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1
现在很多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其实、幼儿在幼儿园入睡困难除了他们睡眠时间、睡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外、还有可能是爸爸妈妈的错误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
睡眠可以缓解大脑的缺氧状态、当人感到疲劳时、很自然就会产生睡眠的要求、但强迫孩子睡觉、往往适得其反。凭借多年幼儿园的教学经验:新入幼儿园的孩子中午总爱是用双眼睛窥探周围、凝视老师、我会常常在他的床前停一下、给他一个温柔的微笑、孩子会感到十分亲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复几次、孩子便能安静入睡。对离开亲人、对环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园胆小孩子、老师亲切慈祥的笑脸足以给孩子带来安慰。
就拿我班的徐砚灵小朋友来说、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总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会哭闹着要妈妈、我也从她家长口中知道平时午睡她妈妈都会抱着她陪在她身边、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只有妈妈陪着她她才会午睡的习惯。了解到这一点、我开始主动的与她沟通、每当午睡的时候我会陪在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而她就喜欢来抱着我、这时候我也会很配合的去抱着她、这样慢慢的她开始越睡越安稳也愿意睡觉了、对我也越发的亲近了。其实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过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下、一个个都可以美美的睡上一个好的午觉。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用真心去对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孩子。
最近一周、我值大班午睡、这群调皮的孩子让我感到头痛。每天午饭后、一走进休息室、孩子们就津津乐道的谈论着话题、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甚至紧挨着的孩子还打打闹闹、一会儿告状声此起彼伏、休息室里一片混乱、不管我怎么喊、怎么教育都不起作用。于是我就认真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原因、结果我发现、饭后休息、在孩子们看来、他们一旦睡下、就没有自由畅谈的机会、因此利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做完想做的事情。
找到问题的根源、我立即采取了措施、对孩子们说:“现在老师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让你们畅所欲言、痛快的说话、时间一到、我们就闭紧嘴巴、好好的休息、好吗?”我话音刚落、休息室里就叽叽喳喳起来、可热闹了、小嘴巴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谈论着:“六一节目排好了吗?你上台演出吗?我可喜欢跳舞了、我喜欢《彩虹的约定》……
看着孩子们满面笑容、天真可爱的样子、我不禁去想、我是否了解我的孩子、满足我的孩子了吗?作为幼儿教师、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孩子、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那么、他们一定会配合老师的。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人类奠基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订内容和方式、方法、及时的给幼儿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要让孩子们持之以恒、还要给孩子们起榜样、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毕竟是孩子
幼儿从小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孩子们正处在发育的时期、每天要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休息是很好的睡眠补充、没有困意的幼儿也是正常的、教师晨、午检时要小心、要细心留意、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
中午休息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睡着了、我发现美琪还没睡着、我悄悄地走近一看、她的手中拿一皮筋在玩耍、一会儿套在手腕上、一会儿放在嘴里咬着、存在着很大的不安全因素。“怎么办”、我反复思考:把头上的饰品放到一个小盒子里“孩子们你们活动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了、我们的头上的`头饰也和你们一样休息一下好吗?”“好”。
嘿!这一招还真灵、孩子们把头饰都放到盒子里了、还对他们说:“发卡你睡觉吧、醒来之后我们再玩、小皮筋你也该休息了。”我心高兴:这不就是我们要的结果吗?孩子们睡着了、我们老师也稍微休息一下、一举两得。老师们、这招很好、你们不妨一试。保育员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她们和教师一样、既是幼儿的教育者、也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忙者、她们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为加快保育员的专业成长步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育员队伍、宝翔幼儿园于20xx年5月17日开展了保育员教养随笔交流活动。
首先、保育员交流了各自的教养随笔、彼此分享了在保育工作中付出努力的艰辛、遇到问题的困惑、孩子成长的快乐。朴实真挚的字里行间、体现了保育员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倾注爱心的简短事例、体现了保育员对孩子们耐心、细心、爱心的真挚感情。
其次、分管后勤的陈老师、对保育下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保育员在做好班级清洁、常规工作同时、学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交流、一名优秀的保育员不仅仅要会做、会说、还要会写。推荐在教养随笔撰写中采用四步法:
(1)观察幼儿、发现问题;
(2)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
(3)探索正确的解决方法;
(4)效果分析与评价。
透过本次保育员教养随笔的交流、充分体现了保育员的工作热情和进取之心。我们将务实创新、不断探索后勤队伍建设和管理、使幼儿园后勤工作真正做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幼儿、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2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班本课程班本课程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的方法、形式和手段、而且能拓宽教育的空间、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明确规定幼儿是发展中的主体、幼儿的活动是主动活动。
就如何做到以幼儿为主体、优化班本课程、笔者结合班本课程《小蜗牛大秘密》、从五个方面阐述班本课程中以幼儿为主体的重要性、凸显班本课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1、注意孩子兴趣、深挖有效资源
案例:连着下了几天雨、大户外时间孩子们忙碌的从沙池中挖沟、通渠、筛沙、突然几个小朋友发现了几只蜗牛的空壳、顿时吵嚷声此起彼伏、看到孩子们玩蜗牛壳的疯狂和乱糟糟、一片狼藉的沙池、笔者并没有阻止。
分析:教师注意孩子到对蜗牛感兴趣、这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幼儿直接的微观环境中、是最近距离的、最感性的、因而、这种课程资源往往有很大的活动生成空间。“为什么沙池里会有蜗牛壳?”“它应该在哪里生活?”这些课程资源赋予了课程更广阔更深远的内涵、能使幼儿获得更全面的经验。其实、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幼儿园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2、识别孩子需要、联合家庭力量
案例:当天晚上、为了满足幼儿探究蜗牛的兴趣、笔者给幼儿布置了一个任务:和父母去寻找蜗牛。并注意观察:你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在干什么?是怎么爬的?在孩子们的感染下、孩子的爸妈都非常支持“找蜗牛”的活动、带着孩子一起到菜地、泥土里寻找蜗牛、还用文字或画画的形式进行了记录。
