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4 17:35:36 泽彪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精选2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精选21篇)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

  一、动作建议

  A部分动作:倾听前奏,然后~随音乐有节奏地走4步,再扔接乒乓球,停住。(后面动作同上)

  B部分动作:将乒乓球放置于手背上随B部分音乐走圆圈线,保持乒乓球不掉,结束动作(单手扔接乒乓球)并谢礼。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乒乓球20个(自带)

  2、音乐《天生星星下凡来》

  3、场地上画有能站16名幼儿的圆圈线。

  【活动目标】

  1、能根据A部分音乐有节奏的玩乒乓球。

  2、通过练习探究和交流经验初步掌握乒乓球的几种玩法及技巧。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控制能力。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奇妙的王国,王国里住着的全部都是乒乓球,每一年,乒乓王国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舞会,舞会会邀请很多的人去参加,今年宋老师也受到了邀请,国王想要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参加舞会,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尊敬和谢意,所以今天我召集我们小朋友一起学习二下_乒乓王国的礼仪舞,下面呢,让我们先一起来听听‘乒乓之舞’的音乐。”

  2、A部分展示

  (1)A部分动作示范并提问:“乒乓公主和老师做了哪些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2)师与幼儿徒手练习动作后渗入音乐练习

  (3)幼儿无音乐实物练习,并解决难点(怎样才能稳稳地接到球?)。

  (4)教师鼓励幼儿,并随音乐实物练习。

  3、B部分展示

  (1)谈话、休息

  (2)部分动作示范

  (3)幼儿随音乐与教师共同在线上练习。

  (4)难点解决(轻轻地、慢慢地走,眼睛盯着球,保持平衡)。

  4、将A、B两部分动作随音乐完整展示并谢礼。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两种颜色的纸条进行交插编织,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编织花朵。

  2.体验交插编织的有趣,喜欢编织活动。

  活动准备:

  固体胶,各种彩色同样长度的纸条,事先画好花杆的绘画纸每人一张,事先编织好的一朵花,枯萎的'花园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朵特别的花,我们一起来看看跟我们平时花园里看到的话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出示编织的小花)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充分说出自己感受。

  3.这朵花的编织方法跟以前的编织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花朵的编织方法

  1.师:以前的编织方法叫穿插编织,今天我们要来学另外一种新的编织方法叫交插编织。引导幼儿说说编织方法的名称。

  2.引导个别幼儿上来尝试交插编织花朵,教师边指导边帮助幼儿理解交插编织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先用同一种颜色平行放好在一头固定,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进行穿插编织,固定在固定好的颜色纸条的中间,花朵就完成了。

  三、幼儿操作

  1.出示枯萎的花园图:小兔花园里的花都枯萎了,他很伤心,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把花在种起来吧,看看谁种的花最多。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用两种颜色进行编织,一种颜色的纸条固定后,另一种颜色的纸条编织时要编织在纸条的中间。

  3.教师观察幼儿操作,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四、作品欣赏

  小兔的花园里又有了许多漂亮的花朵,他真开心呀!你觉得那些花最漂亮呢?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个位、十位、百位,渗透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位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若干,如6、39、138等,金色珠。

  2、学具:1——100数卡、金色

  3、练习P19 。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100以内的数。

  ——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而且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黑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认识数位。

  ——出示“金色珠”:金色珠一个一个地出现,10个被穿成一串;一串一串地出现,10串又串成一大片。)

  —— 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1是多少?10个10是多少?

  ——教师拿出写好的数字卡片,如39,先读出卡片,请幼儿用金色珠来摆一摆,然后取出数字卡片“ 30” 和“9”,(这里是重点。请幼儿观察30、9放在一起和39,各是几位数。)

  ——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如果把30、9合起来写就是309,它就是三位数,在百位上就是300了。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8”,认识百位。

  3)幼儿自己取卡片上的.数字,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2、分组活动。

  ——听、摆、说数。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随意报出一个200以内的数字,另一名幼儿先摆好金色珠,再对应数字,然后说说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各是几,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做练习P19页“金色珠与数位器”。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幼共同小结:个位的“1”是表示1个1,十位的“1”是表示1个10,百位的“1”表示1个100。

  ——整理学具。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观摩幼儿园环境,清楚各设备作用,明白美妙的环境需大伙儿爱惜、保护。

  2、启发孩子对幼儿园的热爱与对幸福将来的渴望之情。

  教学预备:

  1、预先预备好观摩幼儿园的路线。

  2、玩具天线孩子一個。

  教学过程:

  1、交流,导出教学课题。

  幼儿教师:你喜爱我们的幼儿园吗?今日天线孩子带大伙儿开着火车一块儿去观摩我们漂亮的幼儿园。

  2、带着孩子观摩幼儿园。

  (1)观摩幼儿园幼儿教师办公室、保养健身室,向教师问好,且请教师推荐自个儿的工作。让孩子给每个教师送1朵红色花,且学讲“教师辛劳啦!”

