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5-21 16:51:3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推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

  设计意图:

  “动物城”发生了盗窃案,兔子警官请孩子们帮忙破案情景,情景设置调动孩子强烈好奇心,通过科学实验“水油分离”,由幼儿总结出油和水不能融合的秘密,找出小偷。所有破案过程由幼儿操作进行,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出他们爱动脑、爱动手,爱思考的学习品质。

  活动目标:

  1.培养、激发幼儿科学现象的兴趣,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自己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理解词汇:融合、分离。

  3.利用科学实验“水油分离”破解脚印,找出小偷。

  活动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理解融合与分离,发现油和水不能融合的秘密。

  活动难点:

  利用科学知识“水油分离”破案。

  活动准备:

  教具——1.清水两杯;红、蓝、黄色水、油各一杯;搅拌棒 2.动物脚印鉴别图。

  学具——1.每组:油两杯、有色水三杯2.每位:清水两杯、一根搅拌棒、一把刷子 3.小偷脚印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动物城召开紧急会议,昨天晚上,“大象餐厅”所有蛋糕都不见了。兔子警官打电话给我,让你们帮忙破案,如果没有了蛋糕,就不能顺利举办一年一度的“动物狂欢节了”。兔子警官在现场已经提取嫌疑的了脚印,嫌疑人就在这些动物当中,我们一起来看看。

  1.幼儿猜一猜会是哪个动物偷的?为什么?

  师:你们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光靠猜测可以吗?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捉住小偷呢?(证据)接下来我们一起到鹿博士实验室里,做实验找证据好不好?你们有没有信心?

  二、融合实验。

  1.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黄色的饮料,如果奖黄色的饮料加入清水中,会变成什么样的水,让幼儿进行猜测。

  2教师讲解操作方法。

  3.幼儿分组操作做实验,了解清水与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混到一起后的变化。通过水与有色水的混合,让幼儿理解了相互融合的意义。

  4.幼儿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为什么有颜色的'饮料水倒进清水会变色呢?

  5.教师对于刚才的操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学习认识新词汇“融合”。同时为下面的另一个新词汇“分离”做好铺垫。

  三、分离实验

  师:接下来我这里还有一杯清水和一杯油,如果我把油倒入清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1.通过观察对比水是流动、无色无味的;花生油是黄色、透明的。

  2.幼儿进行预测、探索:水上油下、水下油上、两者融合/分离

  师:为了证实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现在还是请小动物警官们进行小实验,

  往另外半杯清水中,倒入一些油,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结果?

  3.幼儿动手操作、搅拌。

  4.幼儿汇报结果:

  5.教师做实验解密:油和水是分离的,水在下面,油在上面。因为油不溶于水的原因是由于油比水密度小。(教师引导并学习新词汇“水油分离”)

  四、破解脚印

  师:接下来,兔子警官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线索,小偷逃跑时,脚底沾上了厨房

  地板的油渍,你们要利用刚才你们科学实验“水油分离”,来破解脚印!

  1.幼儿讨论,并提出设想。

  2.教师讲解将有色水刷在带有油脚印的白纸上,水油分离了,脚印就会显现了。

  3.幼儿分组,动手操作。(判断出脚印是什么小动物的,它就是小偷)

  4.出示脚印鉴别图,判断小偷。

  师:恭喜你们破解脚印,现在我们去找到小偷,拿回蛋糕吧!

  五、区角延伸

  利用颜料水和油画棒,在区角尝试“水油分离”创意绘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

  重点难点

  知道各地气温差异与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

  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

  2.能力目标: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

  3.情感目标: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现在的季节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 气温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不冷不热、温暖等词)我这里有三张图片,仔细观察哪一张是这个季节的人们?

