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精选2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学活动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
【活动目标】
让幼儿用自己身体运动的办法,来体会地球和卫星运行的特点,发展幼儿动作的表现力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简单了解人造地球卫星旋转的情况。自制小坐垫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初步了解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特点,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卫星与地球的运行?
2、在讨论的基础上,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作“地球”,一人扮作“卫星”,进行身体运动的探索与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与帮助。可参考的活动方式有:
①“地球”端坐不动,“卫星”围绕着“地球”走、跑、跳、转圈爬等。
②“卫星”和“地球”相对而站,手拉手转圈。注意:身体要稍向后倾斜,手臂拉紧,可以沿不同的方向旋转。
③“卫星”双手抬着“地球”的双脚,“地球”两手撑地,一起慢慢地转圈。
3、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小圆,另一组在小圆外围成一个大圆,听到老师的指令后,两圆(两组幼儿)向相反方向运动(走)。老师可作两圆的`圆心。还可以自编儿歌,如:“走走走,转转转,卫星绕着地球转”。
【活动建议】
1、“地球”最好坐在坐垫上旋转,以免弄脏磨破裤子。
2、幼儿牵手旋转,不能用力过猛,牵拉过快,以免拉伤关节或肌肉。
3、此活动可以和认识地球的教育活动配合进行。
4、有可能的话,此活动可以在室内较干净的地板上进行。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2
目标:
1、现代通讯工具感兴趣,有创造、发明的欲望。
2、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演能力。
3、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准备:
电话机、手机、子母电话机、教师名片。
电视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射屏仪。
过程: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机、手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引出课题:
(大家坐定后,电话铃声响起)教师去接电话,然后告诉小朋友,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小朋友请你们去做客。
(手机铃声响起)谁愿意接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你什么?
提问:第一个电话是用什么接听的?第二个电话又是用什么接听的?
⑵比较电话机和手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请幼儿仔细观察,电话机和手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小结:电话机和手机都有数字按键和其他功能键,都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但手机是一种移动电话,它没有电话线,它是靠天线发射和接受声音和各种信息的,可以随身携带,比一般电话机更方便。
2、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讲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们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号码。)
⑵你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情打电话?(亲人问候、联系朋友、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
⑶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打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查时间117、天气预报121等)
⑷象这些紧急电话能随便打吗?为什么?
3、了解其他通讯工具,扩大幼儿知识面。
⑴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⑵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诉其他人?(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⑶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方便、传递消息速度快)
5、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个小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发明用各种通讯工具告诉我们。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发明哦!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学会把过冬方式相同的动物进行归类。
2、能用自然清楚的语言描述关于动物过冬的经验。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过冬的四种主要方式。
难点:归纳操作,讲述理由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下雪了,小猪佩奇要去找她的动物朋友一起堆雪人。来到小刺猬和小青蛙的家里,发现他们都在睡觉;
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刺猬和青蛙在冬天会一直睡觉呢?
(二)介绍动物的过冬方式
刺猬和青蛙是怎样过冬的?(介绍冬眠)
大雁的过冬方式(介绍迁徙)
松鼠的.过冬方式(介绍储藏食物)
绵羊的过冬方式(介绍换毛)
(三)提问幼儿分类其它动物的过冬方式
储藏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冬眠——蛇、青蛙、乌龟、熊等。
迁移过冬——大雁、燕子等。
换毛过冬——兔子、绵羊等。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可以和身边的朋友们一起说一说。
活动反思
首先从微课课题选择上来说,我选择的是孩子们都很喜欢的小动物,针对当前的季节变化,动植物都进入了过冬的状态,如燕子南飞、青蛙冬眠都是他们关注的事情。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对这方面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对动物过冬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其次,从微课的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活动中我紧紧围绕“激发幼儿探索动物过冬的兴趣”。在对这一点的突破中,我主要借用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辅助教学。如从开始的导入,我就把幼儿的思维集中到对青蛙和刺猬过冬方式的探讨上来,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体验,促使幼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探讨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在微课的制作上,我选择用小猪佩奇这个小朋友们都很喜爱的卡通动物来引入主题,在阐述问题的时候也多采用动画、卡通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看中思考,在思考中建构新知。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4
活动背景:
每年新生入园这段时间,是孩子、家长、教师们最难熬的日子。特别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讲,更是一种挑战!如何使这些幼儿尽快消除焦虑和不安,让幼儿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使其对家长或亲人的依恋顺利转向幼儿园、教师和同伴,是小班教师上学期工作的重头戏。幼儿初入园时,情绪还不太稳定,对幼儿园的常规生活也不太熟悉,教师预计的游戏和常规训练活动,既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里的新生活,又能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和认识到,幼儿园时可以玩好多游戏的地方,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它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对上学可能产生的怕生焦虑,还可以引发我们与幼儿丰富的`对话,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幼儿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观察图书中三只小猪的行为变化。
3、联系自己的经验,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图书
2、小猪手偶
3、相关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初步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感受,营造故事情景,展示小猪手偶,通过小猪这个卡通形象向幼儿讲述《三只小猪上幼儿园》的故事。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向幼儿提问关于故事中的问题。
1)、师:“三只小猪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家里乖吗?”
