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

时间:2024-04-18 07:45:02 教师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1

  背景:

  最近,我们班正在开展“苹果和桔子”的主题活动,宝宝们通过看看、摸摸、吃吃的途径,进一步了解了水果的常识,丰富了已有经验。今天,亦晨宝宝带来了一袋神秘的水果,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于是,围绕着这袋“神秘的水果”,我们展开了品尝大会及热烈讨论……

  实录:

  我打开袋子,拿出一包包的“水果”,孩子们都嚷嚷着,这不是水果。他们一下子就认出了葡萄干、香蕉片,通过品尝,他们一致认为都很好吃。此外,我还为孩子简单介绍了水果干的制作方法。“看看,还有一样是什么水果做成的呢?”我打开包装袋,把东西倒在了盘子中,先让孩子仔细观察外形,于是,各种各样的答案开始涌现。

  ——诺诺说:“这是苹果吧,红色的。”

  ——婕婕说:“有点软软的,是桔子吧。”

  ——小邱说:“我觉得是大西瓜。”

  我点点头,笑嘻嘻地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呢,要不我们一起来尝尝看,吧?”我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于是石榴班的品尝大会开始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品尝着,不时发出感叹,“好甜啊”,“好像有点酸”,“有一粒一粒的”……

  “张老师,是草莓,草莓!”叶莹大声说,旁边的弈灵也点头附和着。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响应她们的答案,顿时,教室里热闹一片。于是,我开口道:“我也来尝一尝!”孩子们认真地看着我尝了一块,“哈哈,真的是草莓啊。”孩子们都笑了,嘴里还嚷着“我就说吧”,“我一吃就知道是草莓”……

  反思:

  此次“神秘的水果”活动的展开,纯属意外,完全得益于亦晨宝宝带来的一袋水果干。这袋“神秘的水果”不仅成功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而且把他们肚子里的馋虫也给引了出来,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进行了以上的活动。

  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首先需要细致的观察力,要善于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发现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实施及时教育。从上面的活动中很多孩子对于葡萄干、香蕉片的认知情况看,这两样东西都属于是比较常见的,而且他们都拥有相关的经验,但是对于草莓干,孩子的相关经验缺乏,于是我便抓住这个契机,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进行自主探索。我觉得,虽然老师预设的活动不少,但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好奇,总有如此巧妙的意外发生。我们知道,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也是生成活动中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利用孩子的兴趣和现实情景,适时的融入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一个自然生成的主题活动由于它的偶发性,再加上事先没有足够的有关知识准备、材料准备等,因此不可能生成一个像模像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因此,更需要老师现场的灵活机动。

  其次,我们要允许孩子出错,并适时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愿望去探究周围世界,常常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认识世界。活动中,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了猜测,答案精彩纷呈,虽然都是错误的,但这说明他们正在积极思考,我们要保护他的好奇心、求知欲,留给他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索。

  第三,要适度控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偶发事件生成的活动和预设活动不同,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对生成活动所涉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合理控制。在“神秘的水果”生成活动中,考虑到小班孩子的接受能力,我对于这些水果干如何制作的过程,只是进行简单的阐述。不过,我发现孩子对于水果干的制作方法很感兴趣,因此,我觉得下一步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观看录像或者实地考察,去了解水果干的实际做法,然后再通过后续的谈话活动,让他们说说自己所看到的,从而将生成活动推向高潮。

  一袋普通的水果干,在孩子眼中却成了神秘、好奇的源头,而我也借此生成了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取得了较成功的成效。其实,孩子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而这些都能转变成为教育契机,只不过需要你的一双亮眼睛去发现。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2

  一个月来,阿敏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还有点调皮了,你交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忘记,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快长大。

  一、情况摘述

  阿敏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她进行了如下观察:

  观察一自选图书时,阿敏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边,有些伤心了,喊“找姥爷”,她也坐在那儿跟着说了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离小朋友很远的地方,默不作声,看上去很可怜。

  观察二吃饭时,阿敏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她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她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阿敏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阿敏从小跟着保姆长大,保姆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对话也许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她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她更加难以启齿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首先向她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多给她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多于她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清清多开口说话。