分析:事实上、在躁乱期过去之后、孩子们很快就会进入探索期、探索将带给他们更多的经验。教师的识别与回应孩子的行为、是对幼儿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进一步支持与提升。由于孩子正处于中班、对蜗牛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教师就孩子对蜗牛的好奇、正确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反复思考问题。案例中教师联合家长力量、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甚至发展。
3、呼应孩子需要、引发共生智慧
案例:第二天、孩子们把抓到的蜗牛和记录表带到了学校、教室里传出了叽叽喳喳、快乐的声音。“我的蜗牛比你的大!”“我用吸管碰他的一个触角、这个触角就会收回去。”“这个是什么东西、白白黏黏的、好恶心。”这一天各个区域、各个时间段里、全班的孩子都在观察蜗牛、讨论蜗牛、痴迷于蜗牛。
分析:应该来说、教师给予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尽情的去观察、去探索、去讨论。陶行知先生在具体教学别强调“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充分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围绕“找蜗牛”进行寻找和发现、并通过与教师、家长、同伴的交流和互动来感知;然后、在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记录。在师幼、亲子、幼幼的多维互动中、孩子们分享着共生的智慧、体会着发现的乐趣。
4、持续呼应孩子、整合已有经验
案例:趁这个机会、表扬了孩子。对蜗牛的'外形、行走方式、食物、用途等进行了提问、关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根据孩子们的回答、以及在实物、交流课件中找到蜗牛的小秘密。
分析:教师采用鼓励、赞许的语言、神态回应幼儿、使幼儿产生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当前活动更感兴趣、更有探究的动力。这是对孩子的学习的一种持续呼应。同时、教师调动自身已有实践经验以及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孩子在活动中观察到了蜗牛的外形特征、行走特点以及食物爱好、但是孩子对蜗牛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基于这些观察、根据孩子在交流探索蜗牛过程中的个性化表现、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集体活动提供了回应的策略、整合孩子经验、使孩子形成有关“蜗牛”整体经验。
5、创设自主环境、灵活拓展学习
案例:课后、铭铭说:“其实蜗牛是个坏蛋、老是吃蔬菜和嫩叶。”边上的孩子也开始议论了起来:“我也觉得蜗牛很坏”“虽然坏、但是我喜欢、它长很可爱呀”听着孩子的讨论、我说:“蜗牛是害虫、但它对药物学家来说是宝贝呢……”铭铭说:“原来这样。”接下来、孩子们制作了很多东西:一只只可爱的蜗牛出现在白纸上、沙画中;用百宝箱里的各式材料制作了一只只有个性的蜗牛。笔者将这些作品照片直观展示在墙上。一段时间后、孩子提出“在自然角里养蜗牛”、于是、笔者在网络中搜索了饲养蜗牛的视频、并在自然角中挪出了一块空地。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3
观察对象:小(一)班幼儿
观察者:陈佳昕
观察实录:
场景一:
在孩子们洗手的时候,我对他们说:“洗完手,请你拿杯子喝点水。”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快速地洗完手,一窝蜂地拥到茶桶边拿杯子。我立刻走过去维持秩序,不断地说:“别挤,别挤,人多等一等。”
孩子们拿好杯子,站在茶桶前一米线的小脚印上等待着,队伍排得长长的。
场景二:
喝完水,孩子们都去放杯子,有的孩子放完杯子就关门,一时间只看到茶桶的门反复的被拉开、关上,我见状提醒着孩子:“放好杯子不关门,等最后一个孩子放杯子的时候再关门。”
可是孩子们依旧我行我素,关门开门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看的心惊肉跳,就怕一个不当心谁的手被夹住了,只有用手挡住茶桶门。
场景三:
航航早晨来园,看见我第一句话就说:“陈老师,我打过针了,爸爸说要喝水。”
“打过预防针了是吗,那别忘记多喝点水,现在就去喝一杯吧。”我摸摸他的头说。
航航高兴地去喝水了,过了一会儿,大家准备喝牛奶的时候,航航又对我说:“陈老师,我打过针了,爸爸说要喝水。”
我告诉他:“马上要喝牛奶了,你等会再喝水吧。”他看看我,委屈地扁扁嘴,走开了。刚喝完牛奶,他又跑过来说想喝水,我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喝。
运动结束,孩子们洗手喝水的时候,航航喝完半杯水,又排到了队伍里,看见我看着他,他解释说:“陈老师,我打过针了,爸爸说要喝水。”
分析:
“喝水”是孩子一日活动中比较常规的生活环节,在托班的时候,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比较小,我们常常会分批地组织孩子喝水,使得孩子的“喝水”成为了高控制下的生活活动。因此从场景一中可以看出升入小班,过去的习惯直接导致了孩子喝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排队现象。并且从托班更换到小班的教室和盥洗室以后,新的“喝水”环境加上“集体喝水”的习惯,导致了孩子们一窝蜂的现象,很容易发生危险。
而在场景二中,孩子们很清楚地知道放好杯子要关门,但是什么时候关门、谁关门就不是他们会去在意的.了,这是小年龄孩子所特有的心理表现,反映到行为上就出现了上述的不断开门关门的现象,其实这是孩子们的一种行为上的心理宣泄。作为老师,我则是比较主观的提出了一个“规则”——最后一个孩子关门,但是谁是最后一个?如何界定最后一个呢?孩子们不会去考虑。
从场景三中孩子与我之间的互动对话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个孩子的家长对于刚刚打完预防针的儿子非常的不放心,希望能够通过老师督促孩子多喝水,避免引发生理性发烧。而这个孩子又是能力比较强的,他将大人的话牢牢的记在心里,通过不断地提醒老师也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多喝水。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喝水比较合适,也比较健康,所以当我告诉他马上要喝牛奶了不要去喝水的时候,他以为我是在拒绝他,因此后来他喝水的时候就显得比较小心翼翼,既要完成大人的嘱咐、又不希望被我的批评或是阻止。
对策:
“减少孩子等待的时间”,是在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理念,然而很多客观的原因或主观的意向总难免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如何调整呢?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以后,我想关键是要从理念上转变思想,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切以孩子为本。
首先,我调整了茶桶的摆放位置,打破了原来男孩一边女孩一边这种壁垒分明的茶杯摆放方式,将男孩和女孩的杯子间隔混放,两班协调让男孩、女孩使用两个茶桶……从而便于孩子取放杯子、盛放水,从客观上缓解了拥挤的现象,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我组织了谈话活动,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时候要喝水”,并达成了共识——
1)进幼儿园以后觉得口渴了可以喝杯水
2)自由活动前、午睡起来以后要喝水
3)觉得口渴了随时都可以喝水,但是在学本领的时候、吃饭和吃点心前不喝水
4)如果今天打过预防针了,记得要多喝几杯水
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一窝蜂地“集体喝水”,还间接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时候不适合喝水、什么时候喝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接着,我设计了“今天你喝了吗?”的生活区域环境,提供了筹码让孩子记录当天喝水的次数,如此一来,孩子们每次喝完水都会开心地放一块相应的筹码,每天中午和下午许多孩子还会数数自己喝水的次数、和同伴比比谁喝了多,如果有谁一个上午喝水少于一杯了,其他孩子还会提醒他快点去喝喝水。同时这个生活区角不但用环境的暗示促使孩子要多喝水,而且让家长比较直观地看到了自己孩子每日的饮水情况,解除了家长的可能存在的忧虑。
