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几种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一种物体,由于数量、材质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3、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好听的声音》。
2、图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个,小盆每组一个,黄豆若干,软硬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辨别生活中的声音。
1、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 师(1)宝宝们,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我们教室做客,你们知道为什么?是来找耳朵最灵的宝宝,那我们来比一比,听一听,谁的耳朵最灵。
这是什么声音呀?你知道是谁的笑声吗?(你们猜对了,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图片宝宝)
(2)天亮了,听听看妈妈叫了哪个小动物去叫醒宝宝呢?(大公鸡)(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大公鸡)还有哪些动物是会叫的'啊?(幼儿模仿)会叫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下次也请它们帮忙来叫醒小宝宝。
(3)宝宝被叫醒了,你们听听,现在小宝宝在干什么?(洗手图片)
(4)洗好手,吃好饭,宝宝准备坐车去上幼儿园啦,这个车子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马路上除了这个声音之外还有什么也能发出声音?(摩托车,自行车)
2、小结: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好听的声音,马路上也还有好多好多,真的非常好听。
二、把黄豆装进瓶子里,根据装豆子的数量区分声音的不同。
(1)到了幼儿园里,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
(2)听听这个瓶子有声音吗?(没有),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子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拍拍拍,瓶子有声音,碰碰碰,瓶子有声音)
(3)老师有一种办法和你们不一样,我摇摇瓶子就会有声音,(出示装有少量黄豆的瓶子摇一摇)问,你的瓶子也摇摇有声音吗?如果我们在瓶子里装点豆子,瓶子能发出声音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4)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有都有声音了吗?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瓶子来学学这两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大鼓和小鼓)
(5)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就来学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大鼓--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6)大鼓的声音很大,它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气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气小)
小结:原来,大鼓要用大一点的力气,小鼓要用小一点的力气。
(7)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瓶子宝宝,一个瓶子里面装了很少的豆子,我们来听听看像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鼓的声音。另外一个里面装了很多的豆子,我们也来听听看。
小结:原来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满,力气大一些就是大鼓的声音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泡泡水吹出泡泡,初步感知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观察泡泡,自由表达吹泡泡的发现和感受。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用铁丝做成的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吹泡泡的铁丝框、泡泡水、装泡泡水的容器、
2、记录表、形状标记及将彩色纸粘贴在桌上。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唤醒幼儿经验。
小朋友,你们见过泡泡吗?什么时候见过泡泡的?那泡泡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我们小朋友说得真棒,我们在洗衣服、洗碗、洗澡的时候都会出现泡泡,刚才还有小朋友说玩过吹泡泡。
2、幼儿探索怎样吹出泡泡。
(1)、今天,我们就试试用铁丝框来吹泡泡,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现在,我们一起试试用圆形的铁丝框来吹泡泡吧!(提醒幼儿不要对着小朋友吹)
(2)、你吹出泡泡了吗?说说你是怎么吹的?(先醮泡泡水,让它变成一面小镜子,再用嘴轻轻吹)
(3)、刚才谁没有成功,请你再来试一试。(幼儿吹)
(4)、圆形的铁丝框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形)(师边指记录单上的标记边贴上小圆点)
3、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其它形状的铁丝框,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形)再猜猜看这些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在记录单上贴图形)
(2)、到底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待会儿老师请你用不同的铁丝框去试一试,把你发现的'泡泡的样子贴在后面的空格里。
(3)、幼儿吹泡泡。
(提醒幼儿用不同的铁丝框来吹泡泡,将观察到的泡泡的形状记录下来)
4、幼儿交流吹泡泡的感受和发现。
(1)根据记录表总结.(记录幼儿验证的结果)
(2)师小结:原来用不同形状的铁丝框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一样的,都是圆形。
(3)你在吹泡泡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它好玩的事情啊?
