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6-23 13:07: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品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品15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出摘葫芦的方法

  2.体验与同伴一起摘葫芦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大胆尝试使用不同方法摘葫芦。

  活动难点:遇到问题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做过摘葫芦的计划。

  物质准备:相机、幼儿搜集的各种采摘葫芦的工具、剪刀、安全刀、梯子、平衡木、垫子、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发出摘葫芦的提议

  2.请幼儿说说想用什么方法摘葫芦。

  教师:孩子们,我们观察过幼儿园的葫芦,葫芦长大了小朋友们都想把它摘下来。我们也一起讨论了摘葫芦的方法,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剪子,可以用刀,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不用工具也可以摘葫芦,到底哪一种工具最好用呢?哪一种方法能把葫芦摘下来呢?咱们一起到院子里去试一试就知道啦!

  二、了解摘葫芦时的安全

  1.请幼儿说一说摘葫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2.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安全提示:在摘葫芦时要小心,不乱跑,使用工具时更要小心,千万不能弄伤自己或其他小朋友。

  三、幼儿尝试摘葫芦

  1.观看曹爷爷摘葫芦示范,掌握正确摘葫芦的方。

  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爷爷如何摘葫芦,才把葫芦的“龙头”留住

  2.幼儿自愿分组进行采摘葫芦。

  3.幼儿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摘葫芦。(提示摘葫芦时要注意安全)

  (1)够不到较高处的葫芦怎么办?

  预设:幼儿自己踮脚、跳一跳、向下拉树枝等。

  措施:引导幼儿寻找身边可以利用的工具。

  (2)更高的葫芦够不到怎么办?

  预设:搭一张桌子已经无法够到更高处的柿子了。

  措施:引导幼儿想能帮助自己长得更高的方法。如在桌子上在搭一张桌子。

  预设:搭桌子怎样才是安全的。

  措施:引导幼儿想怎样是稳当的,在两个桌子上面在搭一张桌子(多注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幼儿收拾整理场地,把摘的葫芦放进篮子里,边数一数自己的组摘了多少个葫芦

  四、分享环节

  集体进行讨论观看照片,根据照片一起说一说什么工具摘葫芦最好用?你为什么摘大的葫芦?谁想出了登高摘葫芦的好方法等。

  活动总结

  反思:

  (一)亮点

  教师能够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活动,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摘葫芦要用的工具,教师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肯定,对幼儿说出的`不适合的工具时也没有否定,希望他们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从而发现工具的不适宜。活动过程中,教师相信幼儿一定行,于是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摘葫芦,幼儿在够不到较高的葫芦时,教师仍注重引导、鼓励、支持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孩子们能够主动地找身边的工具,搬不动时还会主动请朋友们帮忙。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很自然的一起分享着摘葫芦中的趣事,整个过程中幼儿是那么自主、自信,获得了摘葫芦的成功与快乐。

  (二)不足

  在活动中个别孩子有乱跑的想象。

  (三)改进措施

  加强室外活动时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探索态度。

  2、愿意与同伴交流,并在交流中扩展已有经验。

  3、在游戏情境中了解什么可以生吃,什么要做熟了才能吃。

  活动准备:

  布置“宝贝厨房”、人手小勺和纸杯、电脑课件、豆角、黄瓜、胡萝卜、茄子、柿子、土豆、花生、洋葱等、餐盘若干

  活动流程:

  一、情境导入

  “小猪的妈妈不在家,它要做一回小厨师,你们想知道它都做了什么好吃的'吗?”

  二、欣赏动画

  1、小猪将鸡蛋、马铃薯做熟了吃

  讨论:还有什么要做熟了才能吃?

  2、小猪生吃西红柿、黄瓜

  讨论:还有什么生着就能吃?

  三、选择配料

  “小猪吃的可真香,你们想不想学它做小厨师?我们今天就宝贝厨房里选一些生着就能吃的东西,做成一道‘宝贝大餐’好不好?”