2)、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了什么事呢?
3)、三只小猪看见妈妈不在了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想了个什么办法的呢?三只小猪有没有和其他小猪一起参加比赛呢?
4)、三只小猪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啊?大家休息的时候三只小猪还在干什么呀?
5)、放学了,妈妈来接小猪了,小猪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话?
三、联系生活实际
1、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
2、你们在幼儿园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快乐的事?
五、结束活动
让幼儿将自己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情景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其他小朋友展示出来。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5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小熊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积极参与制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泡泡泥(棕色、黑色、白色)
2、背景音乐:《王老先生有块地》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哈喽!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芳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泡泡泥吧,看看今天我们要捏的就是这只超可爱的小熊,这只可爱的小熊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用到三种颜色的泡泡泥(黑色、棕色、白色),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来捏这只可爱的小熊吧!
二、新授:
第一步:
1、取棕色泡泡泥(量根据自己要做的小熊大小来定)反复揉搓,搓圆作为熊的头部;
2、取两份少量棕色泡泡泥搓圆压扁作为小熊的耳朵;
3、取少量黑色泡泡泥俩等分搓圆压扁作为小熊眼睛;
4、取白色泡泡泥搓成棒球形压扁,放置眼睛下方;
5、取黑色泡泡泥少量搓圆作为小熊鼻子;
6、然后取少量黑色泡泡泥搓条状,放置小熊胡须。
第二步:
1、取略多于头部的棕色泡泡泥搓椭圆作为小熊的身体;
2、取四等分棕色泡泡泥搓成水滴状作为小熊胳膊和腿,其中胳膊略细一点;
3、取少量棕色泡泡泥搓圆放置小熊尾部;
4、稍作调整,大功告成,有没有很可爱?
活动延伸:
送小熊回家
活动反思:
近段时间,孩子们对泥工特别感兴趣,一有机会便将泥工的工具抱在手中爱不释手。今天,在孩子们的期待声中,泥工活动终于要开展了,看他们兴奋的劲儿,好象从没玩过橡皮泥似的。在我讲解的过程中,已经有好几个幼儿在位子上跃跃欲试了。好不容易听我讲完了,全班孩子几乎同一时间拿起橡皮泥就捏。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老师喜欢学生踩着他的脚步向前,若有不同意见和想法就一干子打散,以致我们都不敢有特别的想法,墨守成规、思维束缚。
不管是什么样的答案,都不是我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只要孩子喜欢参与,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愿意将自己最好的宝贝展示在其他人面前这就够了。
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的人,他不是一样东西,不需要用一个模子来刻画他的人生。学前期的孩子是最天真、童趣的,他们有着各种有趣奇妙的想法,我们老师要做的不是统一他们的想法,而是要好好好护他们的奇思妙想,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与看法。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儿童,不要用同一种目标去规定所有的儿童,请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广阔的天空!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6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了解种树的基本步骤和照顾小树的方法。
3、萌发参加植树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植树》相关图片、歌曲音频、歌曲原速和慢速伴奏音频
活动过程:
结合图片,了解植树节。
——日历上是几月几号?知道这一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小结:3月12日这天是植树节,许多人都参与了植树活动。植树节提醒人们要
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结合图片,了解植树步骤。
——提问:应该怎样种植树木呢?会用到哪些工具?
——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植树方法,引导幼儿了解植树的步骤(挖坑→放树苗→培土→浇水)。
小结:要先用铲子挖一个坑,然后把小树苗的`根部放进坑里,再用铲子把土盖住树苗根部,确认小树苗站稳了,最后给小树苗浇水。
制作植树牌,导幼儿讨论管理小树的方法。
——小树这么多,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它们呢?
