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时间:2024-05-16 08:20:2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通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通用】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下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当下雨的时候孩子们都兴奋的谈论着、喜欢在雨里游戏、嬉戏,于是我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引导孩子们有意识的去观察、感受、了解雨。《听雨》这首散文充满了趣味性、童真性、并且用拟人化来表达小雨点与周围事物关系,也符合《纲要》中所提出的:“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整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借助画面观察、感知、理解、想象更好理解散文诗,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点,确定以认知、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验雨的趣味性。(重点)2、能结合生活经验仿编诗歌并大胆的表达。(难点)3、乐于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符合《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切实可行。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很好的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的准备,借助多媒体的手段、ppt、音乐、传统的诗歌图谱、云朵操作卡等,来完成教学活动。

  说教法与学法:

  活动中所体现的教法有:直观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体现在通过观察下雨的课件、聆听雨声、雨趣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问谈话法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理解诗歌内容,并通过引导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拟人、排比优美的语句,来激发幼儿说雨的兴趣,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创编的环节运用了讨论交流法,以小组合作讨论“雨还会落在哪里?会干什么?”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编诗歌,更好的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学法有:多感官参与法、观察讨论法、想象创编法让幼儿从听听、看看、讲讲、议议、模仿多方位感官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通过观察诗歌图谱,看看四句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讨论同样是雨点,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理解诗歌内容,并运用想象创编法,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从以下四方面开展的:说雨—听雨—编雨—雨趣四个环节进行的。环节一:说雨(通过听雨声说说对下雨的感受,并了解雨与人们心情的关系,)环节二:听雨(以“豆豆“的角色引出诗歌,利用图谱由浅入深层层展开的形式,通过看、听、感受欣赏散文诗中的诗歌部分,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因此我在活动中我进行3—4遍的配乐完整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散文诗的教学就在于欣赏与感受,老师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气通过不同的层面引导有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从而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环节三:编雨,我以层层展开图片的方法,辅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和情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因此在创编环节我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个别口头创编,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图加文的学习方法进行创编,孩子们兴趣浓厚。环节四:雨趣:通过ppt和优美音乐得完美结合,幼儿感受雨天也能找到有趣的事物,心情也会开心,升华到幼儿心里健康层面,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去图书角进行表演诗歌。

  五、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幼儿兴趣浓厚,教师能最大限度的为幼儿创设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以背景音乐烘托出散文诗的意境美。幼儿能够认真倾听教师朗诵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意境美。由于幼儿经验准备不充分,导致在创编环节思维局限,创编雨落到不同的地方发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幼儿基本上都是凭空想象,在创编雨点落在的地方能干什么?幼儿思维不开阔,想象力不丰富。我应该在课前亲自带幼儿去观察一场雨,聆听一场雨,丰富幼儿经验,这样活动的效果应该更好一些。谢谢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2

  一、说活动教材

  《云彩和风儿》选自省编教材《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大班上册,是一个语言活动。《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要求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作品的优美和丰富。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和说明或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同时发展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表现了云彩在风儿的吹动下变多有趣的自然现象,不仅意境优美,同时充满幼儿情趣,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大自然。符合《纲要》中对选材的要求。

  二、说活动目标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发出母语的全部语音,能听懂较复杂的句子,理解能力较强而且能用语言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意识的组织句子语言。为此在《云彩和风儿》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教育目标,一个是能力技能方面的目标。能理解散文内容,会按散文中的句式仿编。在培养幼儿情感方面,我设计的第二个目标是喜欢观察云彩变化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利于结合幼儿自己原有的情感经验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促使幼儿思维发展。这个目标基于第一个目标之上,是对幼儿原有水平的一个提升,对于幼儿来说是有挑战性的目标。

  基本目标的核心要素:

  1、观察;观察是兴趣的表现。

  2、想象:想象是激情的表现。

  3、表达:表达是自信的表现。

  三、说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准备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我利用与幼儿到户外散步时引导他们观察云彩的变化。这些活动使幼儿对云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第二个准备是:电脑、投影仪、云彩图片、《云彩和风儿》的课件。是为了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观察法、提问法、谈话法、电化教学法。幼儿相应的学习法有:观察法、讨论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在教法中我先请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利用的是观察法,提问法。在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云彩和风儿》,使幼儿在视、听、讲、做的练习中领会了散文诗的内容,另外我一改过去“教师教,幼儿学”的单一教学方法请幼儿在背景音乐下朗诵散文诗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电化教学法和表演法最后请幼儿仿编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利用的是练习法。从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再到幼儿新赏散文诗,掌握文学句式,最后仿编散文诗;从而实现了由教师被动的教到幼儿主动学的转变。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课题导入。2、欣赏课件。3、梳理记忆。4、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我请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是为了激发幼儿兴趣。做为活动的开始也是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态度。

  第二部分:播放散文诗课件《云彩和风儿》,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同时由于课件的加入激发幼儿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理解。这一环节是引发幼儿思维意向,深化幼儿感受,为突破幼儿创意性的仿编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学习散文诗,并引导幼儿记住云彩变成小白船、狮子、胖娃娃的顺序。帮助幼儿掌握记忆方法。在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散文诗顺序的基础上,幼儿跟随课件中的背景音乐,大胆的用动作和语言展示散文诗的内容。

  第四部分:《纲要》中指出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且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在仿编练习中先请幼儿将学习的诗歌大胆的讲出来。再学习用句式“吹呀吹呀,云彩变成……”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云彩变化。最后在仿编散文诗《云彩和风儿》时教师做巡回指导。最后活动延伸:幼儿将仿编的散文诗《云彩和风儿》以小组形式分享交流。让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互动提供交流的机会。并且我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的仿编散文,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1)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将见过的云彩形状用笔记录下来。

  (2)活动室创设《云彩和风儿》的环境。

  (3)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上的白云,并学习用“吹呀吹呀,云彩变成……”说话。

  六、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选取了幼儿熟悉的有关《云彩和风儿》为题材的内容。通过课件播放的形式将优美的文学意境展现在幼儿眼前同时作品中语言的美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使幼儿在,视、听、讲、做的练习中领会了散文诗的内容和仿编句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在欣赏的同时大胆创造和表现文学作品的美,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附:散文诗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呀,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白船漂呀,漂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呀,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呀,吓得羊群都逃散。

  吹呀吹呀,云彩变成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3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大班孩子在社会性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交往倾向,喜欢与他人交流和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并且能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反思我们以往的语言教育活动,经常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问孩子答,这样的师生活动过程就不可能给幼儿提供发问、质疑的空间。现在的语言教育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全语言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多为孩子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创设真实的运用语言的环境。于是我们就抓住海南省调教活动这一个有利的时机,给孩子提供一次与听课老师面对面沟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二、教材分析

  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因此,幼儿园要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孩子们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我们的选材《我是小记者》正体现了这一点。

  新闻报道、记者采访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他们每天都能从电视、报纸中感受到,并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好奇和向往,老师就抓住“记者采访”这个载体让孩子学习语言。通过角色扮演,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们在与孩子交谈时发现,老师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孩子所关注。老师喜欢吃什么?老师乘坐什么车来上班?老师小时侯什么样?也上幼儿园吗?……等这些问题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于是,通过出版幼儿园画报的方式,让孩子扮演记者去采访他们极为关注的老师,带着自豪和快乐对老师进行有目的提问与交谈,了解老师的`生活和情感。在采访的过程中,老师们同时会给予积极的应答和互动。

  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不但激发孩子们语言交流的主动性,体现幼儿活动的主体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胆量。

  三、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①活动前看过记者采访实录,玩小记者游戏

  孩子们要进行记者角色的扮演,就必须了解和关心记者。看采访实录、玩小记者游戏能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问”等等,然后通过游戏,使孩子们进一步明确如何当好小记者。这一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既加深了对记者的了解与认识,也激发了孩子们当小记者的欲望。

  ②讨论、确定并扩展采访内容

  采访的内容是在与孩子们交谈中产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发他们交流、沟通的欲望。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之后,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围绕中心话题进行拓展,扩大话题的范围和内容,并对明天的采访制定简单的计划。

  ③了解并设计画报的刊面,给画报起名。

  把画报的设计权、取名权交给孩子,这都体现了教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更自主些,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

  2、环境材料准备

  ①记者证、话筒人手一份;录像机、相机一部;设计好版面的大画报;

  ②有许多观摩活动的老师。

  这些准备都是为第二天孩子们的采访做铺垫的,让孩子们对采访更感兴趣,更愿意与人交流,使得学习更有效和有用,也就是让孩子们学习语言变的更有意义。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活动的分析、活动前的准备及孩子们的计划,特制定了以下2个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自己的计划对听课老师进行采访,能大胆与老师交流,感受交流、沟通的乐趣。

  2、能与同伴交流整理采访内容,尝试简单的画报制作。

  第一目标是本活动的重点。

  《纲要》指出:语言活动的开展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此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纲要》中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要重视儿童语言的运用。那么在本活动中,“小记者”们采访听课老师,与他们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孩子应用语言的机会,只有与采访的老师交流,才能收集到相关的信息资料,才能记录制作成画报。

  与同伴交流整理采访内容是本活动的难点,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与他人的一般性交谈还是比较容易,但是有条理的谈话和整理自己与同伴的谈话相对比较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点呢?……

  五、说教法、学法

  在本活动中孩子的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教师和孩子们是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为孩子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交流情景,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与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并在儿童之间营造一个非竞争的学习共同体。尤其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动中可以去作自我选择,选择自己想采访的老师,问自己想问的问题等,研究表明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环节紧凑,目的明确,环节的安排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第一环节:明确采访内容,激发活动热情。

  教师在孩子采访前明确采访内容,并以积极的语言鼓励、支持小记者们的采访活动,使幼儿对小记者的采访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这个环节是精神上的准备,从而为下一环节打下了铺垫。

  第二环节:幼儿现场采访听课老师,与同伴交流整理采访内容,并制作简单的画报。

  采访听课老师是本活动的重点,如何大胆上前与听课老师交流,如何向老师有目的性的提问,刊面制作时如何与同伴交流、讨论,这都是对孩子语言学习的一种挑战。在这个重点环节上安排时间比较长,让他们多与不同老师交流。

  第三个环节:表达与展示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采访内容——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在集体面前自由表达、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活动的延伸:把《幼儿园画报》张贴在班级宣传栏里,与小朋友、老师和家长一起分享;在班里开设记者采访区,继续开展下一期的幼儿园画报。

  评析:

  1、从利用公开课的机会让幼儿练习说话从而发展口语能力这一点上看,设计者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值得大力提倡的,它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现代性。

  2、口语表达能力是要通过多说锻炼出来的。《我是小记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幼儿的胆量,还能让幼儿体念与人交流的乐趣。