  (教师提供三张图片,上面的人们分别穿着裙子、小外套、棉袄让幼儿选择)

  二、初步探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此时不同地方气温差的现状。

  教师再出示两张图片:北极人的图片、非洲热带地区人们的图片。

  教师:仔细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发现那里的气温怎么样?猜猜他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初步讨论三个地方气温差异的原因。

  教师:其实这两个地方和我们这一样是春天,那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热,这个地方那么冷,而我们这比较温暖呢?(教师边说边将这三张图片摆在黑板上)

  3.幼儿自由发表观点。

  三、通过操作大胆猜想三张图片在地图上的位置

  1.教师出示有三座房子标记的地球平面图。

  教师:这三张图片中的人们分别住在图上的三个地方,猜一猜分别住在哪里?请你把他们送回家。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材料已经过塑封处理,每张图片的背后贴有双面胶,方便粘贴。)

  3.展示幼儿的.操作成果并请幼儿陈述理由。

  4.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并请幼儿调整自己的操作。

  四、操作探索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度差异的原因

  1.谈话引出气温和太阳远近有关教师:是什么让我们的地球保持温暖?(太阳)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教师:哦,原来太阳能使我们保持温暖。如果想要热一点,我可以怎么办?如果想要冷一点,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离太阳近就热,离太阳远就冷)

  2.探索操作方法。

  教师:这三个地方哪个离太阳最近,哪个离太阳最远,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用连线的方法,用两地之间直线的长短比较远近,知道热带离太阳最近,寒带离太阳最远。)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再操作一遍进行验证。

  五、总结

  提升教师出示一张用不同颜色表示这三个温度带的地球平面图(红色表示热带、黄色表示温带、蓝色表示寒带)教师:离太阳近的这一片地方比较热,所以叫热带;离太阳不远不近的地方比较温暖,所以叫温带;离太阳远的地方比较寒冷,所以叫寒带。我们生活在温带里。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画有房子标记的地球平面图和各地人们着装的图片塑封起来放在科学角中供幼儿匹配。

  2.游戏活动:将各地的服饰投入表演区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家园共育:和父母共同查阅了解不同温度带人们生活习性以及文化的不同之处。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3

  材料与环境创设

  材料: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各色颜料等物品。

  环境创设:请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活动流程

  谈话——操作感知——讲述讨论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谈话“水真有用”。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水的用处及怎样节约用水,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第二环节:操作感知“水真好玩”。

  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自由操作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二是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三是让幼儿感知是的浮沉。所以在自由操作,自由

  探索的活动中,让幼儿减少探索的直觉行动性,增强探索的预见性,有助于让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第三环节:讲述讨论(7分钟)

  这一环节是组织幼儿进行有秩序的集体活动,是在第一环节自由玩水的基础上,让幼儿说说你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东西,是怎样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讲述后,教师作简单的小结。

  第四环节:游戏:“吹泡泡”。

  这个环节属于延伸活动,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设计思路

  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大家一起来玩水”这一活动。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很难自觉发现水的一些基本特性。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些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

  目标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一些基本特性,这方面是注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难点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方面注重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2、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钟。

  3、巩固对钟表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完整的钟面,嘀嗒声,秒针走一分钟课件。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幼儿操作材料:花生、碗、筷子;珠子、线;小组记录表、笔等。

  3、定时器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想想说说,唤醒已有经验。

  1、通过集体、小组或个别交流的方式与幼儿说说以下话题:

  (1)你在哪里看见过钟?

  (2)钟面上有什么?

  (3)钟有什么作用呢?

  (4)除了钟,还有哪些生活用品也能告诉我们时间?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进行表达。

  3、教师用幻灯展示钟面,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引导语:我们在家里、教室里等许多地方都能看见钟。钟面上有数字1—12,它们有规律地排列着。钟面上还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指向什么数字,就表示现在是什么时间。手表和钟的功能是一样的,我们统称为钟表。有了钟表,我们才能知道准确的时间。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二、数数听听,感知一秒钟有多长。

  1、提问:秒针走一格就表示一秒钟,你们觉得一秒钟是长还是短?

  2、鼓励幼儿用声势自由地表达。

  3、播放一秒钟的"嘀嗒"声,引导幼儿感知和进一步表达。

  4、小结:一秒钟是很短暂的,"嘀嗒"一声就过去了。

  三、比比做做,感知一分钟有多长。

  1、比较一分钟和一秒钟。

  (1)交流:一分钟时间长?还是一秒钟时间长?一分钟里有多少个一秒钟?