小结:我们来做植树牌,可以几个小朋友为一组写上名字并且画上喜欢的图案,以后挂在小树上,这样就知道这棵小树是谁来照顾了。要固定时间给它浇水、除草、抓害虫,保护小树不被他人破坏。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美工区中鼓励幼儿用绘画等形式分组制作植树牌。
2、表演区中播放《我和小树来比赛》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演唱并进行自由表演。日常活动
鼓励和引导幼儿为幼儿园里的小树浇水、除草,观察树木的生长。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则不会,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做过实验的水倒到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8
设计意图
《汤姆上幼儿园》这本故事书整个故事情节,和小班幼儿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动形象的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汤姆从不了解幼儿园生活,不愿意去幼儿园,到期待上幼儿园的完整过程。故事描述注意把握人物心理和表情的变化,突出细节,在讲述中促进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结合小班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回忆自己上幼儿园的心理变化,通过学习理解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喜欢来幼儿园, 感受来幼儿园的快乐!同时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原有经历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养成坚强勇敢的性格,尝试用语言大胆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活动开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书、故事的内容 PPT、音乐《第一天上幼儿园》、背景音乐、幼儿前期经验的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 PPT,出示图书的封面请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在书的封面看到了什么?他们这是在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他们在做什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
2.教师播放 PPT,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内容。
3.教师依据故事内容 PPT 对幼儿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爸爸妈妈要送汤姆到哪里?(幼儿园) 汤姆愿意去幼儿园吗?(不愿意去)
汤姆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因为他不知道去幼儿园要做什么)
(2)在去幼儿园之前,妈妈为汤姆买了哪些东西?(铅笔、橡皮和彩笔,注意量词的使用)
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这些东西吗?(喜欢)
你从哪里看出来汤姆喜欢妈妈给他买的书包?(用鼻子闻书包的味道)
(3)晚上要睡觉了,汤姆找了一个什么理由不想去幼儿园?(生病了,不舒服)
(4)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汤姆是什么心情?(难受)
但是汤姆哭了没有?为什么?(没有)(说明汤姆非常的.坚强)
(5)妈妈把汤姆送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给了汤姆一个什么东西?(手绢)
妈妈为什么要给汤姆一块手绢?
当你来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6)汤姆用妈妈给他的手绢做了什么?(帮助同桌路路擦眼泪去安慰她)
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7)汤姆第一天来幼儿园,他在幼儿园做了哪些事情呢?(画画剪纸和唱歌)
(8)第一天幼儿园生活结束,妈妈来接汤姆,他为什么很高兴?
4.结合实际生活对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快乐吗? 在幼儿园里你为什么快乐呢?(引导幼儿谈一谈来幼儿的收获)
5.小结:教师:“《汤姆上幼儿园》的故事讲完了,从故事中我们了解了汤姆上幼儿园后的变化,从中也能看出汤姆是一个很勇敢坚强的孩子;他在幼儿园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认识很多新朋友,每天都很快乐。那么,让我们在歌曲中也回忆一下我们来幼儿园的变化吧!”弹唱歌曲《第一天上幼儿园》
活动总结
整个故事的学习中幼儿是在安静有序的情景下积极配合教 师完成教学目标的;PPT 的使用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内容的兴趣形式新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根据教师提问的逐步延伸,动脑思考回答问题。由于做了前期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流畅顺利。孩子们通过学习故事内容,了解了汤姆来幼儿园后的变化,和自己的实际生活非常贴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我也感受到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语言对于如何展开活动,如果挖掘故事的自身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改进教师语言的设计,多去用心感悟绘本图书的精髓所在,多指导孩子阅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9
价值取向:
1、学会运用多种美工技巧,大胆制作自己喜欢的大头贴。例如:剪、贴、画、拼凑等,喜欢设计活动。
2、与角色游戏“艺术倩影屋”成为合作单位,能把自己的作品销售到合作单位,并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优点之处。
3、能自觉爱护操作材料,工作完后会井井有条的收拾物品。
材料设计:
1、各色不同形状的小块卡纸:三角形、圆形、方形、心形、椭圆形等等。
2、操作工具:剪刀、双面胶带、透明胶带、浆糊等。
3、操作材料:彩色吸管、水彩笔、即时贴、毛茛、各类贴纸等。
玩法提示:
首先引导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色纸和操作材料,运用工具进行剪、贴等装饰,制作迷你大头贴。例如:在一张心形卡纸上,利用剪短的彩色吸管,有规律地张贴在卡纸周围,再用彩色笔在卡纸四周绘画出装饰边框的各类线条或花纹,一张大头贴就完成了。完成后鼓励孩子把大头贴销售到“艺术倩影屋”去,为爱美的顾客们带来新的游戏内容。
指导要点:
1、组织孩子欣赏各种较简单的边框装饰案例,给孩子一个感性的认知经验。
2、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制作几张美丽的范例,投放到区域中。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3、在“销售”环节中,引导孩子大胆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让自信的火花在同伴的认可中得到绽放。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设计:硬币组合想象名称硬币组合想象区别美工区价值取向:在进行圆圆的世界主题活动时,小朋友对圆圆的各种不同面值的硬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根据硬币的大小以及圆圆的外形特征进行各种组合拼图、描印、想象添画活动,布置主题墙饰。能使幼儿在与硬币的互动中,感受圆与物体形象的.联系,并使得孩子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在硬币组合的区域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成功的喜悦和想象语言的发展在主题布置中得到升华。材料设计:引导幼儿收集各种硬币(一分、贰分五分、一角、五角、壹圆)。并让幼儿认识这些硬币。用彩色笔在白纸上描下这些硬币的轮廓。进行一系列的硬币组合想象画活动。玩法提示:展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外形,想象可以用硬币来表现生活中哪些形象。动动小脑筋把几个硬币组合在一起摆放在白纸上可以表现出哪些形象。用彩笔将硬币的轮廓线描下来,再添一添、画一画、变成所想的形象。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先选好硬币拼在一起看一看像什么?确定组合画的内容。
2、提醒幼儿在描印硬币组合画时,要笔随硬币轮廓转,左手按住硬币,不能移动。如果需要可以只描硬币的一部分。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0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资料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资料能够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经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资料。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能够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能够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团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1
微课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在故事中初步理解物物交换、一物会逐步减少,最后归零的数学现象。
微课重点:
学习运用减法算式解决问题,进一步感知“0”的实际意义。
微课难点:
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懂得如何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由动物过冬话题导入,吸引幼儿倾听故事。
二、分段讲述故事,解决问题
1.第一段:田鼠太太找到了哪些过冬的粮食?分别有多少呢?(复习数物对应)
2.第二段:田鼠太太捡到了项链,猜猜她会怎么做?