最后,我和孩子一起展开了一次关于“到底茶桶的门谁来关”的小小讨论,并得出了结论——第一个拿杯子的孩子开茶桶门,当你喝完水放杯子的时候看一看后面还有没有同伴在喝水,如果没有,可以把茶桶门关上。从这以后,开门关门的乒乒声少了,就算有孩子偶尔忘记,也会有别的孩子提醒他,而且最近几天我还发现有二三个个孩子喝完水还会帮忙扶着茶桶门的角,对走过的其他孩子说:“小心,慢慢走,别撞到。”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喝水的生活环节,但是我通过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尝试实践,从而来解决问题,真正从日常的细节上做到了“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4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主力军。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就要具有科学、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并且能够娴熟运用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幼儿教育学》的指导、因此、《幼儿教育学》在学前教育专业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传统《幼儿教育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这样的教学不能很好的实现《幼儿教育学》的目的和要求、不能真正发挥《幼儿教育学》的学科价值、往往导致“教而不学”“学而无用”两种后果的发生。可以说、当前《幼儿教育学》的教学处于低效的状态。因此、拓展《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途径迫在眉睫。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尝试、反思、在探索《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途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见习、实习
当前、中职《幼儿教育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因为教育对象――幼儿的特殊性、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这些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进行培养、发展。因此、教育见习、实习是《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也是教学效果检验的一种方式、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执行。
教育见习分为常规见习和随机见习。常规见习一般安排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见习之前制定详细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布置相应任务。见习任务根据《幼儿教育学》每一章节的重点知识设置、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和思考、避免见习流于形式。整个见习过程都有相关老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认真思考。见习完毕让学生提交听课记录、见习记录、见习日记等相应作业、评选出优秀学生、以此激励学生。学期初见习为期两周、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幼儿教育学》之前了解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情境、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便于在后续的学习中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学期末见习为期一周、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随机见习是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幼儿教师的发展需要、随时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见习、随机见习范围小、时间短、一般安排一个上午或下午。比方说、在教学《幼儿园环境》一节时、实践性很强的章节、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完课之后、就带领学生去见习、观察幼儿园环境创设、分享好的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学生进步很快。
实习期一般为期一年、安排在中职生学业第三年。以往的实习学生处于完全放手状态、实习学生分布在本市各地幼儿园、很难集中管理教育、由于在教育过程中缺少老师的'指导和引领、更多的依靠自己摸索和琢磨、所以走不少弯路、浪费很多时间、所学《幼儿教育学》知识也不会运用于教育实际、导致《幼儿教育学》学而无用。20xx年开始、笔者建立实习学生QQ群、和学生网络互动、拓展教育渠道、实习生遇到相应问题在群里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受益匪浅。
二、讲座、报告
讲座、报告是《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途径之一。讲座、报告邀请一线优秀幼儿园管理者和教育者、报告主题兼顾保育和教育方面的知识、既可以选择幼儿园常规工作进行介绍、也可以选择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专题性的讲座、报告随机性强、一般根据课程和教学需要安排、比方说要开展虚拟课堂比赛、就要邀请相关的优秀教师通过讲座、报告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一般情况下、讲座、报告还要设计一个学生与幼教专家互动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自由提问、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
讲座和报告、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每次开展学生兴趣盎然、认真聆听、收获颇丰。通过讲座报告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幼儿老师的教育理念、学习她们丰富的教育经验、了解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人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事业心。
三、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可以与幼教实践紧密结合、是《幼儿教育学》又一有效教学途径。班会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由班主任、教师主持、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由学生主持;既可以采用小品、角色扮演、现身说法、辩论会等形式、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分享从教心得。
笔者在本学期就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班会以《合格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为主题、以理论联系实践为指导原则、由学生主持、讨论、通过学生现身说法、小品角色扮演、师姐经验分享、班主任倾情寄语等几个环节构成、内容深刻、实用、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受益匪浅。此类活动是《幼儿教育学》教学与班会活动的巧妙结合、拓展了《幼儿教育学》的有效教学途径、加强了《幼儿教育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另外、在每届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前、都可以通过班会活动组织几次模拟招聘、让学生熟悉招聘环节和面试流程、熟悉常见的面试问题、让学生提前进入面试状态、对学生顺利就业有很大益处、充分发挥《幼儿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5
背景:
区角活动中增添了一个新游戏:小鬼超市。教师投放的材料有——超市商品广告纸、剪刀、胶水、本子若干,幼儿可以分类剪贴。为了体现层次性,我们创设了两种情境:爸爸喜欢的……,妈妈喜欢的……,我喜欢的……;零食,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其他。
实录:
我在教室里,正剪着“零食”“蔬菜”等字,佳佳开心地跑来:“李老师,你在剪什么字呀?”“我知道,这是‘零食’!”识字很多的超超帮我回答了佳佳的问题。“有什么用呢?”佳佳继续问。于是,我把我的意图简单地和佳佳说了一下。
“哦!亲爱的李老师,你干吗不在字的旁边画一幅画呢?这样我们一看就明白啦!”佳佳似有无限感慨地说……
反思:
自主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是幼儿自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具有暗示作用和引导作用。材料提供的好,幼儿兴趣盎然,全身心沉浸于活动和探索之中;反之,幼儿则不感兴趣,区域活动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人是孩子。