  (2)教师用幻灯演示秒针从数字12开始走一圈,同时引导幼儿数数,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2、提问:你觉得一分钟时间大概能做些什么事?

  3、分组操作

  (1)介绍材料和活动规则。

  引导语: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花生,珠子,小组记录表和笔等操作材料,大家可以随便选择,或是用筷子把花生夹到另一个碗里,或是把珠子串进线里,给大家的操作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到了就要停下来,再把刚才的操作结果记录到小组记录表里。

  (2)幼儿分组操作(播放计时器定时一分钟的课件,幼儿可边操作边看时间)

  (3)交流操作结果

  引导语:请各组的小朋友都来报报你们一分钟的操作成果是多少,先请第一组,再请第二组,第三组……

  (3)讨论:一分钟时间是长还是短?为什么同样一分钟的时间,有的小朋友做的多,有的小朋友却做的少呢?

  (4)小结:因为做的事情不一样,有的难有的简单,所以结果就会不一样。而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动作有的快有的慢,它们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只有抓紧时间,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5)再次操作,加快速度。

  引导语: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做同样的事情,请你们加快速度,看看这次在一分钟时间里的操作能不能比上次有进步。

  (6)分享第二次操作成果并小结:很多小朋友第二次的操作结果比第一次好的多,这说明只要我们抓紧时间,加快速度,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四、提升总结,学会珍惜时间。

  1.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引导语: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平时的一分一秒呢?

  2.小结:一秒钟、一分钟虽然都很短。但是时间就是由一秒一秒钟,一分一分钟组成的。我们要学会珍惜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秒每一分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开展各种与时间有关的竞赛活动,如:跑步比赛等,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时间的长短。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做事不拖拉,学会看时间,珍惜时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重点: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石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交流: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交流: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五、迁移经验,感受身体重心

  1.导入: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说一说、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比一比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我充分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而我则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提问“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悬空的程度会不一样”充分调动幼儿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出的猜测有些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意见教师及时进行记录,这样当孩子探究过后也可以有一个比较。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动手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让纸盒娃娃悬空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尝试各种材料,并细致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已经有较好的观察、记录的能力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记录的机会,帮助幼儿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在活动中我以开放式问题“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会悬空的不一样多呢?”探讨式提问“你们觉得哪些谁能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进展式提问“这边都记录好了,那这一格中应该怎样记录呢?”,通过这一些列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不同材料可以让纸盒娃娃悬空到不同程度并记录下来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即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经验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外出找春天,让幼儿喜欢春天。

  2.通过观察,知道春天到了,很多植物都发芽了。

  3.用语言和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看到的小芽的特点。

  活动准备:

  选择初春的小草、树木刚发芽的本园场景。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冬天的树木的样子。

  教师:冬天时,树木是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教师:春天到了,本来光秃秃的树枝上有什么变化?

  3.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观察小芽。

  教师:春天到了,我们看一看树木有什么变化?

  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周围树枝上的变化,帮助幼儿寻找树枝上的.“芽”。

  4.请幼儿自由寻找并交流看到的小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你在哪里找到小芽的?小芽是什么样的?(引导从颜色、形状。)

  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来表示看到的小芽。

  教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示做出小芽的样子来?

  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活动后,我反思了以下三点:

  1、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

  2、没有用更生动的语言来让孩子明白春天和冬天树妈妈的变化。

  3、外出找小芽的过程中,孩子太多没有给孩子更多说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从各种年历的剩余天数中知道一年即将过去,新年已快来到。

  2、知道过一年自己将会长大一岁。

  3、初步懂得时间的宝贵,努力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年历?》

  2、收集各种年历、日历、台历等并布置在教室周围。

  3、年历一本,人手一份小日历,1—31数字十二份。

  活动过程:

  一、参观各种年历。

  (1)鼓励幼儿大胆地去翻一翻,仔细地观察和欣赏,说说自己的发现。

  (2)说说挂历上数字的含义,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数字的理解。

  二、欣赏故事〈年妈妈和她的孩子〉,了解年的含义。

  1、结合课件听故事。

  2、提问:

  (1)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

  (2)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

  (3)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

  (4)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

  1、

  3、5、7、8、10、12)?