3.第三段:它带上了它的宝石项链,显的特别高贵,半路上碰见了大公鸡,公鸡说,你说项链确实很高贵,但是你的裙子太破,快回家拿四袋麦子,三个玉米,三瓶花生仁来换一条新裙子吧!
4.田鼠太太会去换吗?还剩下多少粮食? 我们能不能用几道减法算式题给她提个醒呢?
8-4=4 7-3=4 6-3=3
5.第四段:田鼠太太带着它的宝石项链,穿上新裙子,显的更高贵了,兔子跑过来跟它说,你的项链很高贵,但是你的裤子太旧了,配不上,赶快回家拿四袋麦子,两个玉米,两瓶花生仁来换一条新裤子吧!
田鼠太太会去换吗?还剩下多少粮食? 我们再用几道减法算式题给她提个醒吧?
4-4=0 4-2=2 3-2=1
6. 第五段:田鼠太太带着它的宝石项链,穿上新裙子,新裤子神气的走着大街上,可是刺猬和乌龟却跑来跟它说,你的项链真高贵,可惜你的鞋子破配不上,快回家拿两个玉米,一瓶花生仁来换一双新鞋子吧!
田鼠太太会去换吗?还剩下多少粮食? 她这样做值得吗?这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她冬天怎么过呢?我们再用几道减法算式题给她提个醒吧?
2-2=0 1-1=0
现在田鼠太太的'粮食全都变成零了,它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零的呢?
8-4-4=0 7-3 -2-2=0 6-3-2-1=0
7.第六段:就这样田鼠太太的粮食全都变成零了,它回家看了看粮袋都空了,秋天很快就过去了,冬天来到了,空中呼呼的刮着西北风,冷极了,田鼠太太和他的宝宝们都饿极了,田鼠宝宝饿的直哭,田鼠太太只好带着它高贵的项链,穿着新裙子新裤子新鞋子在这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到处去找吃的东西。
三、归纳小结,情感升华
现在的田鼠太太是又冷又饿,她会找到吃的吗?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到底是漂亮重要还是安全过冬重要?如果你是田鼠太太,捡到项链你会怎么做?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2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猫头饰、音乐、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找小猫》第一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正确进行音乐游戏,游戏时歌唱清楚、动作幅度大、情感体现明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教学法;音乐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律动《小猫走》,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
1、老师:“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
2、放音乐,老师带领幼儿做小猫走的动作进场,入座。
随音乐做小猫走动作。通过以猫妈妈带小猫的形式来进入、展开活动,使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展开。二、复习歌曲《找小猫》第一段,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
1、老师弹琴,引导幼儿唱第一段歌曲。
2、师:请你一起唱一边动起来。
3、老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两遍。
4、老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并且边唱边做动作。
5、采用对唱方式,跟幼儿一起完整地唱歌曲。
边唱边拍打节奏。
请幼儿根据歌词编动作。
欣赏歌曲第二段,了解歌曲内容。
以小猫和猫妈妈的角色对唱歌曲。在复习第一段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并请幼儿欣赏第二段歌曲,为后面的音乐游戏奠定基础。
三、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找小猫》。
1、讲解游戏玩法:第一段音乐,请小猫边唱边做动作,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原地蹲下,不能乱动。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唱边找小猫,被找到(点到)的小猫要站起来。当猫妈妈问:“我还有的小猫在哪里”时,没找到的小猫要回答:“我在这呢。”并且站出来。
2、带领幼儿开展游戏,并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适当放慢速度。
在老师讲解游戏方法时,跟老师适当互动,清楚游戏的玩法。
根据要求进行音乐游戏,可多进行几次。在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中,老师引导幼儿先慢再快,使幼儿能有效掌握游戏的玩法,并且在这样的游戏中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结束。
1、师:“天黑了,小猫要回家了。”
2、老师带领幼儿做“小猫走”动作出活动室。
跟着老师学小猫走出活动室。最后以小猫回家的方式来结束活动,使整个活动有始有终,前后呼应。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3
【活动目标】
1、能够清晰的表达自我的感受。
2、进一步了解剪纸的各种风格和种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剪纸作品或者图片
2、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难点:能够清楚的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感受。
【活动过程】
①欣赏: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剪纸作品。