5、继续吹泡泡。
小百科:肥皂水的调配会影响吹泡泡的效果。一般,以二份洗碗精加6份水调出的肥皂水即可使用。若欲使泡泡持久,则配方改为2份洗碗精加6份水及1至4份的甘油。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通过实验,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化现象,溶解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3.愉快参与实验,感受色彩变化所带来的惊喜。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感受色彩变化带来的惊喜。难点:感知彩虹糖溶化现象,溶解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小朋友认识彩虹糖,知道水的特性。
2.多媒体准备;彩虹糖溶解视频,彩虹堂造型以及彩虹糖做成的食物 PPT。
3.物质准备:彩虹糖若干,小勺子若干,冷热水挂图一份,刻量杯子一个, 装热水的保温杯,透明碗及杯子每人一份,白陶瓷碟子幼儿每人一份,抹布,托盘,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和两粒彩虹糖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猜想为什么会变颜色。
1.先引导小朋友观察水的特性。
师:今天,廖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碗水,请小朋友们闻一闻水有味道吗? 看一看水有颜色吗?
小结:水是透明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2.让小朋友感受彩虹糖的融化现象。
师:在桌面上的小杯子里面有两粒彩虹糖,如果把一粒彩虹糖放进水里,小朋友们来猜一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幼儿讨论一会儿。如果把另外一粒彩虹糖含在口中小舌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朋友们来猜一猜,互相讨论。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一粒放进小碗里,另外一粒含在嘴巴里。
当把彩虹糖放在水中的时候,轻轻地拿起小勺子搅一搅,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含在口中的糖,用舌头舔一下,甜不甜?伸出舌头,看一看你的小舌头有什么变化呢?怎么会有颜色呢?
3.让小朋友边吃边搅拌,过一段时间后,大家一起讨论说一说水怎么会有颜色?小舌头怎么会有颜色。
师:刚才水是透明的,现在水怎么会变成有颜色呢?
小结:水把彩虹糖溶化了,所以水变成有颜色,嘴巴里有口水,有温度,把彩虹糖溶化了,颜色留在舌头上,所以小舌头会有颜色.
二、换场地,自主探究彩虹糖的造型,自由摆放图案。
1.出示彩虹糖
师:小朋友,廖老师准备了好多的彩虹糖,用彩虹糖摆好看的造型。
2.欣赏彩虹糖不同的造型。
师:请看!(贴在小黑板的彩图翻到正面来),欣赏一下这些好看的造型。
3、播放视频,知道摆放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彩这个叔叔是怎么摆放的。
4.请小朋友自主探究彩虹糖的造型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彩虹糖一粒一粒地倒出来,在碟子上自由地摆造型,看谁的图案摆得最好看最有创意。(随机指导,启发幼儿摆不同样式的图案) 小结:小朋友真棒,各种各样的造型都有,有的……有的……还有的…… 三、用冷热水做实验,感知彩虹糖的溶化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1.感知冷热水,拿出冷热水挂图。
师:小朋友请看这幅图,有两个杯子,你们来猜一猜哪个杯子是装热水的那个是装冷水的?
端两杯水(一杯热一杯冷)给孩子摸一摸,知道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
师:那我们来摸一摸,看看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
2.用冷热水做实验。提前摆位置贴好标签,一边是热水另一边是冷水师:请小朋友每人在托盘上拿一杯水。先拿好,不要倒。
3.倒冷热水在碟子里观察彩虹糖的溶化现象。猜一猜那种水溶化的快?哪种水溶化的慢?
师:小朋友们先拿好水,你们猜一猜什么水溶化的快,什么水溶化的慢? 老师叫 123 倒水,大家一起倒。好,1-2-3,倒!
师:哇,这些彩虹糖颜色有什么变化呢?冷水先溶化还是热水先溶化?
你看这边碟子上的颜色扩散的很快,全部都有颜色,那边的碟子扩散的比较慢,碟子中间还白色的。
小结:热水溶化的快,冷水溶化的慢,热水的温度比较高,溶解度大,扩散的快,所以彩虹糖颜色溶化的快。
四、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更多的摆放造型加水后所显现的溶化效果,增加趣味性。了解在生活中的常见的彩虹糖做成的食物,美味可口,吸引幼儿。
师:下课回到家里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做彩虹糖实验。也可以叫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吃这些可口美味的食物。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材料准备充分,彩虹糖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也是幼儿喜欢吃的糖,很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什么彩虹糖会变颜色?在老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地猜想,然后做彩虹糖溶化的实验,验证小朋友们的猜想,原来彩虹糖会变颜色,是因为溶化了。通过感知冷热水,去做实验,用冷水热水作比较,知道彩虹糖的溶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也很好地达到了本次的活动目标。但也有存在不足的地方,在提问的时候,个别小朋友回答的挺好的,也说出了他自己的发现,作为上课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按照他的回答引向活动的目标效果会更好。在摆造型那环节出示彩图几种造型,有些限定了孩子的思维,压抑住了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的世
界是丰富多彩的,应该让他们不看图的情况下,发挥想象力自由地摆造型。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秒度 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可爱的小兔子
2、草、白菜、胡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观看动画片:小兔子,真可爱。
二、观察小兔子
1、提问: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三瓣嘴)身体(椭圆形、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
2、提问: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来学一学好吗?
