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贪吃的哈罗德》,选自亿童活动。接下来我将由以下8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指导思想
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学习贯穿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选择了一节语言活动,做为今天的说课内容。
二、说教学内容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所一我选择了《贪吃的哈罗德》这节语言教育活动,这节教育活动是具有想象力的教育绘本,当我们一提到蛇,顾名思义,想到的是血腥和残酷的印象,喜欢在阴湿的草地里生活,越漂亮的蛇,越有毒,而这节教育活动从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视角,讲述了一条叫做哈罗德的贪吃蛇,陆陆续续吃了很多的小动物,原来一个非常恐怖、紧张的故事,却因为哈罗德的一个打喷嚏发生了大逆转,哈罗德竟然把小动物们喷到了马戏团里。出乎意料的结局,与孩子幼小的心灵相吻合,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绘本图画,充分调动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欲望,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绘本的乐趣,并喜欢上绘本阅读。
三、说学情
现在社会语言是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重要手段,而中班幼儿的语言学习,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又是呈上启下的时期,所以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目标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的语言环境。而教育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属,对教育起着导向的作用,所以我预设了3个目标:
1.体会故事的幽默,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情感目标)2.理解故事内容,愿意想象动物被吞进肚子的场景,并能续编故事。(能力目标)3.认读字词:孔雀、长颈鹿、马戏团(知识目标)五、说活动重难点重点定位于:理解故事,学习重点字词难点在于:愿意想象动物被吞进肚子的场景,并能续编故事六、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一半,事半功倍,为了使目标更好的达成我做了以下的两方面的准备:1.知识准备:了解为了使本节课知识目标更好的达成,我上网查阅资料,更好的剖析本节课的知识点,更好的讲解重点字词,更深层次挖掘知识,我查阅资料了解到,孔雀是印度的国鸟,长颈鹿是最高的陆生动物。
2.物质准备:为了使幼儿更好的学习绘本故事,我精心制作了PPT方便于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制作了字卡方便幼儿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字词。
五、说教学
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老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所以本节课我以幼儿为主体,采取由浅入深出的教学原则,所以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为幼儿制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启发提问法,目的是发散幼儿的思维,不局限幼儿的想法。
3.引导发现法,为了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课件展示法,更直观的理解绘本故事的离奇,感受绘本带来的乐趣。
我克服了传统说教的形式,提出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体会学习绘本的快乐,所以本节课我运用的学法是观察法和发现法。
六、说活动流程
及课后延伸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学习特点和我们班级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的五个环节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谈话导入--理解阅读--复述故事内容,学习字卡--集体游戏--课后延伸。
1.本节课我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引出今天的主角哈罗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环节,采取启发提问法,目的是发散幼儿的思维,不局限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参与到绘本故事中,愿意跟随故事的发展,学习绘本故事。
3.复述故事环节,带领幼儿复述故事,锻炼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本节课的重点。
4.集体游戏,通过贪吃蛇的游戏让小朋友们认读字卡,变成一条贪吃蛇,巩固学习重点字词,并体会集体游戏的乐趣。
5.课后延伸,通过让幼儿续编故事,想一想贪吃的哈罗德肚子空荡荡的会去哪里呢?发挥幼儿的想像,发散幼儿的思维,延伸到三楼的大区角《烧烤区》。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2
一.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前利用散步、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 学情分析:
本班幼儿以四到五周岁儿童为主体,这一年龄段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方式多以无意注意为主体,观察力随自身的兴趣产生或结束,并喜欢模仿,而且模仿出色,语言学习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在这一阶段的幼儿中,想象力多是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有所发现而产生的突发奇想,所以在教学上要紧紧结合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来进行。
三. 教学目标: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4、 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的含义有丰富的知识性,用是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教学难点是:正确的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节奏和语言情绪进行诗歌的创编。语言教育能力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已经有了部分提高,幼儿往往不满足于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就必须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 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羁绊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学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里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 视听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站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哟而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探究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谁会是宝宝的摇篮?""你想想还会有哪些宝宝?谁又会是他们的摇篮?"。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梦幻曲"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自由结伴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种 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大图片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你听说过游戏吗?老鼠打电话给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活动设计和教案》(中班上册)。这个游戏充满了孩子的兴趣,接近幼儿的生活,容易理解。目前,通信设施非常发达,朋友之间经常用电话联系,电话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中班幼儿年龄小,现在多为独生子女,一般有疏忽的行为,该游戏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当前幼儿年龄特征。
选择老鼠打电话的教材是因为
1、剧情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游戏语言方便幼儿模仿学习。
3。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感受到礼貌用语的用法,学习如何打电话。
4、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工作要小心,不要疏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
(二)教育目标:
在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语言领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积极应对的环境和鼓励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1、乐于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2、体会工作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3、乐于参加表演,大胆学习角色对话。
(三)教育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参加游戏表演,大胆学习角色对话。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总是原谅这个目标进行教育,这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一句话只说一半或几句话就不能说了。根据幼儿语言的发展情况,我决定了这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教育、学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次活动的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配置老鼠的房子:在墙上挂家人的照片,在桌子上放置人偶家的厨房用具和电话。(这是为情景表演准备的)
2、老鼠和小花猫的头饰各一个。课前准备情况表演内容。(这也是为情况表演准备的)
3、玩具电话每个幼儿(这是为幼儿玩游戏准备的)
二、说学情:
中班上册的幼儿年龄在4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最喜欢一边用手当麦克风一边唱电话这首歌。但是由于词汇量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说了也很难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再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想打电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打。因此,我通过这次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练习打电话,给幼儿说话的机会。
三、说教方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采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上述方法?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原则至关重要。以看情况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使教育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可以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用启发性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幼儿看到的具体形象,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稍微疲惫的时候,游戏可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电话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大胆地说话。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把过去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要我学。遵循浅入深的教育原则,幼儿在看、听、想、说、玩的轻松氛围中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观察法、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觉、听觉感官积极参加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况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对话法是幼儿在讨论、对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意见,是幼儿练习对话的好机会。
五、活动程序:
根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饥饿环节
(1)观看情况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首先,我用神秘的吻介绍幼儿看到的情况表演。孩子们,你喜欢看表演吗?让我们看看老鼠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让幼儿看情况表演——老鼠打电话,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利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这次活动的重点铺平道路。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游戏内容,再次看表演。
首先,让幼儿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2、老鼠和小花猫是好朋友吗?既然小花猫不是老鼠的好朋友,为什么老鼠打电话来小花猫?(根据幼儿的反应,可以再次表演老鼠拨号是时东张西望的场面,让幼儿自己发现老鼠拨号不集中)除了错误的电话号码外,还有什么地方说明老鼠不小心吗?接下来再看表演,问:老鼠打电话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不知道接电话的是小花猫?老鼠怎么打电话邀请好朋友?