  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并且许多语言带有幼儿特有的天真和坦率。活动的设计是开放的,活动过程更是开放的,幼儿独立地深入到自己的“采访对象”当中,教师的控制不见了,而更多的是幼儿调控自己的思维以便自己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要认真地听“采访对象”的说话,以便自己的记录。

  问题与建议:

  1、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和任务,在提问时更有针对性一些。

  2、是否可以让幼儿自由组成采访小组,能够一起讨论采访任务和计划,一起采访一起做记录编简报。

  3、教师在过程中要帮助孩子梳理、归纳、提升游戏中获得的经验,才能使孩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4

  一、说活动内容

  电视广告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喜欢看广告、说广告,几乎所有孩子都能说上几句那上口、简短、生动的广告语,孩子们对电视广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开展体现家乡、民间特色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德化是中国的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瓷器以“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著称于世。孩子们生活在浓郁的瓷文化氛围之中,“倒坯”、“擦水”、“彩画”等与瓷器有关的俗语和生活细节时常体现在他们的言谈举止里。因此,我将幼儿兴趣的聚集点作为语言教育的切入口,捕捉幼儿的兴趣所在,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识水平,结合大班语言领域活动《电视广告》的内容要求,我选择了“创编瓷器广告”作为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的精神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出发,本次活动目标制订如下:1、通过学说、学编广告语,学习较准确、生动、简练地描述事物;2、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在制定目标时体现了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即目标不仅指向语言本身的要求,还指向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体现了语言领域的要求,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运用词汇的`能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领域的要求,幼儿在创编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完成活动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活动过程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与幼儿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1、知识准备。

  为了让幼儿能更准确、生动、简练地描述“瓷器”的特点,事先我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瓷器”的资料、图片、实物等,接着请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瓷器,让幼儿知道瓷器的特点和用途,感受瓷器的美,最后引导幼儿观察哪些地方有广告,并让幼儿学说各种广告,为创编瓷器广告奠定基础。

  2、物质准备

  根据活动内容及目标的需要,准备了日用瓷和工艺瓷的实物和图片,并和幼儿共同自制了若干个电视演示箱。

  四、说教法与学法

  《儿童心理学》表明: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幼儿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凡是他们感兴趣、新颖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这两点,我采用了启发引导法、循序渐进法、鼓励法、迁移法、游戏法这五种教学方法。下面我主要介绍三种方法:

  1、启发引导法:这一方法的使用主要是设置问题情景,做到启发在关键处,真正起到引导幼儿思路、探究方向的作用,提高幼儿对广告语进一步的认识。

  2、循序渐进法:从观看电视广告到学说电视广告、了解广告语特点,进而创编广告,把幼儿对广告语的零散印象、无意模仿进行提炼、升华,让幼儿在使用和驾驭语言的过程中品尝成功、获得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语言的热爱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能用简练、生动的口语宣传瓷器的能力。

  3、迁移法:语言教育的内容要把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让幼儿在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建构自己的理解,使语言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说、学编广告语,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如何将已有的经验迁移到实际活动中来显得特别重要。恰到好处、灵活的迁移,是本次活动教师教的重点,同时也是幼儿学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并综合运用了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主要体现如下:

  (一)启发幼儿回忆自己喜欢的广告,并鼓励幼儿把它复述出来。

  1、采用“启发引导法”。在幼儿对广告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积极回忆,以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复述能力。

  2、操作“电视演示箱”,为幼儿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氛围。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我让幼儿操作“电视演示箱”,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帮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广告,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从而为下面创编广告做好了前期准备。

  (二)采用“循序渐进法” “迁移法”引导幼儿创编瓷器广告。

  首先我引导幼儿根据瓷器的特点和用途,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从易到难仿编瓷器的广告。

  由于幼儿对朗朗上口、重复词语较多、趣味性较强的广告语印象深刻,所以我的引导语特别重要,要让幼儿尽量体现广告语的特点,并将自己熟悉的广告语迁移到瓷器广告中来。师生共同评价广告语,为孩子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大胆表达的交流氛围,让他们乐说、爱说。

  其次分组创编瓷器广告,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表达机会,使我能更好地进行个别指导。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我适时点拨、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幼儿,使个性差异得到发展,进而在活动中发现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幼儿分组操作,创编瓷器广告,使幼儿既动手又动脑,在实践中创新。我根据幼儿能力不同,让幼儿在学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创编方法,并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创编,能力差的幼儿运用单一形式表达自己创编的广告,取到互补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突破了难点。

  最后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表演自己创编的广告词。在宣传家乡瓷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瓷器的美和作为瓷都人的自豪,进而提升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延伸: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优秀的广告,一起创编、播讲广告语。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使活动得到深化,同时我还将根据幼儿的兴趣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泥塑、彩画、设计自己喜欢的家乡瓷器等活动。

  六、效果评估

  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对此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着生活的乐趣。我积极营造自由、宽松、有利于幼儿的活动氛围,提供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实践和创新,真正让幼儿成为活动的发展性主体。尤其是创编瓷器广告语这一环节,改变了以往创编活动(如:儿歌创编、故事创编)中存在的只有少数能力强的幼儿唱主角的现象,幼儿分组练习,轮流在自制的电视机屏幕里以游戏的形式表演自己创编的广告,创编活动是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幼儿情绪高涨,人人都介入到愉快的创编活动之中,个个都有练习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同时,把语言与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树立整体意识,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5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其优美、童趣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感受象声词的韵律美。

  3、尝试大胆想像、创编散文诗。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谱、乐器

  活动过程:

  一、在雨声中,带领幼儿园进入活动室。

  1、集体表演"欢乐雨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师: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

  3、师:小雨会唱什么歌?

  二、欣赏散文诗、能找出小雨滴好听的声音,感受象声词的韵律美。

  1、幼儿看课件、欣赏师朗诵诗歌

  2、提问:小雨滴发出了哪些好听的声音?

  三、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感受小雨滴的童趣,理解散文优美的意境。

  1、师:小雨滴的声音真好听,顽皮的小雨滴到处去到找朋友,小雨滴你们找到了哪些朋友?

  2、带着问题欣赏作品

  (1)小雨滴找到了哪些朋友?和朋友们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结合图谱、身体动作分段理解散文优美童趣的意境

  (3)完整欣赏,提升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4)幼儿有感情的完整朗诵,表现散文优美的意境

  五、幼儿尝试创编散文,大胆表达

  1、幼儿讨论,尝试创编

  2、师即兴将幼儿创编内容简笔画记录

  3、完整朗诵创编后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小雨音乐会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乐器,听听他像小雨发出的什么声音?我们把小乐器留给你们,回到教室里和你的朋友一起开一个小雨音乐会吧。

  (2)小雨滴落在伞顶上,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手边拍打滴滴答的节奏边去朗诵,鼓励幼儿学习老师和同伴发出欢快的声音)

  (3)小雨钻进花蕊,发出什么声音?为什么会发出吱溜溜的声音呢?教师向幼儿解释花蕊的意思,并帮助幼儿理解小雨滴从花的花瓣上慢慢地滚到花蕊里的。引导幼儿用动作来朗诵吱溜溜的.声音。

  (4)小雨落在窗玻璃上,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手边拍打叮叮叮的节奏边去朗诵,鼓励幼儿学习老师和同伴发出清脆的声音)

  四、第三次欣赏散文诗,感受小雨滴的童趣,体现散文优美的意境

  师:小雨滴唱着好听的歌,随风飘呀飘,在雨中和自己的好朋友在干什么呢?幼儿欣赏

  小雨落在树叶上,唱着沙沙沙的歌,它在和树叶干什么?幼儿回答后看图片。师:老师用简单的符号把他们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X代表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提问:猜一猜,顽皮的小雨滴和树叶会跳什么舞蹈呢?

  说课

  设计意图:我选择的是一首非常有童趣、很优美的散文诗,"顽皮的小雨滴",选择以雨为题材的内容,也是因为发现在生活中孩子们很喜欢下雨,一下雨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兴奋的,他们都迫切地想冲出教室去听雨声、看小雨打在地上、树上、花上、屋顶上、马路上、池塘里的雨景,如果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在雨中踩着水瑭,对孩子们来说更是一件无比兴奋的事情了。所以选择孩子们有经验的和感兴趣的的内容,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我去欣赏这首散文的时候,发现散文的意境很美,语言更美,整齐的段落结构,文中的象声词和动词,充满着童趣,把我也带入了美的意境中,所以也想让孩子们一起来享受这首优美的散文诗。

  说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3、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重点: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难点: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说活动的主线:唤起已有的经验——经验的迁移——经验的表达——经验的提升——经验的创新。

  说过程:

  一、通过师生律动"下雨歌"唤起幼儿对下雨的已有的经验。

  二、充分欣赏,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活动的重点)

  1、在这个重点的环节,我利用了自身语言的感染力,和散文中优美的象声词和富有童趣的动词,结合自己制作的PPT,视听同步,把平面的散文转化成立体的多角度的散文欣赏,把孩子们带入优美的意境中,孩子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散文中小雨的声音美,从而学习象声词。

  2、多次利用PPT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和欣赏散文诗,知道小雨落在了什么地方,感受散文中的童趣,同时利用简单易懂的图谱帮助幼儿感受散文中整齐的段落结构,并为接下来的有感情地朗诵和创遍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幼儿朗诵(经验的表达、提升)

  结合孩子们对散文的感受和理解,启发孩子们找到合适的方法如:轻轻的声音和跳跃的方法来集体朗诵散文诗。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抽到的主题是我们的动物朋友,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整合了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以及环境创设等因素,考虑五大领域的综合渗透,设计了动物的秘密,海底世界,昆虫王国三个二级主题,并依次递进展开活动。而素材三正好与我的二级主题动物的秘密下的活动十分的吻合,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下面正式开始我的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小乌龟和青蛙》。《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内容,增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故事通过拟人的手法,让幼儿了解梦想与自己实际生活密不可分。为了丰富幼儿的语言学习,理解并表现故事情境中的对话,感受语言的魅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综合上述对于素材的分析和对主题的理解, 我制定了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小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和共同特点。

  2.技能目标:能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小乌龟和青蛙自豪、神气、不服输的神情。 学前教育内容管理系统

  3.情感目标:萌发幼儿喜爱小动物,向小动物学习,心中要有梦想。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小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和共同特点,并能够自信充分的表达,我将目标一设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动物角色的特点,需要幼儿理解对话并抓住动物的拟人化特点,这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挑战的。为此,我将目标二设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使我的重难点有更好的推进和解决,活动呈现趣味性,我做了以下准备: 小乌龟和青蛙的图片、故事内容挂图、头饰等。具体准备将在我的活动设计上予以说明。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为此,我采用观察法、提问法等教法,并结合讨论法、游戏法等学法进行指导,具体方法的运用,将在我的活动过程中进行说明。

  接下来是我的活动过程:

  开始我出示乌龟和青蛙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活动:瞧,这是谁?它和青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喜欢在一起聊天玩耍。听,它们正在聊谁的'本领大呢。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我活动开展正式拉开序幕。

  为了体现活动过程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具体过程我分四步来进行。

  第一步:回忆乌龟和青蛙的相关信息,猜想他们的本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青蛙和乌龟有哪些本领吗?”幼儿在启发提问中,回忆之前收集的乌龟和青蛙的相关信息,自主选择角色,大胆说一说它们的本领。幼儿对感兴趣的小动物自主探究,激发了幼儿主动交流,大胆表达的自信和愿望。最后进行小结:小乌龟有壳,可以把头和四肢缩进去;青蛙的舌头可以吃害虫。

   第二步:结合故事《小乌龟和青蛙》,说一说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

  此环节是我的活动重点。首先,我会逐一出示挂图1-5幅,为幼儿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幼儿在边听、边看、边感受中理解故事内容,发现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接着,我会引导幼儿自主讨论,说一说小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理解故事情境和角色的对白。逐步落实活动重点。

  第三步: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和青蛙的梦想

  首先,为幼儿出示第6-8幅挂图,一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一边讲述乌龟和青蛙的梦想。接着,在讨论中提示幼儿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将本领与梦想紧密联系。最后,请幼儿结合自身特点,说一说自己的梦想,将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迁移,进一步落实活动重点。

  第四环节:师幼互动,幼儿分角色表演,丰富经验

  《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幼儿在表现小乌龟和青蛙的对白和动作时,我会引导幼儿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表现小乌龟和青蛙的自豪神气、互不服输的精神。以此突破活动难点。

  结束部分:我会为幼儿进行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像小乌龟和青蛙一样,有自己的本领。为了实现梦想,要不断的锻炼本领,乐观努力,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学前教育内容管理系统

  当然,本次活动也不止步于此,我还设计了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梦想画下来,并带回幼儿园进行展览,以此达成家园共育。

  本次活动取材于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小动物,通过讲动物的本领、谈动物的梦想,演动物的角色,帮助幼儿在拟人化的故事情境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谢谢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的能力是幼儿园体验表达领域中的重要目标。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聪明的乌龟》是一则幽默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小乌龟救青蛙为引子,描述了一只乌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狐狸,最终战胜狐狸,获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儿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跟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丰富词汇:缩、连蹦带跳。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三、说活动准备

  《聪明的乌龟》教学挂图一幅,狐狸、乌龟、青蛙的图片及头饰,乌龟的手偶。

  四、说活动重难点

  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这则故事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对白,形象地刻画出一只貌似狡猾,实则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乌龟形象,乌龟的机智能够帮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活动的难点是:能用恰当的语气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活动中,我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乌龟和狐狸的心理特点,从而为进行角色的人物对话奠定基础。

  五、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选用了课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内容呈现给孩子看,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相应关系,理解图片的内容,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从而使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启发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活,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还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对本次活动加以整合,力求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六、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始终,以次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对话时,能举一反三,具有扩展语言的能力。

  七、说活动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提出悬念,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法,引导幼儿逐幅观察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环节,教师运用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同时穿插直观性提问和探索性提问,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记忆。这样幼儿能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

  本次活动后,我还准备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将故事录音带,头饰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和表演。

  八、说活动反思

  “不举手的孩子”和“举手的孩子”都需要回应。集体活动中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提问后,有一些孩子愿意积极举手回应老师的提问,这些孩子一般开朗、外向、喜欢举手、善于用语言表达,所以这些孩子发出的信号教师能及时捕捉,并乐此不疲地与其进行交流互动;但也会有一些孩子内向、文静、胆小、很少举手,这样的孩子教师比较容易忽视,其实不举手、不爱说话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回应。所以在这几次的研讨中我始终关注这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来说一说,哪怕是不举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经常会因为老师的忽视而游离于课堂。对不爱举手的孩子更多几丝目光的停留,选择回答对象时,对不爱举手的孩子说:“我想请一个没有举手,但一定知道的人来说。”“不举手的孩子我也会请得。”鼓励他们积极举手。

  当然对那些爱举手,能积极回应老师的孩子,我们也要鼓励、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他们说“你特别棒,每个问题都举手,机会让给别的小朋友吧。”“让他先说,你来补充好嘛。”教师只有秉承平等回应的观念,每一个孩子才能和老师有积极的互动。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8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认识一些古代的象形字。

  2、对中国汉字感兴趣。

  活动准备:象形字(相对应的现代汉字)若干、图片(汉字演变的过程)。

  活动重点:了解中国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活动难点:辨识古汉字。

  活动过程:

  1、想一想:

  1)出事象形字“孕”。

  ——“这是什么?”“看上去像什么?”

  2)教师引出问题。

  ——“其实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

  2、看一看:

  1)引导幼儿辨识古汉字。

  ——“古代的汉字为什么像一幅画,现在的汉字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2)请幼儿看图片“汉字的演变”,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3议一议:

  1)请幼儿看后讨论。

  ——“古代的汉字是怎样的?”

  2)教师小结:古人创造了象形字,后人为了使用方便,逐步把汉字简化。

  3)教师出事不同的古代象形字,让幼儿猜测这是什么字并说出理由。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的能力是幼儿园体验表达领域中的重要目标。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聪明的乌龟》是一则幽默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小乌龟救青蛙为引子,描述了一只乌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狐狸,最终战胜狐狸,获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儿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跟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布垆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本节活动设计了三个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丰富词汇:缩、连蹦带跳。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这则故事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对白,形象地刻画出一只貌似狡猾,实则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乌龟形象,乌龟的机智能够帮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活动的难点是:能用恰当的语气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活动中,我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乌龟和狐狸的心理特点,从而为进行角色的人物对话奠定基础。

  三、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选用了课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内容呈现给孩子看,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相应关系,理解图片的内容,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从而使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启发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活,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还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对本次活动加以整合,力求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四、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始终,以次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对话时,能举一反三,具有扩展语言的能力。

  五、说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提出悬念,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法,引导幼儿逐幅观察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环节,教师运用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同时穿插直观性提问和探索性提问,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记忆。这样幼儿能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

  本次活动后,我还准备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将故事录音带,头饰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和表演。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观察乌龟、倾听故事、启发提问等形式,帮孩子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乌龟的聪明,懂得在遇到危险时,有时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自己。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故事进行复述,特别是故事中的语言,更能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故事,幼儿的复述能力相对小了很多。所以,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这个课时,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这个故事,通过对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从而能更好的记住故事内容和其中的语言。对孩子来说,表演故事是他们感兴趣的,但单调的模仿对话也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在活动前,我便准备了相应角色的胸饰,并设计了场景。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我首先让孩子来练习角色对话;再请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在集体前表演,从我说旁边变为其他看的孩子说旁边;最后到小组分角色表演。这样一层一层环环相扣,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复述故事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0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散文诗《春雨的色彩》。我将会从活动内容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活动过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过程。

  一、活动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是大班幼儿的散文诗,里面蕴涵了深刻的含义:它以优美、委婉、拟人、贴近生活的笔触想大家讲述了绵绵的春雨与万物之间的联系。《春雨的色彩》不同与一般的抒情叙事散文,它还有一种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从而建构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春景图.这首诗符合幼儿欣赏的特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愿望、学习兴趣,引起没的情感共鸣。

  二、活动目标: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的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我将目标定位于:

  1.欣赏、理解散文诗,能有感情的在集体面前朗诵.

  2.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3.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自然角的植物生长、鲜花开放,饲养区里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墙饰上开满粉红小花的桃树,屋梁上的根根用皱纹纸做的柳条、迎春花,随着风迎风摆动……让幼儿作在这样的学习还击功能中学习,更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课件《春雨的色彩》、3.钢琴曲四.教法:

  四、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渲染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视、听、讲结合法和动静交替法综合整合。

  五、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境,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3.操作法:给每个孩子操作的机会,给每个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安排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从开始到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二.欣赏散文诗(1)完整欣赏(让幼儿看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利用老师的声音、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因为如果教师的朗诵由音响代替的话,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被课件吸引,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没有了,对散文诗的中心含义理解就会大打折扣。

  (2)回忆内容师:请幼儿讲讲小鸟们的讨论结果?这个提问是为了检验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对散文石的理解。通过幼儿自由讲述,来达到同伴之间的互动。

  师:小朋友有没有讲完全呢?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来看一看、听一听?在这次的欣赏的过程中将会带着幼儿有目的、有重点的欣赏。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师:春雨下到哪些地方呢?下到那个地方后春雨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呢?

  给幼儿提出要求,先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小动物的话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幼儿回答后,再欣赏这一部分的课件,这时多媒体的运用给孩子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这一段可真美,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吧?

  这时教师可以带着幼儿一边有感情的朗诵一边用动作来表现,体现了活动中的动静交替。让幼儿有动手、动口的表演机会,有了动情的对话朗诵,学习的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

  师:春雨听了大家的讨论后下的更欢了,它还说了一段什么话?

  先请幼儿个别、集体回答,然后大家一起学说。让幼儿用动作、语言、课件的演示结合,把幼儿带入散文诗当中。也从课件中丰富学习新词"万紫千红"。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韦玉春,来自教师教育学院09学前一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看图讲述故事。

  一、说教材。生病,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们所害怕的事。他们害怕吃药,打针,害怕一个人在家。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让幼儿获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丰富了经验,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养。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大班语言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订了活动目标,分别是:1. 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的内容;2.引导幼儿学习词:孤单、惦记,乐意参与讲述活动,能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讲述;3.感受到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以及获得生病时的健康心理。

  三、说活动重难点。根据《纲要》中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理念,我又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制定为乐意参与讲述活动,通过移情讲述,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同时把引导幼儿学习词: 孤单、惦记,并能对图片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和讲述。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观察法、提问法、示范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五、说学习方法。另外,我打算帮助幼儿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几分钟,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活动准备。为了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我作了如下准备: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2.图片7张,信封一个,娃娃家设计、一束花等。我们知道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将利用直观形象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七、说活动流程。

  下面我将阐述一下我的教学流程,本次教学活动共有以下四个环节,分别是:

  (一)创设“小猫的信”的情境引入。

  (二)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三)情景表演,结合思品教育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活动。我是这样导入的:

  活动一开始,我将出示这样一幅画,让幼儿感知图片、观察图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运用提问“小猫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让好朋友小兔来看它,可是小兔离得太远了,小猫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兔呢?”小朋友根据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后,然后把小猫的做法告诉小朋友们,然后打开信,为下面看图讲述故事做铺垫。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接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首先以“读信”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讨论:“小猫为什么哭?小猫心里会想些什么?” “小猫的信要怎么读呢?”在幼儿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我来引导幼儿说出孤单、惦记这两个词语,我是这样做示范的:

  小兔:我生病了,住在医院里,猴大夫给我打点滴。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单、很难受,我哭了。惦记着我的朋友们。小猫 X年X月X日