②谈话:引发幼儿谈话:我最喜欢的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教师用录音机录下幼儿的谈话资料。
③教师参与: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剪纸作品,引发更多的.幼儿参加谈话的热情。
④总结:继续幼儿的谈话。大家一起倾听谈话的录音,并请幼儿评价自己的讲述情景。
⑤拓印:请幼儿把收集的最喜欢的剪纸平整的放在纸的下头,然后用蜡笔在书页上均匀涂色,把剪纸的图案拓印下来。
⑥制作:幼儿和教师一起将剪纸标注上剪纸名称及收集者的名字,参考下头的方法制作《我们最喜欢的剪纸》小书。
A:先准备一些大于剪纸规格的纸张。
B:将剪纸粘贴在上头。注意固定剪纸的四角。
C:将收集这个剪纸的幼儿的名字写在剪纸的下头。
D:一起选择一个剪纸粘贴在纸上做封面,并写上《我们最喜欢的剪纸》的书名,写上制作的时间。另一张白纸做封底。
E:将所有的纸张对齐,左侧用打孔器在中间有间隔的地方分别打两个孔。(或者左侧用订书器装订)
F:将绳子穿过并在封面的一面系蝴蝶结。
【活动延伸】
①将幼儿收集的剪纸制作成小书和录音机、幼儿谈话的录音磁带放在一起,大家能够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听谈话录音。
②幼儿能够继续收集,逐步增加小书的资料及录音的资料。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4
一、设计思路:
树是儿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课以此为题材,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立体造型练习。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为小鸟建新家”的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学生在生动有趣、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充分体验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与成功感。学生不仅学会了用废弃物品做“小树”的方法,而且培养了他们爱护树木、爱护大自然,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教学目标:
利用废弃材料(旧挂历纸、卷筒纸芯、矿泉水瓶等)制作立体的树。
了解树的基本结构,以及几种常见树的外形特点。
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利用废弃物品制作各种立体造型的小树。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观察各种树的外形特点。
2、收集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旧挂历纸、卷筒纸芯、矿泉水瓶等)。
3、剪刀、双面胶、竹签。
4、用纸袋装好的“小鸟”(课前发给学生,每人一只,评价时用。)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废弃物品(旧挂历纸、卷筒纸芯、矿泉水瓶等)。
3、制作好的示范作品(不同立体造型的“小树”)
4、用泡沫塑料制作的场景(展示作品用)
5、竹签、剪刀、双面胶
五、座位设计:
六人一小组,共六组。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请看,(伴随优美的音乐,展示课件。)在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住着许多快乐的小鸟……
2、课件演示动画:一片美丽的小树林,许多小鸟在林间飞舞、歌唱……(镜头推近,特写:一棵大树上有一个鸟窝,里面住着鸟妈妈和三只小鸟。)鸟妈妈对小鸟们说:“孩子们,你们都已经长大了,该有自己的家了!”小鸟们听了说:“妈妈,我们要建自己的新家,一定要找一个比这里还要美的地方。”
3、师:小朋友,你们都听见了吗?你们愿意让这些可爱的小鸟到我们这儿来建新家吗?
4、师:咦!我们这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吗,(走到课前准备好的场景前)哎呀!怎么是这个样子,到处是人们扔掉的废品,一棵小树也没有,小鸟会来吗?我们该怎么办呢?(种树)
5、师:对,我们要种树,把这片荒地变成一片小树林,小朋友,那你们准备种些什么树呢?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先在小组里跟小伙伴们说一说。
6、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7、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8、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想种什么树?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子?并用肢体语言学一学。
9、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逐个展示出各种造型的树。
制作小树
1、(指着场景上的废弃物品)师:小朋友,让我们来想想,这些废弃物品能变成一棵棵小树吗?
2、师:(举起一个矿泉水瓶)这个能变成小树的什么?(树干)
3、师:有了树干,小树还缺什么?(树枝、树叶)
4、师:树干上部的树枝和树叶叫做树寇,我们用什么来做树寇呢?(拿起一张挂历纸)这个行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5、把挂历纸剪成条状,用双面胶贴在“树干”上。
6、(举起做好的“小树”)师:瞧,在小朋友的指导下,一棵小树就做好了!老师这儿还有几棵小树,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7、出示用不同的废弃材料制作的几种造型各异的小树,让学生欣赏、观察。(教师可做提示)
8、师:现在,老师把这几棵小树种好,(把做好的'几棵小树用竹签固定在场景上,让学生观察“种”小树的方法。)
9、师:小朋友,你们愿意用身边的这些废弃物品(指着每个小组的桌上准备好的一袋废弃物品)变各种各样的小树,在这块空地上为小鸟们种上吗?