  (5)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

  4、6、9、11)?

  (6)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

  (7)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

  (8)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三、观察、感知年历。

  当365个日娃娃都完成了年妈妈交给它们的任务,我们就要过新年了,每到过新年,我们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你们喜欢放鞭炮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鞭炮,鞭炮是怎么响的?(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砰、砰)每一个红颜色的鞭炮里有一个问题,只有小朋友答对了,鞭炮才会响?我们大家一起来放鞭炮。

  (1)一年有几个月?

  (2)一年里有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二月有多少天?

  (3)今年是哪一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属什么?今年还有几天?(与幼儿一起数剩余的`张数)

  (4)以前的日子还会回来吗?

  (5)明年是哪一年?

  四、学习使用年历,了解年历的作用。

  1、学习使用年历的方法。

  (1)6月1日住哪座月房子里?(6月房)找到了6月房,再找哪个日娃娃呢?(教师课件演示使用的方法)

  (2)请你们找到6月1日,并且用铅笔圈起来。记住:先找月房子,再找日娃娃。

  (3)师:6月1日是小朋友的节日,

  (4)你们知道老师的节日吗?请你找一找?(幼儿找日期,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5)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10月1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天。

  2、了解年历给大家带来的方便。

  平时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是这样在年历上查找日期的,年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五、制作年历。

  1、教师交代制作年历的要求。

  2、分组制作年历。

  3、展示各组的年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8

  目标

  1、学习按群计数。

  2、练习物品捆扎的生活技能。

  准备:

  彩色小棒若干,橡皮筋若干,计时器一个,任务转盘一个(如图一)。

  玩法

  1、四名幼儿围坐在桌子四周,一名幼儿转动任务转盘,依其指针指向明确此轮游戏任务。

  2、一名幼儿打开计时器开始计时,四名幼儿同时开始按任务转盘上的任务要求捆扎彩色小棒。

  3、计时时间一到,所有幼儿立即停止捆扎,并开始点数彩棒数量。如果任务转盘指向的任务要求是“2根一捆”,幼儿就要两个两个数,也即按“2、4、6、8……”点数自己所捆扎的小棒;如果转盘指向的`任务要求是“5根一捆”,幼儿就要五个五个数,也即按“5、10、15、20……”点数自己所捆扎的小棒。最后以所捆扎的小棒数量最多者为赢(如图二)。

  规则

  1、需按任务转盘的指向决定每轮游戏的任务。

  2、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一到就必须停下来。

  3、点数小棒时必须以数群为单位,以达到按群计数的学习目的。

  说明

  1、每幅任务图都由三部分信息组成。如在左侧这张任务图(如图三)上,数字5代表每捆5根小棒,字母代表捆小棒的颜色要求,“A一5”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颜色要一致;在右侧这张任务图(如图三)上,“ABCDE”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颜色需不同。两张任务图上的“5分钟”表示的是捆扎日寸间。

  2、教师可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任务图,以每捆5根小棒为例,上述两个任务要求都比较简单,如果幼儿能顺利完成这两个任务,教师就可以设计难度更大一些的任务来挑战幼儿,如“AABBC”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要由三种颜色组成,其中某两种颜色的小棒各两根,第三种颜色的小棒一根。

  3、任务转盘上的8张任务图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也可以提供空白任务图(如图四)让幼儿尝试着自己商量、确定游戏任务,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并借此帮助幼儿真正理解任务图的意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按照某种属性特征给线排序。

  2.观察比较不同线的特征。

  3.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不同线的特征。

  重点难点:

  观察比较不同线的特征并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各种线、安全剪刀、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线,引入线的话题。

  1.每位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了线,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线吗?