鼓励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之间的对话,体验工作疏忽的结果。
这个环节通过提问、表演重点片段、设置疑问、再次看表演,然后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你一句话、我一句话,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解决活动的重点,突破活动难点的最重要环节,同时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
(3)幼儿互相玩电话游戏,练习对话。
随着活动的进行,幼儿一定想自己打电话。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幼儿自由地一起玩电话游戏。孩子们,你想打电话吗?怎么给闺蜜打电话?现在你们自己去找好朋友玩电话游戏吧。
这一环节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练习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为幼儿提供表达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4
一、设计意图
随着主题活动《奇妙的世界》的进行,小朋友们对各种动物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动物们各自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对孩子们特别有吸引力。故事《小乌龟开店》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中班幼儿通过家庭、社会活动、角色游戏等途径对成人社会的不同工种及其特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模仿、表演,乐于借此进行游戏、交往。而“小乌龟”这一动物形象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而且有着鲜明的外形特征,较易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纲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二、目标及重难点定位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参与讲述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引导幼儿根据乌龟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乌龟开店。
3、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和观、科学观、系统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过程的设计上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乐意参与讲述活动,并能根据乌龟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乌龟开店。”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幼儿虽然对动物的不同特征感兴趣,但由于受到能力、经验的限制,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不敢大胆坚持、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把“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解决策略: 从幼儿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A成就激励法 B榜样示范法
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出发采用:A观察法 B言语提示法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2、操作图片、动物卡片若干。
四、活动流程及目标达成策略
根据中班上册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1、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小乌龟也想开一家店,可是开什么店好呢?”“小乌龟拿不定主意了,还是让我们和小乌龟一起去看看别人都开了些什么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来观看动画,为下面的讲述作铺垫。
2、观看动画、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帮小乌龟开店。
这一环节通过边观看动画边思考问题“大象开了什么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大象怎么会想到开花店的?听听大象是怎么说的?”等等,再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3、活动迁移、找“老板”。
主体升华,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为商店找“老板”,参与活动,在前面活动的经验上幼儿会更有主见地作出选择。
五、设计亮点
1、讲述在前,故事在后。
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如先讲故事,再请幼儿回答的方式。我设计成讲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角,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大胆讲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画面提供的线索,让幼儿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2、开放式教学情境:本次活动采用了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情境。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恰当与否非常关键,而传统的语言活动的提问,比较单一、封闭。开放性提问则是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它是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提问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
儿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精密性,不有利于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纲要解读》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就是要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交谈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在请幼儿为商店选择老板这个环节中,我给幼儿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 ,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们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而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了开放式提问,尽量让幼儿在答题时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小螃蟹每碰到一个朋友,我就提出问题:“大象开了什么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大象怎么会想到开花店的?听听大象是怎么说的?”等,从而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增加了他们讲述的机会。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5
[活动目标]
(1)借助诵读、看图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认识牵牛花的生长特点。
(2)利用挂图,学习理解新词:篱笆。
(3)通过理解诵读儿歌,使幼儿获得快乐。促进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能从中得到快乐。达到正确的背诵。
活动准备:
牵牛花爬上高楼,树梢,东墙的挂图一幅,活动牵牛花一朵;绿细绳,筷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观察挂图,初步感知画面内容
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好看的画,想看吗?
那好,先答应老师两个条件:1、要安静的看,不要出声音;2、要认真地看,把话的内容都记到脑子里去,老师要问的。能做到吗?
(幼儿观察挂图)
提问:你从画上看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答案,介绍高楼高,树梢长,东墙滑,篱笆细的特点。
二、牵牛花的生长特性
提问:牵牛花为什么要爬到别的东西上面呢?
(用绿细绳和筷子演示,使幼儿明确牵牛花的蔓细长,软,不能自己站起来,所以必须缠绕着别的物体往上爬。)
三、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儿歌中的快乐气氛。
(1)激发兴趣。牵牛花有的爬上了高楼,有的爬上了树梢,有的爬上了东墙,有的'爬上了篱笆。可是有一朵牵牛花,却哪也没有去,她在那呢?小朋友看(出示活动牵牛花,贴于挂图中的地上),她为什么躺在这呢?听老师来说一首儿歌。
(2)示范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牵牛花为什么躺在地上?
小结:引导幼儿总结原因,结合开始部分中高楼高等的特点。
(3)学习儿歌。
跟老师看着挂图一起说。
老师小声说,小朋友大声说。
请一个小朋友看着挂图领大家说。
(4)联系巩固
老师一句,小朋友一句连接说。
(5)活动延伸连锁调
提问:老师说的一句的前面和小朋友说的一句的后面是怎样的?