  (2)带着孩子到操场,看大幼儿园中班孩子教学,请孩子说一说他们在干啥,且请孩子找一個小大哥哥、小大姐姐一块儿玩。

  (3)教学游戏:孩子孩子真喜欢玩,摸一摸就回来。

  (4)带着孩子回教学室,推荐教学室环境,让孩子明白这就是我们学习与教学游戏的地方,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教师要在此里教我们很多本事,还可以坚固许多新伙伴。

  3、说一说自个儿的幼儿园

  幼儿园里有何?你最喜爱幼儿园的哪个地方?为何?

  4、画画自个儿的幼儿园。

  (1)通过撕贴、添画等方法表现自个儿心里的幼儿园。可让孩子与爸爸妈妈们一致构图构思。

  (2)展出画画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带着孩子熟识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一走瞅瞅使小孩们明白幼儿园的布局,进而清楚幼儿园,清楚幼儿园的设备,喜爱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教学时,画画幼儿园有一定的.困难程度,孩子不会用画画的模式画出幼儿园,在以后的教学中留意小孩的实际水平。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5

  设计思路:

  古诗工于音韵,注重意境,句式工整,朗朗上口,是一种很好的文学作品形式。怎样让幼儿通过活动记住一首古诗,并了解含义呢?古诗的选择最为重要,既要简单易懂,又要便于幼儿用语言、动作来表现。在活动古诗《风》中,我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局部理解再完整欣赏,让幼儿深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幼儿的主动意识,让幼儿学会自己探究、发现。

  活动目标:

  1.喜欢古诗,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感受古诗的韵律感。

  2.熟悉、理解古诗,能大胆地朗读古诗,尝试用动作表演古诗。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提问,让幼儿了解风的知识,引出古诗《风》。

  师:“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能让红旗飘起来,让风车转起来,猜猜它是谁? ”

  二、分段学习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风的作用,根据课件分句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师:“看!风娃娃来到树林里,把树叶从树上吹落下来。我们一起念解落三秋叶。”

  2.教师指导,幼儿模仿学习风的动作,感受风的作用。

  师:“谁能用动作学一学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

  师:“咦!江水怎么了?大家用动作学一学。”

  师:“不好了,风娃娃来到了竹林里,竹子怎么样了?你能学学竹子是怎样的吗?”

  3.完整播放课件,加强幼儿对古诗《风》的理解。

  师:“古代有个诗人叫李峤,写了一首《风》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听听。”

  4.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念古诗,可以适当地反复念读。

  师:“表演得真棒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师:“你们念得真好听!我们再来一遍。声音再响亮点、整齐一点,那就更棒了!”

  古诗:《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三、游戏“听古诗选图片”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做示范。

  师:“古诗里藏着风娃娃呢,老师念一句古诗,你看看它在哪张图片上,就把这张图片高高地举起来。”

  2.适当地提示幼儿选择正确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解落三秋叶。风娃娃在哪张图片上呢?快找找。”

  师:“为什么选择这幅图片呢?谁能说说?”

  3.教师出示图片,分句念古诗,幼儿跟读。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句古诗。”

  4.教师完整地念古诗《风》,幼儿表演风的动作。

  师:“风娃娃想请小朋友来表演,我念古诗你们来做动作。”

  四、延伸活动

  教师总结,鼓励幼儿回家继续巩固。

  师:“你们真棒,都能听懂古诗的意思了。”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的`古诗《风》,回家后把这首古诗《风》念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幼儿的古诗教学不能生搬硬套,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活动充满生机。活动古诗《风》,通过课件中的生动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精美的图片让幼儿体验、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让幼儿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游戏充分感知、理解古诗的含义,做到在游戏中发展、学习。