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投放。“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每个区摆放什么?怎么摆?墙角如何布置?这些都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使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同,也更加爱护。反思自己的行为,“小鬼超市”只是我在主题背景下主观设计的区域游戏,并不是幼儿提出的,也不是因为有个别幼儿的需要而引出的。也许,这一游戏也会深受孩子的喜爱,可深入研究其根本,也反映出我对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与二期课改精神还有点距离,反映出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我觉得在实践中应该这样做:材料要给幼儿留有想象的余地,当孩子在使用各类材料时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的想法,善于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材料,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么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在此基础上因势力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逐步从“传授者,维持者,调解者”过度到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图文并茂——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暗示性。
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要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紧紧相连,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应是孩子容易接受的。试想:当我把“小鬼超市”的材料投放进去后,孩子也许会对这些操作材料很非常感兴趣,但是很陌生,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办,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在上面乱涂乱画,乱剪乱放,情绪浮躁,影响了正常的操作与探索,显然这一些材料的提供还存在问题。如果每一种材料都需要教师解释的话,整个区域游戏就显得说教,缺乏自主性了。
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暗示性,让幼儿能根据自身经验看得懂,知道怎样操作材料,使材料符合本年龄段的幼儿,同时,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使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使区角材料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材料尽可能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又要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相比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主动学习,也是幼儿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活动形式是让幼儿自主操作,但老师投放的材料不能随意,应在投放材料之前先预设教育目标,让孩子参与材料的投放,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6
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并且圆珠笔的结构比较简单、各部件拆装方便、这种“技术活”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幼儿操作性学习的需要、容易取得成功、很适合大班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圆珠笔也是一种科技产品、它的诞生和发展过程都有着许多幼儿所不知的秘密、可有效激发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大班幼儿的“考证”兴趣。因此本活动以圆珠笔为学习材料、引导幼儿对其进行细致观察和比较、区别异同、通过对圆珠笔属性的分析、可以提高幼儿分析事物的能力。
活动一开始我拿出孩子们带来的圆珠笔、运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圆珠笔的外形特征上、较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当我问“请你们猜一猜哪一支圆珠笔是你带来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说:“那支红颜色的是我的”“那支粗的是我的。”“那支黑的细的是我的。”通过游戏孩子对圆珠笔的外形特征有了一个观察。接着继续引导:“这么多的圆珠笔里都有什么呢?”使幼儿通过对圆珠笔的比较观察、顺利地引出幼儿对圆珠笔的种种新发现、这是将幼儿对圆珠笔外在品质的观察兴趣引向其内在结构的探索兴趣的转折点。
第二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对圆珠笔进行解剖、认识各个零件、并掌握正确组装圆珠笔的方法。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发给每个幼儿一支带弹簧的圆珠笔、让他们仔细观察圆珠笔的外形和零件。有的幼儿说圆珠笔的身体是长长的.、有的说按下按钮笔尖就可以伸出来、还有的说圆珠笔是由笔管、按钮和笔芯组成的。针对孩子们的回答、并不急于评价、我而是一一用图画展示幼儿观察到的零件、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这为第三环节孩子记录做安装说明书做好铺垫)我接着问道:“是不是还藏着其他零件呢?这些零件藏在什么位置?请你们把笔拆开来看一看。”大班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还停留在表面和局部特征、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启发。在该活动中、认识圆珠笔的每个零件及其安装位置是重点、它关系到下一环节“组装圆珠笔”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并不急于将圆珠笔的所有零件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零件及其所在位置、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明确地指出了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艺术潜能、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实现美术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那么、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该如何从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需要出发、引导孩子爱上美术、架设通向感受、欣赏、表达、创新的桥梁呢?
我们在本土绘画活动中、充分利用土楼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激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先引导幼儿获得“土楼景美、人美、生活更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用画笔来绘画“土楼美”的强烈愿望、同时适时地“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象”、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既获得审美情感的满足、同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绘画能力的提升、实现幼儿感受美、表达美的需要。
一、创设特定的审美情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表现土楼美的欲望
审美情感是指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良好心理体验。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在于激发幼儿热爱美、发现美、感受美、如果没有对“美”的感受、绘画活动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久而久之、会泯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热情。在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活动中、我们通过变换活动引入方法及变换介入媒体的形式、多元化地创设土楼审美情景、使幼儿在听、想、说、玩、画中主动愉快地发展“土楼景美、人美、生活更美”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1、引入方法“新”一点
