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幼儿园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在孩子们的眼中,美丽的图画总是充满着生命力,绘画出来的一切事物都可能是孩子们想的源泉,为了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本次活动我让孩子在他们的思想空间中遨游。我根据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本身幼儿对事物也充满了一定的探究和表现欲望,就设计了本此活动,我把活动定位在美术领域中,给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氛围,还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与想象力的发展,使孩子“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去。让孩子喜欢美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中班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敏感,也很乐意于小动物交朋友,他们有着一定的表现欲望,他们能很快接受新的事物。所以本次活动我所选的内容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三)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学的`内容,结合幼儿的实际年龄特征、操作能力,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积极地参与活动,探索新的绘画方法,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习画圆的方法来表现蝌蚪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绘画知识技能
3.学习棉签画,,并感受用多种工具结合作画的乐趣
(四)重点和难点中班的孩子操作能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都比较强。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因此让幼儿动手画贴小蝌蚪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活动准备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做了相应的准备:
(1)棉签墨水立体胶剪刀纸(2)小蝌蚪的实物图(3)音乐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活动除了教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取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直观法:通过有关蝌蚪的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2)兴趣激发法:通过猜谜语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来激发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自觉自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
三.说学法
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小蝌蚪,在与教材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锻炼动手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猜谜语导入→教师示范(观察蝌蚪-做蝌蚪)→幼儿练习→活动评价(展示幼儿制作的蝌蚪)。
具体活动程序如下:
1.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2.新授:(1)观察实物图小蝌蚪,来发现蝌蚪的特征(2)示范画贴小蝌蚪,让幼儿接受学习棉签画
3.练习: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结合上次的课程“小蝌蚪找妈妈”并用青蛙妈妈的口吻进行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涂画。指导时注意个别差异
4.活动评价: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之间互相交流,然后把幼儿的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构思,这样即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说课稿2
教学领域
艺术领域
年龄段/班
6岁/大班
设计意图
首先,源于幼儿的兴趣,班级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喜欢收集一些叶子和花朵,并对比其形状、颜色的不同。在班级的植物角,也常常拿着放大镜认真的观察。
其次,源于一种建立自然关系的个人情感。植物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化妆师,其美丽的表现正是来自植物的颜色,尤其是随着四季的转变、植物种类的不同,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灵上无限的享受和冲击。
最后,结合幼儿园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社区资源。因此,我设计了植物拓印美术活动《大自然的色彩》。
说教材
关于《指南》艺术领域中的目标提到“幼儿喜欢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并乐于收集和创作,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因此我希望通过植物拓印活动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去感受、发现植物的色彩之美,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说活动目标
认知: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奇妙。
技能:在捣一捣、敲一敲中训练手臂力量的控制,掌握敲拓印的技巧。
情感: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关注身边的.花草树木,从而激发幼儿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说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敲拓印技巧,进行创意拓印。
难点:敲拓印时手的力度掌握。
说教法
实地参观法,《指南》中提出幼儿以直接感受和经验为主,利用幼儿园门口的社区公园,让幼儿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亲身体验植物的色彩之美;
问题支架法,“除了欣赏、绘画,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留住这些植物的颜色呢?”让幼儿进行思考,并引出植物敲拓画这一方法;(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应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可以先抛出问题,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比较法,教师拿出三幅用不同方法完成的树叶作品,让幼儿比较其三幅作品的不同;
示范法,因本班幼儿没有敲拓印画的经验,教师需亲身示范,让幼儿能更直观,更近距离的学习如何进行敲拓印画制作。
说学法
观察法,在拓印的制作过程中观察叶子的外形和叶脉特征。通过老师的示范,幼儿观察拓印画制作的方法。
尝试法,幼儿亲身体验植物敲拓印,感受敲拓印的魅力。
交流讨论法,与同伴交流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说活动过程
1.走出校园,融入自然
教师带领着幼儿来到社区公园,我们席地而坐,舒缓的轻音乐在耳边响起,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具有意境的氛围。幼儿用眼睛、耳朵去感受和体会。(幼儿来到新的环境,难免容易兴奋,舒缓的音乐能让幼儿平静下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2.快乐表达,自然之美
幼儿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更容易发现美、感受美。引导幼儿从植物形态、形状、颜色等方面说一说自己发现的美。(每个幼儿都有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和愿望,我们应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去聆听幼儿的想法。同时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渗透。)
3.大胆想象,创意拼画
幼儿分小组,在周围收集一些自己认为美的自然物,带回来向大家展示。“你能用收集的材料拼成一副画吗?或者一个图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些树叶和花朵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拼画。(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配合与帮助。)
4.首次体验,拓印魅力
提问幼儿“我们能用什么方法留住这些漂亮的拼画呢?”老师出示三幅不同制作方法完成的树叶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其不同。并提问幼儿,你觉得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和我们平常的画有什么不同?老师介绍敲拓印,并示范植物敲拓印制作,让幼儿观察拓印的手法。(通过比较,幼儿发现敲拓印的特点。)幼儿开始亲身体验,把刚刚拼好的图案用麻布轻轻盖上,选择一块石头,用适当的力量敲击,植物的颜色就会慢慢渗透到麻布上。
5.分享作品,交流经验
请幼儿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字,并分享创作想法和理由。(《指南》艺术领域中对大班幼儿提出“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感受。)
幼儿在尝试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因石头太尖,导致麻布破了;敲击力度没掌握好,颜色印染不均匀等等。)《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幼儿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以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倾听,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他人的经验。这不就是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吗?