  以小兔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兔收到信会怎么样?小兔把小猫生病的事告诉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知道后为小猫做了什么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讲述,并大胆吧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把幼儿引入到故事中来,我将出示由小刺猬、小鸟、小兔、小鸭怎样帮助小猫的`图片,并说道:“小朋友看一看小猫的好朋友都为它做了些什么呀?这样引导幼儿逐步欣赏,了解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为下个环节情境表演埋下伏笔。教学过程中,我将这样做示范:小刺猬捧着鲜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猫;小鸟在窗口上唱着美妙的歌,安慰躺在床上的小猫;小兔给躺在病床上的小猫讲故事;小鸭厨师来到小猫的病床前给小猫煮好东西吃。

  第三环节:情景表演

  小猫生病后得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复。如果我们身边的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幼儿自由表达。

  (2)请幼儿联系实际分角色进行表演。

  第四环节:活动延伸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

  让幼儿交流讨论:小猫生病后得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请幼儿结合故事进行表演,表演一遍后,教师播放乐曲,并与全班幼儿一起为小猫跳舞,在充满爱的旋律中结束活动。

  八、说板书设计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同时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期的阅读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展示的一系列图片,使幼儿容易感知阅读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幼儿建构式课程《开心一刻》主题下的语言活动《颠倒世界》。《颠倒世界》是大班语言活动领域一则非常有趣的童话,通过一只名为亚伯的乌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怪而有趣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与平常的世界颠倒了,故事里的一切让人忍俊不禁。能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给幼儿一个“胡说”的机会,让他们的大胆的想象和表现。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经常看到幼儿弯下身子从跨下向后看,追求新奇,表现出一种颠倒过来看世界的心态。利用幼儿的这种天性,我选择了《颠倒世界》这一课题,意在通过创设颠倒情景,使幼儿以颠倒的方式来重组自己的知觉经验,自然而然地“比较”颠倒前后的知觉映象。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教师做一些反常理的现象,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通过教师讲述故事,理解故事中“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场景,感受“颠倒”的新奇。第三环节利用图片,启发幼儿创编儿歌。第四环节利用游戏,让幼儿加深对相反的理解。

  二、说学情

  与大班幼儿接触过的都知道,他们私下很喜欢夸张的聊天,把彼此逗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还难以区分现实跟虚拟。其实,这就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进行。然而许多大人会觉得他们胡来,乱说话,并且制止他们,导致幼儿不开心甚至不再说。如果让幼儿在建立判断是非的基础上,再大胆的想象和表达,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能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三、说目标

  《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关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

  1.理解颠倒的意思,正确区分现实生活和故事情景。

  2.以小组合作的模式,根据图卡创编诗歌。能夸张地想象,大胆、清楚表达创编的诗歌。

  3.积极参与颠倒活动,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四、说准备

  1.故事《颠倒世界》ppt

  2.“颠倒的”卡片5组,一组一套

  3.教具:衣服、水瓶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活动的开展需要老师创建,幼儿的发展需要老师引导。所以我运用了以下几个教法:

  情景教学法:创设故事情景,让幼儿在故事中体验情景,初步了解活动内容。

  启发提问法: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想象。

  暗示教学法:幼儿创编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不断的暗示和引导,激发他们的言语表达。

  2.说学法:为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改变传统的“要我学”成为“我要学”的教学模式,我激发幼儿学习的'方法有:

  多种感官参与法:用眼睛看、耳朵听、动脑想象、再表达出来。

  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支持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

  合作讨论法:主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同龄之间的沟通,树立团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六、说流程

  整个活动我有五个环节:

  1.故意穿反衣服拿反瓶子喝水,设置情景,导出故事。

  教师做一些反常理的现象,引起幼儿兴趣,再导出故事。“老师之所以做了这么奇怪的事,是因为跟着一个朋友去了一个奇怪的世界,你们想去吗?准备好啦,坐上飞机一起出发吧!”让幼儿跟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故事情景。播放视频《颠倒世界》。

  2.1配图听故事,理解颠倒的意思。

  每幅图配一个问题。例:“乌鸦亚伯来到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说这是个奇怪的地方?”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适当解释,“原来这里的一切都倒过来了!与哪里倒过来呀?”

  2区分现实与故事情景。

  故事篇幅短,内容浅显,幼儿很容易理解内容。我用了启发提问法,用问题加深对“颠倒”这个词的理解。“我们的世界和颠倒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总结出:颠倒,就是相反的意思。

  3.展示诗歌,利用图卡启发幼儿续编。

  ①教师展示自编的诗歌,“老师觉得这个颠倒世界真有趣,于是我编了一首诗歌,小朋友们来欣赏一下吧!”诗歌展示:奇怪奇怪真奇怪,老鼠在追大花猫,人拉马车马坐车。爷爷躺在摇篮里,小孩一旁哄睡觉,搞笑搞笑真搞笑。

  ②展示诗歌完毕后,教师启发幼儿想象“乌鸦亚伯还看到了好多奇怪的事,小朋友们猜一猜它还看到了什么呢?我们把它编成诗歌吧!”多数的幼儿需要一定的提示才能想象的出来,所以需要用到图卡,图卡上的事物可以启发幼儿想象。

  ③图卡展示:西瓜、狐狸、兔子。

  接下来我用了暗示教学法,利用图卡。例如:“我们世界的西瓜长在哪的?颠倒世界的西瓜又是长在哪里的呢?怎么编成诗歌?”示范创编:“是不是可以这样编:西瓜长在大树上,或者树上长着大西瓜。”开始让幼儿分组讨论创编内容,并套用在诗歌里,然后让整组上台展示。在图卡启发后,可尝试让幼儿自己想象。“除了图卡上的东西外,小朋友还有没有想到其他呢?”

  4.游戏环节

  请幼儿上来做颠倒的动作,例如:老师念举左手,那就举右手。坐——站;哭——笑;熟悉一定程度后,请“小老师”上来说口令,其他小朋友做动作。此环节在轻松活泼的配乐下进行。

  5.小结

  颠倒世界很容易让幼儿沉迷进去,会影响幼儿的判断力和分辨力,所以需要一个小结,把幼儿思绪拉出现实,让他们正确认识到现实世界是和颠倒世界不一样的,不要混淆。我会这么说“颠倒世界真有趣,现在,我们回到自己的世界啦,回来啦回来啦,小朋友们可千万不要像老师之前一样,把瓶子都拿反了。上飞机吧,我们要回自己的世界了。”

  七、说特色与亮点

  重点:理解故事《颠倒世界》,正确区分现实生活和故事情景。

  难点:创编诗歌,夸张地想象,大胆、清楚表达。

  突破重难点方法:先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利用反常的行为激起幼儿的好奇心。用鼓励表扬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教师语言要积极,表扬要及时,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中班语言课《小兔子开铺子》。

  首先我对本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活动教材《小兔子开铺子》是幼儿中班一首具有较多量词、非常富有童趣的传统儿歌,以兔子、猴子这些可爱的形象,桌子、椅子、袜子、瓶子、帽子等有趣的物品,通过买东西的形式,组成了一首富有动感的、具有浓浓生活情趣的儿歌。活动过程通过"小兔子开铺子"这一情节,将一、二、三、四、五等数词与一些约定俗成的量词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儿歌整体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语言琅琅上口,非常适合诵读。《小兔子开铺子》这节活动课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能让幼儿通过开铺子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幼儿在开铺子的.游戏活动中感受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两个目标:

  1、尝试根据图夹文的提示,学习和记忆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格律和押韵。

  2、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

  三、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兔子、猴子头饰2、小兔子、小猴子手偶、数字卡片3、为仿编儿歌准备的相应物品图片、购物清单等;四、说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有节律地进行诵读儿歌。

  难点: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感知数量词的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操作法:我提供大量的有关仿编内容的操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学习仿编儿歌及感知量词。

  2。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听听、看看、讲讲、读读等多种方式的参与,学习、朗诵、创编儿歌。

  六、说教学过程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看图片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兔子,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看看讲讲:小兔子的铺子开张啦出示小兔子铺子图片直接切入主题,"小兔子的铺子开张啦"!

  (三)、认认数数:小兔子铺子里都有什么东西?每样东西有多少?

  带领幼儿逐一认识铺子的东西,并在认识了小兔子铺子里卖的东西后,和幼儿一起数一数:每样东西有多少?如:一张小桌、两把小椅子、三双小袜子、四个小瓶子、五顶小帽子,目的是学说量词,初步感知量词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量词的准确运用是个难点。

  (四)、看看说说:谁来买东西了?买走了什么?引出小猴子购物单,根据清单内容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诵读儿歌。

  首先,我会完整的朗诵一遍儿歌,一边朗诵一边看着清单表演示范,让幼儿对于整首儿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接下来的自由表演做铺垫。接着,我通过:"你记住小猴子要买什么了吗?"这一问题,勾起幼儿表演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读到数词、量词时我会特别注意声音可以大一点,继而引起幼儿的注意。

  七、活动延伸为小兔子进货通过课件、图片,指导幼儿游戏,出示一些儿歌中没有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我要买××的句式"并能正确使用量词来参加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操作要求。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一)故事内容分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我选择的《漂流屋》这个故事中一开头就描写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房子是谁的呢”?接着描写青蛙并没有想把它占为己有,而是去寻找屋子的主人,但没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请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这座房子,并邀请了小鸟和乌龟来跟他们一起玩。最后,故事又承前启后地回到了开头的疑问:漂流屋飘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并不想将自己制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就是-----分享快乐。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这个重点的呢:这则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学期,我们以班级主题《童话谷》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的幼儿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童话作家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标确定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

  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发展幼儿想象力。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将难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从以下几点来突破: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

  三、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此,我们

  在区域中准备了: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房子背景图;美工区:订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二)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质准备

  首先是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进行了以下准备了:配有故事录音的教学课件,幼儿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唤起他们的想象力。而创设一个环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将分享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准备了:幼儿每人自带一份小礼物、磁带、录音机。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四、教学方法

  本活动综合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本活动中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3、环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

  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环境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

  1、教具直观: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3、环境体验: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示漂流房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师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后,师的引导师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

  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三)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题,引出教育意义。

  作品中反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的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

  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4、修帆的经过:又一个悬念问题:小动物得救了,可船为什么不往前开?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当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时,让幼儿去倾听小动物们的争吵,这里又有倾听能力的训练。听争吵、说争吵、辨争吵这一过程,改变了以上活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扩展经验:帆应该用布制作。最后一个情节,小动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更为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5、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乘船的动作出教室自然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通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6-10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6-17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5-15

【荐】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27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推荐】11-27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2-08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荐】12-08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精选20篇)11-24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精选15篇11-21

大班语言活动《福气糕》说课稿11-3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通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通用】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