不断地变化绘画活动的引入方式、可以让幼儿产生新鲜感、在愉快的心境中审美、把“美”的审美对象变得“更美”、促进幼儿审美情感的升华。一是巧编儿歌引入。如:小班绘画“石头路”的活动中、通过学习教师自编儿歌“楼前一条路、全是石头铺、有大又有小、大家踩着走”引入活动、让幼儿在听、想的过程中、既加深幼儿对土楼门前石头小路的印象、又使幼儿对不同颜色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路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到土楼的路真美、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二是巧设悬念引入。如大班主题画活动“土楼乐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土楼乐园里一座挨一座那么多漂亮的土楼、怎么画呢;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吗”来激发幼儿兴趣、达到“似难而易”的效果、最后使幼儿在玩玩画画的游戏中、感到“真简单、我也会”。三是欣赏引入。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审美的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幼儿充分感知观察对象的结构造型、产生美的向往、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引入新课水到渠成。如中班绘画活动“枇杷丰收了”、教师可以通过一边讲述到土楼摘枇杷的故事、一边欣赏枇杷园的照片来引入活动、请小朋友也到土楼的枇杷园里“摘”些“枇杷”、邀请自己的客人品尝、使幼儿融入具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中、感受到土楼的生活真有趣、丰收的枇杷园真美、从而调动幼儿审美、表现美的积极性。
2、介入媒体形式“多”一点
媒体是指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因为媒体的使用、可以使“土楼”这一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更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在绘画活动中尽量多地变换介入媒体的形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审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一体机强大的功能、采用视频、动画、图片展示、高拍仪展示等形式、将土楼及土楼生活等有趣的影像资料给幼儿欣赏;可以发动幼儿及家长参与收集有关土楼及土楼生活的图片、模型、实物等资料、或者发动家长带幼儿到土楼参观、体验土楼生活、用相关的幼儿照片、幼儿绘画作品、幼儿摄影作品当作介入媒体、使土楼更加贴近幼儿生活、更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审美兴趣。如:在欣赏“土楼群”的活动中利用幼儿带来的照片、用“最美土楼群”的视频等来引入活动、请到过土楼群的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照片、作品、从而引起其他幼儿对宏伟的土楼群的共鸣、产生“土楼群真神奇、真宏伟”的审美感受、由此而产生“我们的祖先能设计那么宏伟的土楼群、我一定要设计出更壮观、更美丽的土楼群”的心理感受。
二、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采用隐性的方法指导、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能力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有时幼儿想要画出某种东西的愿望会和幼儿现有的表现技能起冲突、想要画而画不出来、这时候幼儿往往会先尝试用自己所特有的绘画语言来替代、但会产生对替代出来的绘画结果不满意的感受、这时、有的幼儿会出现挫败感、需要有更好的表达技能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出发、采用隐性的技能指导方法、提高幼儿绘画技能。如:中班幼儿在参观土楼的水车后、对水车的外形、转动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萌生了“在幼儿园的乐园里设计一架水车”的想法、但中班幼儿不知道该如何把水车双层的圆架及圆架之间的竹筒画出来、这时出现了幼儿审美感受与表现技能之间的矛盾。教师应从幼儿已经会画圆形的基础上、和幼儿一起分析“水车有几个圆形的板?位置是怎样的?中间有什么连起来?你试一试!”通过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幼儿尝试用前后两个圆圈表现水车的双层圆架、再鼓励幼儿自己想出表现竹筒的方法。
在接触新的绘画工具时、因幼儿对工具的性能、使用方式、效果不理解、这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支持幼儿熟悉和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更好地创作打下基础。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性、即要让幼儿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掌握方法。如中班装饰画活动“土楼古井”中、教师准备了粗头记号笔画、幼儿第一次使用粗头记号笔作画。在让幼儿自由作画后、请幼儿比较其作品和教师的作品、观察后幼儿发现、自己画的古井的线条在转弯时忽粗忽细、而老师的线条粗细流畅、产生了疑惑。这时教师开始示范、让幼儿观察、并在示范时刻意地夸张转动记号笔笔头的动作、幼儿从教师的示范中发现转动笔可以改变记号笔线条的粗细、从而学习了通过转动记号笔变化线条粗细的方法。
三、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绘画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审美情感及表达能力的共同发展
土楼的景、土楼的生活、土楼的物、是幼儿进行审美、创作的源泉。在本土绘画活动中、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择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绘画活动内容、是为本土绘画注入生命活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幼儿在饶有趣味的活动中、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感受永定土楼蕴藏的造型美、生活美、人文美、鼓励幼儿大胆地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法、实现情感和表达能力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绘画内容、这些内容幼儿是幼儿所熟悉、乐于接受的。如:在元宵晚会后、开展大班幼儿绘画活动“舞龙真快乐”、这个内容是幼儿最近直接感知过、印象深刻的、经过交流、讨论、幼儿对龙灯的队形、踩街活动中的形态都深有感触、教师可以针对“龙灯队形、观众人群”这两个兴趣点、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在幼儿感受、思考、动笔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绘画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8
案例实录:
今天国际象棋活动的内容是学习摆棋。我声情并茂地讲着:“小小兵儿站前排,两辆车儿边上守,马儿驾驾站两边,两象依次两边站,保护中间王和后……”。边讲边巡回观察,只见袁淇奥小朋友瞪大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很专注地听着,于是我讲完后有意让他第一个来尝试摆王和后。当我一叫他名字时,他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马上收住了光,对我直摇头。我轻轻走过去一边握住他的两只手,一边柔柔地说:“我知道你一定能行,来大胆一点。”说着牵着他的小手走到棋盘边:“小朋友,我们来鼓励鼓励他”全班小朋友站起来,一边翘起大拇指指向他,一边说:Very,Very,Good”在鼓励声中,袁淇奥小朋友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回座位的时候都一蹦一跳的`。
案例分析:
袁淇奥小朋友个性比较内向,脑子却很灵活,每次的活动他都非常专注。只是每次叫他个别表现时却很腼腆,自信不够。所以说作为老师的我们学会观察每个幼儿很重要。这样可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及时作出调整,给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挖掘他们的潜能。在今天的活动中,最后全班小朋友用英文配合动作,给了他一个很大的精神鼓励,他的自信也完全被激活了,很快地完成了表现任务。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9
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县口: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从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幼儿的同情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人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一次,一个幼儿摔倒了,30多名幼儿中,只有两名幼儿能主动询间同伴疼不疼,并给他揉伤,其他幼儿或不知所措,或无动于衷,或在一旁嬉笑。有的幼儿不仅不扶,甚至还说:"谁叫他不小心!"也有的说:"让他自己起来川
有一次吃饺子时,娇娇小朋友说:"饺子太烫,没法吃!"旁边的幼儿紧接着说了一句:“烫死你!”