这种儿歌叫什么名字?(连锁调)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叫……?(小苗圃)一起说一下。再说一遍牵牛花,比较其异同。
小结:明确类似特点的儿歌叫连锁调,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帮助小朋友找这种儿歌,然后教给老师说。
附儿歌:牵牛花,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故事《点子公司》故事情节生动,故事主人公小狐狸机灵聪明。对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的中班孩子来说是充满兴趣的。故事多有重复的段落,也有开放的地方,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可以充分地发散,也可以大胆地用语言表达,所以我根据中班孩子好奇好探究动脑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点子公司》,让幼儿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锻炼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说目标:
下面我简单说一说本次活动的目标;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和牵引的作用,目标定位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整堂活动,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规律。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下:1、欣赏故事《点子公司》,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狐狸聪明、爱帮助人的形象。2、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帮助小动物出点子,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锻炼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3、体验帮助别人的愉悦心情。
三、重难点:中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已经比较强,语言发展比较好,从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能积极参与讨论帮小动物们出点子,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
四、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更好地来达成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活动准备如下:
1 、物质准备:
1 、点子公司的PPT课件(其中包含点子公司,小狐狸、小猴子、大象、狗、狮子等动物图)
2 、小狗、狮子、兔子的图片
3 、点子公司的招牌
4 、相关的故事录音。
5 、狐狸玩偶1个
2 、知识经验准备:
对不同小动物的动物形象和特征有了事先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我来说说我本次活动所使用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说教法和学法:
1 、直观教学法:直观的形象最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也最容易让孩子们接受,给孩子们直观的经验。
2 、讨论法:中班孩子个人的思维和想象力还需要靠教师的引导来激发,通过讨论能把小朋友的思维和想象充分地打开,让孩子们能大胆思考大胆说话。
3 、视听讲结合法:运用这个方法让孩子们能运用多种感官去熟悉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活动的环节不那么单调,容易吸引住孩子的'注意。
4 、多媒体课件法:多媒体课件把故事的主要情节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能帮助孩子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主角小狐狸聪明、爱帮助人的形象。
六、说活动过程:下面我来说说本次活动的主要环节:
一、出示一只狐狸玩偶,引出讲述的主题。
1、教师出示狐狸玩偶点题,提问什么叫“点子”?引导幼儿思考。随后小结:点子就是好办法,好主意,好方法。只要谁有难题,去找狐狸,他就会帮你出点子,想办法。由此帮助幼儿理解点子的含义。
本环节我采用直接出示狐狸玩偶引入活动,用直观的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激起幼儿的兴趣,将孩子自然地带入到活动中来,并采用点题式的方法帮助孩子们理解“点子”的含义,为下面的讲故事环节做好铺垫。
二、小狐狸帮动物们出点子。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小狐狸该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点子公司,( PPT:出示点子公司图)专门帮人出点子,解决难题。
1 、狐狸帮猴先生出点子。
开张第一天,(出示PPT:猴先生手拿一只烂桃子)提问:谁来了?教师继续根据故事内容讲述故事边提问:“你听到小狐狸给小猴子想了什么好办法?“那小狐狸为什么要猴先生做许多鸟窝呢?"(有了小鸟就可以把树上的虫子吃掉,鼓励幼儿说较完整的话)
随后教师小结:( PPT)猴先生照小狐狸的点子去做了,果然飞来了许多小鸟,它们看守着果树,吃掉了害虫,桃子长得又红又大,这消息一传开,许多动物都想叫狐狸出点子了。
这个小环节我花的时间会稍多一些,因为故事刚刚引入,孩子们需要熟悉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节奏稍微慢一些,同时鼓励孩子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
的方法,这样也可以为下面小狐狸帮助两个小动物出点子打好基础,幼儿就能更快地熟悉了解故事内容,并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大胆用语言表达。
2 、狐狸帮大象出点子。
( PPT)教师播放录音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录音)并提问:你听见大象遇到了什么难题?那你们猜猜狐狸帮大象想到了什么好点子?(开个浴室,给客人洗澡、做个演员,给观众表演节目、搬运东西,… …引导孩子继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教师再作适当小结:首先肯定孩子们的点子,同时请幼儿听听狐狸是怎么说的。(录音)引导幼儿一起来学一学狐狸是怎么是怎么说的。
因为故事情节几乎是重复的,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这个环节我稍稍改变了讲故事的方法,插入录音讲述的方式,吸引孩子仔细去听录音,不仅肯定孩子的想法,同时也以小狐狸的口吻给予孩子们一些提示,帮助发散孩子的思维,而不是把知识硬塞给孩子们,鼓励他们能全身心放开大胆去思考和表达。
3 、狐狸帮刺猾出点子。
继续点PPT “看!这次又是谁遇到了困难也找上门了?"(课件:刺猾手拿着鞋子)(录音)提问:这回狐狸会想出什么点子呢?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想出什么点子呢?用故事录音小结:听(录音)并请孩子一起学一学!进一步巩固知识锻炼幼儿的语言。
4 、结合PPT图片,老师扮演其它的小动物小朋友试着扮演狐狸,共同完整讲述故事1遍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记忆,并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狐狸吗?为什么?
这个大环节比较长的,我采用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内容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慢慢熟悉理解故事的内容,也能让孩子在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自然地达成重难点,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的特点,我把故事分成3段,分别讲述狐狸帮助3只小动物的经历,这样使活动条理更清晰,降低中班幼儿记忆的难度,为了使重复的内容显得不那么单调,每一小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上我也有小小的改变,从而来吸引孩子在活动中的注意,也更有助于孩子们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容易被中班孩子接受。
三、大家各自选择为小狗、狮子、小兔出点子。
A 、(出示图片)狗妈妈要出远门,她的小狗宝宝在家会很没劲,请小狐狸想个办法怎样能乖乖呆在家里,又能开开心心的呢?
B 、(出示图片)善良的狮子想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交朋友,请小狐狸想个办法让大家都能喜欢它。
c .(出示图片)小兔出去玩的时候,它的围巾飞到树上拿不下来,请你帮它出个好点子把围巾取下来。
分组请幼儿选一只小动物,与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帮助它出点子,想完了一个也可以再帮另一个小动物想办法。
3、幼儿讨论后,教师请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到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难题的办法了吗?
4、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小结:
( a、小狗们可以看电视、吃好吃的东西、玩好玩的玩具、看图书… … b、善良的狮子可以给朋友微笑、和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好吃的、不和朋友吵架、c、可以拿把梯子爬上去把围巾取下来、可以请小鸟或者小猴子帮忙取… …)这个环节是一个知识经验的巩固和加深的环节,我把主动权和自主权还给孩子,让他们来当一回聪明的小狐狸帮助小动物出点子,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也进一步巩固孩子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解决难题的方法,锻炼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更好地达成目标。
四、延伸,为小朋友出点子。
把点子公司的广告牌防盗游戏区中,在自己的班级开一个点子公司,帮助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小朋友。
故事《点子公司》作为教育内容,中班孩子毕竟还比较小,同时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我将本次活动延伸到游戏中,让孩子们继续动脑筋出点子,进一步锻炼中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为能力较弱的孩子提供平台巩固和加深对故事情节和内容的理解。
附故事:
森林里住着一只狐狸,他很会动脑筋,有许多好点子。后来,小狐狸便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点子公司,专门帮人出点子,解决难题。
开张第一天,猴先生带着一只烂桃子来了,猴先生对狐狸说:“我的果树上长满了虫,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农药就消灭果树上的害虫呢?”小狐狸眼珠一转,想出了好办法,他对猴先生说:“你只要在果树上做许多鸟窝就可以了。”猴先生照小狐狸的点子去做了,果然飞来了许多小鸟,它们看守着果树,吃掉了害虫,苹果长得又红又大,这消息一传开,许多动物都想叫狐狸出点子了。森林里有只大象也来找狐狸帮忙了,他对狐狸说:“我因为太重、太胖,连工作都没了,你能替我想个好方法吗?”狐狸听了,微微一笑,就想出了好点子,狐狸对大象说:“你的力气那么大,可以帮大家搬运东西阿。”从此以后,大象就去帮人家搬运木头,还赚了不少钱呢!
有只刺猾手拿着鞋子也来找狐狸了,刺猾对狐狸说:“我是鞋店的老板,我做了许多的鞋子,可是积压在仓库里没人来买,请您为我出个点子吧!”狐狸思考了一会,好点子又冒出来了,小狐狸对鞋店老板刺猾说:“你可以做块招牌写上买一送一啊!”刺猾按狐狸的方法做后,生意好得不得了一下子把积压的鞋子卖光了,刺猾老板开心极了!
