶宝宝找朋友,引发幼儿兴趣,初步认知黄、绿两种颜色以及大小。

  1、通过魔术表演的形式,出示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叶的纸箱。

  - 小朋友,老师呀,今天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仔细看哦!

  (推车出现,揭开布,变出箱子)-想不想知道箱子里有什么呀?(想)

  2、请个别幼儿上前到纸箱里摸树叶,并各自说说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颜色),并通过比较,初步有大小的概念。

  (摸树叶的时候,请在座的幼儿用双手蒙住眼睛,待树叶出示后再睁开)-这是什么呀?(树叶)-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那我们就叫它绿(黄)宝宝。

  -都是绿(黄)色的树叶,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大小相同吗?哪个大?哪个小?

  -那我们也可以叫他们什么呀?(大宝宝、小宝宝)-他们都是树叶妈妈的孩子,树叶妈妈有黄宝宝、绿宝宝、大宝宝、小宝宝,真开心呀!

  (二).树叶妈妈找孩子

  1、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瞧,谁来了呀?(树叶妈妈)"秋天到了,天气真好呀,树叶妈妈带着她的树叶宝宝们,到外面来玩了!"(教师扮演树叶妈妈出来走场一次)-"秋天到了,起风了。"树叶妈妈伤心的说:"我是树叶妈妈,风好大,我的树叶宝宝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我真想他们,谁能帮我找到我的树叶宝宝呢?"(边说边将树叶洒落下来)

  2、引发幼儿讨论-树叶妈妈那么伤心,好可怜,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帮助树叶妈妈找回树叶宝宝?

  -小朋友想了那么多办法,都很聪明!那我们试着帮树叶妈妈把树叶宝宝捡起来,呆会儿,等树叶妈妈来得时候,还给她吧!

  3、幼儿动手捡树叶。

  (三).幼儿将捡到的树叶到操作台上进行计算排列。

  1、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2、分别请幼儿说说捡到树叶宝宝的数量或是颜色、大小。

  3、树叶妈妈出现"我的宝宝在哪里?"

  4、幼儿将树叶宝宝还给树叶妈妈。并请幼儿区分颜色还到树叶妈妈的口袋里。并用礼貌用语与树叶妈妈招呼。

  设计思路:

  在情景化的教学中,能很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计算活动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选材上选择了比较情景化的内容。再结合本月的主题"落叶飘飘",让孩子通过树叶这个载体来比较感性的认知颜色,同时也知道秋天树叶由绿变黄的自然特征。在计算活动中还穿插了幼儿讨论的环节,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语言的表述来体验亲情。我还将整个计算活动延伸到紧接的体锻活动中,预设了一个"大风与树叶"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和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知与区别。这次计算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与体育,体现了"二期"课改对整合性课程的要求。

  教学反思:

  好的方面:1.条理清晰,选材较好。2.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兴趣浓。3.教具准备充分。

  不足之处:上课过程中,幼儿兴趣太高,纪律有点乱。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7

  教学主题:上周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养鸡场,之后,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鸡妈妈、鸡蛋宝宝,比如:吃饭的时候,吃到了鹌鹑蛋,他们说:我这里有一个小鸡蛋宝宝;喝鸡蛋汤时,他们说:这是用鸡蛋宝宝做的`……小朋友们无论看到什么蛋都说成鸡蛋,于是我们开展了这个主题活动,让幼儿辨别不同的蛋。

  教学目的:

  1、幼儿能够区分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大小不同,颜色也不同。

  2、喜欢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交流。

  3、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

  1、鸡、鸭、鹅、鹌鹑的图片。

  2、鸡蛋、鸭蛋、鹅蛋和鹌鹑蛋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瞧一瞧,我见到了一个蛋。这是什么蛋呢?这是谁的蛋宝宝呀?我们一起帮助它找妈妈吧?

  (二)帮助蛋宝宝找妈妈

  (1)鼓励幼儿大胆问可容纳老师:这是您丢的蛋吗?