  一、设计意图

  下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当下雨的时候孩子们都兴奋的谈论着、喜欢在雨里游戏、嬉戏,于是我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引导孩子们有意识的去观察、感受、了解雨。《听雨》这首散文充满了趣味性、童真性、并且用拟人化来表达小雨点与周围事物关系,也符合《纲要》中所提出的:“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整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借助画面观察、感知、理解、想象更好理解散文诗,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点,确定以认知、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验雨的趣味性。(重点)2、能结合生活经验仿编诗歌并大胆的表达。(难点)3、乐于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符合《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切实可行。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很好的完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的准备,借助多媒体的手段、ppt、音乐、传统的诗歌图谱、云朵操作卡等,来完成教学活动。

  说教法与学法:

  活动中所体现的教法有:直观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体现在通过观察下雨的课件、聆听雨声、雨趣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问谈话法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理解诗歌内容,并通过引导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拟人、排比优美的语句,来激发幼儿说雨的兴趣,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创编的环节运用了讨论交流法,以小组合作讨论“雨还会落在哪里?会干什么?”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编诗歌,更好的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学法有:多感官参与法、观察讨论法、想象创编法让幼儿从听听、看看、讲讲、议议、模仿多方位感官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通过观察诗歌图谱,看看四句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讨论同样是雨点,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理解诗歌内容,并运用想象创编法,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从以下四方面开展的:说雨—听雨—编雨—雨趣四个环节进行的。环节一:说雨(通过听雨声说说对下雨的感受,并了解雨与人们心情的关系,)环节二:听雨(以“豆豆“的角色引出诗歌,利用图谱由浅入深层层展开的形式,通过看、听、感受欣赏散文诗中的诗歌部分,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因此我在活动中我进行3—4遍的配乐完整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散文诗的教学就在于欣赏与感受,老师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气通过不同的层面引导有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从而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环节三:编雨,我以层层展开图片的方法,辅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和情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因此在创编环节我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个别口头创编,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图加文的学习方法进行创编,孩子们兴趣浓厚。环节四:雨趣:通过ppt和优美音乐得完美结合,幼儿感受雨天也能找到有趣的事物,心情也会开心,升华到幼儿心里健康层面,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去图书角进行表演诗歌。

  五、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幼儿兴趣浓厚,教师能最大限度的为幼儿创设一个优美的语言环境,以背景音乐烘托出散文诗的意境美。幼儿能够认真倾听教师朗诵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意境美。由于幼儿经验准备不充分,导致在创编环节思维局限,创编雨落到不同的地方发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幼儿基本上都是凭空想象,在创编雨点落在的地方能干什么?幼儿思维不开阔,想象力不丰富。我应该在课前亲自带幼儿去观察一场雨,聆听一场雨,丰富幼儿经验,这样活动的效果应该更好一些。谢谢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2

  一、说活动教材

  《云彩和风儿》选自省编教材《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大班上册,是一个语言活动。《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要求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作品的优美和丰富。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和说明或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同时发展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云彩和风儿》这首散文诗表现了云彩在风儿的吹动下变多有趣的自然现象,不仅意境优美,同时充满幼儿情趣,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大自然。符合《纲要》中对选材的要求。

  二、说活动目标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发出母语的全部语音,能听懂较复杂的句子,理解能力较强而且能用语言描述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意识的组织句子语言。为此在《云彩和风儿》活动中我设计了两个教育目标,一个是能力技能方面的目标。能理解散文内容,会按散文中的句式仿编。在培养幼儿情感方面,我设计的第二个目标是喜欢观察云彩变化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利于结合幼儿自己原有的情感经验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促使幼儿思维发展。这个目标基于第一个目标之上,是对幼儿原有水平的一个提升,对于幼儿来说是有挑战性的目标。

  基本目标的核心要素:

  1、观察;观察是兴趣的表现。

  2、想象:想象是激情的表现。

  3、表达:表达是自信的表现。

  三、说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准备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我利用与幼儿到户外散步时引导他们观察云彩的变化。这些活动使幼儿对云彩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第二个准备是:电脑、投影仪、云彩图片、《云彩和风儿》的课件。是为了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观察法、提问法、谈话法、电化教学法。幼儿相应的学习法有:观察法、讨论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在教法中我先请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利用的是观察法,提问法。在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云彩和风儿》,使幼儿在视、听、讲、做的练习中领会了散文诗的内容,另外我一改过去“教师教,幼儿学”的单一教学方法请幼儿在背景音乐下朗诵散文诗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电化教学法和表演法最后请幼儿仿编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利用的是练习法。从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再到幼儿新赏散文诗,掌握文学句式,最后仿编散文诗;从而实现了由教师被动的教到幼儿主动学的转变。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课题导入。2、欣赏课件。3、梳理记忆。4、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我请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是为了激发幼儿兴趣。做为活动的开始也是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态度。

  第二部分:播放散文诗课件《云彩和风儿》,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同时由于课件的加入激发幼儿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理解。这一环节是引发幼儿思维意向,深化幼儿感受,为突破幼儿创意性的仿编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学习散文诗,并引导幼儿记住云彩变成小白船、狮子、胖娃娃的顺序。帮助幼儿掌握记忆方法。在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散文诗顺序的基础上,幼儿跟随课件中的背景音乐,大胆的用动作和语言展示散文诗的内容。

  第四部分:《纲要》中指出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且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在仿编练习中先请幼儿将学习的诗歌大胆的讲出来。再学习用句式“吹呀吹呀,云彩变成……”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云彩变化。最后在仿编散文诗《云彩和风儿》时教师做巡回指导。最后活动延伸:幼儿将仿编的散文诗《云彩和风儿》以小组形式分享交流。让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互动提供交流的机会。并且我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的仿编散文,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1)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将见过的云彩形状用笔记录下来。

  (2)活动室创设《云彩和风儿》的环境。

  (3)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上的白云,并学习用“吹呀吹呀,云彩变成……”说话。

  六、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选取了幼儿熟悉的有关《云彩和风儿》为题材的内容。通过课件播放的形式将优美的文学意境展现在幼儿眼前同时作品中语言的美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使幼儿在,视、听、讲、做的练习中领会了散文诗的内容和仿编句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在欣赏的同时大胆创造和表现文学作品的美,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附:散文诗

  《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呀,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白船漂呀,漂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呀,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呀,吓得羊群都逃散。

  吹呀吹呀,云彩变成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围嘴,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3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大班孩子在社会性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交往倾向,喜欢与他人交流和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并且能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反思我们以往的语言教育活动,经常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问孩子答,这样的师生活动过程就不可能给幼儿提供发问、质疑的空间。现在的语言教育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全语言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多为孩子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创设真实的运用语言的环境。于是我们就抓住海南省调教活动这一个有利的时机,给孩子提供一次与听课老师面对面沟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二、教材分析

  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因此,幼儿园要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孩子们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我们的选材《我是小记者》正体现了这一点。

  新闻报道、记者采访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他们每天都能从电视、报纸中感受到,并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好奇和向往,老师就抓住“记者采访”这个载体让孩子学习语言。通过角色扮演,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们在与孩子交谈时发现,老师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孩子所关注。老师喜欢吃什么?老师乘坐什么车来上班?老师小时侯什么样?也上幼儿园吗?……等这些问题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于是,通过出版幼儿园画报的方式,让孩子扮演记者去采访他们极为关注的老师,带着自豪和快乐对老师进行有目的提问与交谈,了解老师的`生活和情感。在采访的过程中,老师们同时会给予积极的应答和互动。

  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不但激发孩子们语言交流的主动性,体现幼儿活动的主体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胆量。

  三、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①活动前看过记者采访实录,玩小记者游戏

  孩子们要进行记者角色的扮演,就必须了解和关心记者。看采访实录、玩小记者游戏能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问”等等,然后通过游戏,使孩子们进一步明确如何当好小记者。这一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既加深了对记者的了解与认识,也激发了孩子们当小记者的欲望。

  ②讨论、确定并扩展采访内容

  采访的内容是在与孩子们交谈中产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发他们交流、沟通的欲望。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之后,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围绕中心话题进行拓展,扩大话题的范围和内容,并对明天的采访制定简单的计划。

  ③了解并设计画报的刊面,给画报起名。

  把画报的设计权、取名权交给孩子,这都体现了教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更自主些,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

  2、环境材料准备

  ①记者证、话筒人手一份;录像机、相机一部;设计好版面的大画报;

  ②有许多观摩活动的老师。

  这些准备都是为第二天孩子们的采访做铺垫的,让孩子们对采访更感兴趣,更愿意与人交流,使得学习更有效和有用,也就是让孩子们学习语言变的更有意义。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活动的分析、活动前的准备及孩子们的计划,特制定了以下2个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自己的计划对听课老师进行采访,能大胆与老师交流,感受交流、沟通的乐趣。

  2、能与同伴交流整理采访内容,尝试简单的画报制作。

  第一目标是本活动的重点。

  《纲要》指出:语言活动的开展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此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纲要》中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要重视儿童语言的运用。那么在本活动中,“小记者”们采访听课老师,与他们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孩子应用语言的机会,只有与采访的老师交流,才能收集到相关的信息资料,才能记录制作成画报。

  与同伴交流整理采访内容是本活动的难点,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与他人的一般性交谈还是比较容易,但是有条理的谈话和整理自己与同伴的谈话相对比较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点呢?……

  五、说教法、学法

  在本活动中孩子的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教师和孩子们是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为孩子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交流情景,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与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并在儿童之间营造一个非竞争的学习共同体。尤其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动中可以去作自我选择,选择自己想采访的老师,问自己想问的问题等,研究表明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环节紧凑,目的明确,环节的安排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第一环节:明确采访内容,激发活动热情。

  教师在孩子采访前明确采访内容,并以积极的语言鼓励、支持小记者们的采访活动,使幼儿对小记者的采访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这个环节是精神上的准备,从而为下一环节打下了铺垫。

  第二环节:幼儿现场采访听课老师,与同伴交流整理采访内容,并制作简单的画报。

  采访听课老师是本活动的重点,如何大胆上前与听课老师交流,如何向老师有目的性的提问,刊面制作时如何与同伴交流、讨论,这都是对孩子语言学习的一种挑战。在这个重点环节上安排时间比较长,让他们多与不同老师交流。

  第三个环节:表达与展示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采访内容——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在集体面前自由表达、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活动的延伸:把《幼儿园画报》张贴在班级宣传栏里,与小朋友、老师和家长一起分享;在班里开设记者采访区,继续开展下一期的幼儿园画报。

  评析:

  1、从利用公开课的机会让幼儿练习说话从而发展口语能力这一点上看,设计者是一个非常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值得大力提倡的,它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现代性。

  2、口语表达能力是要通过多说锻炼出来的。《我是小记者》给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锻炼了幼儿的胆量,还能让幼儿体念与人交流的乐趣。