  古诗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学诗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古诗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各种动物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表演及表现能力。

  激发幼儿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特点,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口号:

  快乐动物,畅想森林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幼儿园环境及班级环境,横幅,宣传海报

  2、节目准备:每班一个有关于“动物”系列的演出节目

  3、画有五线谱的白布

  4、“六一”礼物每个幼儿一份

  活动内容安排:

  一、 森林里的小动物

  每班推选出2个幼儿参加,开幕式童话剧的表演。

  二、 狂欢动物由我画

  1、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动物”系列的画。(9:00——10:00)

  小班:以动物图片的剪贴为主;

  中班:以动物的涂色为主;

  大班:画动物加涂色,并装饰。

  2、作品上墙(10:00——10:30)

  三、 动物知识我来学

  1、每班安排一个有关“动物”的教学活动。(9:00——9:30)

  2、欣赏“动物狂欢”的作品。(9:40——10:10)

  四、 森林动物在狂欢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以“动物”为主题的表演。(全班)

  2、各班准备:服装、音乐、道具等。

  3、伴奏音乐于5月28日上交,表演时间控制在3~5分钟。

  活动安排

  周一:开幕式+森林里的.小动物童话剧欣赏

  周二:各年级组为单位画动物,并上墙。

  (在白布的底部画上五线谱和音符,并把所画的小动物粘贴在白布上)

  周三:动物系列的教学活动+欣赏周二的作品展

  周四:各班周五节目排练

  周五:闭幕式+各班有关“动物”系列活动的演出,可以是童话剧,歌曲等。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7

  一、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发展,但他们手上的灵活性及耐心还需要加,为了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选择废旧材料,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能力。

  二、活动内容:

  中班美术——可爱的小鸡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习蛋壳制作玩具的方法;

  2、教育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懂得保护自己;

  3、培养幼儿勤动手动脑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重点

  学制作玩具的方法。

  五、活动难点

  学习鸡冠、翅膀、嘴巴的不同剪法。

  六、活动准备

  空蛋壳、采色纸若干张、固体胶、剪刀、记号笔。

  七、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咕咕鸡。

  角色扮演,(唱)导入,让幼儿初步认识鸡的基本特征。

  (二)教幼儿制作小鸡的玩具。

  1、需要准备的材料;

  2、让幼儿表演小鸡跳舞,并观察特征;

  3、教师讲解并示范嘴、鸡冠、翅膀的剪、贴、画。

  (三)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作画时的安全教育。

  (四)评价作品。

  (五)活动延伸。用鸡蛋做出不同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中班的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物体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的能力。通过活动,小朋友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很浓,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增添了生活乐趣。让幼儿在兴趣中学习锻炼,培养良好的能力。

  成功之处:给幼儿提供的材料操作性强。幼儿兴趣较高,尤其在延伸活动时一个蛋壳能做出很多有创意的作品,可见幼儿的想象力特丰富。不足之处:

  1、个别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2、应该课前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有感小鸡的特征,没有给有提供很好的创作空间,对幼儿的语言引导不到位。

  3、操作材料准有些单一,不够多样化备。整改措施:正对本节课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材料多样化,更好的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8

  活动目标:

  1、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2、化解忧虑,以正确的心态和策略面对变化。

  活动准备:

  男孩与女孩玩偶各一个

  故事磁带

  背景图一副,男女老师各一个

  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军军和佳佳的担心

  1、教师操作玩偶,模拟军军和佳佳的口吻自述:我们快要进小学了,好担心呀。上小学要去得很早吗?要是迟到了,老师会把我们关在外面吗?小学里怎样上厕所呢?在小学里我们能带玩具吗?小学里有男老师了,他们凶不凶啊?

  2、军军和佳佳快上小学了,他们有哪些担心?

  二、 我们的担心

  1、 小朋友和军军和佳佳一样,也快上小学了。你们有担心的事情吗?

  2、 幼儿自由大胆的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

  3、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担心的事情表现出来。

  三、 故事《我好担心》

  1、 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有不少担心的事情。军军和佳佳后来还担心吗?听完故事你们就会知道了。

  2、 幼儿听故事。

  3、 为什么军军和佳佳后来又不担心了?

  四、 为什么不担心了

  1、 我们再来听一听他们上小学那天早上的事,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又不担心了?