慢慢地,点子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求狐狸帮忙的动物也越来越多,点子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
一、说教材:
《萝卜回来了》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以“萝卜”为线索,将小动物们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的一个个情节,串联成一篇充满爱心和喜剧特色的故事。故事采用反复式的结构,类似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描述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的为幼儿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节奏社会生活,让现在大多数幼儿都缺乏“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进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这和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宗旨是背道而行的。新《纲要》中也提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见向孩子进行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并已逐渐学会了交往,这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将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
结合故事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目标,因此我选择了《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为活动内容,希望通过故事中善良、生动地人物形象来激发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一)根据新《纲要》中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
1、 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这是从孩子的知识培养维度考虑制定的,由于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还处在初级水平,倾听能力还需加强,加上本故事内容是很长的,所以我从故事的线索出发,让幼儿来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复述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技能的培养维度出发的,中班的孩子虽然能独立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讲话有时会断断续续,因此,我以语句的复述学习来促进幼儿的完整讲述能力。同时我们也知道“行动和言语是相互强化的”,因此,我把这句心理描述的关键语句提炼出来,语句的复述也是增进孩子感受故事情感的有效方法。
3、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情感态度培养维度出发制定的,“关爱他人”、“与人分享”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们中班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建立的情感态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标。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因为故事是语言技能锻炼、情感表述的载体,只有把握了故事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作为活动的教育重点。
难点: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为情感的体验是抽象的,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解故事内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起孩子对“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活动难点。
三、说教学准备: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故事中所涉及的动物以及食物。
物质准备:雪天背景图一幅,大萝卜图片一张,故事录音,小白兔、小猴、小鹿、小熊角色图片各一张,脚印组合成的箭头、打X的嘴巴图片各4个;幼儿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图片。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角色图,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大萝卜图片和脚印组合成的箭头,清晰地表现出了送萝卜的过程,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这种“自己舍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爱的传递过程。幼儿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图片的运用,可以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景促情,丰富孩子的表达。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引导”、“合作”三方面出发,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创设情境诱导法:利用背景图片(大雪天),烘托出“萝卜”的珍贵,这一情景也让孩子进入了故事情境,为后面体验“关爱他人、与人分享”增加了感情砝码。
另外,在幼儿情感迁移部分,我也运用了“创设情境诱导法”,以孩子平时和同伴交往的情境照片,来唤起孩子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经验。这是因为中班孩子的记忆是无目的的,因而容易遗忘,所以需要一定的情境来激起他的回忆,促进孩子的情感体验。
设问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让孩子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运用语速、音量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直观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模型等,这个故事虽然内容重复,但是涉及的人物众多,容易混淆,运用图片的直观演示,让孩子对人物形象以及“送萝卜”的过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讨论交流法:新《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讨论交流发,如讨论:“为什么萝卜又回来了?”、“小动物们为什么都不吃萝卜?”来引导孩子萌发“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意识。
(二)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观察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有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背景图(大雪天)以及角色图,这样不仅增强孩子的活动参与性,也帮助孩子抓住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内容。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同时,讨论的形式能给孩子宽松的讲话空间,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视、听、讲结合法:这样让孩子通过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别是观察“送萝卜”过程图的环节中,孩子们在明晰角色间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故事内容、语言的学习。
模仿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模仿角色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情境体验法:情感的激发是需要介质的,特别是中班孩子,孩子处在具体思维像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记忆特点、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他们不能把曾今发生的事情带着感情完整讲述出来,所以运用情境体验法,在一幅幅的情景图片帮助下,孩子才有话说,有情抒。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重复、语言通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激趣导入,引发疑问。——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分段欣赏故事,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1、激趣导入,引发疑问。
师出示背景图,展开谈话:“这是什么季节?”“雪地里有什么?”“这么冷的天,小兔子出来找东西吃,它看到萝卜会怎么样?”
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故事的线索,运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让孩子对故事的背景有一个了解,突出了萝卜的珍贵。同时,在讨论中可能有的孩子会说出“把萝卜吃掉”、“拔萝卜藏起来”等想法,幼儿讨论得出的结论能让孩子在故事倾听过程中产生情感冲突,利于幼儿对故事主题的把握。
2、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设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小动物有没有把萝卜吃掉?他们是怎么做的?”教师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角色图。
此环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提问法、演示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萝卜”这一线索的发展情况。
3、分段欣赏故事,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
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萝卜是从哪里来的?”,“小兔子把萝卜送给了谁?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猴、小鹿、小熊同上)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顺序摆放角色图和箭头和打X的嘴巴图片,并鼓励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模仿小动物的心理描述语句。随后,教师组织幼儿幼儿观察“送萝卜”路线图,再次用故事中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言来集体介绍送萝卜的过程。
此环节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教师通过提问法、直观演示法的教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中情节的发展顺序,幼儿通过视、听、讲结合法,模仿扮演法来学习重复的语句,增进对故事情感的理解,“送萝卜”路线图的运用帮助孩子清楚了解了故事发展的顺序,解决了本环节的重点。
4、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教师提问:“萝卜是谁第一个发现的?最后又回到了谁的手里?小动物为什么都不吃萝卜?”“你喜欢故事中的小动物吗?为什么?”通过孩子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知道要关心朋友,有好东西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并顺势介绍本故事的名称。
接下来是迁移故事主题,通过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么样来关心他的?”“好朋友又是怎么样来关心你的?”等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若孩子讲述有困难,教师则可以播放幼儿生活中相互帮忙的情境图片,帮助孩子讲述。最后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愿意与人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此环节的重点也是本活动的难点,即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师运用讨论交流法、情境体验法来激发孩子对故事情感的把握和迁移,因为孩子的记忆是无意识的,同时孩子情感表达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要依靠一定的具体事物,因此孩子生活情景图片的运用可以达到“以景促情”的效果,解决了本环节的难点。
活动结束。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8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听说游戏?小老鼠打电话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学活动设计及教案》(中班上册)一书。该游戏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解。目前,通讯设施非常发达,朋友间经常以电话联系,打电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中班上册幼儿年龄偏小且现在多数都是独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现粗心大意的行为,所以这一游戏既富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当前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取《小老鼠打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
1、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游戏的语言易于幼儿模仿学习。
3、通过游戏,幼儿能感受一些礼貌用语的用法且学习怎样打电话。
4、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体会到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上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儿喜欢模仿大人玩打电话游戏,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往往拿着话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说什么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2、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
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乐意参与游戏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上册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话只说了半句话或几个字就无法再说了,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布置小老鼠的家:墙上挂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着娃娃家的厨房用具及一部电话机。(这是为情景表演而准备)
2、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头饰各一个。课前准备好情境表演内容。(这也是为情境表演而准备的)
3、玩具电话机每个幼儿一部(这是为幼儿玩游戏而准备的)
二、说学情:
中班上册的幼儿年龄在4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最喜欢边用手当话筒边唱《打电话》这首歌。但是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道该怎样说,既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虽然想打电话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好电话。因此,我通过这次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练习打电话,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三、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 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情境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 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情境表演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打电话游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打电话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五、活动程序:
根据中班上册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三饿环节:
(一)观看情境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首先我以一种神秘的口吻介绍幼儿即将看到的情境表演:“小朋友,你们喜欢看表演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鼠家发生了一件什么奇怪的事?”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小老鼠打电话,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游戏内容,并再次观看表演。
首先我提以下两个问题让幼儿讨论:
1、刚才,你们看见了一些什么?