  (2)询问鸡妈妈、鹅妈妈、鹌鹑妈妈和鸭妈妈这是不是你们的蛋呀?请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比较,说一说这是谁的蛋宝宝。

  (三)帮助更多的蛋宝宝找妈妈

  (1)幼儿选择实物蛋或图片,把这些蛋宝宝送到它妈妈那儿。

  (2)幼儿尝试动手剥蛋,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

  (3)贴蛋壳:给出壳的鸡宝宝、鸭宝宝、鹅宝宝、鹌鹑宝宝贴蛋壳。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8

  运动目的:

  1、开端进修向一个偏向匀称涂色的根基要领。

  2、会选用种种美丽的颜色表示秋日差别的生果。

  3、可以或许留意握笔的姿态和坐姿。

  运动预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人手一盒。幼儿有看图浏览故事《会走路的生果树》履历。

  运动过程:

  一、浏览故事《会走路的生果树》,引出果树妈妈。

  (1)老师引诱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图浏览故事《会走路的生果树》。

  (2)老师:秋日,词尾妈妈出去找吃的工具,他途经了哪些生果树?身上带了哪些生果?小刺猬瞥见了一棵什么树呢?

  (3)老师:秋日到了,果园里有很多神奇的果树妈妈呢

  !他们会结出哪些生果宝宝呢?(红红的XX,黄黄的XX,紫紫的XX)

  二、引诱幼儿大开幼儿用书,感知果树上的种种生果。

  (1)老师:这是一棵神奇的果树妈妈,果树妈妈身上结了哪些生果宝宝?奈何使这些宝宝穿上美丽的衣服那?

  (2)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一根喷鼻蕉、一个梨子,然后,请个体幼儿实验给生果涂色,各人配合摸索涂色要领,幼儿园教育随笔知道朝着一个偏向涂色轻易涂匀称。

  三、交接请求,幼儿涂色运动,老师巡回引导。

  (1)幼儿勇敢选用种种色彩表示生果。

  (2)提示幼儿在表面线内朝着一个偏向涂色,留意涂满,坚持画面的整齐。

  (3)查抄幼儿的握笔姿态和坐姿,实时赐与改正,表彰卖力涂色的幼儿。

  四、展现幼儿的作品,各人不雅摩评价。

  观赏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你是奈何给生果涂色的,你最喜好哪一棵果树。

  五、音乐运动《苹果》。

  (1)老师:果园里的水都熟了,我们一路去摘生果吃吧!

  (2)音乐起,老师和幼儿一路跟着音乐表彰唱《苹果》,开导幼儿勇敢地仿编歌曲。 运动开端出示了《神奇的生果树》一会儿就吸引了孩子的.留意力。孩子们观察着树上的种种生果,当看到有些喷鼻蕉宝宝,梨子宝宝、苹果宝宝是白色时,立刻就想到了为它穿上外套。我故意识的请能力衰的宝宝来给它们涂色,幼儿手工制作给孩子供给了训练的时机。

  运动反思:

  这一运动接纳了得当小班孩子的游戏运动,小朋友都能努力、专注地投入涂色运动中,尤其是子儒、秋宇等孩子涂得匀称美丽,除了四个能力衰的孩子没完成,其他孩子都帮生果宝宝涂上美丽的色彩。在运动前小朋友创编过歌曲《苹果》,他们已有履历的根本长进行的游戏运动。请孩子报告本身的作品时,有的以外形形貌,有的以巨细形貌,有的以味道形貌,把本身已有的履历经由过程说话形貌,不但进步幼儿的说话本领,也使孩子能努力表述。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及习性。

  2、能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找妈妈》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与指导

  ☆谈话

  1、出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呀?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你能帮帮它吗?

  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辨认

  1、幼儿观察、区分动物幼年和成年时候的不同。

  教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妈妈长得一样吗?

  小鸡和鸡妈妈长得一样吗?鸡妈妈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教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们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把它找出来吧。

  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它们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操作

  请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单中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本活动在幼儿对动物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辨认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初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收集图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动物成年与幼年的不同,如个头大小、尾巴长短、皮毛颜色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进行青蛙与蝌蚪时可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后,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饲养让小动物,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动的操作环节,也可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完成。还可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涂画与装饰,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 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比较动物宝宝和动物爸爸妈妈的外形特征,认识它们不同的成长过程。

  活动准备:

  1、 PPT:妈妈和宝宝

  2、幼儿收集过有关动物的资料。

  3、操作材料包“娃娃找妈妈”。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语:瞧!草地上来了两只什么小动物呢?(播放PPT图一)

  关键提问:1、关键提问:你们猜它们在说什么呢?