三、抱抱小兔子
1、教师:你喜欢小兔子吗?我们来轻轻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吗?
2、提问:
(1)小兔子全身长满了什么?(毛)
(2)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3)抱起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软软的、暖暖的。)
四、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爱吃什么?(青菜、青草、萝卜)
2、吃东西的时候它的嘴巴是怎么动的?
五、结束部分教师:我们和小兔子一起去散步好吗?
带着兔子和孩子们一起散步。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2.乐意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带盖的瓶子和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易拉罐旺仔奶一瓶、薯片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各种各样的瓶子和盒子。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漂亮的瓶子和盒子,请你们轻轻地走过来,挑一个你喜欢的,然后回到座位上。"
2.先不要打开,看看你手里的瓶子是什么样子的?(可以从形状、颜色等方面说说)
二、请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表述。
1.幼儿尝试打开盖子。
"这些瓶子和盒子虽然形状、颜色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盖子。你们能打开这些盖子吗?让我们来动手试试吧。"(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2.结合动作示范讲解开盖子的方法。
"你是怎么打开盖子的?"幼儿边做动作边说,并请打开盖子方法相同的幼儿一起学做动作。
3.交换盒子,体验多种打开盖子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用拧、拔、掰、按等方法打开了自己的瓶盖子,现在请你们与旁边的小朋友换一换,试试看你能打开其它的盖子吗?"(幼儿操作)
三、拓展丰富经验。
1.(出示易拉罐旺仔奶)"老师这儿还藏着宝贝呢,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个盖子怎么打开呢?"幼儿操作并小结,手指钩住拉环,用力拉。(出示盒装薯片)"这是什么?这个盖子怎么开呢?"先掰开上面的盖子,然后再撕开纸。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盖子,它们的打开方法是不同的',小朋友回家后再找一找,然后来告诉大家,好吗?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引导孩子观察身边是否有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3.初步尝试能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剪刀、皮球
活动过程:
一、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1、请幼儿找找我们的身体上,哪里有洞洞呢?
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也可以在同伴身上找洞洞。鼓励幼儿仔细发现身上的洞洞。
2、说说身上的洞洞的作用。
幼儿大胆回答教师小结:嘴巴用来吃饭、眼睛看东西、鼻孔用来呼吸、耳朵听声音、肛门拉大便等等。
二、讨论如何来保护好我们身上的洞洞。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保护洞洞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科学保护身体上洞洞的'常识。
小结:身体上的洞洞对我们的生命很重要,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身体上的洞洞,不能让它受到伤害(如:掏耳朵、戳眼睛、把异物放入洞洞等等都是不科学的)。
三、幼儿体验如何制作出洞洞
(1)出示纸:这是什么?上面有洞洞吗?我可以变出洞洞来。你们能试一试吗?我可以用这个洞洞当望远镜。(彩纸卷起来,变成望远镜,这是一种可以从这边望到那边的洞洞;从这一边穿到那边的洞洞)老师用剪刀剪纸,请小朋友猜猜会剪出什么来。(圆形的洞洞)用湿的手戳出一个洞洞。
四、游戏:
钻洞洞教师和配班老师利用肢体做出不同的洞洞造型,请幼儿一个个的钻过去。洞洞的形状有大到小,有低到高,慢慢训练幼儿掌握钻洞洞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
3、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
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
二、找种子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索)
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
(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评析:当幼儿看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民伯伯非常聪明,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慢慢退化了
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诉你们,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慢慢知道了。
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四、活动延伸:
1、种子发芽实验。
2、种子贴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
2、注意幼儿安全的操作,培养实验的安全意识。
3、幼儿学习记录物体的影像变化。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透明玻璃瓶,图片,毛巾,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瓶子,了解瓶子的形状,材料。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看这些瓶子都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注意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材料,等方面进行观察。)
“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你们看看这些瓶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注意引导幼儿说出瓶子的材料和透明的特点)
“原来这些瓶子都是玻璃做的,透明的。那我们拿瓶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引导幼儿透过空的瓶子看物体,观察物体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1)幼儿透过瓶子看周围的物体。
提问:“你们有没有试着用空瓶看东西?”“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瓶子去看一看周围的东西,看看他们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不一样?”