2、小老鼠和小花猫是好朋友吗?既然小花猫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为什么小老鼠打电话却来了小花猫?(根据幼儿的反应,可再表演一次“小老鼠拨号是时东张西望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发现小老鼠拨号不专心”)除了拨错电话号码外,还有什么地方也说明小老鼠很粗心呢?”其次再次观看表演,而后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是怎么说的?它为什么不知道接电话的是小花猫?小老鼠要怎么打电话才能把好朋友请来呢?”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间的对话 ,从中体会做事粗心大意造成的后果。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表演重点片段、设疑、再次观看表演,而后再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相互间玩打电话游戏,练习对话。
随着活动的进行,幼儿一定很想自己亲自尝试打电话。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我设计这一环节让幼儿 自由结伴玩打电话游戏。“小朋友,你们想打电话吗?你是怎样给好朋友打电话的呢?现在你们自己去找好朋友玩打电话游戏吧。”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练习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小老鼠打电话
小老鼠, 打电话,
要找伙伴来玩耍。
开开门,吓一跳,
怎么来的是小猫?
钻进洞里仔细查,
原来拨错号码啦。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9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
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附
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童话故事《微笑》,活动来自于省编教材的中班主题活动《我的朋友》。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语言简练,讲述了小蜗牛虽然弱小,却能用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的故事,揭示了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的道理。
我选择这样的题材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二是促进社会性发展。
2、说学情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将对幼儿今后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纲要》所述,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早期阅读)四个方面。根据这四个方面,我对本班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评估,发现他们对文学作品欣赏较少,对早期阅读的兴趣还不明显。倾听能力进步最大,到了中班上学期,已逐渐转向有意识的倾听。表述能力最弱,对一些连贯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童话故事《微笑》中反复出现“我愿意为朋友……让他们高兴”的句型,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和同伴友爱互助的社会性发展。
说到“社会性”,我要穿插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小朋友要分生日蛋糕了,他说“我的好朋友只有一个,是陶潜。”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事后,我了解了本班孩子的交友面,有大有小,而且区别很大。于是我在这个活动中,我制作了男女不同性别的空白标志,让孩子绘画后转送给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可以了解自己孩子交友面的大小,以及交友的性别倾向性。因此,我选择了《微笑》作为家长开放活动的内容。
3、说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水平、年龄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友爱互助,感受微笑能为别人送去快乐的美好情感。
能力目标:能大胆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懂得为别人做事是愉快的。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散文以情感熏陶为主,因此,我采用了讲述法:在优美的音乐辅助下,运用恰当的语言、语速、音量,完整讲述童话故事内容。直观演示法:运用优美的FLASH课件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提问法:通过解释性提问、假设性提问等,鼓励幼儿积极动脑。
2、说学法
观察、讨论、发现、表述,最后是操作练习,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3、说准备
a自制多媒体课件、优美的音乐。
b可移动的音符、房子、信的卡片。
c空白圆形卡片若干(男女颜色分开)、油画棒。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初步感受微笑、尝试体验“微笑”、主动传递“微笑”、微笑传递“快乐”,四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微笑”:
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在对比性强烈的观察中,发现“微笑”的表情。提问:看到微笑的表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快乐)引导幼儿迁移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故事的名称“微笑”。
2、教师在音乐的辅助下,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二、尝试体验“微笑”
1、出示第一个场景幻灯片。
问:小动物们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幻灯片:小鸟、大象、小兔图片)让他们怎么样?
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说的话“我为朋友歌唱”。观察蜗牛表情,问:小蜗牛怎么了?
带着问题:小蜗牛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
2、出示第二个场景幻灯片。
在这里,问:小蜗牛送了什么给它的朋友?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知识点:“小蜗牛把微笑画在信里”。带着问题:朋友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都怎么样?
3、出示第三个场景幻灯片。
请小朋友也学学小蜗牛的微笑,把微笑送给你的朋友。尝试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情绪。借助图片,学习句型“我愿意为朋友做……”。把他们连成一句话,会说吗?
