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时间:2024-07-13 07:16:0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优秀】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篇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椅子”陪伴着大班走过了三个春秋,是小朋友离不了的好伙伴。在平时的活动中,就很喜欢有意无意地玩些椅子游戏,如把椅子当马骑、当摇椅、当滑梯等,但这些游戏往往因担心安全问题而被限制。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本阶段主题活动,满足好玩的心理,让他们自由设计椅子玩法。通过椅子游戏,练习跨、跳、爬、钻的动作。在活动设计中,我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进去,师生间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也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在这个活动中既锻炼的四肢协调动作,激发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二、说目标

  1、让幼儿愿意接受游戏,对战胜困难充满自信。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尝试创造性地用椅子玩游戏,能勇敢大胆地行动。

  此目标是根据纲要为指导,学习特点制定的,既体现了活动的重点,又体现了活动的难点,对发展四肢协调动作很有意义。

  三、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及活动准备

  1、活动重点:练习跨、跳、爬、钻的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2、本次活动的难点:敢于利用椅子,进行跨、跳的动作。

  3、活动准备:

  A、每人一张椅子。这是本次活动中的主角,能激发尝试活动的兴趣。

  B、运动员进行曲、自制金牌(反面画有各项运动图标)游戏场地。

  四、说教法

  1、本次活动主要是以纲要为精神、学习用椅子做游戏的情况为主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活动。如游戏法在整个活动中就较为突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2、本次活动让小朋友都积极参加组织,能激发尝试活动的兴趣,能让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3、活动中始终突出以椅子的游戏为主体,在进行商量搭建、尝试运动的活跃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让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练习跨、跳、爬、钻的技能,也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五、说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先向幼儿介绍体育活动的常规:准备运动,就在椅子上做“椅子操”。在场地上坐成4~6排,前后左右距离80~100厘米,与老师一起借助椅子坐如下活动:坐在椅子上,双手插腰,按口令耸肩、踮脚,双手扶椅子背站立,按口令向左、右踢腿,向前、向后弯腰,上跳等。这是整个活动的开始,是让有个好的心情后进行活动的基础。做完操,告诉请他们设计玩椅子的方法,还要亲子去跨、跳、爬、钻过,为下面的活动做了铺垫工作。

  (二)基本部分

  我和椅子做游戏。先尝试玩椅子的多种方法,如:站在椅子上跳下去,把椅子当马骑等。接着鼓励相互合作,增强游戏难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从椅子上爬过去等。再鼓励相互学习,进行多种尝试。设计椅子玩法的`时候,教师在尊重的前提下,可适当地进行指导,也可以以游戏伙伴地身份加入进去,以增强游戏地趣味性。如果想象不出创造性地玩椅子地方法,教师可提供适当建议。如:椅子背对背依次摆放,引导站在椅子上,并从椅子上跨过去;椅子一张张拼成一直线,从椅子上爬过去;两张椅子背对背放着,成两排,从两排椅子中间跳过去等。在活动中,跳、跨地动作难度较大,我会随时注意的安全,如果站在较高处往下跳,可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在下面铺上软垫子等)

  ①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进2~3次。

  ②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子跳下、单脚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③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幼儿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

  ④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

  ⑤走脚印。引导幼儿将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

  (三)游戏:运动员大夺金

  1、幼儿跨过跳栏、走过平衡木(椅子搭成),摘取金牌。(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①我们玩得真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慢慢骑马回家吧!(幼儿做放松活动。)

  ②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四)整理场地、结束

  结束部分——椅子的游戏。请把自己想出来并尝试过的椅子玩法进行整理,确定几种玩法,并在场地四周用椅子设置各种障碍。引导互相商量并明确各种障碍的通过方法,在提醒游戏若干次后,根据的游戏情况,调整难易程度,并提醒活动量过大的适当休息。在活动最后,组织在椅子上听着轻音乐做放松运动,放松下情绪,这也是动静交替,整个活动考虑到的运动负荷,激缓结合。

  (五)小结

  小朋友你们玩的开心吗,激发幼儿的体育锻炼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哪些地方、哪些物体上有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例如:房屋上的门牌号码、书上的页码、汽车和汽车站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日期等等,它们分别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若能通过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内容是熟悉的,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是很有用的,并能激发幼儿更加注意,发现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务和现象。大班数学活动《设计门牌号码》就是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引导幼儿体验生活中数字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

  (2)、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也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观看录像、及在生活中观察记录门牌号码,幼儿讨论等形式让幼儿明确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前面一个数字表示楼层,后面一个数字表示楼层中的第几间房。难点是幼儿尝试给小动物家设计门牌号码。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门牌号并不陌生,通过幼儿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以故事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激发幼儿那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意识。

  四、活动准备:

  课前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家、姥姥家、奶奶家、哥哥、姐姐等亲属家的门牌号码。为给幼儿以视觉方面的直觉感知,准备录像或课件。教学挂图一幅,小熊指偶,信封一个。幼儿人手一份的设计门牌号码材料纸、铅笔等。

  五、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以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出现,恰当的使用教学方法,引领幼儿在已有生活中的序数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情景法、迁移法、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操作法理解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并为小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六、教学过程:

  依据目标结合以上教法、学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整个过程以故事情景引领。

  (1)、引导幼儿回忆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5分钟)

  小朋友今天许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熊,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字”小熊要考考你们都在哪里见过数字,那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幼儿从时钟、电话、汽车站牌、商品标价等多方面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①、了解门牌号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家的门牌号码,门牌号码上的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我们家中的地址没有数字会发生什么问题?