说活动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非常喜欢亲近大自然,当我们的活动搬到了户外,孩子们的各种感官都被无限激发。建议在活动形式上将来可以尝试亲子的形式进行。
说活动延伸
1.投放材料:在班级区域内投放植物敲拓印材料,满足幼儿继续探索和创作的需求。
2.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美化班级环境。
3.迁移运用:幼儿在走进自然,制作植物拓印画的过程中,其实也发现了一些人为制造的垃圾,真切的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回到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同设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宣传单和宣传标语,去社区和公园宣传环保意识。
幼儿园说课稿3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为小动物准备春游物品,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重叠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先让幼儿进行重叠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然后又进行颜色的对应匹配,进一步扩展了幼儿的思路。三是乘车引发座位问题,这主要是数与量的对应,将一一对应提升一个高度。
说活动教材
小班幼儿在学会了区别“l”和“许多”的基础上,可以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谓的“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在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对应一般有两种(见图一):重叠对应(即将第一组物体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组物体一个一个分别叠在第一组物体的上面)。并置对应(即把第一组物体排成横列或竖行.第二组物体一一对应分别摆在第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左、右方)。
一一对应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物与物的一一对应和物与数的一一对应。比较常见的形式有(见图二):相关物体的匹配、数和量的对应匹配、颜色的对应、形状的对应、大小的对应等。小班第二学期的幼儿对5以内的数量关系、物体的明显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物体简单的排列(横排、竖排)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相关事物(小兔与萝卜,小猫与鱼等)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为进行一一对应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他们对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较感兴趣,一一对应的活动正是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玩一玩、排一排的过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数、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为小动物准备春游物品,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重叠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先让幼儿进行重叠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然后又进行颜色的对应匹配,进一步扩展了幼儿的思路。三是乘车引发座位问题,这主要是数与量的对应,将一一对应提升一个高度。
说设计理念
1、加德勒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我们在活动中要关注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加德勒通过内在关系探析后指出:儿童期阶段,幼儿往往表现出惊人的能力或某种天赋。而获得这些初步的发展并不需经过正规的教育.而大多则是透过幼儿世界或接触范围、领域自发性互动产生的。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演化对儿童的潜能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教育要以幼儿的认知发展为基础,设计符合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征,提供发展智能、创造力的机会和环境,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最后是因材施教,改善教育模式,发现幼儿潜能和智能的差异性。让每个幼儿都能有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唤起每个人的自信心。
2、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促使我们在活动中以游戏为载体.以幼儿的操作为手段组织教学。小班(3~4岁)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而游戏恰恰能满足幼儿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还可以多次重复所感兴趣的动作。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幼儿完成了包含在游戏活动中的一定课题与任务时,幼儿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经验.以游戏生活的形式使幼儿愿意学、乐意学、快乐学。提供幼儿主动操作的情景,做中学,学中玩。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在生活中找到教育,在教育中体现生活。
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
(2)萌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尝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体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通过尝试一一对应的操作匹配能较好地为幼儿进行“比较活动”作好准备。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不能持久地参与活动,而且他们对自己感知到的东西缺少表达的习惯和方法。因此萌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2、活动重点:通过活动,初步学会相关物体的重叠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现象。
3、活动难点:获得一些有关对应的经验。
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获得重叠和并置的对应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活动中教师不向幼儿传授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说活动准备
1、前期生活经验准备:幼儿有春游、捉迷藏、乘车的生活经验。2、教具准备:小娃娃胸饰一个(教师)。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猴的胸饰各五个(小朋友)。分别印有“1”、“2”、“3”、“4”、“5”数字的帽子各五顶。分别画有“1”、“2”、“3”、“4”、“5”的点子的长椅子五把。分别画着2根骨头、l条小鱼、3条小虫、2棵青菜、3只桃子的盘子贴绒五个。
幼儿园说课稿4
一.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识字》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容。
2、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真、父、母”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歌。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乐趣,掌握识字方法。
(4)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5)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通过读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三、说教法。
1、图文识字法: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为了让学生易于识记生字,我将采取图文结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识记生字。
2、观察归纳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大胆地归纳汉字的规律,从而达到自学、自悟的学习体验。
3、自主学习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所以我在学习儿歌中,不给予学生固定的'学习模式,把学习的自主权再一次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
四、说学法。
根据本首儿歌琅琅上口的特点和本课教学要求的特点,确定运用“自主读——多种形式读——练习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不断读的过程中巩固生字,领悟儿歌的情境,培养学生正确朗读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及自己根据策略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主认读
学习目标:对识字有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知语境,基本
认读生字。
操作要领:利用各种活动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此环节要注重通过复习旧知、方法渗透、能力展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识字的快乐,产生识字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拼音、猜读、请教、工具书等方式自读词串、段落或短文,初步感知语言情境,能够基本认读新生字。此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激励学生大胆尝试、自能识字。
幼儿园说课稿5