  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并且许多语言带有幼儿特有的天真和坦率。活动的设计是开放的,活动过程更是开放的,幼儿独立地深入到自己的“采访对象”当中,教师的控制不见了,而更多的是幼儿调控自己的思维以便自己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同时还要认真地听“采访对象”的说话,以便自己的记录。

  问题与建议:

  1、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和任务,在提问时更有针对性一些。

  2、是否可以让幼儿自由组成采访小组,能够一起讨论采访任务和计划,一起采访一起做记录编简报。

  3、教师在过程中要帮助孩子梳理、归纳、提升游戏中获得的经验,才能使孩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4

  一、说活动内容

  电视广告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喜欢看广告、说广告,几乎所有孩子都能说上几句那上口、简短、生动的广告语,孩子们对电视广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开展体现家乡、民间特色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德化是中国的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底蕴深厚,瓷器以“白如雪、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著称于世。孩子们生活在浓郁的瓷文化氛围之中,“倒坯”、“擦水”、“彩画”等与瓷器有关的俗语和生活细节时常体现在他们的言谈举止里。因此,我将幼儿兴趣的聚集点作为语言教育的切入口,捕捉幼儿的兴趣所在,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识水平,结合大班语言领域活动《电视广告》的内容要求,我选择了“创编瓷器广告”作为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的精神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出发,本次活动目标制订如下:1、通过学说、学编广告语,学习较准确、生动、简练地描述事物;2、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在制定目标时体现了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即目标不仅指向语言本身的要求,还指向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体现了语言领域的要求,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运用词汇的`能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领域的要求,幼儿在创编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完成活动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活动过程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与幼儿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1、知识准备。

  为了让幼儿能更准确、生动、简练地描述“瓷器”的特点,事先我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瓷器”的资料、图片、实物等,接着请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瓷器,让幼儿知道瓷器的特点和用途,感受瓷器的美,最后引导幼儿观察哪些地方有广告,并让幼儿学说各种广告,为创编瓷器广告奠定基础。

  2、物质准备

  根据活动内容及目标的需要,准备了日用瓷和工艺瓷的实物和图片,并和幼儿共同自制了若干个电视演示箱。

  四、说教法与学法

  《儿童心理学》表明: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幼儿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凡是他们感兴趣、新颖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这两点,我采用了启发引导法、循序渐进法、鼓励法、迁移法、游戏法这五种教学方法。下面我主要介绍三种方法:

  1、启发引导法:这一方法的使用主要是设置问题情景,做到启发在关键处,真正起到引导幼儿思路、探究方向的作用,提高幼儿对广告语进一步的认识。

  2、循序渐进法:从观看电视广告到学说电视广告、了解广告语特点,进而创编广告,把幼儿对广告语的零散印象、无意模仿进行提炼、升华,让幼儿在使用和驾驭语言的过程中品尝成功、获得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语言的热爱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能用简练、生动的口语宣传瓷器的能力。

  3、迁移法:语言教育的内容要把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让幼儿在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建构自己的理解,使语言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说、学编广告语,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如何将已有的经验迁移到实际活动中来显得特别重要。恰到好处、灵活的迁移,是本次活动教师教的重点,同时也是幼儿学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并综合运用了集体、小组、个别的组织形式,主要体现如下:

  (一)启发幼儿回忆自己喜欢的广告,并鼓励幼儿把它复述出来。

  1、采用“启发引导法”。在幼儿对广告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积极回忆,以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复述能力。

  2、操作“电视演示箱”,为幼儿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氛围。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我让幼儿操作“电视演示箱”,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帮助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广告,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从而为下面创编广告做好了前期准备。

  (二)采用“循序渐进法” “迁移法”引导幼儿创编瓷器广告。

  首先我引导幼儿根据瓷器的特点和用途,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从易到难仿编瓷器的广告。

  由于幼儿对朗朗上口、重复词语较多、趣味性较强的广告语印象深刻,所以我的引导语特别重要,要让幼儿尽量体现广告语的特点,并将自己熟悉的广告语迁移到瓷器广告中来。师生共同评价广告语,为孩子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大胆表达的交流氛围,让他们乐说、爱说。

  其次分组创编瓷器广告,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表达机会,使我能更好地进行个别指导。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我适时点拨、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幼儿,使个性差异得到发展,进而在活动中发现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幼儿分组操作,创编瓷器广告,使幼儿既动手又动脑,在实践中创新。我根据幼儿能力不同,让幼儿在学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创编方法,并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创编,能力差的幼儿运用单一形式表达自己创编的广告,取到互补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突破了难点。

  最后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表演自己创编的广告词。在宣传家乡瓷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瓷器的美和作为瓷都人的自豪,进而提升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延伸: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优秀的广告,一起创编、播讲广告语。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使活动得到深化,同时我还将根据幼儿的兴趣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泥塑、彩画、设计自己喜欢的家乡瓷器等活动。

  六、效果评估

  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对此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着生活的乐趣。我积极营造自由、宽松、有利于幼儿的活动氛围,提供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实践和创新,真正让幼儿成为活动的发展性主体。尤其是创编瓷器广告语这一环节,改变了以往创编活动(如:儿歌创编、故事创编)中存在的只有少数能力强的幼儿唱主角的现象,幼儿分组练习,轮流在自制的电视机屏幕里以游戏的形式表演自己创编的广告,创编活动是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幼儿情绪高涨,人人都介入到愉快的创编活动之中,个个都有练习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同时,把语言与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树立整体意识,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5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其优美、童趣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感受象声词的韵律美。

  3、尝试大胆想像、创编散文诗。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谱、乐器

  活动过程:

  一、在雨声中,带领幼儿园进入活动室。

  1、集体表演"欢乐雨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师: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

  3、师:小雨会唱什么歌?

  二、欣赏散文诗、能找出小雨滴好听的声音,感受象声词的韵律美。

  1、幼儿看课件、欣赏师朗诵诗歌

  2、提问:小雨滴发出了哪些好听的声音?

  三、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感受小雨滴的童趣,理解散文优美的意境。

  1、师:小雨滴的声音真好听,顽皮的小雨滴到处去到找朋友,小雨滴你们找到了哪些朋友?

  2、带着问题欣赏作品

  (1)小雨滴找到了哪些朋友?和朋友们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结合图谱、身体动作分段理解散文优美童趣的意境

  (3)完整欣赏,提升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4)幼儿有感情的完整朗诵,表现散文优美的意境

  五、幼儿尝试创编散文,大胆表达

  1、幼儿讨论,尝试创编

  2、师即兴将幼儿创编内容简笔画记录

  3、完整朗诵创编后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小雨音乐会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乐器,听听他像小雨发出的什么声音?我们把小乐器留给你们,回到教室里和你的朋友一起开一个小雨音乐会吧。

  (2)小雨滴落在伞顶上,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手边拍打滴滴答的节奏边去朗诵,鼓励幼儿学习老师和同伴发出欢快的声音)

  (3)小雨钻进花蕊,发出什么声音?为什么会发出吱溜溜的声音呢?教师向幼儿解释花蕊的意思,并帮助幼儿理解小雨滴从花的花瓣上慢慢地滚到花蕊里的。引导幼儿用动作来朗诵吱溜溜的.声音。

  (4)小雨落在窗玻璃上,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用手边拍打叮叮叮的节奏边去朗诵,鼓励幼儿学习老师和同伴发出清脆的声音)

  四、第三次欣赏散文诗,感受小雨滴的童趣,体现散文优美的意境

  师:小雨滴唱着好听的歌,随风飘呀飘,在雨中和自己的好朋友在干什么呢?幼儿欣赏

  小雨落在树叶上,唱着沙沙沙的歌,它在和树叶干什么?幼儿回答后看图片。师:老师用简单的符号把他们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X代表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提问:猜一猜,顽皮的小雨滴和树叶会跳什么舞蹈呢?

  说课

  设计意图:我选择的是一首非常有童趣、很优美的散文诗,"顽皮的小雨滴",选择以雨为题材的内容,也是因为发现在生活中孩子们很喜欢下雨,一下雨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兴奋的,他们都迫切地想冲出教室去听雨声、看小雨打在地上、树上、花上、屋顶上、马路上、池塘里的雨景,如果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在雨中踩着水瑭,对孩子们来说更是一件无比兴奋的事情了。所以选择孩子们有经验的和感兴趣的的内容,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我去欣赏这首散文的时候,发现散文的意境很美,语言更美,整齐的段落结构,文中的象声词和动词,充满着童趣,把我也带入了美的意境中,所以也想让孩子们一起来享受这首优美的散文诗。

  说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3、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重点: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难点: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说活动的主线:唤起已有的经验——经验的迁移——经验的表达——经验的提升——经验的创新。

  说过程:

  一、通过师生律动"下雨歌"唤起幼儿对下雨的已有的经验。

  二、充分欣赏,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活动的重点)

  1、在这个重点的环节,我利用了自身语言的感染力,和散文中优美的象声词和富有童趣的动词,结合自己制作的PPT,视听同步,把平面的散文转化成立体的多角度的散文欣赏,把孩子们带入优美的意境中,孩子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散文中小雨的声音美,从而学习象声词。

  2、多次利用PPT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和欣赏散文诗,知道小雨落在了什么地方,感受散文中的童趣,同时利用简单易懂的图谱帮助幼儿感受散文中整齐的段落结构,并为接下来的有感情地朗诵和创遍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幼儿朗诵(经验的表达、提升)

  结合孩子们对散文的感受和理解,启发孩子们找到合适的方法如:轻轻的声音和跳跃的方法来集体朗诵散文诗。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抽到的主题是我们的动物朋友,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整合了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以及环境创设等因素,考虑五大领域的综合渗透,设计了动物的秘密,海底世界,昆虫王国三个二级主题,并依次递进展开活动。而素材三正好与我的二级主题动物的秘密下的活动十分的吻合,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下面正式开始我的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小乌龟和青蛙》。《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内容,增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故事通过拟人的手法,让幼儿了解梦想与自己实际生活密不可分。为了丰富幼儿的语言学习,理解并表现故事情境中的对话,感受语言的魅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综合上述对于素材的分析和对主题的理解, 我制定了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小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和共同特点。

  2.技能目标:能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小乌龟和青蛙自豪、神气、不服输的神情。 学前教育内容管理系统

  3.情感目标:萌发幼儿喜爱小动物,向小动物学习,心中要有梦想。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小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和共同特点,并能够自信充分的表达,我将目标一设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动物角色的特点,需要幼儿理解对话并抓住动物的拟人化特点,这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挑战的。为此,我将目标二设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使我的重难点有更好的推进和解决,活动呈现趣味性,我做了以下准备: 小乌龟和青蛙的图片、故事内容挂图、头饰等。具体准备将在我的活动设计上予以说明。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为此,我采用观察法、提问法等教法,并结合讨论法、游戏法等学法进行指导,具体方法的运用,将在我的活动过程中进行说明。