  ②、出示挂图,教师再次操作指偶小熊拿着一封信非常着急的在楼房前走来走去。老师边发出“唉声叹气的声音。”小熊今天是怎么了?“噢!原来小熊今天去给小鸭送信却不知道它住在哪里?”引导幼儿讨论分析原因。激发幼儿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意识。

  ③、你们知道许老师家的门牌号码吗?看录像或课件让幼儿通过视觉直接感知门牌号码。

  主要教法:情景法主要学法:观察法、比较法

  (2)、讨论明确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是难点(10分钟)

  ①、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隔壁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楼上的和楼下的又是多少?教师随幼儿的讲述记录。

  ②、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记录的门牌号码,如:401、402、503、604等,你知道这些小朋友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讨论:小朋友的家401,隔壁是402,为什么前面的数字是4呢?为什么小朋友的家是401,楼上是501,楼下是301为什么后面得数子都是一样呢?

  ③、引导幼儿发现门牌号码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楼层,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楼层中的第几间房,401、501表示的是楼层不一样,位置一样,401、402表示的是楼层一样,位置不一样。

  主要教法:比较法主要学法:观察法、比较法

  (3)、尝试给小动物设计门牌号码(8分钟)小熊着急了请小朋友为小动物们设计门牌号码。

  教师出示:作业单,交代设计门牌号码的规则要求。

  要求:看看小动物住在新楼房的那一层?然后为它设计门牌号码。每家的号码不能相同,要让小熊从门牌号码上能看出每只小动物住几楼,谁和谁是隔壁邻居,谁和谁是楼上楼下邻居。

  幼儿为小动物们设计门牌号码,教师对出现问题的'幼儿给予帮助。

  主要教法:生活经验的迁移法学法: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

  (4)、展示布置设计的门牌号码,互相学习同伴间的各种设计。(3分钟)

  ①、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门牌号码展示在泡沫板上,并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

  ②、观察个别幼儿的作业单,这幢楼房都有哪些门牌号码?它们一样吗?从门牌号码中能看出谁与小狗住在几层楼吗?哪些(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也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观看录像、及在生活中观察记录门牌号码,幼儿讨论等形式让幼儿明确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前面一个数字表示楼层,后面一个数字表示楼层中的第几间房。难点是幼儿尝试给小动物家设计门牌号码。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门牌号并不陌生,通过幼儿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以故事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激发幼儿那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意识。

  四、活动准备:

  课前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家、姥姥家、奶奶家、哥哥、姐姐等亲属家的门牌号码。为给幼儿以视觉方面的直觉感知,准备录像或课件。教学挂图一幅,小熊指偶,信封一个。幼儿人手一份的设计门牌号码材料纸、铅笔等。

  五、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以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出现,恰当的使用教学方法,引领幼儿在已有生活中的序数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情景法、迁移法、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操作法理解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并为小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六、教学过程:

  依据目标结合以上教法、学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整个过程以故事情景引领。

  (1)、引导幼儿回忆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5分钟)

  小朋友今天许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熊,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字”小熊要考考你们都在哪里见过数字,那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幼儿从时钟、电话、汽车站牌、商品标价等多方面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①、了解门牌号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家的门牌号码,门牌号码上的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我们家中的地址没有数字会发生什么问题?

  ②、出示挂图,教师再次操作指偶小熊拿着一封信非常着急的在楼房前走来走去。老师边发出“唉声叹气的声音。”小熊今天是怎么了?“噢!原来小熊今天去给小鸭送信却不知道它住在哪里?”引导幼儿讨论分析原因。激发幼儿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意识。

  ③、你们知道许老师家的门牌号码吗?看录像或课件让幼儿通过视觉直接感知门牌号码。

  主要教法:情景法主要学法:观察法、比较法

  (2)、讨论明确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是难点(10分钟)

  ①、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隔壁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楼上的和楼下的又是多少?教师随幼儿的讲述记录。

  ②、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记录的门牌号码,如:401、402、503、604等,你知道这些小朋友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讨论:小朋友的家401,隔壁是402,为什么前面的数字是4呢?为什么小朋友的家是401,楼上是501,楼下是301为什么后面得数子都是一样呢?

  ③、引导幼儿发现门牌号码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楼层,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楼层中的第几间房,401、501表示的是楼层不一样,位置一样,401、402表示的是楼层一样,位置不一样。

  主要教法:比较法主要学法:观察法、比较法

  (3)、尝试给小动物设计门牌号码(8分钟)小熊着急了请小朋友为小动物们设计门牌号码。

  教师出示:作业单,交代设计门牌号码的规则要求。

  要求:看看小动物住在新楼房的那一层?然后为它设计门牌号码。每家的号码不能相同,要让小熊从门牌号码上能看出每只小动物住几楼,谁和谁是隔壁邻居,谁和谁是楼上楼下邻居。

  幼儿为小动物们设计门牌号码,教师对出现问题的幼儿给予帮助。

  主要教法:生活经验的迁移法学法: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

  (4)、展示布置设计的门牌号码,互相学习同伴间的各种设计。(3分钟)

  ①、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门牌号码展示在泡沫板上,并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

  ②、观察个别幼儿的作业单,这幢楼房都有哪些门牌号码?它们一样吗?从门牌号码中能看出谁与小狗住在几层楼吗?哪些门牌号码是他的隔壁邻居?哪些门牌号码是他的楼上楼下邻居?小朋友一起告诉小熊小鸭住几楼几房间?小熊非常感谢大家。

  ③、小朋友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用处,以后要注意观察发现他表示什么?