(注意引导幼儿分批拿瓶子,以免过于拥挤)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提问:“你刚才是怎么看的?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变化?”
(3)幼儿透过瓶子看记录表上的图片并进行记录。
(2)“刚才我们看了周围的东西,我们的记录纸上有漂亮的'图片,你们可以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仔细的看一看,可以想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看,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4)幼儿相互进行交流。
3、引导幼儿在瓶子里装上水,透过装水的瓶子看图片,并进行记录。
(1)猜想:“刚才我们用空的瓶子看东西,请你们想一想,如果在瓶子里装上水,看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验证:“刚才小朋友们猜得都不一样,到底谁说得对呢?让我们来试试好吗?装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引导幼儿分批装水并帮助幼儿将盖子拧紧,将瓶子和手擦干)
(3)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第二张记录纸上。
(4)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使所照成像变形。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了解用不同材料所发出的声音的不同。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瓶子、米粒、豆子、图案贴纸(用于装饰瓶子)、背景音乐《白龙马》、乐器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童话故事导入。圣诞节到了,小企鹅和金丝猴收到了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小企鹅受到了一盒巧克力,金丝猴也收到了一个包装很漂亮的礼物,高兴地打开看,原来里面装着一个普通的瓶子,他有点太失望了。圣诞老人笑呵呵地说:“金丝猴,你可别小看这个瓶子,它叫“铃铛乐器”,他很神奇呢!接着,圣诞老人唱起歌来,还不停地摇动瓶子伴奏。金丝猴一看,原来这是用瓶子制作的“铃铛乐器”啊,金丝猴开心地笑了起来。小朋友我们也来做一个吧!
二、认识材料:瓶子、漏斗、米粒、豆子、图案贴纸。
三、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1、先把瓶盖拧开,然后借助漏斗把大米倒进瓶子,然后拧上瓶盖。听听声音。
2、再取一个瓶子打开瓶盖,借助漏斗把豆子倒进去,拧上瓶盖。摇动几下,听听声音。
3、用图案贴纸装饰小瓶子,变成小乐器。
四、伴奏《白龙马》:组织小朋友用今天做好的铃铛乐器边演奏,边聆听声音的变化。
五、播放乐器幻灯片让孩子认识一下:钢琴、古筝、小提琴、架子鼓。
【活动延伸】
实验材料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延伸:更换瓶中的不同颗粒物,聆听声音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触摸水果,感知水果的软和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触摸和观察的结果。
3、了解不同的触觉差异,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摸箱4个,花布2块
2、猕猴桃16个,苹果17个,冬枣20个,桔子17个,香蕉6个,其他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猜一猜桌布的下面是什么,引导幼儿了解可以用小手摸出水果。
出示魔术箱,请幼儿摸摸里面藏的是什么水果。
2、猜测魔法箱里的水果,感知猕猴桃的触觉特征。
幼儿摸一摸,说一说自己摸的感觉,并大胆的猜一猜箱子里是什么水果。
把水果拿出来进一步观察,引导幼儿感知猕猴桃软软的、毛毛的、圆圆的等触觉特征。
3、摸摸各种不同的'水果,感知不同水果的不同触觉特征。
结合已有经验,谈一谈其他水果的触觉特征。
自选喜欢的水果,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触觉感受。
归纳小结触摸感受。
4、游戏《请你把它摸出来》
幼儿根据教师所说的水果,从魔法箱里面把它摸出来。
幼儿自由摸箱内的水果,体验触摸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和简单功能。
2.在看看、说说、猜猜的过程中感受眼睛外形特征的多样性。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猜猜他是谁"ppt(包括教师的眼部特写、辨识度较高的几位幼儿的眼部特写)。
2.幼儿熟悉的几种动物的眼部特写ppt。
3.小镜子人手一面(活动前置于幼儿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拍拍》导入活动。
二、"猜猜他是谁",萌发幼儿观察眼睛的兴趣。
1.教师逐个放映几位幼儿眼部特写的画面,引导幼儿猜测。