《小兔采蘑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语言符合幼儿朗诵特点:内容浅显易懂、精练有趣、形象生动、琅琅上口。幼儿一听就明白很容易理解。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解释,这样孩子在接受它时不用可以的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自然就有了积极性。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小兔采蘑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语言符合幼儿朗诵特点:内容浅显易懂、精练有趣、形象生动、琅琅上口。幼儿一听就明白很容易理解。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解释,这样孩子在接受它时不用可以的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自然就有了积极性。另外小兔子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在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玩关于兔子的游戏,孩子们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考虑到孩子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选择了此教材,《纲要》中不也说: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目标:
1)体验在情景表演中学习儿歌的兴趣。
2)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的朗诵。
3)能根据儿歌内容表现吃惊、害怕、高兴的情绪,大胆进行朗诵表演。
重点:
2、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小树、花草、狼、草帽、蘑菇若干)兔妈妈头饰、篮子若干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对培养孩子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本次活动中我按儿歌所描绘的情景,在教室里做了简单布置,再现儿歌所描绘的情景表象,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但能唤起耗子对学习的兴趣,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孩子们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其中,更好的融入自己的角色之中;
2、示范法:
幼儿喜欢模仿并且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日常生活中我就发现许多孩子模仿老师的动作、口吻,可以说惟妙惟肖,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就采取了示范法,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的表情、动作、语气来学习儿歌;
3、游戏法:
整个活动我们就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的,寓教育于游戏中,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4、此外我还采用了提问法、表演法、常识激励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是幼儿获得对特征的饿理解,达到科学性、健康性、愉悦性、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环境让幼儿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来,在游戏中学会儿歌。
四、说教学程序
活动过程为:
游戏激趣(小兔采蘑菇)——体验表现儿歌情绪——朗诵表演儿歌——总结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小兔采蘑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以‘兔妈妈带小兔采蘑菇’的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孩子本来对游戏就有极大的兴趣,再加上教室里的情景,以及实物教具(篮子、蘑菇…)相信他们会被深深的吸引,很快进入了游戏角色。
(二)分段欣赏、表演,帮助幼儿体验、表现儿歌的情绪
在这个环节我让孩子们在情景表演中分段来学习儿歌,以兔妈妈的`形象来引导孩子,孩子们容易进入角色,对妈妈所说的一切都非常感兴趣,不用刻意的去记忆,学起来也非常轻松,从而跟着老师的引导顺利的进入下个环节。
(三)朗诵表演儿歌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来朗诵表演儿歌,对刚才所学的做个巩固,让孩子们回家把刚才发生的事情通过儿歌的方式告诉兔爸爸,人物的变化,场景的转换又让孩子们觉得新鲜,不枯燥,所以他们又会兴致勃勃的表演起来,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
(四)总结
简短的几句话对孩子的表演进行肯定,给予他们自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
幼儿园说课稿6
一、 说教材:
1、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
1)、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捉迷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纲要中指出:孩子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孩子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孩子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
2)、3—4岁的孩子活泼好动,且是语言迅猛发展时期,但对方位词的理解、掌握、运用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请你把玩具放到桌子上面”、“把盘子放到小桶里面”等等,为了顺应孩子的发展需要,我想通过孩子最喜爱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地学会运用方位词,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3)、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表达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
2、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和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孩子最近发展区发展的4个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孩子理解、掌握方位词,并初步学会正确、灵活运用。
2)、引导孩子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
3)、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共享游戏的快乐。
4)、通过游戏让孩子懂得要听妈妈的话,做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3、活动的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纲要》和孩子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此活动的重点是孩子能正确地运用方位词表述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是:在孩子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初步感受方位词;再通过“找小猫”的.游戏,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寻找小猫所在位置,掌握、理解方位词,从中建构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让重点得以解决。
2)、难点:是能在创造性的游戏中灵活的使用方位词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述。 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是:为孩子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孩子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
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二、说教具、学具:
1、 知识经验的准备: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环节,初步让孩子感受方位词,并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
1)、多媒体电脑课件、录音机、磁带(音乐磁带和录有教师讲话的磁带)
2)、课前与孩子一起玩毛绒玩具,并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名字。
3)、创设游戏的环境:将毛绒玩具藏到活动室各角落。
4)、为孩子提供各种藏身的道具。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1)、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课件演示法、观察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孩子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形象、生动、直观的课件,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2)、在教学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个领域中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语言活动中渗透“识字”教学;在找小猫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数的概念;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等。
3)、另外,此活动是老课新上,活动的结构是递进的关系:兴趣—游戏—创造,即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游戏的形式学习方位词,解决重点;最后在创造性的游戏中让孩子的情感表现、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与提高。
2、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孩子运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归纳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孩子能够用眼看、用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孩子用不同的动作、表情以及与同伴合作表现出自己所藏的位置,充分给孩子自由展现的空间。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3分钟)
游戏“找朋友”:
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4位)咦?他们到哪去了?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看看他们藏在什么地方?”