  七、教学活动分析:

  这次教育活动我试讲过,通过以上的教法和学法的恰当使用,幼儿通过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观看录像,加之观察比较楼上楼下和楼层间的关系,幼儿能够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小动物设计门牌号码,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歌曲旋律简单、重复,有很强的表演情节,不仅给歌曲增加了趣味性,还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目标的确定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中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但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从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韵律活动《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2、 在目标中提到“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洗手帕,使他们了解洗手帕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劳动的快乐。

  2、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3、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4、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二、活动程序

  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幼儿的兴趣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运用感官感知活动内容“手帕”。

  (二)从亲身体验中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

  1、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

  (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3)、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2、动手洗手帕 。

  (1)教师: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盆水,一块小肥皂,请大家学习洗手帕。;要求: 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时想想,你是怎样洗手帕的?

  (2)幼儿分组洗手帕。

  重点:在幼儿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体会搓、洗、拧、晒等动作。

  这一环节主要是把活动重点分解并前置,通过积极引导幼儿再现自己游戏的经验来练习洗手帕,为下一步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习韵律活动《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1)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了什么?

  (2)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 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

  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

  (3)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2、完整听音乐作动作 。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幼儿集体学一遍 。

  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幼儿完整跳两遍。

  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和通过老师的示范学习洗手帕的动作。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

  (四)复习歌曲《丢手帕》。

  全体幼儿出活动室做丢手帕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4

  一:说教材小燕子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种动物,它在小朋友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可爱、正直有爱心,因为喜爱小燕子,小朋友也会带着积极的情绪来学习描写小燕子的诗歌。诗歌《小燕子》富有很浓的儿童气息,把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把小燕子的各种飞行动作都比作用剪刀在剪东西,描写既生动,又具有拟人化的特点,非常符合小朋友的想象思维的特点。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又有着丰富的名词供幼儿学习,比如云朵、水波、茅草、泥巴、窝窝等等,这些新词的学习可以大大地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又如"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的句式是一种对仗的描写方式,可以让幼儿感受这种特殊的像对联的描写方式。"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搭窝窝。"的描写方式又是一种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非常工整,可以让幼儿感受这种修辞方法的优美所在。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另外,因为小燕子在春天才来到这里,所以我把本次活动安排在大班下学期(春季)进行。同时,大班下学期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又有了较好的发展,对诗歌中有一点难度的语言也能保证学会。

  附诗歌:

  《小燕子》

  小燕子,真灵巧,身上带把小剪刀;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搭窝窝。

  二:说目标和重难点: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语言和画面,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习词语云朵、水波、茅草、泥巴、窝窝等。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爱小燕子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第一目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本次的难点定为理解"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这个句子的意思。这种带有想象色彩的句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既是喜欢的,又是在理解上有难度的,所以老师要重点进行突破,以帮助幼儿真正理解掌握,也能更好的帮助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说教学思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根据所制定的重难点,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谈话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观察感知,积累经验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利用挂图、图书等引导幼儿观察小燕子,也可以在散步春游的时候,带孩子观察实物小燕子,告诉他们一些有关燕子的知识,以帮助幼儿获得有关于燕子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的经验,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二)观察谈话,感受理解诗歌这一环节直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这一环节是帮助解决本次活动重点的环节。

  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图片观察帮助理解置于学习诗歌之前。为激发幼儿参与观察的兴趣,我先采用猜谜语的方法进行导入:"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虫,保庄稼,还是一只报春鸟。"在谜语中小朋友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尾巴像把小剪刀",这样的比喻方法,也可以在这里和小朋友讨论一下什么是比喻,为什么说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接下来,小朋友们观察图片,在图片中有有关小燕子生活的各种情景,比如在天空中飞,在水面上飞,衔着树枝飞以及坐在窝里等等。在幼儿观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会对小燕子产生兴趣,然后老师再来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小燕子吗?""你们看到过小燕子吗?""你能说说有关小燕子的事情吗?"这三个问题,紧接着老师也会表达一下自己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然后老师会单刀直入,说想给小燕子编一首儿歌。在这样的情形下,一定会使小朋友对老师想要编出来的儿歌充满期待,那么顺水推舟,老师接下来就进行下一个学习诗歌的环节。

  (三)感知诗句,学习朗诵诗歌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进一步解决本次活动重点,并且突破难点。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活动中大量运用观察、游戏、欣赏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5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的这种兴趣及好奇。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本次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活动目标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

  三、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

  2、教具、学具准备: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如:禁令标志: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军人的标志、电视台得标志等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思想。从“寻找标志――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标志小游戏――讨论设计图标――制作图标――”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环节:带来幼儿观看展览版,“请小朋友看看展览版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

  第二环节: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第三个环节: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需4左右分钟,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

  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大班社会环保课 植树造林

  一、 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

  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得不令我们幼教工作者产生重重的忧患。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的环保意识。

  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进一步去理解树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

  二、 活动目标:

  基于这样一种教育思想,接下来我来说说为本次活动制订的.目标。幼儿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社会教育也不例外。

  三、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

  1、 各种树的照片、实物投影仪

  2、 多媒体课件和cd(山洪爆发、沙尘暴来袭、小动物搬家)

  3、 植树工具、小树苗若干

  4、 知识准备:和家长一起寻找关于“植树造林”的资料

  四,说教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并没有刻意选用什么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说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天天在变,日日在长,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最佳的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但是较必有法,简单的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讲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在集体面前阐述自己的知识,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