小朋友在一起玩,张怡听小朋友不知为什么哭了,当时只有两名幼儿走过去间她怎么了,其余幼儿都视而不见。
这一件件真实的"小事"说明:幼儿的同情心相当缺乏,因而导致了幼儿同情行为的严重缺乏。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万面的,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片面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勇敢精神,而忽视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有的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懂得别人也需要自己的关心,帮助。
针对以上情况,在教育中就把同情认知、同情体验及同情行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一、同情认知的培养
具有同情认知是产生同情情感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观察什么情况会让别人难过,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帮助。比如:有的小朋友生病了,很难受,他希望别的小朋友能关心他,有朋友摔倒了,别的小朋友不应该站在旁边看,而应该把他扶起来,并帮助他拍拍身上的土,间问他疼不疼。我们还随时引导幼儿关注困难者,帮助他人,如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玩具时,就应该邀请他一起玩,对于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小朋友不能嘲笑他。说他"笨,而应该耐心友好地去帮助他。
二、同情体验的培养
同情情感是同情行为的内在动机,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幼儿内在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们以身作则,对需要关心的幼儿予以安慰""和关怀,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吴安倪的父母有时在外工作,孩子的情绪不是很稳,爱哭,我们就常常亲切地安慰她,搂搂她,亲亲她,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这样一来不仅使吴安倪的情绪有所好转,也使别的幼儿受到感染。其次,我们还设计了"他摔到了"。他为什么哭?""我来帮助你"等活动,运用角色转换、移情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况时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样对你;如果你不会做游戏或做不好,你希望别的小朋友不埋你,笑话你,还是帮助你?从而让幼儿更好地体验,理解他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该怎么做。
三、同情行为的培养
同情行为是同情心培养的根本目的,在幼儿获得了同情认知,产生了同情情感后,我们应引导幼儿把同情认知、情感落实在行动上,教给幼儿响应的积极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幼儿的同情行为方式,如: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全班小朋友都去扶他,结果挤成一团,而没有人想到采用其他的安慰万式,看到一个小朋友哭了,好几个小朋友都掏出手帕为她擦眼泪,反而弄得那个小朋友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幼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别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对摔倒的同伴的关心和帮助,于是幼儿想出了为他掸土,搬椅子请他坐下,询问他疼不疼,为他揉腿等等万式。同时我们还创造机会让幼儿实践,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关心,友爱行为,适时强化他们的好行为。
总之同情心的培养对孩子的意义是很大的,在时间中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10
背景:
最近,我们班正在开展“苹果和桔子”的主题活动,宝宝们通过看看、摸摸、吃吃的途径,进一步了解了水果的常识,丰富了已有经验。今天,亦晨宝宝带来了一袋神秘的水果,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于是,围绕着这袋“神秘的水果”,我们展开了品尝大会及热烈讨论……
实录:
我打开袋子,拿出一包包的“水果”,孩子们都嚷嚷着,这不是水果。他们一下子就认出了葡萄干、香蕉片,通过品尝,他们一致认为都很好吃。此外,我还为孩子简单介绍了水果干的制作方法。“看看,还有一样是什么水果做成的呢?”我打开包装袋,把东西倒在了盘子中,先让孩子仔细观察外形,于是,各种各样的答案开始涌现。
——诺诺说:“这是苹果吧,红色的。”
——婕婕说:“有点软软的,是桔子吧。”
——小邱说:“我觉得是大西瓜。”
我点点头,笑嘻嘻地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呢,要不我们一起来尝尝看,吧?”我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于是石榴班的品尝大会开始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品尝着,不时发出感叹,“好甜啊”,“好像有点酸”,“有一粒一粒的”……
“张老师,是草莓,草莓!”叶莹大声说,旁边的弈灵也点头附和着。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响应她们的答案,顿时,教室里热闹一片。于是,我开口道:“我也来尝一尝!”孩子们认真地看着我尝了一块,“哈哈,真的是草莓啊。”孩子们都笑了,嘴里还嚷着“我就说吧”,“我一吃就知道是草莓”……
反思:
此次“神秘的水果”活动的展开,纯属意外,完全得益于亦晨宝宝带来的一袋水果干。这袋“神秘的水果”不仅成功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而且把他们肚子里的馋虫也给引了出来,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进行了以上的活动。
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首先需要细致的观察力,要善于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发现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实施及时教育。从上面的活动中很多孩子对于葡萄干、香蕉片的认知情况看,这两样东西都属于是比较常见的,而且他们都拥有相关的经验,但是对于草莓干,孩子的相关经验缺乏,于是我便抓住这个契机,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进行自主探索。我觉得,虽然老师预设的活动不少,但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好奇,总有如此巧妙的意外发生。我们知道,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也是生成活动中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利用孩子的兴趣和现实情景,适时的融入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一个自然生成的主题活动由于它的偶发性,再加上事先没有足够的有关知识准备、材料准备等,因此不可能生成一个像模像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因此,更需要老师现场的灵活机动。
其次,我们要允许孩子出错,并适时进行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愿望去探究周围世界,常常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认识世界。活动中,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了猜测,答案精彩纷呈,虽然都是错误的,但这说明他们正在积极思考,我们要保护他的好奇心、求知欲,留给他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索。
第三,要适度控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由于偶发事件生成的活动和预设活动不同,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对生成活动所涉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合理控制。在“神秘的水果”生成活动中,考虑到小班孩子的接受能力,我对于这些水果干如何制作的过程,只是进行简单的阐述。不过,我发现孩子对于水果干的制作方法很感兴趣,因此,我觉得下一步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观看录像或者实地考察,去了解水果干的实际做法,然后再通过后续的谈话活动,让他们说说自己所看到的,从而将生成活动推向高潮。
一袋普通的水果干,在孩子眼中却成了神秘、好奇的源头,而我也借此生成了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取得了较成功的成效。其实,孩子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而这些都能转变成为教育契机,只不过需要你的一双亮眼睛去发现。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11
科科,是我班一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子,平时不声不响,很少与老师。同伴交流;各项活动中,从不举手发言;在同伴心目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几天,我们的科科变了,不但在活动中能主动举手发言,而且,性格似乎也开朗了许多,能主动与老师交流,画画。午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禁令我们刮目相看。何以令科科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细细地回想着……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原来,最近我们小小班开展的探索型主题活动“我”,每天早晨在吃点心的时候,我们开始选小班长,玮玮也被选了。小班长是帮助其他小朋友发饼干,管主其他小朋友不讲话,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之间增进了友谊。从科科通红的小脸。跳跃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科科感受到了老师。同伴对他的关爱。
