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15 09:22: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 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 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二、活动准备1. 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2. 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 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三、活动过程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 每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 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4、 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现在请小朋友从你们的袋子里拿出相同的`东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5、 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四)出示带子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现在看看老师袋子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儿唱读。

  (五)结束活动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现在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离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现在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教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兔小猴。

  幼儿回答是小兔后,放音乐《小兔跳》带领幼儿学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现在我们一起做小兔去拔萝卜啦。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也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项活动。本次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分别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主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掌提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喜欢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完整的铅笔、长条积本、曲别针、橡皮等测量工具,黑板 1 块。

  2.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活动建议】

  1.结合图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出示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提出问题:大熊想制作一个和咱们班一样长度的玩具,可不知道子有多长,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玩具有多长?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概长度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大熊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长度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测量玩具长度的过程,提醒其他幼儿注意观察。

  (3)示范并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注意首尾相连, 量一次记录一次。

  (4)请幼儿运用新经验再次测量玩具概长度并记录结果。

  3.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测量,探索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第 28 页,选择两种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用每种工具测量的次数和结果。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

  请幼儿依次用曲别针和长条积本测量幼儿用书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提问两次测量结果一样吗?书本有几个曲别针长?用曲别针测量了几次?书本有几个长条积木长?用长条积木测量了几次?

  (3)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并讨论: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测量的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测量的次数就多。

  3.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1)请幼儿交流自己想测量的物品或距离。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品的高度、远近等,探索用什么工测量合适。例如:桌、椅的高、矮,家里电视离沙发的距离。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能够辨别汽车大小的不同。尽量不超过三条。

  2.能够认识大小标志,并按一定顺序排列汽车。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汽车排序相关图片、大小标志图片、生日歌曲伴奏。

  纸面教具:大小连线图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汽车王国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汽车王国,今天是汽车国王的生日,你们愿意为他一起庆祝吗?

  ——大家跟着小精灵一起去见国王吧。途中我们会经过三个停车场,必须完成3个任务才能见到国王。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大小标记,并按要求停车。

  ——小朋友停车场里有几辆汽车?它们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是表示大小的标志。猜猜哪个是表示大?哪个表示小?

  ——停车场①:请小朋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汽车排好,最大的汽车排在小红旗的`后面。

  ——停车场②:请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汽车排好,最小的汽车排在小红旗的后面。

  ——停车场③,请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汽车排好。

  三、出示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照大小,分别与大小标记连线。

  ——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哪些物品大,哪些物品小?

  ——把大的物品和表示大的标志连在一起吧。

  ——把小的物品和表示小的标志连在一起吧。

  四、教师总结,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小精灵去给国王庆祝生日。

  ——小朋友真厉害,我们已经完成3个任务了,现在就跟着小精灵一起去为国王庆祝生日、一起去吃蛋糕吧!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4

  设计意图

  通过对幼儿日常活动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对动物有浓厚的兴趣。结合《指南》精神、幼儿兴趣特点和年龄特点,我将感知数量与动物餐会的情境相结合,整个活动过程以游戏化的情景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和数学的趣味性。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在复习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感知数量7,目测7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了解7以内的数量间的关系。

  2、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按数匹配实物。

  难点: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食物图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游戏“小猴摘水果”导入。

  1、今天是小动物们聚餐的日子,小猴子想:我家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一定要带给小伙伴们尝一尝。于是他来到了果园:看一看小猴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PPT,如图一,让孩子们进入电脑创设的情景。

  2、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伸出你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数一数。7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是不是7个苹果呢?我请××来数一数。7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梨树上有几个梨子?大声告诉刘老师。它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小结:我们的数字7可以表示7个苹果,也可以表示7个桃子。数字7的本领可真大。