此环节中,孩子在课前已经认识了毛绒玩具,利用“找朋友”的形式鼓励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在交流中初步学习使用方位词,如在……上面、在……下面、在……里面、在……后面等,此游戏可进行两遍。另外在这其中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活动中,通过找一找、数一数,让孩子感知数的概念。
2、欣赏课件,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5分钟)
教师:“听,谁来了?(猫妈妈)引导孩子听录音,教师提问:“猫妈妈为什么那么着急呀?它的小宝宝到哪里去了呢?”
教师引导孩子观看课件,帮助孩子理解的内容,并用启发式的语言进行提问,以引导孩子掌握、理解方位词。
在这一环节中,课件的展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找小猫,让孩子理解、掌握了方位词,而且在这其中,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发展,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知道不应该到处乱跑,在家中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另外,在找小猫的过程中,猫宝宝的名字藏在其中,渗透了识字教育。
3、 游戏活动:(7分钟)
1)、游戏:捉迷藏
教师:“现在我是猫妈妈,你们是猫宝宝,让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听音乐进行游戏)
教师将角色转变,以妈妈的角色贯穿游戏始终,与孩子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并提出游戏的规则(听音乐开展游戏,利用道具让宝宝藏起来,当妈妈找到后宝宝要迅速的告诉妈妈自己藏在什么地方),游戏中教师注意听孩子使用的方位词是否正确,及时引导、纠正。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正确、灵活的运用方位词,通过与老师游戏,孩子的情绪十分高涨,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2)、创造性游戏:
教师启发引导孩子用动作来表示出自己藏在什么地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还可启发孩子与同伴合作进行表现,要求孩子不光用动作、表情来表示,而且还要用准确、恰当的方位词进行表述。
在此环节活动中,孩子有模仿、有创新,不仅巩固了孩子对方位词理解、灵活运用,而且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让孩子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充分体现了自主、创造、合作的现代儿童的学习方式。
4、结束部分:
孩子们,玩了这么长的时间天都快黑了!咱们该回家了,快到妈妈身边来,可千万不要走丢了,否则妈妈会很担心、很着急的!(听音乐离开)
5、活动延伸:
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物体所在的方位,让孩子对方位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活动评价:
此活动的设计完全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幼儿园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语言阅读活动《春雨》是选自中国幼儿百科画册中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的一个活动,诗歌中滴答的春雨,重复而又有变化的对话,给幼儿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让幼儿了解春雨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获得了自然知识。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幼儿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好,表达事物连贯、具体、口语化,进入中班以来已学会了一些诗歌,如《家》、《雷公公在敲门》等,对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诗歌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
3、活动的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从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确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感受春雨带给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编诗歌的能力
(3)引导幼儿感受诗歌表现的各种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机,帮助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4、活动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分角色朗诵对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难点是理解春雨与万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尝试创编诗歌第五段。
5、教学准备:
①知识准备,这里已经下过几场春雨了,教师帮助幼儿观察。
②材料准备:图画设计(直观形象、生动,颜色鲜艳,突出各种植物的色彩和表情);植物头饰。
二、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让师幼形成一种平行的、双向、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导入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全体幼儿听一听春雨
2、提问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丰富知识。
3、直观形象法:看画面,视听结合,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植物的对话,让幼儿理解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诗歌产生兴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春雨有更深刻的了解,我采用此法,在说说演演中引导幼儿体验、理解植物的对话,始终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1、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我用一段有滴答下雨声的录音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
2、认识植物: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谁会很开心呢?教师展示画面中拟人化的种子、梨树、麦苗,让孩子认识一下诗歌中出现的植物,因为如今的孩子对于这些植物是很陌生的,而画面中这些笑容灿烂的植物一定会吸引孩子的眼球。
3、理解诗歌:
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先欣赏诗歌,再请幼儿回答的方式。我设计成讲述在前,欣赏在后的形式,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角,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大胆讲述,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诗歌的重难点是理解、创编对话部分,知道春雨与万物生长的密切关系。我这样设计: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娃娃、梨树娃娃、麦苗娃娃,它们正开心地说着话呢!你们想听听它们说了什么吗?你想听哪个娃娃说的话呢?根据幼儿的意愿,教师随机播放诗歌中的对话内容,虽然这打乱了诗歌中出现植物的顺序,但这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然后让幼儿说说:种子娃娃为什么要说“下吧,下吧”?它要干什么呀?让孩子知道这些植物要喝了雨水,才会发芽、开花、长大。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激发幼儿的兴趣,运用画面提供的线索,让幼儿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最后让孩子们学念诗歌中的对话。
3、创编诗歌:
诗歌的创编也是活动的难点之一,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要唤醒孩子的经验,并将经验用诗歌中类似的语言表现出来,我这样提问幼儿:“春雨过后,种子、梨树、麦苗会发芽、开花、长大,还有哪些植物也会说这样的话呢?”让孩子拓展经验,创编诗歌。如柳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诗歌第五段,也可以用替换的方法进行创编。可以这样问:“小朋友看见下雨,除了种瓜,还会要干什么呢?”让幼儿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
4、欣赏诗歌:
请幼儿配合画面再次欣赏,引导幼儿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春天万物生长的美好。视听结合,把幼儿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春雨图中,通过视觉听觉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诗的内容。
5、表演诗歌:
在幼儿对诗歌有充分理解与感受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学说对话,并自选角色,戴上头饰,配合发芽、开花、长大、种瓜的动作进行表演。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感受,也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较好地将艺术融入了科学、语言,达到比较完美的统一。