引导幼儿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主动传递“微笑”
制作“好朋友”标志:请幼儿将自己想说的,画在纸上,家长们帮助写名字,折成信封,送给好朋友。将短句“我愿意……”运用到实践中。体会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情感。
四、微笑传递“快乐”
幼儿、家长、教师共同跳圆圈舞“笑一个吧”,以这样的方式结识新朋友。
第四部分:说活动特色
1、注重情感基调的渲染。
活动调动了幼儿的看、听、说、动等多种感官体验,来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比如,通过观看两张哭笑图片,在强烈对比中感受“微笑”的美好;活动重点没有放在故事内容和情节的理解上,在说一说的仿编短句中,让幼儿体会、感悟小动物之间的关爱;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幼儿对同伴的关爱。
2、注重多维游戏的互动。
这不是一节单纯的语言活动,在语言学习中,我加入了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比如“传递微笑”“制作并互赠好朋友标志”、“笑一个互动舞蹈”等活动,体现了一种师幼交融、生生交融、物我交融的.互动状态。
3、注重知识建架与撤架。
中班幼儿仿编短句是有难度的。在第一次仿编时,我提供了可移动的图片,给幼儿建立一个支架,幼儿根据图片里展现的内容仿编短句。多次练习之后我会撤掉框架,不提供图片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体现了教育的多元和整合。
多元指的是语言、社会、艺术、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这些领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整合的,这使得活动更具综合性的特征。如在语言交流中传递关爱的社会性教育,在绘画中巩固语言的知识性学习,在音乐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舞蹈中交新朋友,体会微笑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指导。谢谢!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大灰狼快乐了》是我们这个学期教学方案里面高兴奋兴主题中的一个活动,高兴奋兴主题思想是: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而欢乐作为一种主动心情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开心的心情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大灰狼快乐了》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激发了幼儿对喜、怒、哀、乐等主观心情的体验,从中孩子们感受到欢乐和欢乐。
《幼儿园训练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进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爱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主动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舞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展幼儿语言表达力量和思维力量。依据这一目标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方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欢乐起来。
2、初步懂得人的心情改变与表情改变。
3、会自己动手制作1—2种表情图。
二、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方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欢乐起来。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中班幼儿比较单纯,不会察言观色,不太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依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初步懂得人的心情改变与表情改变。
三、教学预备: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训练于生活情境、嬉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预备:大灰狼兴奋、难过、生气时的表情图、三幅依据故事内容设计的图片、幼儿画表情图的纸和蜡笔。
四、教学方法:
依据幼儿的学习状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直观法是由于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详细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详细形象性思维。从以幼儿表演的形式挺直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采纳提问法是由于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认真地观看,启发幼儿主动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详细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纳嬉戏法是由于嬉戏是幼儿最宠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乏时,嬉戏能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幼儿在轻松、开心的嬉戏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五、活动程序:
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产生悬念
首先我以一种神奇的口吻向幼儿介绍一个伴侣,其次用猜想法猜想大灰狼怎么一会儿兴奋、一会儿生气、一会儿难过以此吸引幼儿的留意力。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留意力,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二)分段观赏故事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表演、设疑、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争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力量。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其次个活动目标。
(三)梳理故事情节,给图片排序。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按挨次一张一张出示图片,幼儿看图回答问题,而这次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出示全部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排序,提高了幼儿的观看力,培育了幼儿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四)做表情图
我设计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环节。让幼儿听着表情歌,做做表情动作,画一画表情图。让幼儿在轻松、开心的表演中,体验乐趣。将整个活动推向.,最终实现了活动目标。
六、活动延长:
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呈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沟通,相互观赏,共同提高,及满意他们沟通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把自己画的作品在面墙上展现出来,课后可以让他们相互观赏,相互仿照,获得胜利的满意感,并从与他人的沟通中获得有益的阅历,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高。
七、说亮点:
1、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出示全部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排序,提高了幼儿的观看力,培育了幼儿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2、依据中班幼儿喜爱嬉戏的特点,让幼儿通过画表情图,使每个幼儿都参加进来,大大程度上削减了幼儿的难度,使幼儿有满意感和骄傲感。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小兔家的窗》,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活动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说一说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1、教学分析:本篇故事讲述了小兔与窗的故事,通过描写小兔用冰块做窗,表现了小兔天真无邪的特征。而小熊猫与小兔的对话中,又告诉幼儿冰易融化的特点。整个故事充满了童趣性和情境性。故事结构清晰,内容层层递进,读起来流畅连贯,易于上口。
2、学情分析:本篇故事语言精练,富有童趣性。以小动物的口吻讲述故事内容,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中班幼儿处在语言和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词汇量较丰富,也能较完整、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情,通过让幼儿学习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冰"融化"的特点,以及知道玻璃窗才是最牢固的这一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育内容的范围与要求,《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同时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就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故事内容和小兔的活泼稚拙,知道冰易融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大胆地表现故事情节。
3、情感目标:感受倾听他人的美好感情,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感受故事内容和小兔的活泼稚拙,知道冰易融化的特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语言教学应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能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大胆地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兔手偶一个、教学挂图一幅、课件一份、幼儿的教具学具(图书、图片、头饰等操作材料)
2、经验准备:幼儿之前对冰的形态、结构有过初步的了解。
三、说教法学
法洛克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活动我用到的教学法有:课件演示法、交流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情景表演法等,其中,自主学习法占主要地位,因为中班幼儿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现"生态课堂"的理念,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活动内容的印象。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活动内容的具体表现与实施,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五个环节:一是指偶导入,激发兴趣;二是分段学习,熟悉内容;三是完整倾听,理解内容;四是多元练习,巩固提高;五是情感迁移,结束活动。
一、指偶导入,激发兴趣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她是谁呀?(小兔),这只小兔怎么样啊?来,我们和小兔打个招呼吧!
师:(师为指偶配音)小朋友们好,见到你们真高兴,我用大萝卜盖了一间房子,可是……师:可是怎么啦?谁来猜一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指偶是中班幼儿比较喜欢也愿意操作的一种教具,同时,教师的配音以及指偶动作的表现,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也能够将幼儿带入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去,这就为接下来活动的开展作铺垫)
二、分段学习,熟悉内容
1、学习第一段:小兔用大萝卜干了什么事情?可是,这个房子有什么特点呢?冬天到了,小兔怎么样?(冻得直发抖),小兔发抖的时候看着窗户说了什么话?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兔冻得发抖的样子(边说边做动作)。
2、学习第二段:小兔这么冷,她会想什么办法呢,谁来猜一猜?这些都是小朋友的想法,我们来听一听小兔自己是怎么做的。小兔怎么样呀?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搬了一块冰,装在窗框上)。小兔这时候的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很开心,因为有窗子,冬天她就不冷了)
3、学习第三段:
1、学习前先设疑:你们觉得小兔的窗户会不会一直都在啊?为什么?
2、学习内容后提问:春天来了,小兔发现窗户上的什么不见了啊?(冰),为什么会这样呢?(到了春天,天气暖和,冰会融化)。呀,小兔这时候心情怎么样啊?(急得哭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兔着急哭的样子。小兔心里真难受,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帮她呢,让她的窗户一直都存在?
4、学习第四段:小熊猫指着地上的水,他是怎么和小兔说的呀?装上玻璃,你们觉得窗户会不会再消失不见了呀?(不会了),为什么呢?
(第二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在看看、听听、猜猜、说说、演演的过程中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情境性,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幼儿想象与思考在前,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完整倾听,理解内容师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应该叫什么名字呢?《小兔家的窗》。那让我们完整地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播放课件)师:好,现在,谁再来说一说,小兔的窗怎么会不见的呢?