  二、基本部分

  通过小动物分食物和装盘子的游戏感知7以内的数量,尝试桉数匹配实物。

  1、感知食物的数量

  小猴子摘完水果了,你们猜猜他摘了几个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么多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小猫也来了,它带来了几条小鱼呢?五条小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看看还有什么小动物来参加聚会了?她带来了几根香蕉?七根香蕉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动物分食物

  这时,小鸡们也来参加聚会了。来了几只小鸡啊?我们一起数一数。小鸡什么都没有带,小动物们都想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小鸡吃。那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把哪一种食物分给小鸡,才是正好每只小鸡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小鸡有食物了,这时又来了几只小狗?那谁的食物可以分给小狗,正好每只小狗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3、分组练习:小动物装水果。

  最后,小狐狸也来参加聚会了,可是食物已经没有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狐狸装食物吧。装之前,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小狐狸想要几个食物呢?(7个)

  是的,有的.小狐狸需要7个食物,有的需要6个食物。请你按照小狐狸的需要帮它装好食物。

  三、结束部分

  数一数食物有多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小盘子里都有什么食物呢?

  ×××的香蕉有几根?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我们一起把水果带回教室给小狐狸吃吧。

  活动延伸

  进餐前通过数碗,进一步巩固按数取物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内人数的变化进一步感知数量间的关系。

  快乐餐会(感知7以内数量)微反思

本次活动,全程以故事展开,加上故事环节以小动物为主,幼儿比较感兴趣。首先通过数一数果园里的水果复习数量6,幼儿通过跟着老师点数来完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其次,教师通过快乐餐会这一情景,与幼儿一同感知7以内数量,通过数香蕉、数苹果、数小鱼等,引导幼儿感知数量7,理解数字7可以代表任意7个物品。

  在动画效果设置上,我们选用超链接、路径等技术创设动态场景,以此来调动幼儿兴趣。结尾处教师通过幼儿无声操作为观看者营造人机互动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整体来看,我觉得本节活动思路新颖,教学效果显著。但在微课制作的技术运用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能够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分类。

  2.玩玩中体验和点点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点点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这个像太阳一样的圆点是--"黄点点"。黄点点有个很厉害的本领。那就是它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黄点点变魔术。带领幼儿从左往右手口一致点数。

  1.引导幼儿感受数量变化。

  我们一起来数数一个黄点点变成几个黄点点了?

  小结:从左往右数,一个黄点点变成了三个黄点点。

  2.引导幼儿感受颜色变化。

  黄点点还会怎么变?谁想上来点一点?

  小结:点点点、变变变,黄点点变成了一个红点、一个黄点、一个蓝点。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手口一致点数,请出点点的好朋友们。

  1.黄点点找朋友。引导幼儿点数黄点点。

  2.红点点找朋友。引导幼儿点数红点点。

  3.蓝点点找朋友。

  蓝点点的.朋友还没来,一共需要几个蓝点点,才能和红点点黄点点一样多?还要点几下呢?谁来试一试?

  四、给幼儿按颜色分组,带领幼儿玩点点游戏。

  1.点点排排队。

  小朋友们,我们来扮演点点吧。红点点一排,黄点点一排,蓝点点一排,同种颜色的点点小朋友排在一起。

  2.小点点乘火车。教师依次发出不同颜色的指令,引导该点点颜色的小朋友排队,然后开火车离开。

  红点点们快来排队喽。红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黄点点们快来排队喽。黄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蓝点点们快来排队喽。黄点点们都站对了吗?