10、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来齐动手,让小树快快长起来吧!(课件出示课题-“小树快快长”)
11、伴随着“小松树”的伴奏音乐,师生同共制作小树。(鼓励学生制作出与老师做的不一样的“树”。)
组织评价
1、(课件播放鸟鸣声)师:小朋友听见了什么声音?小鸟们快飞到我们这儿来了!小朋友,赶紧把你们的小树种好,合成一片大树林,让更多的小鸟到我们这来建新家!
2、师:看,小鸟来了!让他们看看我们种的这片树林。
3、课件展示动画:许多小鸟在空中飞,突然,他们睁大了眼睛说:“哇!这片树林太美了!我们就到这儿安家吧!”,小鸟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高兴地在空中跳起了舞。
4、师:看,鸟儿们高兴得跳起了舞,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鸟儿们的快乐,也跳起来吧!
5、师生共舞
6、(乐声止)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小纸袋,看看里面有什么?(小鸟)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鸟,你想在哪棵小树上安家(手指师生共建的“树林”),就把小鸟贴在这棵小树上。
7、学生把“小鸟”贴到自己喜欢的小树上。
8、请学生说一说:你为什么选这棵小树?它哪里漂亮?
9、教师对有特色的小树给予表扬,对没有小鸟的小树给予鼓励。
总结
师:小朋友真棒!你们用自己的巧手,变废品为宝贝,这“宝贝”就是这一棵棵小树。树不仅是小鸟的家,而且可以美化环境,这片草地现在不是变得更美了吗?小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树呢?(爱护树木)
师:爱护树木,不但是爱护了小鸟的家,更是爱护了我们自己的家,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师:现在正是春天,树木抽出了嫩嫩的枝,长出了绿绿的叶,小朋友,让我们象小鸟一样,飞到校园里,飞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们吧!
老师带着学生“飞”出了教室……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5
活动目标:
1、学习围圆圈追逐跑。
2、能在教师的帮忙下,进行自主游戏。
3、在游戏中学习轮流与等待,和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能四散跑开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做植物模仿操。
第1~2个八拍:春天到,柳树发牙微微笑(上肢运动);
第3~4个八拍:夏天到,西瓜地里咕噜噜跑(跳跃运动);
第5~6个八拍:秋天到,菊花柿子枝头摇(俯背运动);
第7~8个八拍:冬天到:腊梅雪松压不倒(腿部运动)。
(这些动作能够重复3~4遍)
2、基本活动。
(1)和幼儿简单谈论植物与水果,进行本课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做得模仿操里都讲到了哪些植物?
幼儿回答
教师:其中夏天的水果有什么?(引出本节课所要玩的游戏名称)
幼儿回答
教师:西瓜是怎样吃的呀?
(2)引导孩子了解游戏规则,学习玩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今日我们玩一个叫“切西瓜”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一个幼儿当切西瓜的人,边念儿歌边在幼儿挽起的两手中做切的样貌,大家一起念“切西瓜,切西瓜,切了一个大西瓜,我把西瓜切两半”,当念到“半”字时,切西瓜的人把相邻两个幼儿的手“切开”,然后这来年两个小朋友迅速围着圆圈的外围向相反方向跑,沿着圆圈跑一圈回来后,谁先占住刚才的位置,谁为胜。赢的那个幼儿和切西瓜的人交换,游戏重新开始。
(3)教师的.指导下,请部分幼儿先示范玩一次游戏。
(4)幼儿团体游戏2~3词,期间教师用语言进行指导,提醒暂时没有玩到的小朋友耐心等待。
(5)分组进行游戏。
教师:此刻我们把西瓜变成两个小西瓜,继续玩“切西瓜“的游戏。
幼儿分组玩切西瓜的游戏时,教师能够在傍边指导或者进入他们的游戏中去。
继续分组,两个西瓜变成四个小西瓜,幼儿自我选切西瓜人,自主游戏。
3、放松活动。
能够做前面的植物模仿操。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6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7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8
活动目标:
1.学习色彩的渐变知识。
2.掌握色彩渐变的调色方法。
3.感受色彩渐变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掌握色彩渐变的调色方法。
活动难点:
感受色彩渐变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画纸、课件、彩笔、勾线笔、水粉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引导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彩虹呢?有没有发现彩虹有渐变效果的呢?
2.引出主题:什么是渐变色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PPT,说明渐变色。
教师:渐变色是指某个物体的颜色从明到暗,或由深转浅,或是从一个色彩缓慢过渡到另一个色彩,充满变幻无穷的神秘浪漫气息的颜色。
2.认识材料
依次认识操作材料:蜡笔、水彩笔、勾线笔、水粉、画笔
3.选择色彩
教师:小朋友会选择哪些颜色来完成渐变效果呢?怎样涂色会让渐变效果更好呢?