可见,爱的.获得是孩子健康发展的要素,是孩子精神需求中最珍贵的部分,能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能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愿望。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竞争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以后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品质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后,我会陆续地邀请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到我家里来做客,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12
新的一年来到了、小朋友度过了愉快的寒假、回到了老师身边、迎接快乐的集体生活。本学期三位教师将根据我园的“三三发展规划”、以《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为指导、以“一切以幼儿利益优先”的宗旨来对待幼儿、以“爱心、耐心、严谨、求实”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让每个幼儿在新的一学期有更大的进步。
本学期本班幼儿32名、旧生30名、新生2名、这2名新生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需慢慢适应、对幼儿的生活习惯、活动常规还需培养。本学期将继续巩固对班级常规的管理工作、围绕环境、生活、学习、观察四个有序、培养幼儿良好常规、形成本班的良好风气。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做好每一天。
一、班级教学计划
1、本学期我园的重点是“创建省一级幼儿园”、我班将根据幼儿园的评估标准、进行环境材料的提供、主题方面的探究、学科教学的深入、用评估的标准严把好保教质量关。
2、针对我园经过十年的风雨历程、本学期将进行“十年园庆”的庆典活动:文艺节目展示、美术展示、家长制作展示、主题研究展示等系列活动、尽力让每个幼儿与家庭都能参与展示活动、向家长、同行、社会宣传、展示我们十年的办园成果。
3、本学期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在活动准备时力求充分、在活动进行时力求使用多种表征手段、在活动反思时针对幼儿活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掉以前只注重结果的作法。
4、结构教学与主题教学相结合来进行。继续对音乐活动进行探索、力争用多种元素来表现音乐;体能活动中、加强与体育教师的配合、辅导工作;语言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文学欣赏、词汇量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活动中、两位教师在配班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每天对幼儿进行复习。
5、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整理、评价、分析工作、提高随时记录的意识、并根据幼儿的发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评估、依据多元智慧理论、找出幼儿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设计适宜本班幼儿的发展检核表、为幼儿以后的个别教育提供依据。
二、各月工作重点
二、三月份:组织编排早操;“三八”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妈妈”亲子活动;组织幼儿春游;建立班级有序的生活;各班环境布置观摩、研讨;学习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指标。
四月份:举行“国际象棋月”系列竞赛活动;早操表演;检查各班环境。
五月份:庆“五一”亲子环保小制作比赛;接待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幼儿园十周年园庆”庆祝系列活动;交流各班的观察记录。
六月份:“幼儿园十周年园庆”庆祝系列活动;主题探究活动经验交流;教师经验论文交流。
七月份:教师教学计划和教育笔记、幼儿个人档案的评比;
三、卫生保健工作
a)保育员的配班工作: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对幼儿的观察、指导能力、在每天上午有针对性的对一个区域进行指导、观察、记录工作。
b)继续在平常活动中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
c)保育教师利用中午时间、根据主题制作玩教具、同时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记录。
d)保育教师坚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消毒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e)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和教师的责任心、避免发生任何事故。
四、家长工作
1、学期初、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建议以及幼儿的情况、需要进行个别教育我们将加强交流、沟通。在学期中、学期末、我们还会发放家园联系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表现、了解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看法。
2、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以后的收集主题材料、各种调查问卷的系列工作打好基础。
3、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以及每月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继续开展家长助教工作。
4、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平时电话联系、动员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5 、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在家对幼儿严格要求、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五、工作人员的配合
a)三位教师以本园“建构学习型组织”为目标、读书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成长、在探索中享受快乐、在反思中寻求发展、促进我们内在的工作、学习动机、促进我们自我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
b)明确岗位职责、以幼儿的利益优先考虑工作、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团结合作。
c)坚持以良好的师德对待幼儿和家长。教师互相监督、不允许有违反师德的事情发生。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13
本学期本班幼儿32名、旧生30名、新生2名、这2名新生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需慢慢适应、对幼儿的生活习惯、活动常规还需培养。本学期将继续巩固对班级常规的管理工作、围绕环境、生活、学习、观察四个有序、培养幼儿良好常规、形成本班的良好风气。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做好每一天。
一、班级教学计划
1、本学期我园的重点是“创建省一级幼儿园”、我班将根据幼儿园的评估标准、进行环境材料的提供、主题方面的探究、学科教学的深入、用评估的标准严把好保教质量关。
2、针对我园经过十年的风雨历程、本学期将进行“十年园庆”的庆典活动:文艺节目展示、美术展示、家长制作展示、主题研究展示等系列活动、尽力让每个幼儿与家庭都能参与展示活动、向家长、同行、社会宣传、展示我们十年的办园成果。
3、本学期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在活动准备时力求充分、在活动进行时力求使用多种表征手段、在活动反思时针对幼儿活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掉以前只注重结果的作法。
4、结构教学与主题教学相结合来进行。继续对音乐活动进行探索、力争用多种元素来表现音乐;体能活动中、加强与体育教师的配合、辅导工作;语言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文学欣赏、词汇量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活动中、两位教师在配班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每天对幼儿进行复习。
5、加强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整理、评价、分析工作、提高随时记录的意识、并根据幼儿的.发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评估、依据多元智慧理论、找出幼儿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设计适宜本班幼儿的发展检核表、为幼儿以后的个别教育提供依据。
二、各月工作重点
二、三月份:组织编排早操;“三八”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妈妈”亲子活动;组织幼儿春游;建立班级有序的生活;各班环境布置观摩、研讨;学习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指标。
四月份:举行“国际象棋月”系列竞赛活动;早操表演;检查各班环境。
五月份:庆“五一”亲子环保小制作比赛;接待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幼儿园十周年园庆”庆祝系列活动;交流各班的观察记录。
六月份:“幼儿园十周年园庆”庆祝系列活动;主题探究活动经验交流;教师经验论文交流。
七月份:教师教学计划和教育笔记、幼儿个人档案的评比;整理班级物品;班务工作总结。
三、卫生保健工作
a)保育员的配班工作:有意识的提高自己对幼儿的观察、指导能力、在每天上午有针对性的对一个区域进行指导、观察、记录工作。
b)继续在平常活动中对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
c)保育教师利用中午时间、根据主题制作玩教具、同时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记录。
d)保育教师坚持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消毒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e)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和教师的责任心、避免发生任何事故。
四、家长工作