  真棒,点点火车出发啦。一起去教室里找找同样颜色的朋友吧。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6

  大班幼儿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较中班幼儿有了较大发展,在分类活动中,可以逐步学习按物体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特征进行分类以及按规律进行二次分类和多角度分类。“小管家”活动,就为幼儿提供按大的门小的窗、大的桌子小的椅子进行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的机会;在按物体的名称进行一次分类后,各组又进行多角度的二次分类,并尝试用简单的表格进行统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两种特征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类。

  2.能用简单的图表记录探索的过程和发现,具有观察判断能力。

  3.萌发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意愿,具有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懒洋洋头饰 1 个,小管家标志牌若干;带隔断的小整理箱、笔

  及统计各 4 份;实物小图片,如:大小、颜色不同的苹果、梨、桃子,铅笔盒、

  笔袋、橡皮,圆柱体、正方形、长方形,碗,勺、盘图片各 10 张。

  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调查自己家中有多少门窗、桌椅,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结果,学习分类统计物品,初步了解简单的统汁方法。

  1.交流调查结果:相互介绍自己家的门窗、桌椅各有多少,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录的。

  2.展示幼儿有代表性的记录,如: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宇、汉字记录,数字记录等。

  3.教师评价幼儿记录方式的'优缺点,最后展示自己设计的记录表格,开说明表格记录的优点。如:可以按物体的多种特征和数量清楚地圮录下来。

  二、开展“小管家”游戏,学习按物体的两种以上特征进行分类。

  教师扮演懒羊羊,请幼儿帮忙整理混合在一起的水果、文具、积木、餐具, 导人活动。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如:请幼儿将红的、好吃的放在一起,将不是红的、好玩的放在一起,将大的、好玩的放在一起,将小的、进餐用的放在一起等。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一次分类:请幼儿分 4 组,按水果、文具、积木、餐

  具的类别将图片分到 4 个小整理箱内,检查验证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3.4 组幼儿按要求选择图片,各自完成二次分类统计任务,填好统计表。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分类依据。如;积木组可以先将积木按大小分,再把分好的两组图片按形状或颜色分;也可先将积木按颜色分,再按大小或形状分等。

  4.4 个组各选一名幼儿分别验证,看一看4 个组统计的结果是否与物品吻合。提醒幼儿将物品分类整理好,放到指定的整理箱中。

  三、评价分类统计的过程、结果,佩戴“小管家”标志牌。

  鼓励幼儿完成任务,幼儿间评价,推选出分得又对又快的小组,并颁发小管家标志牌。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7

  目标:

  1、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

  2、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3、愿意积极动脑,大胆尝试。

  准备:

  活动过程:

  一、复习1~5的组成

  1、师:今天我们来玩上次老师教过的"碰球"游戏,再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2~5的组成。

  2、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要玩的数字的碰球师:嗨嗨,我的一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一球碰一球。

  3、教师与幼儿分全体和个人玩这个游戏大班数学 6的组成(复习)目标:

  1、复习6的组成,知道6的组成有5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根据教师的出示的数熟练的说出能组成6的`另一个数。

  3、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准备:6个玩具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1、请个别幼儿起立玩碰球游戏

  2、以3桌为一组,请其中一组说出小于6的数,另一组找到与其组成6的数字

  二、玩游戏,巩固6的组成

  (一)猜猜我的手上有多少

  1、教师讲明游戏规则:教师手上一共有6片雪花片,教师出示其中一只手的雪花片,请幼儿说说教师另一只手有多少雪花片

  2、分幼儿全体和个人进行游戏3、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能准确的说出答案,教师对幼儿的答案小结

  (二)开火车回答幼儿按顺序快速回答教师另一手中雪花片的数量(不能快速回答的幼儿由大家帮忙)

  三、做作业

  1、教师讲明作业做法

  2、幼儿独立完成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8

  大班幼儿对数的敏感性比较强,他们对5以内的数量已经能正确感知。在幼儿园室外活动时,幼儿上下楼梯要排队……在排队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尝试着用第一、第二来表达自己的位置。用图形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用序数(第几)表述5以内的序数。

  2、能力目标:从多方向出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情感目标:体验助人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

  正确说出5以内的序数 。

  难点:能从多方向出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双面胶;1-5数字卡片一套;5层楼5个房间的楼房一栋;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图片各一张;图形队列图。