  2、 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

  3、 军军在学校门口看见了谁?(军军和她爸爸)佳佳看见好朋友心里怎样?(很高心)学校的老师又怎样?(笑眯眯的、很和气)

  4、 幼儿讨论自己要不要担心自己所画的事情。

  5、 教师小结:学校的老师像幼儿园的老师一样会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小学的每一天都很快乐。

  活动结束

  1、 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2、 模拟小学的上课形式,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9

  设计背景:

  在“美丽的大自然”的话题中,我们带孩子们来到大自然,孩子们在欣赏美丽景色,呼吸芬芳气息的同时,似乎缺少了什么。于是我想起了孩提时代常玩的游戏“捉小鸟”,这是一个民间传统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促进大运动技能的发展,锻炼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双休日、长假中,家长们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与孩子在大自然中玩一玩、乐一乐,感知大自然的美丽,既拓宽孩子的生活领域,又增长孩子的知识。

  游戏目标:

  1.通过模仿小鸟的动作,学习躲闪,提高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

  2.萌发喜爱和保护小鸟的情感。

  游戏准备:

  1.选一个树木成林的地方或创设相关游戏情境。

  2.录音机、磁带。

  游戏玩法:

  1.三人为一组开展游戏,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

  小鸟小鸟飞飞飞,飞到东,飞到西,(小鸟自由飞翔)

  飞到草地找吃的,(蹲下找东西吃)

  突然来了一张网,(快跑)

  小鸟小鸟快快躲。(找一棵树抱住躲躲好)

  2.与家人一起做游戏时,孩子扮作“网”时,家长可以适时地被孩子抓住,调动孩子的游戏兴趣,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范例:

  一、“小鸟游戏操。”

  幼儿扮“小鸟”,教师扮“鸟妈妈”,听音乐四散在场中央飞,做动作活动身体。如:整理羽毛(上肢运动)、游戏(下蹲运动)、与同伴打招呼(体转运动)、喝水(腹背运动)等。

  二、幼儿练习躲闪的.动作。

  1.教师:小鸟正在草地上找东西吃,突然,天空中来了一张网,哎呀!小鸟该怎么办呀“快快飞走!”“躲起来”……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2.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体当作自己的家,边飞边探索怎样快快地回家,不让网捉到。

  3.请2—3位幼儿示范游戏。

  三、游戏“小鸟快快躲”,提高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小鸟飞的时候,念到“飞到草地找吃的,”就蹲下找东西吃,念到“一张网”就快跑找一棵树抱住。被捉到的“小鸟”就当“网人”。

  2.幼儿游戏。

  老师扮演“网”,幼儿扮演小鸟,模仿小鸟在空中飞行,边飞边念儿歌:小鸟小鸟飞飞飞,飞到东,飞到西,飞到草地找吃的,突然来了一张网,小鸟小鸟快快藏。幼儿模仿小鸟在林中飞行,老师扮作的网悄悄地躲在一旁,当儿歌说完最后一个字时,老师马上从一旁扑出来,张开双臂扮作网去抓小鸟,小鸟只要马上抱住身边的任意一棵树即可安全。

  3.讨论: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4.幼儿再次游戏。

  三、放松游戏: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小鸟休息。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0

  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是《春天真美》这一主题活动的第五个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发展孩子下蹲与跑的动作。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发展孩子下蹲与跑的'动作。

  活动重难点:

  发展孩子下蹲与跑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在活动一端放许多枝花,另一端有沙池;

  2、活动前让孩子熟悉歌曲。

  3、音乐《种花》

  活动过程:

  1、组织活动

  ——幼儿随音乐《种花》进入教室。

  2、智力活动

  ——教师激发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种花好吗?

  ——请请孩子们手拿一枝花,跑向沙池种上,然后跑回再拿一枝,直至把所有的`花种在沙池里。

  ——教师启发孩子说出:沙池里有X种颜色的花,非常漂亮。

  3、能力运用

  ——与孩子一起围在花园前,跳一跳表示:“小花长大了!小花长高了!‘欣赏教师演唱歌曲《种花》。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1

  主题名称:

  珍惜时间

  活动名称:

  大班社会:分钟有多长

  重点领域:

  社会;涉及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认知)

  2、初步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要守时,珍惜时间。(技能和情感)

  活动重点:

  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难点:

  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钟表、PPT时钟配音效的图片、拼板玩具、汉字:长和短。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来园。怎样做一个守时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

  (解决重点、难点)

  1、发现一分钟。

  讨论:时钟有什么用?每个时钟上边都有什么?