幼儿园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变化,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纲要』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开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让幼儿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无味的,是会流动的,具有浮力和溶解性的特点。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开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
〔3〕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3、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教师材料准备:盛有清水、牛奶、醋的玻璃碗各一个,在水中会下沉的小物品〔如石子、玻璃珠、麻将牌等〕两个;示范用的各组实验用具一套。
〔2〕幼儿材料准备:盛水的大脸盆四个;小脸盆两个;塑料小篮、能盛水的小容器假设干;白糖、盐、奶粉等假设干;筷子、汤匙及装有半杯清水的小杯等假设干;泡沫板、大花片、小石子、玻璃珠、螺丝帽、吹塑纸等各种不同质量的物品或玩具假设干。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响,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适宜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科学活动来说,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观察到各种物品在水中的变化,而且通过教师的演示方法,可以防止幼儿在实验中的操作错误。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时机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水的各种的秘密。
2、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开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表达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猜谜活动:〔指导语:今天天有位小客人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要想知道小客人是谁,请先猜个小谜语——一样东西真稀奇,看得见,抓不起,洗衣做饭离不开,洗手洗脸需要它。〕一开始,教师就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谜来请出小客人,然后请小朋友找出小客人身上的.小秘密,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根底。
2、演示活动:〔指导语:水宝宝和牛奶娃娃、醋娃娃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水的小秘密之一,为接下来的操作活动做好准备。
3、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们也来试一试、玩一玩,来找找水的其它小秘密〕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方法。
4、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你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水的什么秘密。想想水有什么用,我们该怎样节约水和保护水〕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开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5、结束活动:结合前面幼儿的答复——水龙头里的水是流动的,教师让幼儿到盥洗室去观察水是如何流动的,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幼儿园说课稿9
说教材、说幼儿:
文学作品对幼儿们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80年代以来,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逐渐让人们明白了一点,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想飞的小象》这个文学作品不仅向幼儿们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为幼儿们提供了这3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
故事中从小象形象活泼可爱,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从一开始想学飞,到在学习飞翔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麻烦,再到后来与身边的小动物以及爸爸妈妈交流后,小象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自己的力气大也是一种能够帮助人的能力,千万别小看了自己。本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们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们好奇,有利于幼儿们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同时本内容符合幼儿们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也就是说这个文学作品接近中班幼儿们的最近发展区,是发展幼儿们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也是对幼儿们进行良好社会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养成幼儿们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们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扩展幼儿们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发展幼儿们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等,根据以上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们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及教材本身的特点,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程序方法,我对活动目标进行领域间有机的整合,制定了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能力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认知目标: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我将"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目标三"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们通过观察挂图结合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以及围绕故事情节进行回忆、提问、梳理等手段来实现活动的重点。通过出示句型图谱"我不会……,可是我会……"来鼓励幼儿们用此句型进行完整讲述来突破活动的难点。
说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们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准备:
物质准备:
1、小黑象头饰一个、活动挂图六幅(中班幼儿们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及故事挂图正符合幼儿们的认知水平)
2、"我不会……,可是我会……"句型图谱(图谱的出示让幼儿们更加清晰、容易地掌握句型结构)。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动物们特有的各项本领。(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们语言表达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幼儿们才会有乐于表达的内容。)
说教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们,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来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益;
教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们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结合挂图以及深情并茂的故事演讲可直接刺激幼儿们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们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们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们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们将听到、看到的'故事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们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们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们将习得的句型,贯穿始终。
除了以上教法我还运用了激趣法、赏识鼓励法等。