1、学期初、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建议以及幼儿的情况、需要进行个别教育我们将加强交流、沟通。在学期中、学期末、我们还会发放家园联系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表现、了解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看法。
2、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以后的收集主题材料、各种调查问卷的系列工作打好基础。
3、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以及每月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继续开展家长助教工作。
4、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平时电话联系、动员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5、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在家对幼儿严格要求、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五、工作人员的配合
a)三位教师以本园“建构学习型组织”为目标、读书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成长、在探索中享受快乐、在反思中寻求发展、促进我们内在的工作、学习动机、促进我们自我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
b)明确岗位职责、以幼儿的利益优先考虑工作、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团结合作。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14
又到年底12月份了、时光过的真快啊、工作3年、是就应好好的总结这一年来、我经过了孩子们从中班到大班、我们在全园始终是人数最多的班级、白托加全托共34个幼儿、全托小朋友有28、29个之多、孩子们经过我们保育老师精心待育、在身体素质方面在幼儿自身生活自理潜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全部走长高、长大了。
学习方面更是突飞猛进、学英语、学拼音、读古诗、念儿歌、学数学、学音乐、体、智、德、美等各个方面有模有样、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们还经过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进入小学读书了、在这一年中、我配合老是对幼儿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在幼儿生活自理潜力方面、我对幼儿手把手的`教他们自我穿衣服、裤子、袜子、鞋子。在夏天里我帮教他们学习自我整理睡衣、睡裤等、早晚、我叫幼儿自我刷牙、洗脸、教他们良好的睡姿、不趴着睡觉。我还请部分幼儿来做示范。即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有培养了她们的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孩子们还很用心的学习。真是、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他们一天天的能干、我也感觉我做的工作对孩子们十分有好处。我是一个晚班老师、这一年中我做到了工作用心、从没有迟到、早退、请病事假、每一天一进班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搞卫生、做消毒工作、年年如一日、夏天里每晚为孩子们备好第二天穿的裤子、裙子、冬天里为孩子们准备好牛仔裤、备好每个幼儿洗澡的长裤、每星期坚持清理他们的小衣柜、并把剩余的衣物到周五就带回家去、我坚持为每个孩子每晚量体温、发现有幼儿生病、发烧、呕吐、咳嗽的孩子我都十分精心的护理他们、根据状况及时为药、处理。每一天的工作时到达14小时之多、再辛苦、在艰难都一向坚持干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在本班、我做到了与本班老师合作愉快、工作中有什么不顺心不愉快的我都能说出来、把一切问候根据实际状况妥善处理、多严格要求自我一些、工作方面、自我多做一些、把自我融入群众当中去、一个目标、我就要把自我的幼儿园办的更好、让孩子们在园内生活、学习的更好、让他们更舒适更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15
鉴于玩具对于幼儿成的重要作用、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12月就颁布了《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规定了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的基本种类、数量和规格要求、要求各地幼儿园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进行相应的教玩具购置。在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里、幼儿园会为幼儿配置什么种类、何种材质的玩具呢?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对重庆市有代表性的一级示范幼儿园A园进行了调查。
一、A园玩具类型和材质现状描述
A园为重庆市一级示范园、附属于高校、环境优雅、物质设施较为丰富、笔者一直在此园中有见习。在见习过程中我观察到、该园各年龄段的幼儿使用的玩具几乎都是一样的、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并引发我对A园的玩具进行了调查。有研究者根据玩具材质的不同将玩具细分为金属材料玩具、木质材料玩具、布绒材料玩具、塑胶材料玩具、纸质材料玩具、陶瓷材料玩具等。笔者参照这一分类标准、对A园的玩具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1、表2所示。
如上表所列、A园为幼儿提供得最多的是塑胶玩具、而在塑胶玩具中最多的则是建构玩具、提供的'纸质玩具数量仅次于塑胶玩具、但是该园的纸质玩具十分陈旧、在笔者观察期间、除极少数教师采用纸质的动物插画来组织活动外、基本上没有见过该园幼儿和教师使用这些纸质头饰等玩具。提供最少的是木质玩具和金属玩具。
由于A园每个班的班额较大(一般每个班有36人左右、大班更多)。幼儿的游戏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集体安排下进行的。在见习期间、笔者分别对小班、中班和大班进行过观察、发现教师组织的游戏主要有户外游戏、建构游戏和娃娃家游戏。笔者将一个月中观察到的教师组织的游戏进行归纳汇总、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A幼儿园的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明确指导的游戏主要是建构游戏、户外游戏和娃娃家游戏、其他游戏则很少。
二、对A园玩具类型和材质的分析
1、玩具材质单一、主要以塑胶材质为主
A园的玩具主要是以塑胶材质的玩具为主、因此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接触和使用最多的便是塑胶玩具:体操活动中、幼儿使用的是塑胶圈或塑胶棒:区角活动中。幼儿经常使用的是布绒玩具和塑胶建构玩具:户外活动中、幼儿在塑胶草地上玩篮球或皮球、或者在塑胶大型玩具中玩滑梯、跷跷板等。在早餐和午餐过后、教师会允许幼儿选择娃娃家的玩具、但主要针对的是吃饭较快的幼儿、等到其他吃饭较慢的幼儿吃完饭时、教师会马上要求幼儿放下手中的玩具。进行计划中的下一个活动。纸质材料的玩具一般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才使用、而日常游戏活动中则很少使用。
通过接触玩具材质的肌理和质感是幼儿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说、质感来自对不同触觉的感知和记忆。例如:布绒材料质地柔软、使人感到亲切、温暖、是玩具经久不衰的材料、特别是毛绒玩具、令幼儿爱不释手:木质和金属材料牢固性好、适宜于期利用、而且木质等自然材质在户外大型玩具中的运用、还能增加自然野趣、获得人与自然的交往体验。由此可见、使用不同材质的玩具对于幼儿获得不同的体验和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2、玩具类型单调、各年龄段幼儿使用的玩具基本一致
该幼儿园的玩具类型较少、在多数幼儿园必备的运动类、建构类、角色类、益智类四大游戏材料中、该园的玩具只有简单三四种。由于玩具种类较少、因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也主要是建构游戏和户外游戏、而很少考虑到幼儿本身的游戏需要。
笔者在研究中观察到、A园在小班、中班、大班所投放的玩具几乎都是一样的。比如在A园教师经常组织的建构游戏中、小、中、大班的幼儿统一使用的都是由幼儿园购买的镶嵌式积塑玩具。其实、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应购置适合幼儿的玩具。比如、我国学者邱学青就认为、在建构类玩具中、套娃娃、套圈等可以重叠堆放的玩具比较适合2岁幼儿玩:桌面积木适合3岁幼儿;镶嵌式的积塑适合4岁幼儿玩。
三、对A园玩具的建议
1、提供多种质地和多样的玩具、对幼儿感官进行多种刺激
幼儿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在游戏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玩具、幼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是运用各种感官与外界环境中的多种材料进行相互作用和体验的结果。因此、幼儿园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准备多种材质的玩具、为幼儿提供获得各种刺激和体验的机会和条件。各种材质的提供能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体验、比如自然材质所传递的温馨感能让幼儿感觉到安全和舒适、因此幼儿园户外大型玩具可选择运用原木、绳索等的组合材料、开设专门的玩水与玩沙区、让幼儿对自然产生亲近感、在自然的环境中尽情玩耍。如在华德福幼儿园中就可以看见很多绳索、轮胎等做的玩具、以及直接的沙土供幼儿玩耍。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配置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玩具
【幼儿园中班观察心得】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最新04-18
最新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心得06-18
幼儿园中班游戏《打地鼠》观察记录10-12
幼儿园中班心得06-14
幼儿园中班心得(精选)06-16
幼儿园观察记录讲座心得05-31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心得04-19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心得【经典】06-18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11-17
幼儿园中班育儿心得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