  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2、感受一分钟。

  (感知时间的相对性,解决重点,游戏法、讨论法)

  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干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①第一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分别站在长和短两个汉字旁边

  ②游戏:木头人(感觉一分钟时间很长,忍也忍不住)

  ③第二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站在长和短的汉字旁

  ④游戏:玩拼图(体会有时时间会感觉变得很短,时间不够用)

  ⑤谈论:一分钟时间到底有多长?用钟表走一分钟请幼儿专心数表。

  ⑥小结:一分钟是60秒,专注于一分钟能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3、珍惜一分钟。

  (可以让幼儿列计划清单,解决难点)

  讨论: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播放PPT

  (可以救起一个人、清点许多钞票、完成作业等)

  讨论:怎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孩子?

  三、结束部分:对照清单来完成任务。

  分组活动:在一分钟之内完成自己想做到的事情。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2

  活动目标:

  一、 欣赏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贪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 注意倾听故事,能按故事情节顺序,粘贴相应的水果图卡。

  活动准备:

  自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水果记录表与水果图卡(包括名称与文字相应的.水果图卡两项)

  小蛇多多与小蚂蚁。

  活动过程:

  介绍小蛇多多。

  (出示小蛇)谁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这条小蛇的名字叫多多,为什么叫它多多呢,听了故事你就知道了。

  一、 欣赏故事前半部分――小蛇多多吃水果

  (一)欣赏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二)欣赏后理解

  1.多多到外面去玩,为什么后来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呢?

  2.水果吃得太多,小蛇回有什么感觉呢?

  (三)听故事,按情节顺序粘水果图。

  1.小蛇吃了这么多水果难受极了。它到底吃了哪些水果,我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把小蛇吃的水果找出来,按照先后次序,由上到下粘在记录表的格子上。

  2.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幼儿操作粘贴于故事情节相符的水果图。

  3.展示粘贴记录,与邻座交流――多多先后吃了哪些水果。

  4.现在你们明白,小蛇的妈妈为什么给小蛇取了个多多的名字?

  5.多多贪吃水果,会有什么感觉?不能回家了,怎么办?

  二、 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多多和蚂蚁

  (一)教师操作教具并继续讲故事的.后半部分

  (二)故事后理解

  1.多多已经把水果吃进肚子里,怎么会把吃下去的水果送蚂蚁呢?

  2.为什么多多把水果送给蚂蚁,就能轻轻松松地回家呢?

  3.如果你是多多的妈妈,你会告诉多多以后该怎么做,身体才健康呢?

  三、 延伸活动

  (一)提供小蛇、蚂蚁、水果等大图,让幼儿按情节粘贴制作多页图书。

  (二)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图书故事。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3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活泼、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动物们躲雨时的有趣情景。

  2.理解诗歌的内容,尝试归纳出诗歌的句式,并进行添画仿编。

  3.能大胆、主动地进行情景表演,发音洪亮、清楚;能表现出不同动物和人物的声音、动作、表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在小雨中玩耍,观察小动物在雨中的活动。

  2.环境材料准备:操作卡第21、22页,诗歌《下雨啦》CD关盘,头饰(小、小青蛙、小虫)。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播放录音,引领儿童进入情景。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句式。

  1.看图欣赏诗歌。

  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下雨了,它们怎么办?

  2.朗诵诗歌。

  (1) 结合操作卡,跟着老师或录音朗诵,熟悉诗歌。

  (2) 幼儿自编动作朗诵诗歌。

  注意发准字音:蘑菇(mò gu)、伞(sǎn)、撑(chēng)。

  (3) 幼儿分角色表演诗歌。

  三、分析诗句格式。

  1. 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找出每段诗句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归纳出诗歌句式:

  ×躲在××下,它说:××就是我的伞。

  四、尝试仿编、添画诗歌。

  1. 让幼儿将仿编的`诗句内容添画在操作卡第22页上,并用诗歌句式朗诵,请家长帮忙将

  文字内容记录下来。

  2. 个别或小组朗诵展示自己仿编的诗句。

  附:诗歌

  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

  小躲在大蘑菇下,它说:蘑菇就是我的伞。

  下雨啦!下雨啦!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它说:荷叶就是我的伞。

  下雨啦!下雨啦!