4.完成构图和涂色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渐变色完成一幅美丽的画吧!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还可以创作出怎样的渐变画呢?
《神奇的渐变色》微反思
本节活动是大班的一节艺术活动,本次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各种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渐变色,知道渐变色的使用方法。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不知道什么是微课?为什么要制作微课?微课能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通过微课能让孩子们学到什么?如何利用微课有限的时间,给孩子们传递出优质的内容?优质的内容应该利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来制作?等等一系列的疑问在我们心中围绕,一直困扰着我们,但我们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不断的'进行努力,并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后来我们三位老师坐在一起,把这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和分析,经过我们不断的研究,也查找了很多关于微课的资料以及相关视频,在不断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和目标也不断的清晰,并在研究和讨论的过程中,确定了本次微课的选题《神奇的渐变色》,以及活动的教案,活动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渐变色,并能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大胆的运用和使用渐变色。
通过本次微课的制作,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提升了我们的业务能力,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微课制作中,一定会制作的越来越好,一次比一次优秀。 此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其实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上美好的风景,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坚持,选择努力,选择相信,当我们在次回放自己制作出来的微课视频时,感觉自己真的很优秀,很棒,我相信,无论在以后的工作或者学习中,我们一定会不断的超越自己,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还有机会参加下一次的微课制作,我们一定会借鉴更多优秀的作品,让自己制作出来的微课,更加适合孩子们的学习。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19
活动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比较理解轻与重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以目测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感知两个东西的轻重。
活动准备:
水壶、百岁山水瓶、皮球、石子、玻璃球、乒乓球、积木、瓶盖、雪花片、跷跷板、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哪个轻,哪个重。
二、比一比、拎一拎
1 、你们看,这是什么?两个小桶分别装入不同量(差别较大)的沙子,请小朋友分别来拎一拎,说一说,哪个重,哪个轻,并分别在物体上做重和轻的标记。
2 、我们把装有不同量沙子的小桶分别放在跷跷板的两端;请大家仔细观察,跷跷板的倾斜状况,看沉下去(翘起来)的一端,是重点小桶还是轻的小桶。
3 、小朋友,你们想坐跷跷板吗?下面我们都来坐一坐,比一比,谁轻,谁重。请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幼儿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端,让大家说说谁翘起来,谁沉下去。问问幼儿,谁比较重,谁比较轻呢?
⑴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翘起来的这一边沉下去?如果现在有第三个人要来坐,他应该坐在哪一边?”
⑵等第三个人坐上去后,请幼儿说说,“现在哪一边比较重,哪一边比较轻?”
⑶再请一位幼儿坐上去,一边坐两个人。坐上去之前,请幼儿猜猜看,哪一边比较重,会沉下去。
⑷请小朋友自由地玩跷跷板,在玩时注意观察跷跷板的倾斜情况。
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
三、结束部分:
小结情况,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去找一找,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教学反思:
1、通过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观察和体会,幼儿基本理解轻与重的关系。
2、这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兴趣高昂,尤其是坐跷跷板,气氛活跃,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3、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同时玩了哪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提高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20
活动目标:
1、感知动物的特征及其习性在房屋上的运用。
2、尝试创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动物房屋。
3、体验共建动物新家,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重点:
感知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在房屋上的运用。
难点:
尝试创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动物房屋。
活动准备:
斑马、兔子、猴子的图片、纸,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
森林里举行了欢乐舞会,小动物们玩的可开心了,可是,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里了,却发生了一件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幼儿猜测)原来呀,好多小动物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里了,可是,有几只小动物却回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二、参观动物房子,感知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及其习性在房屋上的运用。
1、斑马的家
师: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我房子的秘密了吗?
(幼儿观察并说出斑马身上的条纹颜色和房子上的一样)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长了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原来呀斑马把自己身上的条纹和颜色设计到了自己的房子上,所以,就算天黑了斑马也能正确的找到自己的房子。还有哪些动物也把自己的条纹和颜色设计到了房子上呢?我们来看一看吧!待会你就可以帮这些小动物也设计房子了。
2、小兔子的家:(出示房子的图片,幼儿猜测)
师: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结:哦,小兔子给自己的房子上也设计了一双长耳朵。还有那些动物长得有很特别的身体特征呢?(大象长鼻子,松鼠长尾巴)那么,你会给大象设计怎样的房子呢?为什么?嗯,对了,因为大象像水管一样的长鼻子和大扇子一样的耳朵。小朋友们太厉害了,你看,小兔子不光有长耳朵蘑菇房,她还有另外一幢房子呢、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看吧!
3、原来,小兔把房子修成了自己喜欢吃的胡萝卜的'样子,这样。每天就像住在甜甜的胡萝卜里一样,心情太好啦!你们看,不光是小兔,还有其他动物也是这样的,都有谁呢?