  多媒体,让幼儿从反面深刻地体验到植树造林让人们受益匪浅,迫坏自然生态环境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事实胜于雄辩”,残酷的现实情景再现,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个靓点。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风车的转动、水车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

  许多转动现象幼儿虽然能接触到,但往往被他们所忽视,这些极易被忽略的转动现象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帮助和用处。 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了解决孩子心中的疑惑,抓住教育的契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什么东西会旋转》这一科学活动。

  二、分析幼儿发展水平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我们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能力。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感受转动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说活动目标

  怎样使幼儿获得物体转动的感性经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以及《纲要》中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为依据,我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在操作活动中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能力。

  3、让幼儿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感受转动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

  四、重难点分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操作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同时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课件、利用大量的材料帮助幼儿探索转动,激发幼儿对探索转动现象的兴趣。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五、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并顺利开展探索活动获得丰富知识经验,我做了以下准备:

  1、陀螺,可转动的玩具用具等。2、课件。3、绳子、筷子、牙签、橡皮泥、雪花片、纸板等。

  这些准备能使幼儿理解转动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突破活动的难点。

  六、教法学法:

  1、教法: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启发提问法、课件展示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来进行教学,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获取知识经验。

  课件展示法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在活动中让幼儿观察课件回忆生活中见过的转动的物品让幼儿能更真切的感受到转动是来自某种力量。

  2、学法:本次活动从幼儿角度出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观察法、分类法等。操作法是幼儿运用最多也是最感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操作中体验转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操作法中幼儿能通过亲自动手而获取知识经验。

  其次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让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视觉器官来感知事物。通过幼儿对生活中见过的'转动物品来理解转动。

  七、说教学流程:

  (一)通过操作陀螺和其他玩具用具引发幼儿探索转动的兴趣。

  1、幼儿自由玩桌面上的物品并仔细观察会发现什么?

  自由的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会有安全感,愉悦感,有了心理上的放松幼儿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观察探索中去。

  2、通过亲自观察,探索,体验幼儿具备了大胆自信讲述自己的发现。所以这一环节就请幼儿说说桌面上的物品都是怎么运动的。怎样才能使他们转动起来呢?

  (二)课件展示再次提起探索兴趣。请幼儿观看课件,根据转动需要的力量来源进行分类。

  借助电力旋转:电风扇、洗衣机、录音机、电吹风、VCD机

  借助风力旋转:风车、风力发电机

  借住水力旋转:水车、磨面机

  (三)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根据做中学的要求我首先让幼儿进行猜想,怎样才能使它们转动起来呢?(可以两件物品合作)

  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用亲自实验来验证刚才自己的猜想。教师为幼儿投放丰富的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探索操作并做好记录,记录形式没有过多要求只要幼儿自己能看懂就行。此时有的幼儿在寻找材料,有的幼儿在与伙伴商量使其转动起来的方法,有的幼儿边做实验边记录,教师也参与其中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跟幼儿一起探索讨论,可适时的给予帮助和支持。

  最后,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并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用大记录表来帮助他们总结:能转动的用笑脸表示,转不起来的用哭脸表示。如果实验有疑义可以共同验证一下,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幼儿自己验证得到的答案,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让幼儿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哪些部位能转动起来,然后让幼儿交流你让身体的哪个部位转动起来了。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好动的欲望,在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全身的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转动带来的有趣感觉,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五)活动延伸部分:."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聪明的人,让许多东西都转动了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请你到周围去找一找哪些东西能转动,找到了,想一想,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幼儿自由地寻找、探索、发现、交流。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能使一个好的科学活动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探索,为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教案:大班科学活动 《什么东西会旋转》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在操作活动中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能力。

  3、让幼儿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感受转动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

  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操作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同时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陀螺,可转动的玩具用具等。2、课件。3、绳子、筷子、牙签、橡皮泥、雪花片、纸板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陀螺和其他玩具用具引发幼儿探索转动的兴趣。

  1、幼儿自由玩桌面上的物品并仔细观察会发现什么?

  2、通过亲自观察,探索,体验幼儿具备了大胆自信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说说桌面上的物品都是怎么运动的。怎样才能使他们转动起来呢?

  (二)请幼儿观看课件,根据转动需要的力量来源进行分类。

  借助电力旋转:电风扇、洗衣机、录音机、电吹风、VCD机

  借助风力旋转:风车、风力发电机

  借住水力旋转:水车、磨面机

  (三)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根据做中学的要求我首先让幼儿进行猜想,怎样才能使它们转动起来呢?(可以两件物品合作)

  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用亲自实验来验证刚才自己的猜想。教师为幼儿投放丰富的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探索操作并做好记录,记录形式没有过多要求只要幼儿自己能看懂就行。此时有的幼儿在寻找材料,有的幼儿在与伙伴商量使其转动起来的方法,有的幼儿边做实验边记录,教师也参与其中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跟幼儿一起探索讨论,可适时的给予帮助和支持。

  最后,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并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用大记录表来帮助他们总结:能转动的用笑脸表示,转不起来的用哭脸表示。如果实验有疑义可以共同验证一下,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幼儿自己验证得到的答案,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让幼儿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哪些部位能转动起来,然后让幼儿交流你让身体的哪个部位转动起来了。

  (五)活动延伸部分:

  "找一找":感受转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转动的兴趣及创新的欲望。

  "聪明的人,让许多东西都转动了起来,来方便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请你到周围去找一找哪些东西能转动,找到了,想一想,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幼儿自由地寻找、探索、发现、交流。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7

  导读:此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涉及语言、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适合于大班幼儿,活动时间约35—40分钟。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带孩子注意观察路上各种标志。

  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已经居幼儿死亡人数的首位,强化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于是,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本教学活动就是来源于安全教育中的“生活中的标志”。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是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预测故事可能发展,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连贯地进行讲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间接目标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此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涉及语言、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适合于大班幼儿,活动时间约35—40分钟。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带孩子注意观察路上各种标志。因为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相吻合。这是我选择它作为内容的原因之一,此活动与我班幼儿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后我通过书籍上网等方式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生成了此次的活动内容。

  二、活动目标与依据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尝试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景物或状态,并能用完整的语言预测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三、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幼儿准备: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教学环境:在活动场地粘贴常见的道路标志

  材料准备:大图片四幅小图片每组一张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汽车》进入活动场地,让幼儿理解标志的意思

  沿路贴着常见的交通标志,边开边提问:这块标志,是要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情况是怎样的?

  (二)出示图片,引导进行讲述

  道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是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的情况,小老鼠杰瑞在路上看到了些奇怪的道路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图一

  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小老鼠杰瑞蹦蹦跳跳地出去旅行了。

  走着走着~~,小老鼠杰瑞看到路旁有一块道路标志,上面画有︻,你们帮助小老鼠杰瑞想想,这个道路标志的前方会出现什么?

  2、出示图二

  (1)小老鼠杰瑞继续往前走,哈哈,前方果然是一座桥,小老鼠杰瑞得意极了:它会怎样说?

  (2)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丽了,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站在小桥上,会看到了什么?(尝试运用:清澈的河水、碧绿的草地等词语描述想象中的景物)

  小老鼠杰瑞又发现一块标志,上面画着●。

  提问:你们认为再往前走会出现什么呢?

  3、出示图三

  (1)小老鼠杰瑞一边唱着歌,一边快步往前走,突然,只听到“哎吆!”“扑通~”一声,小老鼠杰瑞怎么了?刚才那块道路标志是告诉行人前方有什么?

  (2)杰瑞摔得怎么样?(尝试运用形容词:鼻青眼肿、眼冒金星、头晕眼花描述杰瑞摔后的状态)

  (3)掉进陷阱里杰瑞懊悔极了,它心里怎样想?会怎样做?

  (4)杰瑞以后怎样才不会再摔到陷阱里去的?

  教学反思:

  听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我在讲述故事时,适当的减慢了语速,这样可以让幼儿把字听得更清楚,我在讲的时候还适时的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为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讲一遍而要讲多遍,这就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保证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8

  一、说设计意图: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在幼儿园中,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跨过椅子,当马骑,由于考虑到教室内活动空间狭小,不安全,不允许幼儿开展,但孩子们玩椅子的兴趣始终浓厚。在《纲要》中也指出,要积极开发运动资源。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让孩子们尽情地利用小椅子做各种游戏,与小椅子做好朋友,培养孩子勇敢自信和创新的精神,在合作游戏中能互相帮助,尝试自己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我就以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原则,利用椅子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开展本次活动。 "抢椅子"游戏颇受大人和孩子欢迎。在"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个活动中,我将这个游戏作了一些调整,适度地处理好了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一、创新和继承的关系调整后的游戏既保留了"抢"这一竞争的形式,又避免了游戏者被"淘汰"的`遗憾,使全体幼儿自始至终都能饶有兴味地参与活动,游戏的目的更明确,方法和手段灵活多变。

  二、丰富性和单一性的关系调整后的游戏,其教育功能得到了拓展。过去的听信号抢椅子,重点在于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而现在的着眼点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不仅锻炼幼儿反应的灵敏性,还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整体和个体的关系调整后的游戏在人多椅子少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幼儿想方设法采用挤一挤的方法,使大家都有位子坐,最后在十分拥挤、幼儿不可能全部坐下的情况下,鼓励幼儿进一步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终于想出了妙计,人人前胸贴后背,坐成密集的一路纵队。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又想办法克服了坐不稳的困难。因此,调整后的游戏不仅使幼儿发展了动作灵敏性,体验到了成功,也品尝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另外,调整后的游戏突出一物多用,促使师幼共同开动脑筋,设想出令人惊叹的叠坐方法。减少了搬运和布置器材的时间,提高了活动的密度。

  二、说活动目标:

  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等动作。

  2.通过多种形式的听信号抢位子游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敏性以及速度和力量。

  3.想办法克服人多位子少的困难,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在场地上画一条线。

  三、说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师:小朋友们,首先请你们来和老师做一下准备运动,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带领幼儿跑一圈,听音乐《兔子舞》,师生自由做椅子操。提椅子,举椅子,按音乐跳跃,转圈,做完运动,"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坐到椅子上,音乐停止。

  (二)游戏:抢椅子。

  1.听指令做游戏。

  幼儿面对椅子在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当听到哨声和看到教师做交换位置的手势时,幼儿快速奔跑至相距4米远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当再次听到语言提示和看到交换位置的手势时,幼儿快速从椅子上站起来,跑回相距4米远的线上,还原成一列横队。