  笑虫子躲在大树叶下,它说:树叶就是我的伞。

  下雨啦!下雨啦!

  小弟弟,快过来,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花伞。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4

  【教材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线条和图案装饰画面中的蜗牛,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重点)

  2.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并独立画出蜗牛形象,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且最突出的构图方法。(难点)

  3.体验用线条、图案装饰画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类蜗牛的图片、实物蜗牛。

  2.蜗牛线描范画一幅。

  3.记号笔、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组织幼儿猜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猜一猜这是哪一种小动物?(蜗牛)

  二、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讲一讲蜗牛长的是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讲述,观察蜗牛的头部上的触角,背部的硬壳以及颜色等。

  2.重点说出蜗牛壳上还有什么花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能说出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范画、观察感知。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用到了直线、斜线、波浪线、虚线、三角形、圆形、心形等图案。

  2.示范蜗牛的画法。

  (1)画出蜗牛的.轮廓。

  先在画纸的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绕圈的时候,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

  (2)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提示:蜗牛的壳就是它的家,蜗牛喜欢美丽的家,那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吧。我们先用线条把蜗牛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四、欣赏优秀作品,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展示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后,画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涂上颜色。

  (2)涂颜色的小朋友要选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并了解幼儿的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评价。

  1.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美丽。

  2.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说一说。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色的方法,尝试用彩色颜料在不同的材料上染色。

  2、愿意动手操作,体验染色的乐趣。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染色作品布置成展览区。

  2、废旧的白棉布、白纱布;餐巾纸等若干;稀释的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染色作品

  1、出示染色作品

  提问:它是什么?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幼儿讨论,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二、尝试染色

  1、教师示范

  2、幼儿染色,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将材料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染色。

  三、作品展示

  1、幼儿讲述制作过程中用了什么颜色的颜料

  2、在展览区中展示幼儿作品,同伴欣赏

  活动建议:

  1、这是一次极富趣味性的活动,通过动手染色,幼儿会发现棉布等上面的各种颜色、花纹不同的图案,在幼儿尝试染色时,建议老师适当提醒幼儿将棉布折成不同的形状并选择不同颜色的颜料。在作品展示的时候亦可发挥幼儿想象,说说自己作品上的花纹像什么。

  2、幼儿收集染色的丝巾和衣服,放置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表演,进一步感受染色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美丽。

  3、用白棉布、白纱布染色显得浪费,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能染色的废旧材料,这样更具活动意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6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白色蜗牛一个。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第七天,小蜗牛,它会吃什么颜色的东西?又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再说一说。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7

  【教材分析】

  准备了三周的剧场演出终于如期举行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共选出了《小蝌蚪出生》《寻找妈妈》《小蝌蚪的好朋友》《找到妈妈》等几个经典剧目。在所有的演出中,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了进来,可以说这个主题课程是孩子们最最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孩子们在活动中也就收获了许多许多:像海报制作的分工合作、服装道具的分享、动手能力随之提高、演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不同的.语气、动作、表情表现《小蝌蚪找妈妈》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

  2.能够与同伴配合排练剧目、布置舞台、服装准备、摆放座位等,共同完成演出任务。

  3.愿意大胆、自信的参与表演和其他活动,体验观看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道具、服装、布置相关的舞台及背景。

  【活动过程】

  1.交流前期准备情况,引导幼儿为演出做好准备。

  (1)幼儿交流各组的排练情况及在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共同讨论协商解决。

  (2)讨论演出中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进行汇总提示。

  (3)重点提醒幼儿演出应该注意的细节。

  如:提前准备好道具、服装、提前候场,注意人物出场顺序、台词与台步等。

  (4)请幼儿合作布置“剧场”。

  如:舞台背景、舞台景观、座位摆放、制作座号等。

  (5)请幼儿进行演出前的准备,明确分工,检查服装、道具、对台词,进行角色装扮等。

  (6)进行以上过程的点评。

  老师再次组织幼儿有秩序,有目的的进行活动。

  2.教师担当演出主持人,介绍演出的剧目及顺序,提醒幼儿做有礼貌的观众。

  3.组织幼儿按顺序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动作、眼神、语气表现不同的角色。

  【活动延伸】

  将小剧场的活动延伸到表演区,指导幼儿担当小主持人的角色主持演出。

  我们的演出开始了!小蝌蚪们准备好!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8

  【教材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美术表现技能和欲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期。在美术活动中他们愿意尝试探索更高级的表现形式。