  1、积极参与选择

  2、共同检查有没有不合格的配料选进来

  四、共同尝试

  加入酸奶制作“宝贝大餐”

  五、品尝与分享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4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后,幼儿不仅乐于唱数,还喜欢各种比较数字大小的游戏,但是他们对于每个数字在整个数序中的位置和数字区间概念的认识仍不太清晰,如当玩游戏“猜数字”时,有幼儿猜10,我给出提示“太大了”,结果仍然有幼儿会继续猜11。显然该幼儿并不理解教师给出的提示和所要猜测的数字范围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例子在一日活动中很常见。当我请11~20号的幼儿去喝水时,仍有一些在这个学号范围内的幼儿没有去喝水,而是在同伴的提醒下才懵懵懂懂地跟随前往。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思考之后便豁然开朗:即使大班幼儿可以唱数到100,甚至更多,但是他们对数字区间的概念还是模糊的,有的幼儿并不清楚17是包含在11~20的数字区间内的。

  以上两个例子,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幼儿缺乏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数轴,以及对数序的理解。基于幼儿的需要,我试图将代表幼儿学号与数序的核心价值相结合进行活动设计,为幼儿呈现一条有趣的“会无限变长的线”,将抽象的心理数轴直观地展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字与线段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等的关系,提高观察、推理能力。

  2.对数字感兴趣,并感受生活中的数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自己和同伴的学号。

  2.物质准备:自制带箭头的直线(箭头可以拉伸延长)、数字卡片(0、10、20、30、40)、学号小人卡片上面有幼儿的头像和学号)、箭头、小红旗、记号笔、空白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趣的线,寻找线上的数字秘密

  1.今天我带来了一条有趣的线,你们发现这条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很多幼儿马上发现了线末端的箭头,“线上有个箭头!”)

  2.你们平时在哪里见过箭头?箭头代表什么意思呢?

  3.幼儿立即交流了很多有关箭头的经验。

  (“我上次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见过箭头,告诉我们儿童乐园往哪儿走。”

  “我在地铁车站也看到过箭头,告诉人们怎么换乘。”)

  【设计意图:活动开场,教师就直接出示一条带箭头的线,引发幼儿对箭头的关注,并交流有关箭头的经验,为之后环节中理解箭头的意义作铺垫。】

  4.箭头能表示方向,不过今天这条带箭头的线上还藏着许多看不见的数字。到底会有些什么数字呢(教师在线的起点和终点各贴上数字0和10)?猜猜这段线上0~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

  5.幼儿—下子说出了0~10之间的数字。“你们说的数字都比0大,比10小,所以都在0~10之间。”

  6.如果从10再接着往后数,还会有什么数字呢?你们说的数字都比10大,都有可能在10的后面。那这条线好像不够长了。

  (教师拉出箭头,将线拉到大约40左右的位置。)

  7.(此时幼儿都觉得这条线很神奇,—下子很感兴趣。)

  变长的线上还藏着许多数字,这些地方会是数字几呢?

  (在20、30、40的位置贴上翻过来的数字卡片,待幼儿猜出再将卡片翻回来验证。)

  8.有些幼儿猜到这些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字。

  “因为已经有10了,所以后面肯定是20、30、400"

  (幼儿从线段的距离上估测出数字。)

  9.如果再把这条线拉拉长,后面还会有数字几?如果神奇的线变得越来越长,上面的数字会越来越大。原来这些数字是从左往右、从小到大排队的。

  【设计意图:教师先从1~10“出发刀,引导幼儿发现在一段数字中间还包含着许多其他数字。之后,教师通过会变长的线,引发幼儿初步感知线上数字排列的规律(从小到大排列)。】

  二、在线上找学号的家

  1.说了那么多的数字,有没有数字可以代表我们自己(幼儿立即回答“学号”)?这条线上的数字是从小到大排队的,我们把学号也来排排队吧。

  2.教师出示学号小人卡片,请幼儿

  找到自己的学号卡片,把它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幼儿看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学号小人,都觉得十分有趣,对“找找学号小人的家"跃跃欲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教师发现:幼儿摆放的学号小人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如5并没有放在0和10的中间,或者几个相连的学号没有靠在一起,又或者11和13之间应该空开一点,却连在了一起。)

  4.学号小人都排好队了,是从小到大排队的吗?有没有问题?为什么有些学号靠得近,有些寓得远?

  5.幼儿对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表述了自己的理解,并能举一反三,发现其他学号摆放的问题。

  “因为20后面就是21,当中没有其他人了,所以要靠得近呀。”

  “我发现了问题!11和13应该分开一点,因为当中还有12!”