  经验准备:认识基数;认识简单图形;能区分左右。

  活动方法

  讲解演示法、引导法、观察发现法、游戏操作法、讨论法。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家,可是有些图形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找到家吗?"2、活动展开(1)通过观看图形宝宝横向和纵向排队,引导幼儿能从不同方向表述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

  老师:"小区太大了,找不到家的图形宝宝都来到了我们班上寻找帮助,希望你们能帮它们找到家。看!它们排着队来了。"① 教师:"图形宝宝们多神气啊!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从左到右排第4的图形宝宝是谁?从右到左排第3的图形宝宝是谁啊?"② 教师:"看!图形宝宝们变成纵队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从上向下排第1的图形宝宝是谁?从下向上排第2的图形宝宝是谁啊?"(2)、开展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培养幼儿从多方向出发能正确表述物体的位置,体验助人的乐趣。

  教师:"图形宝宝出来的太久了,它们的爸爸妈妈该着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卡片,贴在黑板上)① 引导幼儿观察楼房卡片,知道楼房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

  教师:"这就是图形宝宝们所住的小区,我们一起来数数这栋楼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大家记住了,第一层就是最下面的一层,看!老师贴给你们看,第一层贴数字1,下面老师要找小朋友上来贴其它的数字,在第几层就贴数字几。"(幼儿贴完后,教师要明确左右的方向)教师:"有数字的这边是右边。"②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讨论将图形宝宝送回家。(第一个由老师示范)A.图形宝宝家住在第3层,从左边数第4个房间。

  B.长方形宝宝家住在第1层,从右边数第3个房间。

  C.三角形宝宝家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2个房间。

  D.正方形宝宝家住在第5层,从右边数第1个房间。

  E.梯形宝宝家住在第2层,从右边数第5个房间。

  (教师每提一个要求,请一名幼儿将图形宝宝贴在相应的房间内,让其他幼儿讨论贴得对不对。)(3)让幼儿讨论,分享游戏感受,体验助人的乐趣。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认识,能正确说出名称并进行分类。

  2、在此基础上对半圆形和椭圆形有初步的了解。

  3、愿意与同伴分享食品,体验共同品尝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形片片各一、插有标记图的盘子四个、各种图形食品等幼儿已有生活中图形物品的知识

  活动过程

  1、认识图形宝宝,谈谈说说我知道的各种图形的物体。

  “今天有许多的图形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谁啊?”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图形,幼儿跟它们打招呼)

  “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讲述)

  2、感知食品形状的'多种多样。

  a.“图形宝宝除了喜欢藏在xx地方,还喜欢藏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藏在食品里)

  b.出示一个桔子

  提问:“桔子里藏有哪些图形宝宝呢?”

  “还有哪些食品里藏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去看看”(幼儿边看边讲述)

  2、给图形食品找家

  a.出示贴有标记的盘子

  b.请小朋友看着标记帮图形食品来分分家,并说说你把什么食品放在什么标记的家里了。

  c.共同检查幼儿分类情况,并认识椭圆形和半圆形。

  3、分享食品,通过提问让幼儿讨论如何与同伴分享食品。

  a.你最喜欢吃什么食品?

  b.碰上自己爱吃的东西能不能一个人拿它?食品的果皮和包装纸应该放在哪里?

  c.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食品。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扰,感知7以内的数量,提升目测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数字1到7。

  课件准备:图片《气球》,纸面教具《穿糖葫芦》《水果连连看》。

  纸面教具:《穿糖葫芦》《水果连连看》各打印班级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观看课件,数一数,判断7以内的数量。

  观察图片上3排气球的差异:大小、颜色、排列都不同的气球,引导幼儿数一数,发现数量都是“7”,用数字“7”来表示。

  ——有几排气球?第一排有几个?第二排呢?第三排?一样多吗?