  一段时间以来,阿敏偶尔冒出的一两句话,仿佛成来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她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她多说话,老师抓住与她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她说话,“阿敏,你喝水喝得真好”,阿敏说:“多喝水不生病啊。”“阿敏,你站在这儿做操就行了。”阿敏说:“站好了,别跌倒啊。”只要老师说一句,她一定会有一句话再等着你,而且都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四、启示

  一个月来,阿敏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还有点调皮了,你交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忘记,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快长大。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3

  科科,是我班一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子,平时不声不响,很少与老师。同伴交流;各项活动中,从不举手发言;在同伴心目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几天,我们的科科变了,不但在活动中能主动举手发言,而且,性格似乎也开朗了许多,能主动与老师交流,画画。午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禁令我们刮目相看。何以令科科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细细地回想着……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原来,最近我们小小班开展的探索型主题活动“我”,每天早晨在吃点心的时候,我们开始选小班长,玮玮也被选了。小班长是帮助其他小朋友发饼干,管主其他小朋友不讲话,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之间增进了友谊。从科科通红的小脸。跳跃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科科感受到了老师。同伴对他的关爱。

  可见,爱的获得是孩子健康发展的`要素,是孩子精神需求中最珍贵的部分,能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能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愿望。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竞争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以后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品质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后,我会陆续地邀请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到我家里来做客,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4

  观察对象:

  小(一)班幼儿

  观察者:

  陈xx

  观察实录:

  场景一:

  在孩子们洗手的时候,我对他们说:“洗完手,请你拿杯子喝点水。”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快速地洗完手,一窝蜂地拥到茶桶边拿杯子。我立刻走过去维持秩序,不断地说:“别挤,别挤,人多等一等。”

  孩子们拿好杯子,站在茶桶前一米线的小脚印上等待着,队伍排得长长的。

  场景二:

  喝完水,孩子们都去放杯子,有的孩子放完杯子就关门,一时间只看到茶桶的门反复的被拉开、关上,我见状提醒着孩子:“放好杯子不关门,等最后一个孩子放杯子的时候再关门。”

  可是孩子们依旧我行我素,关门开门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看的心惊肉跳,就怕一个不当心谁的手被夹住了,只有用手挡住茶桶门。

  场景三:

  航航早晨来园,看见我第一句话就说:“陈老师,我打过针了,爸爸说要喝水。”

  “打过预防针了是吗,那别忘记多喝点水,现在就去喝一杯吧。”我摸摸他的头说。

  航航高兴地去喝水了,过了一会儿,大家准备喝牛奶的时候,航航又对我说:“陈老师,我打过针了,爸爸说要喝水。”

  我告诉他:“马上要喝牛奶了,你等会再喝水吧。”他看看我,委屈地扁扁嘴,走开了。刚喝完牛奶,他又跑过来说想喝水,我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喝。

  运动结束,孩子们洗手喝水的时候,航航喝完半杯水,又排到了队伍里,看见我看着他,他解释说:“陈老师,我打过针了,爸爸说要喝水。”

  分析:

  “喝水”是孩子一日活动中比较常规的生活环节,在托班的时候,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比较小,我们常常会分批地组织孩子喝水,使得孩子的“喝水”成为了高控制下的生活活动。因此从场景一中可以看出升入小班,过去的习惯直接导致了孩子喝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排队现象。并且从托班更换到小班的教室和盥洗室以后,新的“喝水”环境加上“集体喝水”的习惯,导致了孩子们一窝蜂的现象,很容易发生危险。

  而在场景二中,孩子们很清楚地知道放好杯子要关门,但是什么时候关门、谁关门就不是他们会去在意的了,这是小年龄孩子所特有的心理表现,反映到行为上就出现了上述的不断开门关门的现象,其实这是孩子们的一种行为上的心理宣泄。作为老师,我则是比较主观的提出了一个“规则”——最后一个孩子关门,但是谁是最后一个?如何界定最后一个呢?孩子们不会去考虑。