★师:这里有一些亮眼睛的小朋友的照片,请你猜猜他是谁?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追问,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经验)。
2.展示教师眼睛部分的画面,请幼儿猜测是班上哪位教师的眼睛,提高观察活动的趣味性。
★小结: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看眼睛就能区分出每一个人。
二、观察眼睛,初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和简单功能1.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
★师:你的眼睛是什么样的`?请你拿出小镜子来看一看,然后说一说。(幼儿先自由交流,再个别讲述。)2.幼儿结合ppt再次集体感知眼睛的外形特征。
★小结:眼睛上面有睫毛,它能帮助我们遮挡灰尘;眼睛上面还有眼皮,眼皮会一睁一闭,保护眼睛;眼睛里面有眼球,眼球上有黑色的眼珠,眼珠会转动,它能让我们看到各个方向的东西。
3.观看外国人眼部照片的ppt,感知眼睛外形特征的多样性。
★师:我们都有一双黑色的眼睛,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眼睛?(逐幅播放ppt,引导幼儿感受、交流)三、扩展话题,了解动物的眼睛★师:除了人有眼睛,谁也有眼睛呢?
★师:(出示小动物眼睛部分ppt)请你猜一猜,它是谁?
★小结:眼睛是各种各样的。人有眼睛,动物也有眼睛。动物的眼睛也是多种多样的。
四、感受眼睛的作用。
1.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掌遮挡自己的眼睛,引发幼儿思考。
★师:眼睛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眼睛会怎么样?我们要怎样保护好眼睛呢?
2、游戏:《我的亮眼睛》
★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雪花片,请幼儿用眼睛到台下客人老师处找出和老师手上颜色一样的雪花片。
★小结:我们的眼睛真亮、真能干,能帮老师找到需要的雪花片,现在我们一起用这双亮亮的眼睛去后院里看一看、找一找什么东西是你最喜欢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3
一、活动背景:
自然角新增的小乌龟,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孩子们的表现各异,有的用手去捉弄小乌龟,有的不断地给它喂食,有的充满好奇却不敢走近……推而广之,我觉得孩子们对小乌龟的这种态度,肯定也表现在对待其他小动物上。亲近小动物、喜爱自然,体验和谐,这是唤起孩子"自然之心"的必由之路。就从身边的小乌龟开始吧,带幼儿逐步踏上亲近自然的旅程。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猜、看、想的过程中了解小乌龟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对小乌龟的猜想和观察结果。
3.爱护小乌龟,喜欢动物朋友,激发对小动物的亲近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教具:
小乌龟的分步出示图(图一蛋、图二尾巴、图三脚、图四头、图五身体)、"有趣的小乌龟"表格。
小乌龟的鼻子、背、脚图片,小乌龟的视频、歌曲《走路》
2.学具:实物小乌龟每组一只
(三)活动过程:
1、猜--初步了解小乌龟的特征。
师(出示图1 ):刚才老师在小河边看到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呀?
幼:蛋宝宝
师:蛋里藏着谁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师: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吧
师:咚咚咚,小小蛋儿把门开,让我猜猜你是谁?大家一起来念吧。
师(出示图2 ):咦,露出了一个小尾巴,是谁呀?(幼儿猜测)
师带领幼儿念:咚咚咚,小小蛋儿把门开,让我猜猜你是谁?
师(出示图3 ):这是谁的脚呀?(幼儿猜测)
师带领幼儿念:咚咚咚,小小蛋儿把门开,让我猜猜你是谁?
师(出示图4 ),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什么?(幼儿猜测)
师(出示图5 ),开出一只--小乌龟。
师小结(把图2-图5贴在表格中):刚才我们看到蛋壳里钻出的头、壳、脚和尾巴,猜出了一只小乌龟。
我们一起来跟小乌龟问声好。
(评析:小乌龟的出现,是让孩子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经过他们的声声呼唤而露出全貌的。这一环节孩子与小乌龟的互动,是巧妙而无痕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与否定的大胆猜测中,逐步关注了小乌龟身体各部分的明显特征,为下一环节的认识小乌龟身体特征,打下了伏笔。)
2、看--进一步认识小乌龟特点
(1)提出观察要求
师(出示实物乌龟 ):小乌龟是怎样的?请你用小眼睛看一看,也可以用手轻轻地碰一下小乌龟的背上的壳。
(2)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教师指导。
(3)观察后讨论和记录表格
A 讨论和记录小乌龟的头
师:小乌龟的头上有什么呢?