(通过课件,让幼儿完整倾听故事内容,而问题的提出,则是进一步的学习思考,当然这是建立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所作的提问。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幼儿知识接收的多少)
四、多元练习,巩固提高师:
今天,老师准备了头饰,哪个小朋友想做兔子的,就到左边来,哪个小朋友想表演熊猫的,就到右边来(幼儿自主选择表演的角色,教师为他们戴上头饰)。
1、请一组幼儿表演。
2、再请2--3组幼儿表演(本环节,主要让幼儿在自主选择角色、自主表演的过程中,感受文学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体现了生态课堂的理念。同时也是幼儿对所学内容的一个反馈。)
五、情感迁移,结束活动师
呀,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喜不喜欢呀?最喜欢故事中的谁,说一说你的理由?(小兔,因为她很可爱;小熊猫,因为他很聪明,知道很多知识)。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要不要多学习本领呀?这样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和小兔去她的家玩儿吧。
(在对本次内容小结过后,有一个情感的迁移,同时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让幼儿始终快乐学习。)延伸活动:
1、领域渗透:在语言区将故事做成故事盒,供幼儿课后继续自主去讲述故事内容。
2、家园共育:家长同幼儿讲述一些蕴含科学哲理的故事,有条件的可以带幼儿实际去感受物体不同状态的表现。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3
一 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编制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易于被幼儿接受。《小蜗牛的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选用了幼儿所熟悉的小鸟、大象、小兔子等动物形象,以小蜗牛的内心想法、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 说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应发展,能够比较好的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但是此阶段幼儿理解水平有限,要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还纯在一定困难。
二 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纲要》的教育木匾,并且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目标为:
1、情感目标:体验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朋友间的友爱,乐于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2、能力目标:提高欣赏童话故事的能力,并且发展感受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能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 说重点、难点
根据上述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如下:
1、活动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并且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2、活动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3、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中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等方面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 说教学准备
一)物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二)知识经验准备:中班的幼儿已经能看懂单一的图画,并能够根据画面说出有什么东西,发生率什么事。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采用里如下的`教法:
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是幼儿通过直接观赏故事图片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3、讨论法: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
4、提问法:提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二)说学法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观察法、发现法、讲述法。
1、观察法:幼儿仔细观察故事的画面,了解故事讲述的内容,大致理解故事内涵和情节。
2、讨论法: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交流讨论故事里讲述的内容,大胆猜想,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3、讲述法:幼儿在大致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且尝试复述故事。
六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出示两张表情(微笑、哭泣)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
在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
【设计意图】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引出主题。既能激发幼儿积极听讲的兴趣,也将活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二)进行部分:讲述故事内容,提出具体问题。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
(2)故事有那些角色;
(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2、分段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教师分两次提问(播放课件前,播放课件后):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大家知道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 (2)朋友感到怎样?
(3)咦?看看小蜗牛这怎么了?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播放故事录音:小蜗牛不开行的原因)
(4)小朋友们来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结合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合作讨论。
3、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欣赏结束,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逐级提问
(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 (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教师逐步引导儿童理解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但它有帮助朋友的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于是就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教师要着重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并且进行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解决活动重点。
三)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主题
教师要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
(1)我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
(2)我为小朋友做了什么;
(3)我为老师做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简单表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并且激发幼儿主动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兴趣。并且解决活动难点。
七 说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理解了《小蜗牛的微笑》的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并且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相信幼儿会更主动的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4
幼儿现状:
中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熟,正确发出全部音节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应重点培养幼儿正确发音、清楚地吐词;词汇量要大幅度地增加,质量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因为幼儿在小班已经开始接触词语,所以到了中班,幼儿可以学习用多种多样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由于本园地处西关,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西关,我们都会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前一段时间我班开展了以"我爱西关"为主题的摄影活动,请家长和小朋友把西关的美景和历史名胜拍下来,在班上开摄影展,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摄影展的活动。前不久,我跟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我的家在哪里",幼儿要说出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周围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有哪些突出的风景,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反应很热烈,说到自己家的时候都滔滔不绝,而且我发现大部分的幼儿都知道自己家住西关,都能说出自己家周围有哪些著名建筑物,例如:有个别孩子能说出我家在陈家祠的旁边。当孩子听到"陈家祠"的时候都很感兴趣,很好奇,都想了解它。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西关,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教材选择与分析:
通过幼儿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重要性,幼儿又对西关的名胜和美景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选择了诗歌为体裁,因为它既简单又容易被理解,并创编了一首诗歌——《西关好》为本次活动的教材,里面包含了西关的美景——白鹅潭、沙面岛;西关的历史建筑——陈家祠、华林寺,还有西关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下九步行街。诗歌的内容简明、易懂,贴近幼儿的生活,以赞美西关为主题,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西关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次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要学习诗歌,首先要感知诗歌的内容,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帮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再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理解和记忆诗歌,我设计了"图片填空"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的内容,幼儿记忆图片比记忆文字要简单,幼儿把己认识过的景点图片填空到诗歌里,通过图片幼儿能理解到诗歌的内容,又能帮助记忆;接着,用"诗歌接龙"游戏帮助幼儿完整地记忆诗歌。通过玩"文字填空"游戏帮助幼儿从文字上理解词语。在整个语言活动中幼儿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吸引幼儿的兴趣,在师幼互动中学习、理解和记忆诗歌。
我拟定的活动目标是:1、能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幼儿了解西关、爱西关、爱荔湾的情感。2、能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学习词语"一河两岸"、"人来人往"、"自豪"。