  从场景三中孩子与我之间的互动对话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个孩子的家长对于刚刚打完预防针的儿子非常的不放心,希望能够通过老师督促孩子多喝水,避免引发生理性发烧。而这个孩子又是能力比较强的.,他将大人的话牢牢的记在心里,通过不断地提醒老师也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多喝水。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喝水比较合适,也比较健康,所以当我告诉他马上要喝牛奶了不要去喝水的时候,他以为我是在拒绝他,因此后来他喝水的时候就显得比较小心翼翼,既要完成大人的嘱咐、又不希望被我的批评或是阻止。

  对策:

  “减少孩子等待的时间”,是在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理念,然而很多客观的原因或主观的意向总难免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如何调整呢?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以后,我想关键是要从理念上转变思想,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切以孩子为本。

  首先,我调整了茶桶的摆放位置,打破了原来男孩一边女孩一边这种壁垒分明的茶杯摆放方式,将男孩和女孩的杯子间隔混放,两班协调让男孩、女孩使用两个茶桶……从而便于孩子取放杯子、盛放水,从客观上缓解了拥挤的现象,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我组织了谈话活动,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时候要喝水”,并达成了共识——

  1)进幼儿园以后觉得口渴了可以喝杯水

  2)自由活动前、午睡起来以后要喝水

  3)觉得口渴了随时都可以喝水,但是在学本领的时候、吃饭和吃点心前不喝水

  4)如果今天打过预防针了,记得要多喝几杯水

  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一窝蜂地“集体喝水”,还间接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时候不适合喝水、什么时候喝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接着,我设计了“今天你喝了吗?”的生活区域环境,提供了筹码让孩子记录当天喝水的次数,如此一来,孩子们每次喝完水都会开心地放一块相应的筹码,每天中午和下午许多孩子还会数数自己喝水的次数、和同伴比比谁喝了多,如果有谁一个上午喝水少于一杯了,其他孩子还会提醒他快点去喝喝水。同时这个生活区角不但用环境的暗示促使孩子要多喝水,而且让家长比较直观地看到了自己孩子每日的饮水情况,解除了家长的可能存在的忧虑。

  最后,我和孩子一起展开了一次关于“到底茶桶的门谁来关”的小小讨论,并得出了结论——第一个拿杯子的孩子开茶桶门,当你喝完水放杯子的时候看一看后面还有没有同伴在喝水,如果没有,可以把茶桶门关上。从这以后,开门关门的乒乒声少了,就算有孩子偶尔忘记,也会有别的孩子提醒他,而且最近几天我还发现有二三个个孩子喝完水还会帮忙扶着茶桶门的角,对走过的其他孩子说:“小心,慢慢走,别撞到。”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喝水的生活环节,但是我通过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尝试实践,从而来解决问题,真正从日常的细节上做到了“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5

  实录:

  南门幼儿园的环境简洁。大气,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个性墙饰。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这幅图片:看似不起眼的两个在沙滩上晒太阳浴的人,起初只是觉得他们身上的颜色有些怪怪的再仔细打量图片发现——整幅图片的'后面还有一张相同大小的图片,它的上面涂满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当有小朋友在后面抽动这张涂满颜色的图片后,人体身上的颜色也会随之而变化成不同的颜色。从而让小朋友可以直观的体验——人体在晒了太阳后皮肤会变成不同的颜色。而这个设计与他们这个班级的主题活动是有联系的,很有趣吧,真的很有趣!

  反思:

  其实,这样的墙饰创意很让人心动!当然在心动。诧异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这么简单有趣的设计,他们是怎么想到了呢?

  环境的创设不单是单纯的布置环境,让环境以优美。童趣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将活动主题融入环境当中,让幼儿不断的与环境互动,使环境体现主体内容,以此来吸引幼儿,自发地探索,自觉的参与到主体环境当中,发挥自身的潜能,让幼儿在探索。发现。认识。操作当中,获取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我们一直说环境创设追求新颖有趣。游戏性强,能激发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引起幼儿自觉在环境中探索的欲望。但是往往在具体设计中感觉巧妙。新颖不够,有时我们觉得做的很好了可是在具体操作后并不是很吸引孩子们的眼球。看来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要吸取的是对自己可再利用的,可以二度创作的能加入自我特色的可取之处。照搬的山寨版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6