  小结:每排气球大小颜色不同,但每排的数量都是7。

  打印纸面教具,幼儿分组进行7以内数量的等量判断。

  1、第一组:操作《穿糖葫芦》,请幼儿找出数量相同的两串糖葫芦,用彩笔给它们画上竹签。

  2、第二组:操作《水果连连看》,请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的水果数量,把数量一样多的水果用线连起来。

  互相分享活动结果,巩固7以内等量判断。

  1、教师引导幼儿检查操作结果(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

  ——出示个别幼儿“穿糖葫芦”的结果:这位小朋友做的对吗?若有错就继续引导:这两串糖葫芦一样长,一起数一数他们数量是多少?一样多吗?

  ——出示个别幼儿《水果连连看》的结果:这位小朋友连得对吗?谁来说说?

  2、正确判断7以内等量的物体。

  ——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两排/两堆的'东西是不是一样多呢?

  小结:两排/两堆东西的大小、排列都不同,可以用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判断出它们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美工区开展绘画、泥工、盖印章等活动,让幼儿设计相应的物品,如7个三角形、7朵小花、7个球等,制作完把相同数量的物品放在一起。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5以内的序数的含义,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次序。

  2.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活动准备

  1.课件内容:《认识5以内的序数》PPT课件

  2.纸面教具:“送小动物回家”“给小火车送货”“停车”的游戏操作材料(下载打印可直接使用)

  活动过程

  认识5以内的序数。

  熊猫奇奇和小伙伴们准备坐上小火车,去森林里参加跑步比赛。

  ——火车开来了,数一数火车有几节车厢,不同颜色的车厢分别是第几节车厢?

  ——熊猫奇奇和小伙伴们准备上车了,看看他们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引导幼儿从右往左确定动物的.位置。

  到了比赛地点,熊猫奇奇和小伙伴们排好了队。

  ——总共有几只小动物?他们是怎样排队的?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你是从哪里开始数?

  跑步比赛,巩固序数第一到第五。

  ——有几只小动物参加比赛?他们分别在第几跑道?

  ——小动物冲过了终点线,看看谁得了第一名?谁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

  动手操作,巩固序数及序数的方向性。

  1.送小动物回家:提供单层的动物房子底图、小动物等,幼儿将小动物送回家。

  2.给小火车送货:提供5节车厢的小火车、送货单,幼儿根据送货单将食物送到相应的车厢内。

  3.停车:提供停车场底图(5个空位)、尾部有箭头标志的小汽车5辆 ,幼儿根据小汽车尾部的标志找停车场。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数自己家的楼层、游乐园玩游戏排队,自己排在第几等。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历上找到确切的日期。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大年历图一张。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学具:4张作业清单,XX年历人手一张,铅笔人手一份。

  4、经验准备:幼儿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师讲述故事《年***一家》,提问:年妈妈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个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进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师:今天年妈妈和她的日娃娃们也来到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师小结:一年里一共有十二个月,分别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个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3、认识年历并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问:方框里的红色数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导幼儿认读:x月x日。

  (2)鼓励幼儿查找具体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师幼共验证。

  (3)师幼共同小结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4、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业清单、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检验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标记。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原来一共有365个日娃娃。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最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个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超级擂台赛》的故事内容,知道具体比赛环节。

  2.能够对数字大小进行比较,初步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3.乐于帮助别人,认同获胜者机智勇敢、认真负责的品质。

  二、活动重难点

  根据故事内容,初步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大班幼儿已经掌握观察、比较和分析等数学方法。

  2、物质准备:统计表、笔、PPT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山羊公公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我们来一起看看,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二)基础部分

  1。依次出示PPT前半段,讲述故事内容,请幼儿仔细倾听并观察。

  (1)山羊公公是羊族的族长,他的家族里本来有很多很多的小羊,可是山上的大灰狼越来越多,小羊却越来越少了,小朋友们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回答)

  (2)对,许多小羊都被大灰狼吃掉了,这可怎么办啊?我们来帮他想想办法吧。(幼儿回答)

  (3)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办法,山羊公公也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决定要张贴告示聘请一个守卫,保护自己的孩子们。

  2.介绍来应聘的动物

  (1)许多小动物都来应聘了,我们看一看都有谁呢?(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2)这么多动物都来应聘,这可怎么办呢?山羊公公用的是什么办法?超级擂台赛是什么意思?