  2.它是什么线?用来做什么的?

  3.我们身上有线吗?教室里有线吗?请找一找。

  二、将幼儿分组,给每组提供相同种类与数量的线,请他们讨论如何按照不同的标准给线排序,有几种排序方法。

  1.这些线,它们之中是长的`是什么线?第二长的呢?

  2.这些线里最粗的是什么线?第二粗的呢?

  3.除了粗细、长短,我们还可以根据什么给这些线排序呢?

  三、请幼儿尽可能用更多的办法给线排序,并清楚地记录下排序结果。

  1.你们有了这么多方法排序,可是怎么把它们记录下来跟同伴分享呢?

  2.我们每组都有同样的线,用什么办法可以统一记录方式?

  四、请每组派人介绍他们的排序结果,帮助他们总结出最多种排序的方法及每种线的特征。

  1.你们组有几种排序方法?哪几种?排序的结果是什么?

  2.我们一共有几种排序方法?

  3.这些线有什么特点?请轮流说一说。

  五、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一说书中都出现了哪些线绳,然后布置学习单。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幼儿对线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观察和比较出不同线的特征。大多数幼儿能够按照某种属性特征给各种线进行排序。有部分幼儿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不同线的特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根源,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的多样性。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体发出声音,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3、发挥幼儿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一类材料:铃铛、响筒、口哨、小喇叭等

  二类材料:竹筷、木梳、刷子、瓶盖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猜他是谁:请四名幼儿事先藏在遮挡物后面,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大家根据说话的声音,猜一猜都是谁在说话?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教师: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们都能根据不同的声音猜出说话的小朋友是谁,下面我们试着玩玩这些物品,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1)老师与幼儿交流,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让各种器具和乐器发出声音。

  (2)停止动作,使物体停止发出声音。

  教师;说一说,为什么这些物体会一声不响了?

  (3)小结:使物体运动起来,它就会发出声音,不动它,就没有声音了。

  2、感受声音的`不同

  教师:刚才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么声音也听不清。现在我们分开来听一听竹筷会发出什么声音?玻璃杯会发出什么声音……

  (1)开火车,幼儿各自用自己手中的器具,大家按“一、二、一”的节奏敲一敲,吹一吹。

  (2)感受声音的不同性质,如嗓、清音、高音、低音节奏快、节奏慢等

  3、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教师: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录音机播放的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们会想象到什么事物?

  (1)鸟叫

  (2)流水叮咚响,一群鸭子嬉戏

  (3)动画片《狮子王》的插曲

  (4)小结: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5)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

  4、探索模仿声音

  教师:刚刚我们听到了马飞快地跑的,鸟儿欢快的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学一学?试一试,模仿这些声音

  (1)学习模仿马蹄声

  (2)幼儿交流模仿声音

  (3)师生合作配音

  出示森林背景图,老师操作鸟儿、大象、小猫、鸭子等图片由幼儿配音:

  清晨,鸟儿们醒来了(揉塑料纸或打纸片模拟小鸟上下纷飞。)

  大象走来了(用拳头慢慢的敲桌子)

  小猫走来了(喵喵!)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本课: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认真听,试着模仿,就会发现很多乐趣。

  2、幼儿休息。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科学活动,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但现在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准备上建议提供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气球、打气筒、纸、笔。

  三、教学活动:

  1、引导、观察。

  (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

  (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2、探索:气球里的空气

  (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

  (2)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

  (4)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5)请幼儿记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气球、吸管、小杯子、塑料袋与幼儿人数相等。

  2、鱼缸里养一条活鱼、土块儿、三只短蜡烛、火柴、两个不同大小的玻璃杯、抹布一块、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 谜语引入

  1、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 摸不到,没有颜色和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

  二、找空气

  出示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寻找空气。

  1、请幼儿把瘦气球变成胖气球,往里吹气,气球吹鼓后问:“气球里面有什么?”让胖气球减肥变瘦气球,将吹鼓的气球口放开,请幼儿观察发生的情况(空气跑掉了,气球变瘦了)。

  2、请幼儿用塑料管往水里吹气,有气泡产生。说明人体有空气。

  3、 师:今天老师再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认真看老师手里的塑料袋会变出一个什么秘密来?请看塑料袋怎么样了?(鼓起来了)谁能告诉我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空气)请幼儿用手摸一摸。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发现哪里有空气呢?(气球、杯子、水、塑料袋。)

  师:那就是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 3f

  三、感知活动:空气的特征。

  师:我们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那么空气是什么样的.呢?