  6.有些学号中间没有其他学号了,所以靠得近;而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分得开。刚才你们说有些学号中间还有其他学号,所以要分开一点,那现在请你们把这些学号小人也放到线上吧。

  (幼儿将剩下的学号小人也摆放到线上合适的位置。)

  7.现在我们的学号都从小到大排好队了。你们知道吗?学号的顺序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知道某某为什么是1号吗?因为她的年龄是我们班最小的,所以她排在最前面。原来我们的学号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来排队的。这条线除了可以表示数字的大小,还可以表示我们出生的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教师提供了贴有幼儿头像的学号小人,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体验中,将自己和同伴的学号小人摆放在线上合适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体会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步呈现出一条完整的数轴,并验证了之前学号摆放的方法。在分享与纠错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不同学号在这条线上距离存在差异的原因,了解不同数字在排列过程中的规律与特点,并感受数序与线段的关系。】

  三、游戏:猜学号

  1.引导幼儿分成两队玩“猜学号”的游戏。

  教师说明规则:

  (1)两队轮流“猜学号”,教师提示猜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

  (2)谁猜中了,那一队即赢,获得一面小红旗。

  2.第一次玩游戏。教师先在空白卡片上写下心中想的学号。提问:猜猜我心里想的学号是几号?

  3.幼儿猜出一个学号,教师就给出提示,如11太小了。这时教师要追问:我说的1 1太小了是什么意思?11比谁小?那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猜?

  4.让我们用一个小箭头来帮帮忙吧,请箭头来帮我们指明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猜。这个箭头可以怎么放?指向哪一边?现在有几个箭头?两个箭头是什么意思?我心里想的学号肯定在几和几的中间?

  5.第二次玩游戏。请一位幼儿来选一个学号,教师将线上的`学号卡片都拿走,再来玩一玩猜学号的游戏。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以竞赛的形式玩猜学号的游戏(在数轴上显现数字过渡到隐藏数字)。幼儿根据“大了”或“小了”的提示来猜测他人手中所藏的学号。此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运用箭头来表示猜测的方向,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提示并显现猜测的范围(数字区间)。】

  四、讨论与延伸

  1.今天玩的游戏都和数字排排队有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是排好队的?数字排好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

  2.幼儿分享生活中数序的经验。

  “电影院里有数字,座位是从小到大排好的。”

  “马路上的红绿灯上也有数字。”

  3.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进一步梳

  理:电影院里座位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

  好队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座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幼儿在数序认知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此环节在与幼儿的有效讨论中,引发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序,而这些生活中的数序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本案例荣获:20xx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学前教育)一等奖。

  点评

  简洁而不失智慧 内秀而更显专业——观摩闸北区安庆幼儿园卢世轶老师的“学号小人”有感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黄琼

  20xx年3月25日,全市教研员和示范园园长集聚闸北区安庆幼儿园,观摩在20xx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的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卢世轶老师的大班集体学习活动“学号小人”。又一次走近卢世轶老师,再次收获着无比的惊喜与感动,卢老师为我们全方位展示了她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下面,以“学号小人’为例,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与思考。

  第一,价值的最大化

  今天,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要什么?其对幼儿发展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卢老师的这个集体学习活动为我们生动诠释了数学教学的价值。首先,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寻找线上数字的秘密"“猜猜这段线上0一10之间还会藏着哪些数字”,以及“猜学号”游戏中,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也许,这份被激活的兴趣,会点燃幼儿未来对数学学习的探索愿望。其次,数学智慧的发展。借助于“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卢老师把丰富的数学元素予以充分组合:线段与数序、数字大小的关系:线段上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自己学号与同伴学号之间的大小、位置关系等。在这个过程中,别具一格地体现了对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的发展价值。幼儿在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地发现与学习,自主地建构着初步的、隐形的“心理数轴”,并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数学智慧。

  第二,设计的有效性

  这个集体学习活动设计的特色在于:一是简洁。整个活动主要的教具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制的“带箭头的直线”。教具极其简单,却在上面创造性地演绎了丰富的数学教育元素。这样简洁而不失智慧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比起那些“豪华版”的教具,也更有利于推广、复制。二是融合。以往的数学活动,常常是“单打一”的设计,或者“数数”教学,或者“相邻数”教学,或者“加减运算"教学,再或者“几何形体”教学等。而卢老师把许多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数字大小的比较、数数、认数、数序、相邻数,以及线段与数字的各种关系等。这样整合性的数学教学,反映了执教者以及安庆幼儿园的团队对数学教育的驾驭能力和创造性设计的能力。三是挑战。整个活动,不仅挑战着幼儿方方面面的数学知识,更挑战着幼儿观察与比较、分析与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数学经验的语言能力。幼儿乐在其中,也成长在其中。