  【活动目标】

  1.在蜘蛛织网的情境中,尝试将多种线条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图案。(重点)

  2.能运用两种线条和多种组合表现漂亮的蜘蛛网。(难点)

  3.体验线条组合变化的乐趣和创作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好忙的蜘蛛》 PPT、蜘蛛织网的视频资料。

  2.长方形纸人手一张,蜘蛛图片一张,线条图片(螺旋线、折线、粗直线等)。

  3.刮画纸人手一张(上面画有蜘蛛),竹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运用情景“好忙的小蜘蛛”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 PPT,幼儿观察并回答:谁来了?小蜘蛛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织网的?

  2.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提问:蜘蛛吐的丝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小蜘蛛,会利用丝吐出什么样的花纹?

  二、教师示范刮画纸的作画方法。通过情景和视频了解小蜘蛛织的网的形状特点。

  1.出示刮画材料,了解刮画纸的特点,教师示范竹签在刮画纸上作画的方法,2.利用蜘蛛吐丝的情境将蜘蛛“吐的丝”画下来,请多位幼儿每人画一条丝,然后贴在小蜘蛛旁边。

  小结:这么多漂亮的丝,有弯弯的,有曲折的,有一圈圈的,还有粗细不同的,这下小蜘蛛就可以用来织一张漂亮的`网了。

  3.播放小蜘蛛织网的视频,了解蜘蛛织网的顺序。

  (1)请幼儿仔细观察,刚刚蜘蛛吐的丝藏在哪里了。

  (2)提问:你还发现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追问:这两条丝是怎么样织在一起的呢?

  小结:原来不同的丝都可以做朋友,这样就能编出不一样的网。

  三、幼儿创作:小蜘蛛织网。尝试用竹签在刮画纸上用不同的形状的线条进行线描画。

  1.出示 PPT 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这张网有什么不一样?

  2.创设小蜘蛛织网情境:小蜘蛛们,请你也来织出一张漂亮的网。

  3.进行线描画,教师巡回指导。四、作品评价:漂亮的蜘蛛网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原因。

  提问:你最喜欢哪张蜘蛛网?为什么?它是用哪些花纹或者图案织成的?

  【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中继续投放相关材料,幼儿进行刮画线描画的创作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19

  一、活动目标

  1、套索彩虹色彩排列的规律,掌握彩虹排列顺序。

  2、尝试将彩虹进行想象变型,注意涂色时两两融合、渗透式地涂抹出彩虹。

  3、感受色彩的规律美。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二、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油画棒,素描纸,各色水果,彩色颜料盒,彩色玩具,抹布,三棱镜。

  2、彩虹图片(便于幼儿了解彩虹的色彩构成,感受色彩的美),色谱。

  三、活动过程

  1、创设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创设彩虹王国的朋友来做客的情境,客人给小朋友带来游戏的礼物“三棱镜”,幼儿观察彩虹图片和色谱,了解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排列顺序。

  2、自由操作,掌握彩虹色的排列规律。

  (1)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其按照彩虹的色彩顺序自由摆弄、排列。

  (2)在获得充分的视觉感受基础上动手摆弄,幼儿对彩虹的色彩排列规律有了更清楚的把握。

  3、教师讲解要求,幼儿创作,巩固色彩的排列规律。

  (1)教师:按顺序将这些颜色宝宝排在一起能变出彩虹来呢!怎么变呢?我先让红颜色宝宝像流星一样划出一道半圆,他的好朋友橙色也接着留下脚印!两个好朋友想紧紧靠在一起!

  我用食指像这样轻轻地抹一抹,两个好朋友是不是紧紧抱在一起啦?下面哪个好朋友要来了呢?(黄色宝宝)

  (2)教师:真棒!把他找出来,试试看!黄色宝宝和橙色宝宝也是好朋友,怎么让他们也紧紧抱在一起呢?(抹一抹)

  要点提示:

  a)抹一抹可以减少两种颜色之间的空隙,使颜色相互融合。

  b)注意要画一道彩虹抹一次,注意动作要柔和,并且抹后用抹布擦净手指。

  c)提醒幼儿将黄色涂得稍宽些,因为黄色相对较淡,涂宽些可弥补人的视觉误差。

  (3)幼儿创作彩虹,进一步巩固颜色排列的规律。

  自己动手用彩棒变出美丽的.彩虹,进一步感受颜色之间的相互融合,互相渗透,变出美丽的彩虹则是获得创造美的愉悦感。

  (4)引导幼儿为作品添画,如添画云朵等,使作品更加完整。

  4、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还可以给自己的彩虹朋友编个故事。

  四、活动评析

  (1)红、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了美丽的彩虹。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在孩子的眼中,充满了美妙和神奇,也充满了疑问:为什么会有彩虹呢?为什么有时看不到,有时却能看到呢?