  我现在所带的班是中二班,我班的幼儿聪明可爱、活泼开朗。在我和幼儿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次队列练习中的小插曲,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还记得幼儿们刚升上中班时,按照我园的惯例,中班幼儿集体律动时有队列要求:队伍整齐、前进有序、一人一个操点。

  刚开始进行队列练习时,我和我班的余老师费了很大的劲。可是在实际练习中,还是会有个别幼儿记不住自己的位置,还有的幼儿心不在焉,会与前面的幼儿挤在同一个操点上。

  开学第二周的一个早上,我和余老师带领幼儿们做完了热身操,队列练习的音乐响起来了,幼儿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向自己的操点走去。过了一会儿,幼儿们基本站定了自己的'操点。忽然。我发现原本应该在后面一个操点上的紫云宝宝竟然和罗俊宝宝挤在同一个操点上。而紫云宝宝的操点也被后面的露露宝宝站去了。怎么办呢?我很想提醒紫云宝宝自己站错操点了,也很担心幼儿们会因为“抢点”而争吵起来。可是,我转念一想,这说不准是一次教育契机呢!还是让幼儿们自己先处理吧。没过一会,早操音乐响起来了,我一边带操,一边注意观察他们。果然,紫云宝宝和罗俊宝宝发现自己没法做操了,我看见他们在说着什么,然后紫云宝宝往后一个操点退去,可是操点已经被露露宝宝站了,露露嘟着小嘴不理睬紫云宝宝。于是,紫云宝宝只能站在罗俊宝宝和露露宝宝中间做操。看见他们没有争吵,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回到活动室,我把自己刚才看见的这一幕给幼儿们讲了一遍,表扬了幼儿们平静处理“没操点”的问题。然后让幼儿们一起讨论:为什么紫云宝宝会没有操点呢?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最后幼儿们得出一个结论:紫云宝宝在队列练习时分心了,没发现自己跟别人站在同一个操点上,所以队列练习时要专心,每个人要与操点一一对应。

  经过那一次队列练习的小插曲后,我班的幼儿们再也没有出现过“挤点”现象。

  案例分析:

  通过这一次的队列练习活动,我发现教育契机就存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之中,只要我们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及时对幼儿们进行引导、教育,让幼儿们在自己的实践讨论中找出答案,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7

  实录:

  南门幼儿园的环境简洁、大气,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个性墙饰。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这幅图片:看似不起眼的两个在沙滩上晒太阳浴的人,起初只是觉得他们身上的颜色有些怪怪的。再仔细打量图片发现——整幅图片的后面还有一张相同大小的图片,它的上面涂满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当有小朋友在后面抽动这张涂满颜色的图片后,人体身上的颜色也会随之而变化成不同的颜色。从而让小朋友可以直观的体验——人体在晒了太阳后皮肤会变成不同的颜色。而这个设计与他们这个班级的主题活动是有联系的,很有趣吧,真的很有趣!

  反思:

  其实,这样的墙饰创意很让人心动!当然在心动、诧异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这么简单有趣的设计,他们是怎么想到了呢?

  环境的创设不单是单纯的布置环境,让环境以优美、童趣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将活动主题融入环境当中,让幼儿不断的与环境互动,使环境体现主体内容,以此来吸引幼儿,自发地探索,自觉的参与到主体环境当中,发挥自身的潜能,让幼儿在探索、发现、认识、操作当中,获取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我们一直说环境创设追求新颖有趣、游戏性强,能激发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引起幼儿自觉在环境中探索的欲望。但是往往在具体设计中感觉巧妙、新颖不够,有时我们觉得做的很好了可是在具体操作后并不是很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看来在博采众长的同时,要吸取的是对自己可再利用的,可以二度创作的、能加入自我特色的可取之处。照搬的山寨版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05-06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集合11篇)05-08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集合11篇05-08

幼儿园中班游戏《打地鼠》观察记录10-12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心得06-01

中班日常生活观察记录02-20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心得12-09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精选12篇)07-21

幼儿园玩木桩游戏的观察记录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