  2.用听觉来分辨有效信号和无效信号。

  指导重点:告知幼儿拍掌三次为交换位置的有效信号。师:刚才我们小朋友表现的都很棒,现在我要烤焦你们的小耳朵,游戏形式发生变化,我用手拍三下小朋友变换位置。

  3.用视觉来分辨有效信号和无效信好。

  师:我们小朋友的耳朵可真能干,现在我又要考考你们的眼睛了。

  指导重点:提示幼儿以教师伸出三个手指尾交换位置的有效信号。

  (三)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每次换位后,适当减少椅子一至两张,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以便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2.尝试三个幼儿坐一张椅子。

  3.尝试6个人坐一张椅子。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放松,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尝试一张椅子能做更多的小朋友。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9

  活动目标:

  1、增进看图说故事的语文能力。

  2、学习分类制作「我的洞洞发现小书」。

  教学资源︰

  1、故事时间:「哪里有洞?」、AVCD;「洞在哪里?」学习单。

  2、录音机;纸张、剪刀、打洞机、双孔整理夹。

  活动过程︰

  1、翻开故事时间「哪里有洞?」【附】页面,老师先不说出故事,请一位幼儿尝试看图,说一说这一页哪里有洞?接着再换另一位,翻开第二页看图说故事,说一说这一页哪里有洞?以此类推说完故事。

  2、老师说故事时间「哪里有洞」,看看刚刚幼儿是不是说对了?

  3、请每位幼儿反复看看故事中出现了哪些洞?如果要把这些洞分类,可以怎么分呢?(如:用的、吃的、住的、不同行业等)并依幼儿提出的分类记录下来。

  4、老师将材料放在科学角,让幼儿自由取用制作「我的洞洞发现小书」:

  —依洞的`类别分别放置一纸张,在纸的上面画出类别,如:吃的、玩具、身体、乐器…、、等洞。

  —请幼儿依类别画下「哪里有洞」的观察,并可运用剪刀或打洞机表现各式洞。

  —随着课程的进行增加幼儿的发现,最后再以双孔整理夹,夹起来或绑成一册书。

  —为封面、封底画上插图。

  5、举办「我的洞洞发现小书」展,欢迎其它的幼儿来参观。

  延伸活动︰

  配合小袋鼠:「这是什么洞?」学习单,让幼儿画出心中的洞,再和大家分享。

  活动评量:

  1、会看图说故事。

  2、会学习分类制作「我的洞洞发现小书」。

  【附】故事大意

  哪里有「洞」?

  我的小猪扑满有「洞」。

  牙齿蛀了一个「洞」,好痛哟!

  啪!裤子破了一个「洞」。

  好朋友不理我,我的心破了一个「洞」。

  锵!窗户破了一个「洞」。

  球进「洞」了。

  马路上的坑「洞」赶快补好。

  在黑黑的「洞」里工作,要小心!

  空空的「洞」,变出小白兔。

  从嘴巴的「洞」看进去,就知道是不是生病了。

  高高低低的「洞」,可以吹出好听的音乐。

  还有哪里有「洞」?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0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

  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从情感态度着手,注重

  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因为在活动中要求幼儿手脑眼并用的活动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目标:

  (一)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手型进行绘画,指导幼儿依据手型进行绘画。

  (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三)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说教学难重点

  (一)教学重点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重点。

  (二)教学难点将幼儿的想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看、比较、判断的机会,并寻准了由手形添上什么变成什么这一技能上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依据设计的活动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幼儿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幼儿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美术学习方法中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能关心幼儿掌握准确的表现方法。

  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看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的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说活动过程

  第一步:手指游戏导入。

  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播放PPT让幼儿观看图片并进行想像。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制作,让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2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说说我家的人》。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的道路。幼儿自己家里的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的人”是透过幼儿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的兴趣,并透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帮忙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的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贴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取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取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资料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作为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的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2)带给摆放照片的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透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透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到达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透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家庭的情感。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用心的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透过对家人的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的积极性。

  (2)记录法:透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进一步巩固对家人的了解。

  四、说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那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的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的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透过对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的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透过提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做什么的、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的家人的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的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的头像、妈妈可画女人的头像;生日可用数字,能够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的颜色可用相应的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能够画相应的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透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以及记录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潜力,动脑筋用心思考记录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潜力,一齐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透过绘画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本环节透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的首页画上自己的全家福,与补充的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的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资料。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因此,透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潜力及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的获得。

  我说课的资料到此结束,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3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小兔子开铺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

  2、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会说儿歌。

  活动难点:能说准量词。

  【活动准备】

  1、售货厅,儿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头饰一个猴子头饰五个

  3、儿歌录音磁带一份

  【活动过程】

  一、 情景表演,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读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铺子。(边说边拉开帷幕,幼儿看见的是小兔子在铺子里。)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开了一家铺子,欢迎大家光临。

  (师出场):哇!小兔子家开了铺子,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转身向兔子,指着袜子)这是什么东西?一共有多少?(请幼儿回答,学习正确使用量词:三双袜子) (再指着一排瓶子)这一排是什么?共有几个?(请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练习:四个瓶子) (教师转身对兔子)小兔子,这桌子也卖吗?

  兔子:卖,当然卖咯!

  师:哎,我看这桌子挺好的,小朋友们看看铺子里有几张桌子?(指导幼儿正确运用量词:张)

  (师拿起两把塑料的椅子)你们看漂亮吗?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多少,然后告诉大家。(指导幼儿学习用“把”这个量词)

  师:还有些什么?(老师寻找别的东西,突然发现)瞧,这些帽子可真多,有大有小,有白的有花的,一共几顶,我们来数数。一顶、两顶、三顶、四顶、五顶,一共五顶帽子。(幼儿练习顶这个量词)这里的东西可真多呀!