  (3)小结:哦!超级擂台赛就是让动物们比一比。谁的本领大,谁就能成为守卫。

  3、介绍比赛规则,统计单项比赛结果

  (1)了解擂台赛的项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多媒体画面)

  ——看看说说:共有哪些比赛项目呢?怎样才能在比赛中获胜呢?

  (2)请幼儿尝试做裁判,记录比赛结果。(幼儿操作)

  ★身高比赛——说说这场比赛的获胜要求是什么?100厘米在哪里?几个小动物胜出了?(多媒体横向拉出一条100厘米身高线,让幼儿进行比对,在获胜的动物后面打勾。)

  ★举重比赛——说说哪些动物举重超过了100公斤,

  (多媒体显示统计结果,让幼儿进行比对,做好记录。)

  ★接飞盘比赛——说说那些动物接住了飞盘。

  (多媒体显示将接住飞盘的动物圈出来,让幼儿进行比对,做好记录。)

  4、合计比赛结果

  (1)谁是最后的获胜者呢?

  ——提问:用什么办法知道谁是最后的获胜者?

  (2)把三场比赛的结果合在一起看看,得出结果。(三位获胜者。)

  (3)小结:只有在每一项比赛中都胜出了,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三)揭晓故事结尾(多媒体演示故事结尾)

  1.说说怎样选出最后的获胜者?

  2.看看山羊公公的办法。(请它们三个分别和羊群上山。)

  ——提问:你们知道谁能成为小羊们的守卫了吗?为什么?(机智勇敢,认真负责。)

  3.为小狗的获胜感到高兴。

  五、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大风吹》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

  附故事内容

  为了保护羊群,山羊公公决定要聘请一位强壮、勇敢的守卫来对付大灰狼。可是,来应聘的动物太多了,怎么办呢?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让动物们来一场“超级擂台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狗、老虎和大猩猩三位挑战者获胜。山羊公公该选谁好呢?于是,他请狗、老虎和大猩猩分别上山看管羊群,最后,狗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小羊们的认可,成为了山羊家族的最佳守卫者。

  大班数学:《超级擂台赛》活动反思《超级擂台赛》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图画故事绘本。为了保护羊群,山羊公公决定举行“超级擂台赛”,聘请一位强壮、勇敢的守卫来对付大灰狼,保护羊群。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动物,经过一关关的挑战,最后猎狗获得了胜利,成为羊群的守卫。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到底谁能胜出,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比赛,孩子们知道机智勇敢、认真负责的动物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本节活动巧妙地在文学作品中融人数学内容,帮助幼儿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增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因为有了文学作品的精彩情节的支撑而生动有趣了许多。没有机械地照搬故事,而是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将故事的情节作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动物的数量从原来的14个变成了8个,对各项比赛的获胜标准进行了修改。这些删删改改,都是为了给孩子有一个适度挑战的空间。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活动增色不少。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元素组合起来,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情境性,满足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做到更好地优化教学。在挖掘绘本中的数学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概念,将故事内容与幼儿园数学活动进行整合。绘本中的多项比赛结果需要孩子通过统计的方法来获知,只有孩子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有趣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的比赛内容,让统计变得不再枯燥,更能激发孩子去操作、去发现。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4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特征。

  2.能根据小蛇肚子的形状,进行食物的匹配与简单组合。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课件准备:小蛇插图、不同形状帽子的蛇、不同形状的食物等课件相关图片。

  纸面教具:《喂小蛇吃食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插图,引起兴趣。

  ——有一只小蛇东看看西看看,原来它肚子饿了,想找东西吃,它想吃什么呢?