学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为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幼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让幼儿们想说、敢说,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们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幼儿们将运用观察法是幼儿们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们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谈话法是幼儿们在讨论、谈话中运用已学的句型句式,进行交流讲述,是幼儿们练习说话的好机会,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们在森林运动会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由教师扮演的小黑象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请孩子们应用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法,猜猜由哪些动物分别获得了森林运动会的冠军,孩子们想说的欲望一下子便被激发了出来。由此自然的引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象",并采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们猜想这只想学飞的小象,能学会飞这个本领吗?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兴趣持续高涨。
(二)小黑象讲述故事——《想飞的小象》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故事演讲,引导幼儿们带着 "故事里的小象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它为什么想飞" 这个问题,认真倾听故事,寻求答案。 并在故事演讲后,通过提问法帮助幼儿们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如:小象为什么想飞?故事里还有些什么小动物呢?他们对小象说了些什么?幼儿们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挂图,自然过渡到第二次讲述。
(三)教师结合活动挂图,第二遍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法,结合挂图二次讲述故事,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们深入体验作品内涵,加深幼儿们对作品的理解,同样运用了提问法并在幼儿们讨论后对答案进行总结,梳理。如: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什么?蛇会飞吗?它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狮子和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为什么?
让幼儿们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四)谈话活动"我的本领"
本环节,结合当代幼儿们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在帮助幼儿们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们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了解幼儿们的情感发展现状。通过谈话法,鼓励幼儿们大胆地,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本领,并引导幼儿们明白虽然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年纪小,但是千万可别小看自己。老师也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本事呢?能告诉大家吗?"
当幼儿们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时,教师还应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引导幼儿们根据句型图谱创造性地进行用"我不会……,可是我会……"的进行语言表述。并在幼儿们取得成功时,运用赏识鼓励法,予以肯定。
(五)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成网络状的活动群,这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们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
幼儿园说课稿10
一、说设计意图: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进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绘画活动《花孔雀》。孔雀是孩子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一种鸟类,它充满了丰富的艺术美感,又易于孩子观察、体验、创作和欣赏,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装饰画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与发现,在探索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基于以上设计意图以及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将这节活动能够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学会用各种线条、形状、图案对孔雀的尾部进行对称、有规律地分割和装饰。
2、能大胆表现作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3、能够耐心细致地作画,养成清洁整洁的作画习惯。
三、说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后,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在能力目标上,就是要求通过教师的范画,学会用各种线条、形状、图案对孔雀的尾部进行对称、有规律的分割和装饰。难点是在于幼儿在欣赏范画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独立创新的作品。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一)背景范画:三只不同装饰方法的'孔雀在森林里。
(二)幼儿人手一张印有未经装饰的孔雀轮廓图。
(三)勾线笔人手一支。
(四)《快乐的小孔雀》音乐伴奏。
五、说活动过程:
有了以上的分析与准备,活动程序也就一目了然了,活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激发兴趣——引导观察——鼓励创作——相互欣赏“四个部分。
1、一开始,教师因势利导,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活动中,注意给幼儿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2、通过教师示范、讲解让幼儿了解和尝试新的绘画技能。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创作的乐趣。
4、老师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适时的加以指导。例如操作时的卫生要求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都蕴藏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5、展示作品,教师创设森林里花孔雀的情景,引导幼儿将自己画好的孔雀粘贴在森林里,通过自评、互评来交流”哪只孔雀最漂亮?“这个环节又利用了情景游戏法,头尾呼应,把活动推上新的热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6、最后,加上一段活泼的孔雀舞蹈,让幼儿在舞蹈中尽情地展现孔雀的美。
幼儿园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小乌龟上幼儿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小乌龟上幼儿园》是一则简单且贴近幼儿生活的小故事,讲述了一只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心情及所发生的事情,小乌龟由最初的紧张不安到快乐地融入幼儿园的过程。这个故事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符合孩子的实际需要,能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理解故事中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理解小乌龟是怎么和小鸭子、小鸭子、小青蛙一起成为好朋友的。
2、能力目标: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3、情感目标:能够体会和新朋友一起玩的乐趣。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活动目标的分析,活动的重点是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小乌龟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克服刚入幼儿园胆怯的心理。活动难点是由于幼儿刚进入幼儿园这样的集体环境,适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幼儿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说学情
教师在活动中要时刻考虑幼儿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所以在开展活动之前要先了解幼儿的特点。小班幼儿爱模仿,容易受暗示,处在具体行动思维阶段,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为保证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活动,我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说活动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我将采用试听讲结合法,表演法和游戏法来开展活动。综合语言、游戏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的调动,理解故事的内容。