幼A:眼睛。(教师在表中画出眼睛)
幼B:嘴巴。(教师在表中画出嘴巴)
幼C:鼻子。
师:鼻子在哪里呢?有几个鼻孔?
教师出示放大的乌龟图,引导幼儿观察鼻子。(教师再在表中画出鼻子)
B 讨论和记录小乌龟的身体
师:小乌龟的身上有什么呢?
幼A:壳。
师:这个壳是怎样的?
幼B:跟石头一样硬硬的。(教师在表中画出壳、硬硬的石头)
幼C::壳上还有一个个方块呢。(教师在表中画出龟壳上的花纹)
C 讨论和记录小乌龟的脚
师:它有几条腿呢?
幼A:四条腿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教师记录四条腿)
师B:脚上还有什么?
幼C:脚趾头。
师:有几只脚趾头呀?一起来数一数。
D 讨论和记录小乌龟的尾巴
师:它还有个尾巴呢,你觉得乌龟的尾巴是怎样的?
幼A:长长的
幼B:细细的
幼C:短短的
师:小乌龟的尾巴到底是长长的,还是短短的?
幼儿争论。
师(出示不同的尾巴):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乌龟吧,原来有的小乌龟,尾巴是细细长长的`,有的小乌龟,尾巴是粗粗短短的。(教师记录不同的尾巴)
(评析:与实物小乌龟的互动,利于幼儿在真实情景中,了解了小乌龟的特征。虽然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但幼儿的观察基本还是处于无序状态。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表格,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讨论,整理,有效地帮助幼儿提升了经验。)
(4)观看视频,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A 师:你看到小乌龟是怎样爬的?
幼A:慢慢的。
幼B:四只脚一起走呀走。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幼学习小乌龟走路。
B 师(让小乌龟翻身):哎呀,小乌龟摔了一跤,四脚朝天了,它会自己翻过来吗?
幼A:会。
B幼:不会。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用视频转换仪观看小乌龟翻身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它,真是只勇敢的小乌龟。
C 师:小乌龟还有哪些秘密?我们一起来看一部关于乌龟的录像。
播放录像。
师:小乌龟喜欢在哪里玩?
幼A:在水里游泳。
幼B:在沙地上爬来爬去。
幼C:在石头上捉迷藏。
师:看看小乌龟遇到危险的事情,会怎样呢?
幼A:把头藏起来
幼B:把头和脚都藏起来。
幼C:把头、脚和小尾巴都藏起来了。
教师总结乌龟的特点:会在水里、沙地、石头上爬行,遇到困难,会把头和身子、尾巴都藏起来。
(评析:在动态的环境中,寻找小乌龟的秘密。真实情境加电视录像的方式,不断地拓展着幼儿的认知:在模仿中,感受小乌龟的爬行;在猜疑中,目睹小乌龟的翻身;在好奇中,认识小乌龟的逃生秘诀。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暗化在教学材料的提供中,以片言只语的点拨,不断地启发着孩子思维的运转。)
3、想--怎样和小乌龟做朋友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经常去捉小乌龟,小乌龟会怎样呢?
幼A:小乌龟心理不开心。
幼B:小乌龟生气了。
幼C:小乌龟会很难受,哭了。
师:所以我们不能经常去捉小乌龟玩。这样小乌龟才会和你做好朋友。
师:我们要和小乌龟做好朋友,还要喂给它喜欢的食物,你知道小乌龟爱吃什么吗?