  (2)活动中,孩子们欣赏彩虹,探索彩虹的秘密,感知彩虹色彩排列的.规律,同时用自己的手创作出了美丽的彩虹。这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感知美、表现美的欲望。

  五、教学反思

  幼儿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活动中,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以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学习,激发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20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

  2、听过欣赏儿歌和讨论活动,理解儿歌内容。

  3、在创设的春天情景中,快乐地朗诵、快乐地歌唱、快乐地跳动,并注意调整自己跟随集体一起行动。

  4、让幼儿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收集关于迎春花的图片,带领幼儿观察过迎春花,对迎春花有一点认识。利用午餐后散步,到校园参观、观察迎春花,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

  2、图片:树枝发芽、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春风》,引出主题。

  1、出示图片,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春风》。

  2、启发幼儿想一想:春风吹呀吹,除了翠吹绿了、吹红了,你知道它还吹黄了什么呢?

  3、加入“吹黄了迎春花”,带领幼儿朗诵儿歌《春风》。

  二、学习儿歌《迎春花》。

  1、教师(出示迎春花图片):这是什么花?花朵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你在哪里看见过迎春花?

  2、教师朗诵儿歌。

  3、根据儿歌内容提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儿歌,并带领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4、教师:迎春花吹的是什么音乐,请你们一起来学一学。

  5、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6、教师带领幼儿轮流接说儿歌,还可以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

  三、组织讨论,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为什么说迎春花诗园里的小号手?

  2、教师:迎春花还说些什么?教育引导幼儿知道花儿好看不能摘的道理。

  四、创设春天在公园里散步的情景,开展“春天真美呀!”儿歌音乐串联活动。

  1、教师:春天来了,公园里真美呀!让我们家一起去公园散步吧!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散步音乐去公园。(不弹奏打雷和下雨的音乐)

  3、教师:瞧!这是什么花?(迎春花)我们家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迎春花》吧!

  4、教师(分别出示柳树图片、桃花图片):瞧!柳树变绿了,花儿已经开了,啊!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5、教师朗诵幼儿随着音乐快乐地表演唱《春天来了》,提醒幼儿跟着集体的步调走,与家一起活动。

  6、音乐起(打雷、下雨),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眺望、并踏着轻松的小碎步返回自己的坐位。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21

  活动时间

  7月3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水滴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的结果,感受各种纸的不同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研究、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质地的纸(如面巾纸、蜡光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打印纸)、不同质地的包装材料(如铝箔、塑料布、皮革等)、水、各种不同的液体(如醋、油、彩色水)

  2、滴管或眼药水瓶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纸与包装材料,应到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出他们的'名称以及在什么地方见过,做什么用的。

  二、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或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即将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1、 幼儿自由实践、操作。

  2、 教师组织幼儿分类活动,即把渗水的材料和不渗水的材料分别摆放,并根据渗水的速度将渗水材料依次排列。

  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活动。

  1、 表面吸水的材料我们可以做什么?

  2、 表面不吸水的材料可以做什么?

  四、游戏活动“淘气的小水滴”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在不渗水的材料上如何滴一个大水滴?如何滴一个小水滴?如何将水滴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如何把几个水滴集中或分散等等。

  3、 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液体,引导幼儿谈在渗水的`材料上如何做画?比较哪种液体干得快?哪种干的慢?哪种会变形。

  延伸

  活动:和幼儿共同收集被不同液体滴过的纸,并装订成册。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注意观察不同材料的用途,即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应用关系。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02

幼儿园教学设计11-10

幼儿园教学设计11-14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16

【荐】幼儿园教学设计12-07

幼儿园教学设计【推荐】12-07

【热】幼儿园教学设计12-08

幼儿园教学设计【荐】12-08

幼儿园教学设计【热】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