  小结:它们说的与你们猜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分别单击按钮)

  小鸡对小牛说:“你长得真像爸爸妈妈,可是我一点也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

  小牛说:“别着急,等你长大了就会越来越像了。你看,我也不是很像爸爸妈妈呢!”

  关键提问:2、小牛什么地方还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小结:小牛的头上还没有长出犄角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播放PPT图片二)

  关键提问:3、小鸡能长成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吗?它一般多长时间长成大公鸡或者大母鸡呢?(播放PPT图片三)

  小结:能,小鸡通过人的喂养一般3个月就能长成大公鸡或者大母鸡。

  二、观察谈论(播放PPT图片四)

  关键提问:1、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爸爸妈妈和宝宝?(幼儿观察后表述)

  关键提问:2、图片上哪些动物宝宝生下来就很像动物妈妈和爸爸?哪些一点也不像?

  小结:梅花鹿、孔雀动物宝宝生下来就很像它们的.妈妈和爸爸;小鸡、狮子、小蝌蚪动物宝宝生下来一点也不像它们的妈妈和爸爸。

  三、生活迁移

  关键提问:1、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和爸爸妈妈长得像或不像?

  小结:相像有乌龟、羊、猪等;不相像的有:猫头鹰、鱼。

  2、观看图片进一步了解。

  四、延伸活动:

  出示材料包,帮助小动物们找自己的爸爸妈妈。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用普通话正确讲述画面上的动物名称以及其数量,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特性。

  2、通过留空等待以及给动物妈妈记录宝宝数量的方式,感知动物数量的变化,进一步学习用“xx有xx”的句型讲述。

  3、迁移数学经验,愿意参与讲述和记录5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图片:象妈妈、够妈妈、鼹鼠妈妈、猪妈妈。

  3、黑板一块,粉笔一支。

  4、幼儿学过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客人,你知道她们是谁吗?

  2、教师以动物妈妈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分别与小朋友打招呼问好。例如:我是象妈妈,小x班的.小朋友,你们好!

  3、教师:小朋友,你是谁?你是谁的宝宝?请你猜一猜我有几个宝宝呢?(分别请一个幼儿猜)现在,我还是不告诉你们,但是,你们的图画书会告诉你们。

  二、幼儿自己观察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四个画面。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看到了谁?他们有几个小宝宝?

  三、引导幼儿讲述画面。

  1、逐一观察画面,教师采用边提问边等待幼儿回答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象妈妈有_?请小朋友一起说有几个小象宝宝?

  (2)教师:狗妈妈有_?教师放慢速度等待幼儿一起讲述,接着再讲述第三幅图画。

  (3)教师:猪妈妈要生宝宝了,请你猜一猜:猪妈妈会生几个小猪宝宝呢?

  (4)让幼儿猜测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数一数,猪妈妈生了几个小猪宝宝。

  2、教师完整地讲述画面,在每一句“有——”的后面放慢速度,等待幼儿跟述。

  3、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教师重点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带领全体幼儿讲述画面。

  四、探索生宝宝的数量,尝试用“xx妈妈有xx宝宝”的句型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想一想:象妈妈有几个小象宝宝,我们用圆点来记录它的数量好吗?

  2、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大象妈妈的图片下方边画一个“○”,边说“大象妈妈有一个小象宝宝。”

  3、采用同样的方式,请个别幼儿上来边讲述边添画“○”。

  4、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动物妈妈的宝宝“一、二、三、五,咦!你发现了什么?画面上少了几个宝宝?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动物妈妈会生四个小宝宝呢?”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xx妈妈有x个小x宝宝”的句型续编讲述故事,完善故事结构。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幼儿讲述的动物(如:猫妈妈),然后,请幼儿上来边说边在下方添画○。

  6、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看图片讲述故事。

  五、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你们都知道我们有几个小宝宝了吧,我们可爱的小宝宝,你们爱我们吗?

  2、教师:下面我们用歌声来告诉动物妈妈,我们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3、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我爱我的小动物》。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09-12

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小班02-15

小班教案《鱼妈妈和鱼宝宝》03-19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精选20篇)12-21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通用20篇)02-16

妈妈和宝宝小班教案合集15篇09-12

《动物宝宝和妈妈》教案09-14

小班数学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03-10

幼儿园小班鸡妈妈和鸡宝宝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