四、说活动准备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针对此,我准备了小乌龟、小青蛙、小鸭子和小鸡的头饰带领孩子进入故事情节。
对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五、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为了明确活动的主要任务,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我将对幼儿说:“今天老师要讲个故事,名字叫《小乌龟上幼儿园》。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哦,然后告诉老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二)基本部分
在讲述完了故事后,和幼儿讨论“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发生了哪些事?小乌龟遇到谁了?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请幼儿说说如果也有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应该如何帮助他呢?这样的问题一再激发幼儿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关心身边的朋友。请幼儿做角色扮演的游戏,将故事表演出来。及时表扬用心学,大胆表演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为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我采用了自由活动的方法进行结束部分,请幼儿自由玩耍,鼓励幼儿邀请想妈妈的幼儿一起玩。有利于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在自然的状态下结束本次活动。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我请幼儿带自己的照片和作品以延伸活动,为第一次上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幼儿园说课稿12
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亲亲长颈鹿》这个故事选自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中。该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a) 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i、 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
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
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ii、 知识上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
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体温法等。
i。 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 ,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江湖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游戏法: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善良、可爱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iii。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i。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ii。 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 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3、完整讲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将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诉他们要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参加表演了,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b)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我们应该怎么过河?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大家一起亲亲长颈鹿)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c)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d) 表演歌曲《春天》
这个环节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 ,它既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地抒发他们的快乐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历年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幼儿园说课稿1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综合活动《球儿真好玩》,这是我园园本课程--主题综合活动"球"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本次活动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球是幼儿比较喜欢玩的运动器械之一,在秋天这一季节,人们应该增强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防秋天带来的腹泻、咳嗽等疾病,球在小朋友家里、幼儿园里到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皮球、足球、橄榄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铅球等,其中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玩法不同,可以滚球、投篮、抛接球、踢球、拍球等,幼儿虽然知道各种球,但是对球的种类、质地、作用、形状、特点、玩法等还不了解,因此有必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有关球的知识,通过各种球类竞赛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心态,体验合作乐趣,激发幼儿集体荣誉感,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情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认了认知、能力、艺术、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达的部分,目标是:
A、通过操作摸弄,激发幼儿对球在水中沉浮现象感兴趣。
B、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C、学习运用三种以上的油画棒进行涂色、滚画,从中感受多种色彩配合的效果。
D、能用多种方法进行夹球,发展幼儿手的操作能力。
E、能和音乐一起快乐的游戏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分组探索,老师重点指导幼儿能分组探索,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力较弱的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球滚画。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互动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和教具演示给孩
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运用实物展台观看各种球的图片,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和区分各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球,让幼儿对球的种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更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2、操作法: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的才袄做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次活动有几组操作活动:A探索水中的球。B、滚球画。C给球宝宝设计服装。D、哪些工具可以把球取出来。本次活动主要引导探索球的外形特征、特性、玩法的多样性,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记一记、画一画、滚一滚、夹一夹中来认识各种类型的球。
3、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法、鼓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探索球的兴趣,知道有的球水中会浮上来,有的球放在水中会沉下去,有的工具会把球夹出来......,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究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表达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