  1、请幼儿看一看杯子里的空气,身体周围的空气。

  师:你看见空气了吗?(没有。)

  师:说明空气是看不见的。

  2、请幼儿摸一摸身体周围的空气。

  师:你摸着空气了吗?(没有。)

  师:说明空气是摸不着的。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用手摸空气了,谁能告诉我空气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四、空气的作用

  师:我们知道了l

  3、那么空气有什么用途呢?

  (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点儿憋气,很难受。)为什么?(不能呼吸到空气。)

  得出结论: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

  (二)空气还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呢?

  实验:

  教师点燃三支蜡烛,用大小不同两个玻璃杯同时罩住两支蜡烛,一支蜡烛不罩,看看有什么变化?(盖上小杯子的最先熄灭,盖上大一点杯子的再灭,不盖的一直燃烧。)

  师:你看蜡烛怎么样了?为什么灭了呢?(空气进不去,蜡烛就灭了。)

  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课下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信息:那些物品是利用空气原理制成的。(如:救生圈、风筝、轮胎等。)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到处都存在的认识。

  【活动反思】

  通过实验和操作,孩子们掌握了空气的特征和用途,同时孩子们也喜欢上了科学小实验,特别是纸放进水里不湿的实验,孩子们反复做了几遍,才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只是在观察土块里有空气时,通过投影仪看的不太清楚,如果让孩子们座次摆成半圆形,做实验时离孩子近一点效果会更好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老虎的习性、生活习惯、外形特征等。

  2、能学用相关的词语(潜伏等)描述视频中的见闻。

  3、有老虎是保护的概念和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用原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老虎

  1、故事里的大老虎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先是粗暴,后来是有爱、善良。

  2、真正的大老虎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二、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

  1、老虎是怎样的?外面看得到的叫长相,也叫外形。用黄色的老虎头表示。

  2、除了这个,老虎还是怎样的?蓝色老虎头:行动(如吼叫)红色老虎头:食物(如吃肉,喝水等)

  三、出示视频,观看并讲述

  1、请小朋友们先看看,看了请你说说视频中的老虎是什么样的?尖锐的牙齿,耳朵在动。

  2、完整讲述捕食过程

  (1)准备行动(学习潜伏新词)

  (2)老虎很会动脑筋,是有智慧的动物。

  (3)潜伏–潜行–奔跑–潜伏–捕捉

  3、老虎宝宝老虎是怎么对宝宝的?引出粉色老虎头:家人

  4、绿色老虎头:老虎的生活环境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环境。

  四、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帮助幼儿总结学习方法。

  五、老虎是保护动物老虎生活在什么地方?(东北虎、华南虎)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有老虎?为什么要保护老虎?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4

  活动背景:

  我班幼儿男孩子较多,对交通工具很感兴趣,对于圆头圆脑的轮子更是有无穷尽的探索乐趣,每次活动后,都围着我嘁嘁嚓嚓,意犹未尽。我便由此想出再让孩子对于轮子有进一步的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操作活动,了解我们的周围世界有各种轮子。他们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异,但都有相同的形状,使得轮子能滚动,并能使物体移动。

  2、学习测量技能,发展幼儿观察、操作能力,扩展幼儿的思路,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请每一个幼儿带一个轮子或有轮子的玩具。

  2、教师准备有轮子和缺一个或二个轮子的玩具几个,短绳子若干条。

  活动过程:

  教师:“请你们把带来的轮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动,然后告诉我,是什么使你们的玩具移动的?”