幼A:乌龟饲料
幼B:小鱼小虾的肉
幼C:还有猪肉
幼D:我家的小乌龟喜欢吃螺丝肉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点击课件,出示相应物品。
师小结:小乌龟喜欢乌龟饲料、小鱼小虾的肉、猪肉、小螺丝肉等,这些都是它的美食。
(评析:怎样和小乌龟做朋友,需要从情感上引起孩子的共鸣。从小乌龟的不喜欢,到小乌龟的喜欢,孩子不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和小乌龟做朋友的欲X,更了解了和小乌龟做朋友的方法,为现实生活中的和小乌龟和谐相处,提供了行动保证。)
4、学--模仿小乌龟的动作
小乌龟还有许多好朋友呢,他们一起出去春游啦,我们来学一学吧。
放音乐《走路》,孩子边模仿小动物走路,边走出教室。
(四)活动延伸:
平时带领孩子照顾好自然角的小乌龟,进一步探究小乌龟生活特点,和进食特点,并进行好观察记录。
三、活动评价:
活动以明暗两条主线进行贯穿,暗线体现在:孩子对小动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如何引导孩子从"好奇心"走向"探究心",以至满怀"爱心",成为该活动的主旨。明线体现在:本活动以"表格记录"为主线贯穿活动,采用"猜、看、想、学"四大环节,不断地激发着孩子的探究心。孩子与乌龟图片、乌龟实物、乌龟视频产生多种互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断累加,随着表格记录的逐步丰富,孩子的探究能力也在逐步升级中。
活动中,孩子笑声阵阵、惊喜连连,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为了学和玩的主人。以身边的平凡之物为媒介,让整个课堂,充满自然的魅力和充盈的生命力,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4
一、教学内容
认识和了解指纹,指纹的特点(种类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发现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和作用
难点:解说词汇“指纹”,介绍指纹形状,指纹的形成过程解说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
观察自己的小手
(2)学习新课: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了解指纹。
师: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
师:仔细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肤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有细纹)这些细纹我们叫它指纹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4)讨论指纹的形状:
指纹的形状有:箭形水波形漩涡状
师:其实啊,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5)发现触摸过的地方能留下指纹:
1、教师演示蘸有红色印泥的手指触摸玻璃杯,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教师: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2、教师演示不蘸印泥去触摸这些东西,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会不会留下指纹呢,)
教师: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从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
(6)归纳总结:
教师:你们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了~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七、活动延伸
回到家后,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我们可爱的指纹做一副手指印画吧。
《奇妙的指纹》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科学活动《奇妙的指纹》这个活动对象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带有一定的陌生感,让孩子们从发现自身的奥秘开始,激发他们探索操作的'欲望。这个活动我从体验操作、发现、探究的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让孩子自由地交流鼓励孩子们能大胆地探索。 活动中,我设计多样的“问题情境”、采取伙伴式的师幼合作方式,得以充分地体现。由于我平时教学中发现,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不够专心和仔细,也不爱提问题。为了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去思考和探究,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操作体验法:让其观察自己的指纹、他人的指纹,并进行比较、验证,发现指纹其中的基本特征,比较其不同。
在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逐步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指纹,我采用实验操作法。活动开始,我以情境讲述警察破案的形式,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奇妙的指纹》然后我问孩子们:“看看你的指纹是什么样子的?你自己是十个指纹是不是一样的?你的好朋友的指纹又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一样吗?”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我请孩子们去操作,操作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很积极,而且观察的也很仔细。但是自己也存在的很多问题。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们对指纹还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来问我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对活动的兴趣性。以上是我对这个活动的反思,但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希望自己在下次的教学活动有所提高。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5
活动准备:
1. 幼儿旅游照片若干。
2. 环保图片。
活动过程:
分享趣事
1. 国庆长假刚结束,有些小朋友就急忙想告诉老师他们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可是如果只说给老师一个人听多没意思呀,今天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去了什么地方?
2. 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长假趣事。
3. 教师小结:刚才你们说的真好,老师国庆节也出去旅游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旅游中怎样环保
1. 我在旅游途中看见很多被丢弃的餐巾纸、空酒瓶、易拉罐被扔在路边,清洁工叔叔和阿姨都忙得来不及清扫。(出示图片)
2. 你们说说这样旅游会开心吗?
3.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 教师讲“在旅游中应当怎样保护环境?”提问:你们能做到吗?
5. 小结:我们都来做文明小卫士,开开心心、干干净净地旅游吧。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国庆节旅游的快乐事。
2. 让幼儿了解旅游中怎样保护环境。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03-15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2-12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1-12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4-28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7-05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02-07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轮子12-31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玩具12-30
【热门】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3-17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