  第三,互动的现场智慧

  这既是一个预设的,又蕴涵着诸多生成因素和大量不确定内容的集体学习活动。卢老师机智而沉稳地面对来自幼儿的信息,予以适切的回应。如,当幼儿把自己的学号插到箭头上以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卢老师冷静地回应,“没有关系,让我们先解决‘靠在一起的数字’问题。”于是,幼儿插学号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又如,当两队幼儿做“猜学号”游戏,一队输了,有个幼儿不由自主地说,“要输得起!”卢老师立即“接球”,回应道,“是啊,输得起,才能赢得更多!”现场师幼互动的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卢老师沉稳、机智又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个性特点,同时,更折射出了卢老师心中装着本次活动目标和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眼里看着幼儿当前的现状与发展水平,进行着有效的师幼互动。当然,在互动方面,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有的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如,当教师总结幼儿在箭头上数数“小朋友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十个十个数”的时候,有幼儿“插嘴”道,“我会五个五个数”“我还会两个两个数”。然而,教师没有“接球”,未对幼儿不同的数数方法、经验和学习积极性予以及时的首肯。但无论如何,卢老师沉稳而富有逻辑思维特质的互动,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最后,还愿意与大家分享的是,卢老师在“评优”活动中,不仅把一个活动上得别具特色,她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也组织得有滋有味。另外,在“评优”的答辩与“全市展示”的互动环节中,她对主题活动开展效果的评价、对数学与主题关系的见解、对个别学习活动中结构化问题的理解,以及对集体学习活动难易问题的处理等,都很有个人独立见解和专业底气。这充分反映了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位本科生、有八年一线实践积累的教师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能力。

  总之,卢老师是一位简洁而不失智慧,内秀而更显专业的青年教师。我由衷地期待着卢老师把“评优”作为新的发展起点,今后能不断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我,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中,走得更远、更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各种各样的鸟》

  介绍各种鸟的本领的图书或录象。

  活动目标

  学念儿歌《什么鸟》。

  了解不同的`鸟。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不同的鸟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了解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鸟,重点介绍蜂鸟,鸵鸟,鹦鹉等。

  1、师:看,图片上画了很多什么啊?(鸟),这些鸟长的一样吗?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这只鸟的名字叫“蜂鸟”它的身体很小,就只有蜜蜂这么大,所以叫蜂鸟。

  2、师:再来看看这只鸟,这只鸟的身体看上去怎么样啊?(很大),它的名字叫鸵鸟,那你们知道鸵鸟会不会飞啊?为什么?(因为他身体太大了,所以飞不起来。

  3、师:再来看看这只什么鸟?它的名字叫鹦鹉,你看它身上的毛漂亮吗?都有些什么颜色?鹦鹉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就是会跟人一样说话,你教它什么话,它就会跟你一起说。。。。

  二、讨论

  师:谁来告诉我什么鸟最小?什么鸟最大?什么鸟会唱歌?

  三、学念儿歌

  1、教师念儿歌《什么鸟》。

  师:老师把刚才的话连起来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幼儿跟随教师念儿歌《什么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念念看。

  四、小结

  师:你还知道鸟都什么本领?

  师: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鸟,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6

  制作原理:

  利用重心移动的原理(电池滚动而带动外壳翻转)。

  材料:

  废旧1号电池、硬卡纸、双面胶。

  制作方法:

  1.将长20厘米、宽7厘米的硬卡纸围成圆筒状,再用双面胶粘贴固定。

  2.将其中一个筒口用长8厘米、宽5厘米的纸封住。

  3.在圆筒内放人电池,并用同样方法封住另一个筒口。

  4.用水彩笔在圆筒上画一个站立的小人(图①)。

  玩法:将玩具放在斜坡上滚下来,筒上的小人会不断地翻跟斗,非常有趣。

  平衡玩具(大班)