  接下来是我的活动过程:

  开始我出示乌龟和青蛙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活动:瞧,这是谁?它和青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喜欢在一起聊天玩耍。听,它们正在聊谁的'本领大呢。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我活动开展正式拉开序幕。

  为了体现活动过程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具体过程我分四步来进行。

  第一步:回忆乌龟和青蛙的相关信息,猜想他们的本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青蛙和乌龟有哪些本领吗?”幼儿在启发提问中,回忆之前收集的乌龟和青蛙的相关信息,自主选择角色,大胆说一说它们的本领。幼儿对感兴趣的小动物自主探究,激发了幼儿主动交流,大胆表达的自信和愿望。最后进行小结:小乌龟有壳,可以把头和四肢缩进去;青蛙的舌头可以吃害虫。

   第二步:结合故事《小乌龟和青蛙》,说一说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

  此环节是我的活动重点。首先,我会逐一出示挂图1-5幅,为幼儿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幼儿在边听、边看、边感受中理解故事内容,发现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接着,我会引导幼儿自主讨论,说一说小乌龟和青蛙的独特本领。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理解故事情境和角色的对白。逐步落实活动重点。

  第三步: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和青蛙的梦想

  首先,为幼儿出示第6-8幅挂图,一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一边讲述乌龟和青蛙的梦想。接着,在讨论中提示幼儿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将本领与梦想紧密联系。最后,请幼儿结合自身特点,说一说自己的梦想,将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迁移,进一步落实活动重点。

  第四环节:师幼互动,幼儿分角色表演,丰富经验

  《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幼儿在表现小乌龟和青蛙的对白和动作时,我会引导幼儿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表现小乌龟和青蛙的自豪神气、互不服输的精神。以此突破活动难点。

  结束部分:我会为幼儿进行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像小乌龟和青蛙一样,有自己的本领。为了实现梦想,要不断的锻炼本领,乐观努力,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学前教育内容管理系统

  当然,本次活动也不止步于此,我还设计了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梦想画下来,并带回幼儿园进行展览,以此达成家园共育。

  本次活动取材于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小动物,通过讲动物的本领、谈动物的梦想,演动物的角色,帮助幼儿在拟人化的故事情境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谢谢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的能力是幼儿园体验表达领域中的重要目标。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聪明的乌龟》是一则幽默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小乌龟救青蛙为引子,描述了一只乌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狐狸,最终战胜狐狸,获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儿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跟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丰富词汇:缩、连蹦带跳。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三、说活动准备

  《聪明的乌龟》教学挂图一幅,狐狸、乌龟、青蛙的图片及头饰,乌龟的手偶。

  四、说活动重难点

  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这则故事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对白,形象地刻画出一只貌似狡猾,实则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乌龟形象,乌龟的机智能够帮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活动的难点是:能用恰当的语气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活动中,我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乌龟和狐狸的心理特点,从而为进行角色的人物对话奠定基础。

  五、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选用了课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内容呈现给孩子看,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相应关系,理解图片的内容,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从而使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启发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活,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还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对本次活动加以整合,力求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六、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始终,以次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对话时,能举一反三,具有扩展语言的能力。

  七、说活动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提出悬念,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法,引导幼儿逐幅观察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环节,教师运用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同时穿插直观性提问和探索性提问,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记忆。这样幼儿能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

  本次活动后,我还准备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将故事录音带,头饰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和表演。

  八、说活动反思

  “不举手的孩子”和“举手的孩子”都需要回应。集体活动中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提问后,有一些孩子愿意积极举手回应老师的提问,这些孩子一般开朗、外向、喜欢举手、善于用语言表达,所以这些孩子发出的信号教师能及时捕捉,并乐此不疲地与其进行交流互动;但也会有一些孩子内向、文静、胆小、很少举手,这样的孩子教师比较容易忽视,其实不举手、不爱说话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回应。所以在这几次的研讨中我始终关注这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来说一说,哪怕是不举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经常会因为老师的忽视而游离于课堂。对不爱举手的孩子更多几丝目光的停留,选择回答对象时,对不爱举手的孩子说:“我想请一个没有举手,但一定知道的人来说。”“不举手的孩子我也会请得。”鼓励他们积极举手。

  当然对那些爱举手,能积极回应老师的孩子,我们也要鼓励、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他们说“你特别棒,每个问题都举手,机会让给别的小朋友吧。”“让他先说,你来补充好嘛。”教师只有秉承平等回应的观念,每一个孩子才能和老师有积极的互动。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8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认识一些古代的象形字。

  2、对中国汉字感兴趣。

  活动准备:象形字(相对应的现代汉字)若干、图片(汉字演变的过程)。

  活动重点:了解中国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活动难点:辨识古汉字。

  活动过程:

  1、想一想:

  1)出事象形字“孕”。

  ——“这是什么?”“看上去像什么?”

  2)教师引出问题。

  ——“其实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

  2、看一看:

  1)引导幼儿辨识古汉字。

  ——“古代的汉字为什么像一幅画,现在的汉字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2)请幼儿看图片“汉字的演变”,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3议一议:

  1)请幼儿看后讨论。

  ——“古代的汉字是怎样的?”

  2)教师小结:古人创造了象形字,后人为了使用方便,逐步把汉字简化。

  3)教师出事不同的古代象形字,让幼儿猜测这是什么字并说出理由。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的能力是幼儿园体验表达领域中的重要目标。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聪明的乌龟》是一则幽默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小乌龟救青蛙为引子,描述了一只乌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狐狸,最终战胜狐狸,获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儿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跟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布垆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本节活动设计了三个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丰富词汇:缩、连蹦带跳。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这则故事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对白,形象地刻画出一只貌似狡猾,实则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乌龟形象,乌龟的机智能够帮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活动的难点是:能用恰当的语气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活动中,我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乌龟和狐狸的心理特点,从而为进行角色的人物对话奠定基础。

  三、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选用了课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内容呈现给孩子看,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相应关系,理解图片的内容,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从而使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启发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活,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还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对本次活动加以整合,力求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四、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始终,以次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对话时,能举一反三,具有扩展语言的能力。

  五、说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提出悬念,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法,引导幼儿逐幅观察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环节,教师运用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同时穿插直观性提问和探索性提问,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记忆。这样幼儿能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

  本次活动后,我还准备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将故事录音带,头饰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和表演。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观察乌龟、倾听故事、启发提问等形式,帮孩子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乌龟的聪明,懂得在遇到危险时,有时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自己。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故事进行复述,特别是故事中的语言,更能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故事,幼儿的复述能力相对小了很多。所以,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这个课时,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这个故事,通过对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从而能更好的记住故事内容和其中的语言。对孩子来说,表演故事是他们感兴趣的,但单调的模仿对话也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在活动前,我便准备了相应角色的胸饰,并设计了场景。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我首先让孩子来练习角色对话;再请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在集体前表演,从我说旁边变为其他看的孩子说旁边;最后到小组分角色表演。这样一层一层环环相扣,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复述故事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0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散文诗《春雨的色彩》。我将会从活动内容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活动过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过程。

  一、活动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是大班幼儿的散文诗,里面蕴涵了深刻的含义:它以优美、委婉、拟人、贴近生活的笔触想大家讲述了绵绵的春雨与万物之间的联系。《春雨的色彩》不同与一般的抒情叙事散文,它还有一种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从而建构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春景图.这首诗符合幼儿欣赏的特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愿望、学习兴趣,引起没的情感共鸣。

  二、活动目标: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的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我将目标定位于:

  1.欣赏、理解散文诗,能有感情的在集体面前朗诵.

  2.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3.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自然角的植物生长、鲜花开放,饲养区里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墙饰上开满粉红小花的桃树,屋梁上的根根用皱纹纸做的柳条、迎春花,随着风迎风摆动……让幼儿作在这样的学习还击功能中学习,更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课件《春雨的色彩》、3.钢琴曲四.教法:

  四、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渲染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视、听、讲结合法和动静交替法综合整合。

  五、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境,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3.操作法:给每个孩子操作的机会,给每个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安排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从开始到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二.欣赏散文诗(1)完整欣赏(让幼儿看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利用老师的声音、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因为如果教师的朗诵由音响代替的话,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被课件吸引,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没有了,对散文诗的中心含义理解就会大打折扣。

  (2)回忆内容师:请幼儿讲讲小鸟们的讨论结果?这个提问是为了检验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对散文石的理解。通过幼儿自由讲述,来达到同伴之间的互动。

  师:小朋友有没有讲完全呢?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来看一看、听一听?在这次的欣赏的过程中将会带着幼儿有目的、有重点的欣赏。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师:春雨下到哪些地方呢?下到那个地方后春雨变成了什么颜色了呢?

  给幼儿提出要求,先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小动物的话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幼儿回答后,再欣赏这一部分的课件,这时多媒体的运用给孩子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这一段可真美,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吧?

  这时教师可以带着幼儿一边有感情的朗诵一边用动作来表现,体现了活动中的动静交替。让幼儿有动手、动口的表演机会,有了动情的对话朗诵,学习的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

  师:春雨听了大家的讨论后下的更欢了,它还说了一段什么话?

  先请幼儿个别、集体回答,然后大家一起学说。让幼儿用动作、语言、课件的演示结合,把幼儿带入散文诗当中。也从课件中丰富学习新词"万紫千红"。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韦玉春,来自教师教育学院09学前一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看图讲述故事。

  一、说教材。生病,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们所害怕的事。他们害怕吃药,打针,害怕一个人在家。大班语言活动《小猫生病了》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让幼儿获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丰富了经验,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养。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大班语言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订了活动目标,分别是:1. 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的内容;2.引导幼儿学习词:孤单、惦记,乐意参与讲述活动,能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讲述;3.感受到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以及获得生病时的健康心理。

  三、说活动重难点。根据《纲要》中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理念,我又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制定为乐意参与讲述活动,通过移情讲述,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同时把引导幼儿学习词: 孤单、惦记,并能对图片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和讲述。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达成我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观察法、提问法、示范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五、说学习方法。另外,我打算帮助幼儿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的轻松几分钟,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活动准备。为了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我作了如下准备: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2.图片7张,信封一个,娃娃家设计、一束花等。我们知道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将利用直观形象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七、说活动流程。

  下面我将阐述一下我的教学流程,本次教学活动共有以下四个环节,分别是:

  (一)创设“小猫的信”的情境引入。

  (二)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三)情景表演,结合思品教育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活动。我是这样导入的:

  活动一开始,我将出示这样一幅画,让幼儿感知图片、观察图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运用提问“小猫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让好朋友小兔来看它,可是小兔离得太远了,小猫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兔呢?”小朋友根据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后,然后把小猫的做法告诉小朋友们,然后打开信,为下面看图讲述故事做铺垫。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接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首先以“读信”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讨论:“小猫为什么哭?小猫心里会想些什么?” “小猫的信要怎么读呢?”在幼儿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我来引导幼儿说出孤单、惦记这两个词语,我是这样做示范的:

  小兔:我生病了,住在医院里,猴大夫给我打点滴。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单、很难受,我哭了。惦记着我的朋友们。小猫 X年X月X日

  以小兔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兔收到信会怎么样?小兔把小猫生病的事告诉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知道后为小猫做了什么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讲述,并大胆吧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为了把幼儿引入到故事中来,我将出示由小刺猬、小鸟、小兔、小鸭怎样帮助小猫的`图片,并说道:“小朋友看一看小猫的好朋友都为它做了些什么呀?这样引导幼儿逐步欣赏,了解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并为下个环节情境表演埋下伏笔。教学过程中,我将这样做示范:小刺猬捧着鲜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猫;小鸟在窗口上唱着美妙的歌,安慰躺在床上的小猫;小兔给躺在病床上的小猫讲故事;小鸭厨师来到小猫的病床前给小猫煮好东西吃。

  第三环节:情景表演

  小猫生病后得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复。如果我们身边的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幼儿自由表达。

  (2)请幼儿联系实际分角色进行表演。

  第四环节:活动延伸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

  让幼儿交流讨论:小猫生病后得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请幼儿结合故事进行表演,表演一遍后,教师播放乐曲,并与全班幼儿一起为小猫跳舞,在充满爱的旋律中结束活动。

  八、说板书设计

  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同时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期的阅读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展示的一系列图片,使幼儿容易感知阅读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幼儿建构式课程《开心一刻》主题下的语言活动《颠倒世界》。《颠倒世界》是大班语言活动领域一则非常有趣的童话,通过一只名为亚伯的乌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怪而有趣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与平常的世界颠倒了,故事里的一切让人忍俊不禁。能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给幼儿一个“胡说”的机会,让他们的大胆的想象和表现。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经常看到幼儿弯下身子从跨下向后看,追求新奇,表现出一种颠倒过来看世界的心态。利用幼儿的这种天性,我选择了《颠倒世界》这一课题,意在通过创设颠倒情景,使幼儿以颠倒的方式来重组自己的知觉经验,自然而然地“比较”颠倒前后的知觉映象。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教师做一些反常理的现象,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通过教师讲述故事,理解故事中“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场景,感受“颠倒”的新奇。第三环节利用图片,启发幼儿创编儿歌。第四环节利用游戏,让幼儿加深对相反的理解。

  二、说学情

  与大班幼儿接触过的都知道,他们私下很喜欢夸张的聊天,把彼此逗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还难以区分现实跟虚拟。其实,这就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进行。然而许多大人会觉得他们胡来,乱说话,并且制止他们,导致幼儿不开心甚至不再说。如果让幼儿在建立判断是非的基础上,再大胆的想象和表达,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能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三、说目标

  《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关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

  1.理解颠倒的意思,正确区分现实生活和故事情景。

  2.以小组合作的模式,根据图卡创编诗歌。能夸张地想象,大胆、清楚表达创编的诗歌。

  3.积极参与颠倒活动,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四、说准备

  1.故事《颠倒世界》ppt

  2.“颠倒的”卡片5组,一组一套

  3.教具:衣服、水瓶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活动的开展需要老师创建,幼儿的发展需要老师引导。所以我运用了以下几个教法:

  情景教学法:创设故事情景,让幼儿在故事中体验情景,初步了解活动内容。

  启发提问法: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想象。

  暗示教学法:幼儿创编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不断的暗示和引导,激发他们的言语表达。

  2.说学法:为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改变传统的“要我学”成为“我要学”的教学模式,我激发幼儿学习的'方法有:

  多种感官参与法:用眼睛看、耳朵听、动脑想象、再表达出来。

  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支持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

  合作讨论法:主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同龄之间的沟通,树立团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六、说流程

  整个活动我有五个环节:

  1.故意穿反衣服拿反瓶子喝水,设置情景,导出故事。

  教师做一些反常理的现象,引起幼儿兴趣,再导出故事。“老师之所以做了这么奇怪的事,是因为跟着一个朋友去了一个奇怪的世界,你们想去吗?准备好啦,坐上飞机一起出发吧!”让幼儿跟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故事情景。播放视频《颠倒世界》。

  2.1配图听故事,理解颠倒的意思。

  每幅图配一个问题。例:“乌鸦亚伯来到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说这是个奇怪的地方?”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适当解释,“原来这里的一切都倒过来了!与哪里倒过来呀?”

  2区分现实与故事情景。

  故事篇幅短,内容浅显,幼儿很容易理解内容。我用了启发提问法,用问题加深对“颠倒”这个词的理解。“我们的世界和颠倒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总结出:颠倒,就是相反的意思。

  3.展示诗歌,利用图卡启发幼儿续编。

  ①教师展示自编的诗歌,“老师觉得这个颠倒世界真有趣,于是我编了一首诗歌,小朋友们来欣赏一下吧!”诗歌展示:奇怪奇怪真奇怪,老鼠在追大花猫,人拉马车马坐车。爷爷躺在摇篮里,小孩一旁哄睡觉,搞笑搞笑真搞笑。

  ②展示诗歌完毕后,教师启发幼儿想象“乌鸦亚伯还看到了好多奇怪的事,小朋友们猜一猜它还看到了什么呢?我们把它编成诗歌吧!”多数的幼儿需要一定的提示才能想象的出来,所以需要用到图卡,图卡上的事物可以启发幼儿想象。

  ③图卡展示:西瓜、狐狸、兔子。

  接下来我用了暗示教学法,利用图卡。例如:“我们世界的西瓜长在哪的?颠倒世界的西瓜又是长在哪里的呢?怎么编成诗歌?”示范创编:“是不是可以这样编:西瓜长在大树上,或者树上长着大西瓜。”开始让幼儿分组讨论创编内容,并套用在诗歌里,然后让整组上台展示。在图卡启发后,可尝试让幼儿自己想象。“除了图卡上的东西外,小朋友还有没有想到其他呢?”

  4.游戏环节

  请幼儿上来做颠倒的动作,例如:老师念举左手,那就举右手。坐——站;哭——笑;熟悉一定程度后,请“小老师”上来说口令,其他小朋友做动作。此环节在轻松活泼的配乐下进行。

  5.小结

  颠倒世界很容易让幼儿沉迷进去,会影响幼儿的判断力和分辨力,所以需要一个小结,把幼儿思绪拉出现实,让他们正确认识到现实世界是和颠倒世界不一样的,不要混淆。我会这么说“颠倒世界真有趣,现在,我们回到自己的世界啦,回来啦回来啦,小朋友们可千万不要像老师之前一样,把瓶子都拿反了。上飞机吧,我们要回自己的世界了。”

  七、说特色与亮点

  重点:理解故事《颠倒世界》,正确区分现实生活和故事情景。

  难点:创编诗歌,夸张地想象,大胆、清楚表达。

  突破重难点方法:先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利用反常的行为激起幼儿的好奇心。用鼓励表扬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教师语言要积极,表扬要及时,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中班语言课《小兔子开铺子》。

  首先我对本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活动教材《小兔子开铺子》是幼儿中班一首具有较多量词、非常富有童趣的传统儿歌,以兔子、猴子这些可爱的形象,桌子、椅子、袜子、瓶子、帽子等有趣的物品,通过买东西的形式,组成了一首富有动感的、具有浓浓生活情趣的儿歌。活动过程通过"小兔子开铺子"这一情节,将一、二、三、四、五等数词与一些约定俗成的量词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儿歌整体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语言琅琅上口,非常适合诵读。《小兔子开铺子》这节活动课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能让幼儿通过开铺子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幼儿在开铺子的.游戏活动中感受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两个目标:

  1、尝试根据图夹文的提示,学习和记忆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格律和押韵。

  2、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

  三、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兔子、猴子头饰2、小兔子、小猴子手偶、数字卡片3、为仿编儿歌准备的相应物品图片、购物清单等;四、说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有节律地进行诵读儿歌。

  难点: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感知数量词的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操作法:我提供大量的有关仿编内容的操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学习仿编儿歌及感知量词。

  2。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听听、看看、讲讲、读读等多种方式的参与,学习、朗诵、创编儿歌。

  六、说教学过程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看图片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兔子,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看看讲讲:小兔子的铺子开张啦出示小兔子铺子图片直接切入主题,"小兔子的铺子开张啦"!

  (三)、认认数数:小兔子铺子里都有什么东西?每样东西有多少?

  带领幼儿逐一认识铺子的东西,并在认识了小兔子铺子里卖的东西后,和幼儿一起数一数:每样东西有多少?如:一张小桌、两把小椅子、三双小袜子、四个小瓶子、五顶小帽子,目的是学说量词,初步感知量词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量词的准确运用是个难点。

  (四)、看看说说:谁来买东西了?买走了什么?引出小猴子购物单,根据清单内容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诵读儿歌。

  首先,我会完整的朗诵一遍儿歌,一边朗诵一边看着清单表演示范,让幼儿对于整首儿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接下来的自由表演做铺垫。接着,我通过:"你记住小猴子要买什么了吗?"这一问题,勾起幼儿表演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读到数词、量词时我会特别注意声音可以大一点,继而引起幼儿的注意。

  七、活动延伸为小兔子进货通过课件、图片,指导幼儿游戏,出示一些儿歌中没有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我要买××的句式"并能正确使用量词来参加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操作要求。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一)故事内容分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我选择的《漂流屋》这个故事中一开头就描写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房子是谁的呢”?接着描写青蛙并没有想把它占为己有,而是去寻找屋子的主人,但没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请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这座房子,并邀请了小鸟和乌龟来跟他们一起玩。最后,故事又承前启后地回到了开头的疑问:漂流屋飘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并不想将自己制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就是-----分享快乐。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这个重点的呢:这则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学期,我们以班级主题《童话谷》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的幼儿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童话作家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标确定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

  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发展幼儿想象力。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将难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从以下几点来突破: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

  三、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此,我们

  在区域中准备了: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房子背景图;美工区:订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二)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质准备

  首先是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进行了以下准备了:配有故事录音的教学课件,幼儿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唤起他们的想象力。而创设一个环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将分享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准备了:幼儿每人自带一份小礼物、磁带、录音机。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四、教学方法

  本活动综合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本活动中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3、环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

  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环境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

  1、教具直观: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3、环境体验: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示漂流房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师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后,师的引导师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

  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三)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题,引出教育意义。

  作品中反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的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

  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4、修帆的经过:又一个悬念问题:小动物得救了,可船为什么不往前开?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当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时,让幼儿去倾听小动物们的争吵,这里又有倾听能力的训练。听争吵、说争吵、辨争吵这一过程,改变了以上活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扩展经验:帆应该用布制作。最后一个情节,小动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更为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5、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乘船的动作出教室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