  幼儿:“轮子”

  教师:“请你们观察一下轮子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允许幼儿互相观察玩具。

  教师:“你们还可以用小绳子量量它有多长。”

  教师示范用绳子量轮子的大小,讲述量的方法,允许幼儿相互测量玩具。

  教师小结:“有的轮子大,有的轮子小,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头,有的用铁,有的用橡胶做的,它们做的材料都不一样,但它们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圆形的。”

  教师:“你们想过吗?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呢?”

  “现在你们可以再玩玩,观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个其他形状的东西来比较一下,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发现,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

  小结:“圆形的轮子能滚动,长的、方的积木不会滚动,有轮子的玩具移动省力。”

  “你们在幼儿园、家里、街上还看到过有哪些东西有轮子?”

  “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轮子将会怎样?轮子坏了又会怎样?”

  教师:“请你们以后在街上、家里、商场里各个地方观察有轮子的车子、机器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以后请你们再来讨论。”

  活动反思:

  幼儿对实验活动的兴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处,就是关于“滚动”这一个词,应该给予简单的解释:圆形的东西能滚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5

  活动一

  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云的形状,说出看云的感受。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准备:

  选择多云的日子和一块草地。

  过程:

  一、引发兴趣,唤起幼儿的有关经验。

  1、谜语导入: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

  2、启发幼儿说说平时看到过什么样的云,它们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到户外观察云的形状,说说看云的感受。

  1、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一大片云,说说这片云的形状像什么。(让幼儿充分想象,发表意见。)

  2、幼儿随意坐或站,自由观察天上的云,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云,它像什么,后来又变得像什么,为什么会变。

  3、请幼儿说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现象,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启发幼儿说出云是在不断移动的。)

  三、引导幼儿欣赏故事《云宝宝和风娃娃》(附后)。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提问:寂寞的太阳公公有什么愿望?云宝宝和风娃娃是怎样做的?它们变了些什么魔术?

  2、引导幼儿根据观察所得,尝试仿编故事。

  四、组织游戏:会变的云。

  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片云在草地上任意地飘来飘去。当教师说“云变了”时,幼儿马上摆出一种姿势表示云的`形态,并说说自己变的是一片什么形状的云。当教师说“大风吹来了”时,幼儿就四散跑开蹲下,表示云被大风吹散了。

  活动二

  目的:

  1、引导幼儿认识云的形成过程以及云的颜色与厚薄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准备:

  白云卡片一张,磁带、录音机各一,手电筒五支,白纸若干。

  过程:

  一、游戏:我是云宝宝。

  随着愉快、轻松的音乐,幼儿依次传白云卡片。音乐暂停时,拿到白云卡片的幼儿可发挥想象,说:“我是云宝宝,我能变成××。”

  二、讨论云的形成。

  1、为什么天空中有云?云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回答。)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提问:“小水滴想旅行请谁来帮忙?太阳公公帮助小水滴变成什么飞上了天?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云是怎么聚集而成的?

  三、讨论云的颜色。

  1、云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天空中的云有时是白色的,有时是灰色的、黑色的?

  2、通过实验感受云的颜色与厚薄之间的关系。

  ①将手电筒当作太阳,将白纸当作白云,引导幼儿做实验,观察当“太阳光”照在一张纸上时所产生的现象。(透过纸能清楚地看到光。)

  ②当“太阳光”照在叠放的几张纸上时,你发现了什么?(光能透过纸,但看得不太清楚。)

  ③再加上一些纸,你发现了什么?(看不见光了。)

  3、小结:其实云是白色的,只是因为云的厚薄不同,才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当云很薄的时候,阳光照在它们身上,云看上去就是白色的;当云变厚时,阳光只能透过很少的部分,云看上去就是灰色的;当云很厚时,阳光无法透过,云看上去就是黑色的。

  活动延伸:

  画出各种各样的云。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教案02-08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7-13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0-26

大班水的科学活动教案12-1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6-0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2-23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12-14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弹性12-09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沉浮教案12-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精】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