  制作原理:平衡原理

  材料:细铁丝、橡皮泥或乒乓球、硬卡纸、笔。

  制作方法:1.将一根长20厘米的.细铁丝弯曲成M状,然后在铁丝两端插上乒乓球或等重的橡皮泥(图②)。

  2.把画有小动物头形的硬卡纸贴在铁丝上(图③)。

  玩法:可放在手指或笔上摇晃着玩,体验平衡的神奇。

  注意:必须符合力臂相等和两边物体等重这两个条件才能平衡。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对中草药产生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治病。

  3、知道中草药最早是中国人发现并使用的,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些常见的中草药实物,并知道其名称与作用。

  2、课件

  (1):中草药的由来与采制。课件

  (2):可以用作中草药的各种动植物及矿物质等。课件

  (3):李时珍及《本草纲目》。

  3、准备一些常见的中草药活动流程:

  一、导入部分师:

  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些中草药,这几天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中草药,你在哪儿找到这些中草药的呢?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草药?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说一说,从而激发幼儿探究中草药的愿望。

  二、展开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称及作用师:老师把大家收集到的中草药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药店。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药材,看看你认识多少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作用?是植物类的还是动物类的呢?一会儿老师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自由观看)

  (1)提问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药材的名称及其功效。

  (2)教师介绍名贵药材——灵芝师:老师也认识一种药材,它是生长在山林中的一种植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叫灵芝,可以治很多病,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呢。据说千年灵芝还可以让快要死去的人活过来呢,神奇吧!小结:原来,植物做成的药材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帮助的,有些还可以治病呢!

  2、了解中药的由来与采制师:小小的植物也能治病,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么聪明发现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课件你就会找到答案的。播放课件

  (1)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吗?对!就是我们的祖先发现的,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现植物可以治病的,所以我们称这些药物为中药。你觉得我们祖先聪明吗?他们的'确非常聪明,不仅发现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且还发现了许多动物和矿物质也可以做成药材用来治病呢!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做成药材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播放课件

  (2)师:原来,大自然中到处都可以找到用来制成中药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又方便又便宜,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

  3、介绍中药名医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播放课件

  (3)师:在明朝,有个非常有名的大夫,叫李时珍,为了给老百姓寻找治病的药材,不怕苦,不怕累,带着徒弟走遍了千山万水,亲自尝尽各种奇花异草,最后终于编写了著名的医药用书《本草纲目》,这本书里面记载了一万多种中草药的作用,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产物。因为中药的副作用特别小,所以很多外国人十分佩服我们中国的中医药,也来学习我们用中药来给病人治病。李时珍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呀!

  三、结束部分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谁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关于中草药的知识?个别幼儿发言,教师总结(如:灵芝是名贵药材,中草药是中国人发现的,李时珍是一位名医等等)。

  四、拓展延伸: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中药店,增加对中草药的亲身体验。没有条件参观中药店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区域,请幼儿进行中药店的游戏。小结及反思: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8

  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以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幼儿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然而水又有许多特性,比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冲击力 、水的沉浮、水的溶解性等。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提出了很多关于水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的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知道水具有溶解性,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目标

  1、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并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2、通过幼儿同伴之间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3、幼儿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一组一份记录表、透明杯子若干、石头、油、方糖、果珍适量。

  小勺、筷子、小网各四个。

  2、被污染的水的若干图片,其他可溶解于水的物质,如:咖啡、奶粉、感冒颗粒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验材料,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们可以走到实验桌前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师:请大家轻轻地回座位,谁愿意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材料?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这四样实验材料,它们分别是:石头、果珍、冰糖和油。

  (教师直接出示实验材料,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继而引发了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激起了幼儿浓厚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感知实验材料,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初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1、引导幼儿围绕“把这些实验材料放到水中会怎么样?谁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这个问题进行猜想和记录。

  师:老师准备这四样实验材料,是想让小朋友们用它们来做个实验。我们要把这四样实验材料分别放在这四个杯子中,然后搅拌,充分地搅拌,再看一看,谁还能取出来,谁不能取出来。这里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小工具,请小朋友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发放表格)

  师:好,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2、对幼儿的猜想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初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师:我发现每个小组猜想的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谁猜错了?