  (突然来了五只小猴子) 之一:小兔子,我要买五顶帽子。小兔子:啊?是几顶?我没听清楚。

  师:小朋友,小猴子要买多少帽子,告诉小兔子。(幼儿齐答:五顶帽子)

  之二:小兔子,我要买四个瓶子。

  之三:小兔子,我要买一张桌子。(老师帮小猴抬下)

  之四:小兔子,我要买三双袜子。

  之五:小兔子,我要买二把椅子。

  小兔子:我的东西卖完了,明天再来开铺子。(拉上帷幕)

  二、 引出儿歌

  1、随着拉上帷幕的同时播放录音磁带,第一遍欣赏儿歌。 (主要集中幼儿注意力) 师:是谁把刚才的是编成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到底编的对不对,我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遍。

  2、第二遍欣赏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

  (1) 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铺子?(幼儿完整讲述)

  (2) 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运用量词)

  (3) 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三、 幼儿学念儿歌

  1、 放慢速度,幼儿跟老师一起念一遍。

  2、 提示要求,会的小朋友念响点,不会的轻轻念。

  3、 分组练习,加快速度。

  四、 游戏

  1、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出示一些儿歌中没有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我要买XX的”句式,并能正确使用量词来参加活动,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有幼儿没有正确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师:“小朋友们都会念这首儿歌了,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呀?好,小兔子的铺子又要开了,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要买什么?小兔子就会卖给你。”

  2、 游戏扩展:开放幼儿的活动空间,增加互动。

  兔子:“今天的生意好极了,我的货这么快就卖光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4

  一、设计意图

  《指南》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空气。且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幼儿在生活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如:“皮球里什么都没有,为什么是鼓鼓的”、“往手背上吹气,怎么感觉凉凉的”等等。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如何抓住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他们在接触自然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培

  养探索精神呢?为此,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空气的存在》这一活动。

  二、说教材

  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空气,那空气到底在哪呢?在这次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动手反复的操作、实践,通过“纸巾不会湿、捕捉空气、气球亲亲我”等实验和游戏,把抽象的空气概念具体化,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作用很大,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它,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说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初步了解空气的用途和特性。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3、 知道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初步了解空气的用途和特性。

  难点:让幼儿知道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从而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五、说教法

  1、 启发提问法: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粉笔里有什么?哪里有空气等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2、 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将杯子放入水中的实验,让幼儿清晰的感知、发现杯子中是有空气的。

  3、 实验操作法: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探索发现空气的秘密和作用。

  六、说学法

  1、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感知空气的秘密。此方法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体验法:《指南》中的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积极的体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七、说活动过程

  1、 实验活动一:为什纸巾么不湿?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把纸巾塞进瓶底,倒扣着塞进瓶底,让幼儿猜想“纸巾湿了吗?”“湿了。”孩子们肯定的回答。

  这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拿出来一看,“咦!纸巾为什么不湿?”,“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等等,疑问产生了,经验与事实发生了矛盾,教师于是创设环境、组织活动,带领幼儿去寻找答案。

  2、实验活动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使气泡冒出。

  (1)幼儿:“哎呀!什么跑出来了?”这再次激起幼儿的好奇,纸巾湿了吗?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呢?幼儿在教师的点拨下领悟到这杯子不是空的,有空气。

  (2)师小结:空气没有颜色,所以看不见,它在水里变成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3)教师:第一次纸巾为什么没湿,第二次纸巾为什么湿了呢?

  幼儿思考后得知:第一次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所以纸巾没湿。第二次把杯子倾斜,冒出水泡,水把空气赶出来啦,所以纸巾湿了。

  在此环节,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和抛出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直观的感知和发现空气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3、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寻找空气在哪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

  (1)请幼儿拿塑料袋在活动室各处找空气。

  引导幼儿观察空气的颜色,闻一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2)身体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3)粉笔里的空气

  让幼儿把粉笔放在水里,观察有否气泡产生,说明粉笔里有空气。

  (4)幼儿憋住气,感觉难受,说明四周都有空气。

  教师小结: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此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幼儿找一找、吹一吹、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让幼儿真切地感知空气的存在。在此环节,实现了活动目标1。

  4、小组实验活动:感知空气存在的重要性。

  每组两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倒扣在桌子上,把同样大小的点燃的两只蜡烛放进杯里,幼儿观察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灭。实验后,小组讨论与交流实验的发现与结果。

  教师小结:空气有助燃的作用。

  《指南》指出: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提供探索的条件。幼儿在操作实验中,与材料积极互动,同时,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此环节,实现了活动目标2。通过幼儿寻找空气和小组合作实验,也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5、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流动性。

  (1)气球亲亲我

  教师出示吃饱空气的笑脸气球,朝每位幼儿脸上喷一喷。边亲小脸蛋边说:“亲亲小鼻子,鼻子耸一耸;亲亲小耳朵,耳朵躲一躲;亲亲小眼睛,眼睛眯一眯。”

  师提问:“气球在用什么亲你们?”