  二、观看小蛇肚子,复习感知图形特征。

  1.播放小蛇肚子里有圆形的图片,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

  ——小蛇吃了水果,请你猜猜是什么水果,为什么?

  ——小蛇吃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吃完圆圆的苹果,小蛇的肚子也变成圆形的了。

  2.出示圆形图片,师幼讨论圆形的特征:圆形是圆的,它没有角,只有一条圆圆的边。

  3.播放小蛇肚子里有三角形的图片,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

  4.出示三角形图片: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直直的是三角形的边,边和边相交的地方是三角形的角。

  5.播放小蛇肚子里有正方形的图片,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

  6.出示正方形图片:正方形由四条边四个角组成。直直的是正方形的边,边和边相交的地方是正方形的角。

  三、操作课件,玩游戏“喂小蛇吃食物”,尝试图形匹配。

  1.出示三只戴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帽子的小蛇,幼儿根据小蛇帽子的形状选择相应的形状的食物送给小蛇。

  ——小蛇要吃和它帽子形状一样的`食物,戴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帽子的小蛇分别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把各种形状的食物送给小蛇。为什么这样送?

  2.教师出示半圆形(或长方形)的食物图片,幼儿将两个相同图形拼成另外的图形送给小蛇(如两个半圆形拼成一个圆形,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这个半圆形(长方形)食物能喂给戴圆形(正方形)帽子的小蛇吃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戴圆形(正方形)帽子的小蛇吃到食物呢?

  小结:原来,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长方形)拼合在一起也可以变成圆形(正方形)。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打印纸面教具《喂小蛇吃食物》,投放到数学区,幼儿继续操作“喂小蛇吃食物”图形配对游戏。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5

  故事背景:

  老师带小朋友去超市买玩具,给每个人买了一个数字拼版。上面有“1、2、3、4、

  5、6、7、8、9、0”这十个数字。回到幼儿园,老师拿出“1、2、3”这三个数字,对小朋友们说:“你们能用这三个数字摆出多个不同的三位数吗?”皮皮摆了一个321,可可摆了一个123,圆圆摆了一个231。小朋友们,你们还有新的摆法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有序的观察。

  2、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锻炼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数字拼版》;数字卡片;星星卡片。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排排队游戏玩法:

  教师准备好“1、2、3”3个数字,请三个小朋友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各抽出1张数字卡片,站到前面来,下面的小朋友边拍手边说儿歌:小兔子,真淘气,跳到东来跳到西,集合!站队!要求每次3只小兔子站的位置不一样小兔子站好队后,下面的小朋友大声读出他们手里的数字卡片。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数字拼版》,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用123这三个数字摆了那三位数呢?

  小朋友用123,还能摆出哪些三位数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2、3,引导幼儿摆放数字卡片,并记录在黑板上。教师:“小朋友,我们也用这三个数字来排列一下吧!

  我们先让数字1站在第一位,有几种摆法呢?

  我们先让数字2站在第一位,有几种摆法呢?

  我们先让数字3站在第一位,有几种摆法呢?我们可以用这三个数字摆出六种组合方式!

  2、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星星卡片,组成新的组合。

  教师:“老师这里有三种颜色的星星卡片,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排列方法呢?

  我们可以让红颜色的星星在前面,这样有两种摆放方法。

  我们还可以让黄颜色的.星星在前面,这让也有两种摆放方法。我们还可以让蓝颜色的星星在前面,同样还是有两种摆放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种颜色的星星卡片一共有6种排列方法。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用5、6、7数字卡片排列三位数,并记录。看能排列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用三种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排列,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并记录不同的排列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三个数字,编写电话号码,让小朋友自己组合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3)园内完成《操作侧》第43/44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可给幼儿三种不同的水果,让小朋友进行不通顺序的排列,看看有多少种排列。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43/44页。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06-13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经典)06-13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经典(15篇)06-15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02-24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15篇(精品)06-13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优秀【15篇】06-13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汇编15篇)06-15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02-06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06-13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