  幼:试一试。

  师:好,那我们就要来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了。在做实验之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地搅拌之后,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们的记录表后面,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画出来。(观察完后,请幼儿讲自己看到的现象。)

  (本环节通过发放表格,请幼儿评选出一位小小记录员来进行记录,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得好,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幼儿观察万现象之后,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试验中看到的现象,既培养了幼儿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其他幼儿倾听能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9

  一、目标

  1、复习汉字“兔、猪、鼠”,新授汉字“虎、鹿”。

  2、区别各字发音的不同之处,能念准字音。

  3、激发幼儿学念绕口令的.兴趣。

  二、准备

  1、布置场景(山、路、树、草、洞)。

  2、动物图片、字卡。

  三、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兔、猪、鼠”。(幼儿自然表示欢迎:兔、猪、鼠欢迎你)

  2、猜谜:

  (1)“头上长着树权,身穿梅花衣”(鹿)(鹿、鹿、鹿,欢迎你)

  (2)“像猫不是猫,森林里面称大王。”(虎)(虎、虎、虎,欢迎你)

  (二)新授绕口令

  1、提问:“想想这些小动物会躲在哪里?”

  2、出示场景(山、树、路、草、洞)。

  (1)提问:“这些是什么地方?”

  (2)区别“鹿”“路”。

  (3)从场景中找出各动物并出示相关的句子,组成绕口令。

  (4)如:“虎、虎、虎、在哪里?”(幼儿在场景中找虎)“虎、虎、虎、在山上。”出示“山上一只虎”的短句。

  (5)完整念绕口令。

  (三)游戏巩固

  1、幼儿任选动物字卡,看看扮演谁?然后玩捉迷藏的游戏。

  2、幼儿念绕口令,念到谁,谁站出来,举起字卡(音乐伴奏)。

  3、集体游戏。

  四、提示与建议

  1、活动过程中帮助幼儿区别各字的读音,念准字音。

  2、活动过程中注意以老师的情感带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念绕口令,并认识相关的汉字。

  附绕口令:

  虎、兔、鹿、猪、鼠

  山上一只虎,

  草里一只兔,

  树下一只鹿,

  路上一头猪,

  洞中一只鼠,

  虎、兔、鹿、猪、鼠,

  大家别说错。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胶棒若干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PPT课件,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粘贴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观看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青蛙一生》,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PPT)。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6.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PPT)

  小结: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们,好吗?

  设计意图: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在这温暖的季节里,青蛙妈妈钻到水里开始繁育她们的后代,全身黑油油长着长尾巴的小蝌蚪就是小青蛙的后代,但小蝌蚪到底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孩子们都感到好奇,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一神奇的变化去探讨小蝌蚪变青蛙的奥妙吧。

  教学反思:

  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小百科: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1

  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为可以盛水的工具,体验成功的乐趣。

  2、体验水的特性会流动。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协作精神。

  准备:

  塑料篮,没底没盖的矿泉水瓶,面巾纸,塑料膜,大小不同的瓶盖,布,糖果包装纸,海绵,皮筋,剪刀等

  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活动

  1、导语,引出课题

  小熊家的小水桶破了,家里没水吃了,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小熊想个办法,任务是从小河边帮小熊把水运到家里并装在瓶子里。

  2、引导幼儿观察收集来得物品,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可以盛水的容器。桌上有些什么东西呢?我们要用这些东西来装水,你想用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想一想,怎样用这些东西将小河边的水运到小熊家的瓶子里而不漏掉呢?

  二、幼儿讨论,各组发表意见

  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还有不一样的吗?

  (大家想了这么多办法把水运来,我们现在来试一下,看看哪种办法最好,哪个小朋友想的办法多?)

  三、交代活动要求,分组活动,鼓励幼儿选择比较合适的物品作为运水工具。

  很多小朋友都想出了各种办法把水运过来,但在倒入另一个瓶子的过程中,容易漏出来,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一次性既能运好多水、又不让水漏出来呢?

  四、重点引导幼儿讨论1~2种物品的运水方法。

  1、相互交流自己尝试成功的想法,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

  刚才我们都尝试过了自己的想法,有哪位小朋友能讲讲你做的方法呢?