  师总结:“气球吃的是空气,里面的空气在我松手的时候就会跑出来亲你们的小脸蛋。原来空气是会跑、会流动的。”

  (2)气球小老鼠

  教师吹起一个气球,突然松开手,气球跑出去。问幼儿:“气球怎么会跑呢?”师:“噢,是空气等不及要出来,就把气球给挤跑了。我的气球变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气球也变成小老鼠吧!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后,突然松开手,气球会像小老鼠一样四处乱跑,幼儿追赶。

  通过带领幼儿进行“气球亲亲我”和“气球小老鼠”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空气的流动性,体验玩气球的快乐。

  6、帮助幼儿了解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几个来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1)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地球妈妈。”

  师:“咦?地球妈妈好像很难过,为什么呢?”教师学地球妈妈说话:“我的身体被空气污染了,我觉得嗓子干干的,鼻子痒痒的,呼吸很困难,浑身都难受。医生说我得了空气污染综合症。”

  师:“原来是这样。你们见过或者感受过被污染的空气吗”?

  (2)幼儿回答完后看课件,教师演示“空气污染”多媒体课件。

  教师小结: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生活中的污染(吸烟、炉灶等)和交通运输工具污染。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3)师: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地也需要空气,所以我们要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健康。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帮地球妈妈治病呢?

  (4)教师演示“净化空气”多媒体课件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净化空气的办法都很好。我们一起帮地球妈妈治病好吗?地球妈妈先把脏空气吐出来,让花草树木等把这些受污染的空气净化一下,然后再让它吸点儿新鲜的空气,地球妈妈的病就好了。”

  在此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归纳梳理出大气污染的几个来源以及如何净化空气的方法。从而完成了本次活动目标3,并解决了活动难点。

  八、说活动总结

  在整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制定了明确的活动目标。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了大量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发现空气的特征和用途。从而萌发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九、说活动延伸

  为巩固和拓展幼儿有关空气和对环保的认识,我将本次活动做了如下延伸:

  1、 让幼儿进一步思考:捉一虫子,放在瓶里,观察虫子在瓶里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

  2、 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装饰“美丽的地球”,以此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

  1、活动与主题的结合:

  近阶段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我喜欢……”,由于时值年尾,幼儿的家中、商店里到处都有挂历、台历、年历、日历等等,幼儿在教室里也在谈论这些东西,于是出现了一个小主题“我喜欢的挂历”,许多幼儿都把自己家里的挂历、台历带到教室里来,阅读、欣赏挂历、台历的活动就应运而生了。幼儿感受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挂历、台历作品,有动物的、有山水的、有名车的、有风景的各种各样类型。在欣赏阅读的同时,感受了多元文化。他们最喜欢的是今天桌上的“看图说话”台历,因为这些作品和画面是来自幼儿,是幼儿生活内容的写照。所以今天活动,我们选择了这些台历。

  幼儿在欣赏、阅读挂历上漂亮图案的同时,对挂历、台历上的数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们不知道这些数字到底代表什么?是什么意思?而本次活动就是帮助幼儿看懂挂历,了解这些数字的意思,并且尝试用较清楚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在这些数字中,最能够引起幼儿注意的就是彩色数字。有红、绿、蓝,他们渴望了解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我就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幼儿纷纷采用了不同方式去了解,有的问父母,有的同伴间相互交流等。今天的活动就是帮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把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整合。过节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平时过节时,“六一”节是幼儿自己的节日,他们都相当关注,充分感受到了自己节日的快乐。而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重大的节日,幼儿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会有比较多的切身感受。但在近阶段的.日常交谈和讨论中,我却发现幼儿对已经过去的节日庆祝活动反应相当淡薄,有的甚至已没有记忆,因此,今天的活动中,我将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

  2、活动体现的整合性:

  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到,整个活动始终贯穿着幼儿寻找和指认数字的过程,其实这也是我对活动形式的一种尝试,也就是说将寻找和指认数字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载体,让孩子在对数字的寻找、指认过程中了解挂历上的数字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获得诸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归类能力、听辨能力、感受、合作能力等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

  3、活动的延续性:

  今天的活动是这个小主题中的一个部分,通过今天的活动,将幼儿零碎的对挂历的认知和相关经验加以提升,懂得并了解挂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挂历的兴趣,让幼儿能够在认识并看懂挂历以后创作出一本属于幼儿自己的挂历。

  4、活动目标:

  了解挂历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一些挂历上数字所代表的意思,尝试用较 清楚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5、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许多挂历上的图案,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挂历上有许多数字,产生了解读的兴趣。

  (2)各种台历和挂历。

  (3)五角星粘纸。

  6、活动过程:

  (1)看看找找,了解数字。

  ①前几天我们阅读欣赏了许多的挂历、台历,有山水的、有动物的、还有各种建筑的。我们在看挂历台历的时候,你们还发现上面有许多的数字,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今天,你们知道了吗?

  ②幼儿在讨论和集体指认中了解表示月份、日期、星期数字特征。

  ③教师设疑,指认表示节假日的颜色不同的数字。

  (2) 自主辨别,寻找节日

  ①一年里有哪些节日?(幼儿自主寻找节日看看讲讲)

  ②师幼共同小结:挂历有什么用?

  挂历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在挂历上找到许多的日期。

  ③在台历中寻找日期。

  a、寻找当天的日期,在台历上贴上粘纸。

  b、元旦是几月几号?请一名幼儿在挂历上圈圈找找1月1日,感知是红色的,数数还有几天?

  ④迁移经验,愉快表现。

  a、你们这几天在忙什么?是怎样迎接新年的? (用多元方式表现)

  b、新年即将到来,你们想不想设计一本自己的挂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6-16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11-18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6-17

幼儿园语言大班说课稿11-19

【热门】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1-19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热】11-19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范文11-15

幼儿园大班美术说课稿11-02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荐)01-30

幼儿园大班健康说课稿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