哦,小猴子的家:(出示猴子图片)你们猜小猴子的家会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师:小猴子把自己的房子设计成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样子。
4、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共同点(都有门和窗)和不同点。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为什么这几只小动物不会进错家门?
师小结:原来动物身上的花纹、身体的部位、喜欢吃的食物都可以成为新家的设计,这样动物朋友不会搞错自己的家了,真特别的房子呀!
三、给动物造新房
其他的动物朋友们也想要不一样的房子,邀请小朋友们帮它们设计新家;
1、你想帮哪位动物朋友设计新家,怎么设计呢?(幼儿思考并讨论)
2、现在请大家用你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小手为小动物们设计新房子吧!
3、幼儿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观察幼儿能否根据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以及动物的习性进行计计。
四、动物的新家——分享交流、体验成功
动物的新家造好了,猜猜看这些都是哪些动物的新家呢?为什么?
我们去把新房子的设计图纸送给小动物们,让他们造新房吧!
《动物的新家》反思
本次活动从孩子喜欢的动物入手,能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活动导入部分采用情境导入前式,通过动物找不到家入手,引导幼儿参观观察有特色的动物房子,比如用自身斑纹、色彩、身体部位或者爱吃的食物等,都可以用作房子的设计,从而引导幼儿发现动物设计房子和动物自身的联系,进而发现其他动物的不一样的地方也可以设计到房子上,通过活动,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能自主设计有特色的动物房子并进行表述。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21
活动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比较理解轻与重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以目测比较两个东西的轻重。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感知两个东西的轻重。
活动准备:
水壶、百岁山水瓶、皮球、石子、玻璃球、乒乓球、积木、瓶盖、雪花片、跷跷板、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哪个轻,哪个重。
二、比一比、拎一拎
1 、你们看,这是什么?两个小桶分别装入不同量(差别较大)的沙子,请小朋友分别来拎一拎,说一说,哪个重,哪个轻,并分别在物体上做重和轻的标记。
2 、我们把装有不同量沙子的小桶分别放在跷跷板的两端;请大家仔细观察,跷跷板的倾斜状况,看沉下去(翘起来)的一端,是重点小桶还是轻的小桶。
3 、小朋友,你们想坐跷跷板吗?下面我们都来坐一坐,比一比,谁轻,谁重。请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幼儿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端,让大家说说谁翘起来,谁沉下去。问问幼儿,谁比较重,谁比较轻呢?
⑴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翘起来的这一边沉下去?如果现在有第三个人要来坐,他应该坐在哪一边?”
⑵等第三个人坐上去后,请幼儿说说,“现在哪一边比较重,哪一边比较轻?”
⑶再请一位幼儿坐上去,一边坐两个人。坐上去之前,请幼儿猜猜看,哪一边比较重,会沉下去。
⑷请小朋友自由地玩跷跷板,在玩时注意观察跷跷板的倾斜情况。
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
三、结束部分:
小结情况,请小朋友回到家里去找一找,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教学反思:
1、通过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观察和体会,幼儿基本理解轻与重的关系。
2、这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兴趣高昂,尤其是坐跷跷板,气氛活跃,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3、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同时玩了哪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提高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2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本事和概括本事。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
观察、比较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经过图形的比较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经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经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 2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参加探索、操作活动的愿望。
2、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3、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录音机(自备一段音乐)。
2、活动前,幼儿以拍、滚、抛、踢等方式玩过皮球。
3、充足气的皮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瘪皮球6个。
【活动过程】
一、会跳舞的皮球。
1、幼儿一起听音乐做球操。
2、教师说:“小朋友,刚才我们做操时,皮球是怎么运动的。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跳舞的时候,是怎样运动的。”教师启发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并说一说。
3、请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大家一起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二、师幼共同探讨谁住在皮球里。
1、皮球为什么会蹦会滚,又会飞呢?究竟谁住在皮球里呢?教师为幼儿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讲故事一遍。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吗?”教师启发幼儿互相讨论,幼儿之间互相讲述皮球里住着什么?
三、空气在皮球里。
1、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探索皮球里住着什么?幼儿互相想办法,讲述自己想的办法并做给其他幼儿看。
2、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用挤一挤、敲一敲、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摇一摇等方式,探索皮球里住着谁?
3、请部分幼儿讲讲自己的探索过程。
4、教师将气针插入球口,让幼儿感受皮球里的东西。最后教师小节:只要皮球里充满了空气,它就会像兔子那样蹦,轮子那样滚,喜鹊那样飞起来。空气真了不起。
5、做游戏《比比哪个球最棒》。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幼儿一起做游戏。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活动教学设计11-06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02-06
幼儿教学设计活动方案02-21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经典)06-13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06-13
幼儿游戏活动教学设计10-22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01-17
[推荐]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06-15
幼儿园活动教学设计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