  2、针对操作时多次失败的工具讨论改进的方法。请小朋友把改进后的工具再次尝试。

  五、结束。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铁丝变形游戏,感受铁丝可以任意弯折的特性;

  2、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让铁丝变形;

  3、乐于在探索活动中积极地动手尝试,在于同伴分享和展示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准备活动:

  铁丝若干、桌子、椅子、隐形环境设置(投放橡皮泥、泡沫板、纸盒、夹子、铅笔、棒子)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教师出示铁丝,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

  二、玩一玩,感知铁丝任意弯折的特性

  1、你们想玩吗?怎么玩?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幼儿在座位上自由结伴弯曲铁丝,教师观察指导。

  提问:你把铁丝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变的?(引导说出扭、折、弯)并让孩子用肢体表演。音乐(让幼儿听音乐结束造型)

  :铁丝在我们手里弯一弯、折一折、扭一扭、绕一绕就变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下面铁丝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试一试,让铁丝站起来

  1、铁丝说它会站起来,谁来帮它呢?可以用什么帮助呢?

  2、请幼儿自由探索借用其他物品让铁丝站起来。说说用的是什么办法?

  展示借助不同物品让铁丝站起来的作品。

  3、铁丝给你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请能干的小魔术师探索不借助任何物品让铁丝站起来。

  4、幼儿自主操作,通过各种方法给铁丝造型让它立在桌面上。

  5、请幼儿把成功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你变成过了什么 ?你用什么方法做到的?

  *为什么有点铁丝站起来摇摇晃晃,有的平平稳稳呢?怎样站得最稳?

  :底部要平整,碰到桌面的地方要大一点才行。

  6、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幼儿选用不同方法,再次尝试让铁丝站得高而且稳。

  四、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利用同样的原理使自己站稳的物体。

  活动:(小组讨论)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3

  一、设计意图:

  数学是基础学科的基础,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是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数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在成人或者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孩子自身活动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成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主动建构数学概念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三、活动准备:

  1、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雪花飘若干

  2、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8~19页四、活动导入:

  复习8的组成和加法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碰球"的游戏,好不好呀?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2、教师:玩完了"碰球"游戏,我们来玩"看谁数的快"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出示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请幼儿快速说出得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快。)

  五、活动过程学习8的减法。

  1、教师分发幼儿用书课本,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小鸟有什么不同?

  (启发幼儿讨论小鸟有什么不同。)

  2、教师出示第一幅挂图。

  教师:孩子们,图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鸟,他们一样吗?(不一样)哪个地方不一样?

  请幼儿举手回答(有的黄色,有的紫色,有的蓝色,有的大,有的小)。

  3、启发幼儿根据幼儿用书中小鸟的不同,写出减法算式。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画中的小鸟,我们看有几只小鸟?飞走的有几只?那这道题要求我们算什么?谁能根据这个条件列一个算式?8-1=7 8-7=1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了什么?要怎么样列算式呢?8-2=6 8-6=24、教师出示第二幅挂图。

  教师:第二幅画小鸟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下小鸟的颜色,小鸟的.大小,又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根据颜色、大小)8-3=5 8-5=3 8-4=45、教师出示8的减法算式卡片,让孩子们知道减法之间的秘密,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最后全体幼儿算出得数。

  六、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接雪花片》的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8的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接雪花片的游戏吧!

  教师将8个雪花片向上抛,然后用手接住其中的一部分,请幼儿数一数落下几个雪花片,然后猜一猜老师手中接住几个雪花片。

  2、教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游戏,现在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做游戏吧!

  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雪花片一人猜得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4

  设计意图:

  1.在此以前幼儿已进行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的活动,积累了一些运用感官比较物体量差异的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可以启发幼儿自己想出比较物体粗细的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2.幼儿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二个困难。第一是不能准确地将比较结果与相应的词匹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词与某些概念建立联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该先让幼儿通过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然后在正式的教育活动中指认和命名活动完成词与概念的匹配。

  3.第二是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由于幼儿思维不可逆,他们不易理解相对概念。因此活动中要采用变换比较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4.该内容是幼儿以后学习相邻数和进行排序活动的基础。如果幼儿真正理解了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那么他们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说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能正确运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的差异,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3.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

  二、说活动准备:

  自制金箍棒、串珠、牙签、笔芯、油画棒、胶棒、神奇的盒子、露露瓶子、胶水瓶、彩笔、刮画棒、吸管

  三、说教学方法

  1、演示法2、谈话法3、分组教学法4、观察法5、具体操作法。

  四、说活动过程

  1、以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引导幼儿说出金箍棒能变粗和变细。

  2、探索活动

  (1)请全体幼儿帮助老师将一些圆柱体按粗细进行分类,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的感性经验。(分类)