这次的语言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所以我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能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辅导的难点放在学习词语"一河两岸"、"人来人往"、"自豪"。
活动准备:
在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让幼儿先熟悉景点,我请家长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带孩子到"白鹅潭、沙面、陈家祠、华林寺、上下九步行街"这几个地方参观,并拍下照片,让幼儿认识和感受这些景点;然后,我制作了PowerPoint课件,运用大屏幕投影,把一幕幕的西关美景展现出来。其中"白鹅潭、沙面"突现了"珠江河",帮助幼儿理解词语"一河两岸"。我还准备了"白鹅潭、沙面、陈家祠、华林寺、上下九步行街"的图片,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准备图片时,我都选用能体现上下九步行街"人来人往"的图片。我还运用了谈话的形式、看VcD等方法,激发幼儿爱西关的情感。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为了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选用了轻快的音乐《郊游》,带领着幼儿愉快地进入活动室。
第二部分是体现目标的实施和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我分了三个环节:
1、为了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帮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我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投影在大屏幕上,西关的各大美景立刻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的视觉感官和注意力已全被西关的美景吸引住了,在幼儿观看课件的同时,我配合课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西关好》,让幼儿观看西关美景的同时感受诗歌。因为幼儿已认识了西关的景点,在观看课件地时候反应很热烈,所以我让幼儿自由讲出从屏幕上看到西关的哪些景点,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对西关的感觉,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我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幼儿从诗歌中感受西关的美,朗诵时通过音调的变换、表情和动作表达爱西关的情感。在朗诵诗歌时我有意识地引出词语,再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学习词语"一河两岸"和"人来人往"。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词语"自豪",幼儿表现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整个环节是为了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2、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幼儿已初步感受到西关的美景,我希望能用多种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所以我设计了两个填空游戏,第一个是"图片填空"游戏,把诗歌中的景点名称空掉,请幼儿用景点的图片把诗歌的内容把诗歌补充完整。第一次游戏幼儿先说,由老师操作,然后一起朗诵诗歌;第二,第三次请幼儿进行操作,通过玩"图片填空"游戏幼儿对诗歌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帮助幼儿从文字上理解词语,我设计的第二个是"文字填空"游戏,把目标中要学习的词语从诗歌中空掉,请幼儿用词语把诗歌补充完整。通过这两个游戏幼儿已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
3、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对诗歌的完整记忆,我与幼儿进行"诗歌接龙"游戏,首先是我和幼儿"接龙",接着男孩子和女孩子进行"诗歌接龙"游戏。通过"诗歌接龙"游戏,幼儿基本能把诗歌朗诵出来,但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抒发对西关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我通过音调、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最后,我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活动结束。
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幼儿未必能很熟练和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需要在语言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因此,下阶段我会以培养幼儿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语言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朗诵机会,提高朗诵水平。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诗歌语言质朴、清新,重复性的结构形式朗朗上口。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便于记忆和仿编。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用较完整的语言来讲述自己所见所闻的能力,同时在诗歌的学习中往往又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仿编活动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在活动中我以自制的课件为主要教学手段,将诗歌内容以生动的画面直观地展示在幼儿面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讲述,努力为每个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动物的伞”,学习“… …是… …的伞”的句式,并有表情地朗诵。
2 、根据提供的图片,运用句式替换的方法仿编诗歌。
3 、能大胆说出自己仿编的诗句,体验仿编诗歌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是理解诗歌,学习“… …是… …的伞”的句式;
难点是运用“… …是… …的伞”的句式仿编诗歌。
四、活动准备
1 、PPT课件。
2 、小动物图标人手一张,森林下雨背景图4幅。
五、教法和学法
《纲要》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在活动中我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以幼儿为主体,运用课件演示法、启发提问法、游戏法等组织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活动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看一看一说一说一学一学一玩一玩四个教学环节。(一)看一看,导入激趣。
通过出示富有美感又具动感的画面,把幼儿的听觉与视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引发幼儿的兴趣。
屏幕出示树林的图片,告诉幼儿“今天要带你们到树林里去玩。”把幼儿带入诗的意境中。接着,播放雨声,提问:“听!树林里怎样了?" “哦,下雨了!”随即动感的雨点从天而降。
(二)说一说,学习诗歌。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动物,即小鸟、蚂蚁、青蛙,请幼儿为这些小动物找到合适的伞,从而掌握这首诗歌的内容。
1 、为小鸟找一把合适的伞
通过两个问题的巧妙设计,学习“… …是… …的伞”的句式。
问题一:“下雨了,小鸟要赶快找到伞,不然就要淋湿了,那什么是小鸟的伞呢?”屏幕同时出示小鸟及背景图片。这个问题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待幼儿回答后,屏幕显示动态的小鸟找到大树当作伞。
问题二:“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在画面上看到的大树形象,选择合适的形容词来描述,答案是多样性的,也为接下来的仿编环节做好了铺垫。接着我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梳理并提炼诗歌句式:高高的大树是小鸟的伞。为了避免幼儿反复学习的枯燥,我适时地提醒幼儿用动作表现,也可以两两合作,一个当成高高的大树,一个做小鸟,在表演的同时朗诵诗句,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句。
2 、为蚂蚁和青蛙找一把合适的伞
( l)针对诗歌较平行的特点,屏幕同时出现蚂蚁和青蛙及相应的背景图片,请幼儿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小动物为他们找伞,并按照“高高的大树是小鸟的伞”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讲述。
幼儿已有了前一部分的经验,一定会乐意观察和讲述。预计难点会出现在对蘑菇和荷叶的描述上,所以我会根据孩子讲述的情况,组织其他孩子根据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所呈现的信息,及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集思广益,一起突破难点。( 2)当幼儿找到合适的伞后,屏幕分别显示蚂蚁找到蘑菇当作伞、青蛙找到荷叶当伞。
( 3)师幼共同梳理并提炼诗歌句式:“漂亮的蘑菇是蚂蚁的伞。”“圆圆的荷叶是青蛙的伞”。
这一环节在整个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坡度。一来及时利用幼儿习得的经验,进行较小范围的仿编。二来也为接下来的自主仿编环节做好了准备。
3 、尝试为诗歌取名字,并完整且有表情地朗诵。
屏幕显示小鸟、蚂蚁和青蛙躲雨的图片,请幼儿尝试为诗歌取名。在图片直观形象的提示下,知道诗歌名字《动物的伞》 。同时,插入一个Flash动画,动态的视频一下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边欣赏课件,边听老师完整的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到此,幼儿已对这首诗歌大致掌握,于是,请幼儿跟随课件和老师一起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三)学一学,仿编诗歌。
这一环节在于启发幼儿对诗歌有新的拓展和学习。
1 、出示蜗牛、蝴蝶、毛毛虫、蜜蜂、螃蟹和森林背景图片,并提问:“小鸟、蚂蚁、青蛙都有了伞,可是雨越下越大,蜗牛、蝴蝶、毛毛虫、蜜蜂、螃蟹还没有找到伞,请你帮它们找一把合适的伞。”
2 、幼儿为小动物找伞并交流,每说到一个小动物屏幕就相应显示为此动物找到的伞。
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直观教学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进行自由仿编。画面是丰富的,所以答案也是多样的。只要孩子们能用合适的形容词和诗歌中的句式来讲述自己的创编,都会得到大家的肯定。加上教师的简单调整,有效地突破了难点。3 、将幼儿仿编的诗句组合成一首完整的诗歌,在画面的提示下,集体有表情地朗诵。
(四)玩一玩,游戏《帮动物找伞》 。
1 、准备4幅森林下雨背景图和人手一张小动物图标。提出游戏的要求:还有很多动物没有找到伞,请幼儿帮助它们找到一把合适的伞,贴在背景图上。并用诗歌中的句子说说“怎样的什么是谁的伞。”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幼儿用“… …是· ·一的伞”的句式仿编诗歌。
2 、展示幼儿帮助小动物找到的伞,请一组幼儿上前仿编成一首完整的诗歌,并根据各自所代表的小动物边动作边朗诵。
这一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及与同伴交流合作表现的机会。使幼儿在边玩边学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同伴间相互关心、帮助、合作的情感。
纵观以上的活动过程,我以课件贯穿始终,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学习了诗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且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体验到了语言活动的快乐。活动遵循幼儿语言教育新理念,融生活经验、现代科技、情感表达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精神实质,达到玩中学的目的。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6-24
中班语言活动微笑说课稿11-02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11-04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11-04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精选20篇)03-22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5篇)11-25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集锦15篇)02-22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通用15篇)11-25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集合15篇)12-06