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活动中,我们提供各种球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球的外形特征,然后用语言说一说表达出来,教师再出示准备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球的兴趣。
2、尝试法:《纲要》指出教师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
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探索活动中,我们把材料分成四组:A玩水中的球、B进行滚球画、C尝试用各种工具夹各种类型的球,D给球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通过分组探索,幼儿知道有的.球放在水中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有的工具能把球夹起来,有的工具不能把球夹出来......。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
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的提高"。爱玩水是小孩的天性,老师让幼儿体验观察球在水中的变化,增加幼儿探索球的兴趣,同时,让幼儿在游戏学会自主探索、观察、合作、分享等方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的组织程序,活动的流程为:激发兴趣、观看图片--分组探索--交流探索体验,展示作品--游戏《大皮球》。
(一)激发兴趣、观看图片:《纲要》提出:教师要为幼儿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体验交流的乐趣,活动开始,教师以球宝宝来班级做客为线索,通过实物展台观看球的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球的外形特征,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分组探索:
当老师带领幼儿参观准备的材料时,幼儿对投放的材料很感兴趣,他们想动手试试看看水中的球是什么样子的,想用夹子玩玩球会发生什么样?想把珠子放在盒子里滚一滚会出现什么图案......,幼儿就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分享,幼儿不知不觉的在边玩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三)交流探索体验,展示幼儿作品。
《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发表不同意见,幼儿在分组操作完后,同伴间会互相交流自己玩完后的感受,因此及时设问:"你在玩时发现了什么,你给球宝宝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你用了什么珠子进行滚珠画......?"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经验的交流,知道了皮球在水中会浮出来,珠珠球在水中会沉下去,大夹子不能夹起珠珠球,并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从而发展幼儿手的操作能力,老师再通过实验验证,让幼儿真正理解水中的球和夹子与球的关系,代替传统的教学的方法,又能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快乐。
(四)游戏"大皮球"
活动结束,我让幼儿一起跟着《大皮球》的音乐一起玩游戏,
让幼儿知道球除了很多玩法以外,还可以通过音乐《大皮球》来游戏,增加幼儿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说课稿14
活动目标:
1、阅读理解散文《收集》。
2、初步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准备:
散文录音《收集》,教学挂图《收集》,幼儿用书D《收集》,相关字卡,在教室中展示收集的.物品,幼儿之间套利、交流收集的物品。
活动过程:
1、字卡引出“收集”话题:
今天我们要聊聊“收集”这个话题。
——“你听到过这个词吗?这个词饿意思是什么?你有没有收集过什么东西?”
幼儿自主阅读,理解散文。
2、学习散文:
教师提问,边说边和幼儿寻找相应的教学挂图,并尝试用“xx喜欢收集xx”的句型来描述画面。
——“教学挂图上有什么?春天为什么喜欢收集花朵?月亮为什么喜欢收集星星?”
——“海滩为什么喜欢收集贝壳?天空为什么喜欢收集白云?”
——“小溪为什么喜欢收集倒影?太阳为什么喜欢收集水蒸气?”
教师朗读散文(或播放散文录音),幼儿学习散文。
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教师领读、幼儿跟读,摘句读,分小组读等。
3、拓展学习:
教师设问。
——“下朋友,你们又爱收集什么呢?”
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幼儿园说课稿15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幼儿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画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重点)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幼儿倾听与表达的习惯。(难点)
课前准备
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头饰等。(教师)
2.了解生活中各种角色最强和最弱的方面。(幼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听过哪些故事?,从哪儿听来的?
2、幼儿汇报《白雪公主》《猴子捞月》......
3、师: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老鼠嫁女》。
(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最厉害的人,猜猜看,最后的新郎会是谁呢?这就需要你们认真听故事,并且边读边想,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4、板书题目,听故事的要求。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边看书上的图画,边听故事录音,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妇想把女儿嫁给谁呢?最后谁成了老鼠夫妇心目中最强的新郎呢?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
幼儿: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儿嫁给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新郎吗?
幼儿:最后猫成了老鼠的新郎。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师: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
师:瞧,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一一贴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这些形象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不仅听得仔细,还能联系生活说出每种事物最强大的本领,真令我佩服!下面请你和同桌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幼儿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
1.教师示范讲故事,幼儿发现要领。
师: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幼儿评价:老师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幼儿:我还注意到老师讲故事时表情很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了动作。
2.幼儿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师:请你自己试着讲讲第一幅图画上的内容。
幼儿: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下面我们按照图画上的内容继续讲故事,请你们先自己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同学们听。
3.幼儿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幼儿评价。
(幼儿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幼儿的语言。)
师: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
指名讲故事
幼儿评价:
1、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2、语句通顺,每幅图按顺序讲。
3、故事的内容十分生动,还加上动作表情。
4、结尾可以自己想象。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听出了这么多讲故事的小窍门,尤其是讲故事时自己发挥想象这一条,值得我们学习。
四、表演故事,升华理解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既然这么喜欢,下面我们来试着演一演这个故事,好不好?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吧!
(幼儿自主选定角色,教师把各种角色的头饰分发给每个幼儿,同时深入小组表演的活动中。)
指一组到前面表演故事,师生评议。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听故事,讲故事,只有会听才能会讲,希望你们成为善于倾听,乐于交际的有心人。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说课稿11-09
幼儿园经典说课稿10-27
幼儿园说课稿06-12
幼儿园的说课稿02-11
幼儿园说课稿(经典)03-19
幼儿园说课稿06-13
幼儿园说课稿(精选)06-25
幼儿园说课稿(精选)06-07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幼儿园活动优秀说课稿01-20
幼儿园课程说课稿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