  (2)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3)请幼儿从地上拿起自己喜欢的一样东西,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进行比较,说出:"我的××比你的××粗"或"我的××比你的××细",从而知道粗细是相对的。(比较感知,命名)

  3、集中活动:

  (1)教师拿出笔、积木、可乐瓶,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2)教师出示圆柱卡片,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4、分组操作:

  (1)将筐中的.圆柱体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2)让幼儿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5、总结:

  (1)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

  (2)也学习了按从粗到细的顺序进行排序。

  五、说教法,学法。

  在活动开始时,我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金箍棒导入课题,引出粗和细,接着使用演示的教学法为幼儿示范串珠游戏,并让幼儿通过观察来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使用自己的交学法让幼儿学会比较粗和细,并能顺利找出最粗和最细的物品,最后让幼儿通过在自己的具体操作学会由粗到细的排序。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寻找探索生活中常用的手势和肢体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发现用身体说话的乐趣。

  2.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知道在有些情況下,用身体说话更有用。

  活动重点:

  寻找探索生活中常用的手势和肢体语言所代表的含义。

  活动难点:

  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知道在有些情況下,用身体说话更有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生活中常见的手勢、肢体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2实物准备:PPT课件、视频课件、4张图片(印有小动物、时间、地点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手势和肢体语言。

  1、教师使用手勢向幼儿问好。

  提问: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师:这就是手势,只要一些手部动作就可以表达向你们问好的意思了。所以在我们生活中,手势无处不在,你们还知道什么手势呢?(幼儿演示手势)

  2、出示肌体动作图片,幼儿观察并讨论

  提问;这个手势表达什么意思?

  提问;除了手势还有什么动作,表达了什么意思?

  师:有的时候,手势加上一些肢体动作就可以更清楚的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意思了。

  二、解读绘本,尝试解决动物王国内的问题

  1、出示《动物王国》故事背景介绍。

  师:在动物王国里,有许多许多的动物,它们生活的非常愉快,但是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它们遇到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们听不懂其他小动物的语言,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怎么帮?

  2、出示小猴和小松鼠的图片

  提问:小松鼠在想什么?(想吃饭)

  提问:小松鼠怎样告诉小猴子我想吃饭?怎样做手势?(幼儿上台演示)

  师:原来可以用简单的手势告诉对方自己要干什么。

  3、出示猫头和狐狸的图片

  提问:猫头鹰在想什么?(想知道现在的时间)

  提问:现在的时间是多少?是白天还是晚上?(晚上9点)

  提问:怎么知道是晚上9点?(有月亮)

  提问:9点的手势怎么做?晚上的手势,月亮的手势怎么做呢?

  提问:晚上8点怎么做?

  师:我们有的时候也可以用手势来表示数字和时间。

  4、出示小猫和小狗的图片

  提问:小猫想做什么?(想去医院看望小兔子)

  提问:医院的手势怎么做?(幼儿演示)

  师:手势有的时候还可以表示符号。

  5出示有时间、医院符号和小兔的图片。(幼儿上台演示手势)

  三、理解游戏规则,合作完成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师:老师给你们一张图,这张图里有三样东西,一个小动物,一个是时间,还有一个是它在干什么,你们三个人一组把它们表演出来,不可以说出来,你们的表演要让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你们才算成功。

  2.小组讨论演示动作。

  3.各组分别上台表演后出示图片验证。

  四、观看视频,并讨论

  1、观察交通指挥手势视频并尝试理解视频。

  提问:交通警察为什么要用手势,不直接告诉司机呢?

  2、讨论在什么时候的情况下,用身体说话更好。

  3、小结。

  师:在一些特别吵闹或者特别安静的地方,用身体来说话更好。

  师:手势需要有彼此的默契,同样一个动作用的时间长了,人们就都知道它的意思了。在需要的时候就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师:生活中的残疾人,聋哑人很不幸,上天剥夺了他们的说话能力,但他们同样需要沟通,感谢手勢给予了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6-16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8-26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9-25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6-16

【精】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2-10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12-27

【热】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5-15

有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5-25

【推荐】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01-08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